人物:王继恩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邓守恩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4—1021 【介绍】: 宋并州人。
宦官。
十岁事太宗。
淳化中从王继恩镇压成都起义。
真宗咸平初为入内高班,屡预监修大内诸宫观。
天禧四年加领昭州刺史,迁入内副都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8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锡。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历通判银州。
京师开金明池,以献诗擢右拾遗。
知广州,不能以廉自守。
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居位无所建明。
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
坐交结王继恩,贬忠武军节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龄(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
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判合州、银州。
擢右拾遗、直史馆。
后为淮南转运使,知广州。
还,擢礼部郎中,为枢密直学士。
迁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
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
至道二年,以本官参知政事。
真宗即位,坐交结王继恩贬。
后以秘书监致仕。
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
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田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子俊。
本易州牙吏。
太宗雍熙中,曹彬部为敌阻于涿州,敏应王继恩募,持书由祁沟关抵彬。
彬上其事,太宗召见,补易州静砦指挥使。
历马步军都军头、单州刺史,数有战功。
官至环庆路都总管、仪州防御使。
在边二十余年,凡迁授多以功伐,虽晚而不自饬。
张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4 【介绍】: 宋涿州范阳人,字德明。张藏英孙。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决狱江左,颇雪冤滞。历殿中侍御史,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封驳司,又掌三班,颇有建言。淳化中,以镇压王小波、李顺等拜左谏议大夫、户部使。会五路兵进讨西夏,专督军粮,馈运颇集。真宗咸平初改工部侍郎、出知广州,移知郎州,俱有惠政。以疾徙知相州。
全宋文·卷一三○
张鉴(九四七——一○○四),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字德明。
太平兴国三年擢进士第,历知婺州、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江南转运使等。
淳化中,督王继恩军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迁左谏议大夫、户部使,又专督讨西夏军粮。
真宗即位,迁给事中,使如故。
咸平中,改工部侍郎,出知广州,后移郎州、相州。
景德初卒,年五十八。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滨州渤海人,字周父。
博学,善文辞。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一。
累官左拾遗、直史馆,数上书论时政利弊。
因献《河平颂》,忤太宗意,贬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
又上《平燕议》,主张齐心平敌,恢拓旧境。
后官知制诰、史馆修撰。
真宗时,以善内侍王继恩,贬散官。
后失明,以秘书少监致仕,再迁秘书监。
卒年八十。
有《汉春秋》、《五代史略》等。
全宋诗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河间府志》卷二六)。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迁左拾遗、直史馆。出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知海州,后累擢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又迁知制诰、史馆修撰。仁宗朝以秘书少监致仕,卒,年八十。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等,皆佚。《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六二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州)人。
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丞,通判升州。
迁左拾遗、直史馆。
出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知海州。
因上《河平颂》,贬殿中丞。
起为左补阙,复直史馆。
迁修撰,以尚书户部员外郎知制诰,因所善者诋时政,贬。
复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本曹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真宗时以曾党中官王继恩削籍流浔州。
稍起,通判襄州,改祠部郎中。
失明,以秘书少监致仕,再迁秘书监,卒。
旦有隽才,喜读书,著《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唐乘》等三百馀卷。
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 【介绍】: 宋大名人,号逍遥子。
尝居洛阳卖药。
太宗至道初,以能诗受召见,赐进士及第,授国子博士。
后坐王继恩狱,亡命潜逃。
真宗捕得之,释其罪,以为滁州参军。
其诗清劲洒脱而落落有致,王禹偁、苏轼皆称赏之。
有《逍遥集》。
全宋诗
潘阆(?~一○○九),字梦空(影印《诗渊》册一页四○九),自号逍遥子(《青箱杂记》卷六),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太宗至道元年(九九五)召对,赐进士及第,为国子四门助教。真宗时,为滁州参军。大中祥符二年,卒于泗上。有《逍遥集》。事见《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 潘阆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所收《逍遥集》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苏州市图书馆藏清钞本,参校清陈焯《宋元诗会》(简称诗会)。并从《会稽掇英总集》、《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十一首,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一六三
潘阆(?
——一○○九),字逍遥(一说号逍遥子),大名(治今河北大名)人,一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能诗咏,卖药京师,王继恩荐之,太宗召见,赐进士第。
寻察其狂妄,追还诏书。
或云坐卢多逊党(又言因王继恩下狱),追捕甚急,变姓名,僧服入中条山。
咸平中来京兆,收系之,真宗释其罪,授滁州参军,卒于泗州。
著《逍遥集》三卷(今有辑本一卷,又有《逍遥词》一卷)。
见《湘山野录》卷下,《郡斋读书志》卷四中,《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卷四六六《王继恩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994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字咸熙,一字厚之。
以荫补右班殿直,累迁供奉官、阁门祗候。
太宗雍熙初,提举西川兵马捕盗事。
四年,加崇仪副使。
端拱二年,擢引进副使、知天雄军。
入同勾当三班,出知秦州兼沿边都巡检使。
前此巡边者多领都府兵骑以威戎人,所至颇烦苦之,载至悉减去,戎人感悦。
淳化五年改知成都,随招安使王继恩镇压李顺起义。
寻卒。
全宋诗
郭载(九五五~九九四),字咸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以荫补右班殿直。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擢知天雄军,徙秦州,兼沿边都巡检使。淳化五年,改知成都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以忧患卒,年四十。《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全宋文·卷一六三
郭载(九五五——九九四),字咸熙,一字厚之,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以荫补右班殿直。
雍熙初,提举西川兵马捕盗事。
端拱中知天雄军,后知秦州,兼缘边都巡检使。
淳化五年改知成都府。
会李顺起事,率众出走,随招安使王继恩统兵讨顺。
事平复入成都,月馀,忧患而卒,年四十。
宋史》卷二七六《樊知古传》有附传。
韩守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德华。
初为入内高品,从征河东,取隆州。
又随王继恩招安四川,为先锋,战于剑门有功。
累迁鄜延路都钤辖,徙并代路,能体恤百姓,奏请留骑军千人,余悉徙内地,为真宗所嘉,诏诸路仿行。
后为延福宫使、入内都知,复提举诸司库务卒。
全宋文·卷一八九
韩守英,字德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太宗时为入内高品,累迁入内内侍副都知、都知。
曾从征河东,随王继恩定西川,督战有功。
真宗朝历定州、麟延路钤辖、并代都钤辖,管勾麟府路军马事,迁昭宣使,勾当三班院,历宣政、宣庆二使。
仁宗时,曾管勾修国史,进景福殿、延福宫使、入内都知。
卒于明道以后。
宋史》卷四六七《宦者传》二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至一一一有关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