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瑗

相关人物:共 58 位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祝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常山人,字履中。
受业于胡瑗
第进士。
时有诏解《》、《》、《周礼》三经,乃屡出正义与王安石《三经新义》辩难,遂忤安石,出令平阳。
官终殿中丞。
有《蓬山类苑》。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
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
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
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
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
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
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
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
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
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
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
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
......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
......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
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
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
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
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
为俞樾的著书校阅。
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
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
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
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
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
……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
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
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
)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
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
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
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
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
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
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
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
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
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
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
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
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
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
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王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时祯。正德六年进士。未授官,即上疏言镇压刘六等军事得失。授刑部主事,官至浙江提学副使。丁忧后家居二十余年。有《忠义录》、《东石讲学录》、《心学录》、《大儒心学语录》、《东石近稿》等。
维基
王蓂(1484年—?
),字时祯,号东石,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授礼部主事,上三疏:一言宋儒罗从彦、李侗当从祀孔庙,一言公伯寮、马融、贾逵、王弼、何休、戴圣、王肃、杜预当罢从祀,一言忠烈如龙逢、苏武等二十人、名臣如汲黯、宋璟等二十人、名儒如王通、胡瑗等十四人祀典皆宜补入。
历官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嘉靖八年(1529年)四月升浙江提学副使,政政归,为官忠直。
曾与同邑洪范、黄直、吴悌共组“翠云讲会”,深得学者尊崇。
著有《东石讲学录》、《大儒心学录》、《历代忠义录》、《古今谏议集疏》等。
许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祁门人,侨居宣城,字尧言。许遂子。事父以孝谨闻。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授涔阳从事,遭父丧去官。服阕,超资除扬州从事。历知大治县,有惠政。
全宋文·卷三二八
许俞,字尧言,歙州黟县(今安徽黟县)人。
遂子。
仲父逖大中祥符中以封泰山推恩当迁,让其父,为将作监主簿。
俞幼丧母,事父以孝谨闻。
大中祥符五年登第,授涔阳从事,丁父忧去官。
丧除,超资授扬州从事。
尝知大冶县,县人称颂。
胡瑗《许孝子传》(《新安文献志》卷六四),王安石《许氏世谱》(《临川集》卷七一),《新安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先世长安人,字虞卿。
仁宗天圣中,礼部试第四,御试不得第,里居十年。
母舅丁谓欲授以官,不赴。
复举进士。
为鄱阳尉,历丹徒、泰兴二县令,乞归,终太常博士。
胡瑗、苏舜钦为友,时号吴下三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天隐。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调镇江军节度推官。
景祐二年,郑向上逸所撰《乐论》并律管,命与胡瑗等校定钟律。
康定元年为太子中允,上《钟律制议》等。
历武学教授、国子监丞、睦亲宅教授。
以诗得罪,除名勒停窜远州。
皇祐二年,召赴大乐所更定钟磬制度。
次年,大安乐成。
五年,迁屯田员外郎。
有《易筌》等。
全宋诗
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景祐初知杭州。
皇祐中与其师胡瑗同典乐事。
至和中为王宫记室,坐事废(《临汉隐居诗话》)。
著有《王制井田图》等。
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九
阮逸,字天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
天圣五年进士。
景祐初,知杭州郑向荐逸知古乐,上其所撰《乐论》十二篇并乐管十三,召诣阙,与胡瑗同校钟律,造钟磬。
康定元年,入为太子中允,上《钟律制议》并图三卷。
庆历初迁太常寺丞,改兼国子监丞。
皇祐中,更铸太常钟磬,召逸与近臣太常议秘阁,遂典乐事。
迁屯田员外郎。
著有《易筌》、《王制井田图》、《文中子注》、《野言》等。
见《宋史翼》卷二三,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七《宋儒林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乌程人,字正夫。
胡瑗学《春秋》。
著《春秋辨要》,惟临所得为精。
晚年好唐陆淳之学。
以荐入官,历光禄寺丞,以著作佐郎致仕。
有《春秋说》、《春秋通例》等。
全宋文·卷一○三一
朱临,字正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一说后迁浦阳(今浙江浦江)。
皇祐元年进士及第,历宣德郎、守光禄寺丞、大理寺丞。
年未四十即致仕里居,自号少翁。
后迁殿中丞、著作佐郎。
临少颖悟,从胡瑗学《春秋》。
晚年好唐陆淳之学。
著有《春秋统例》二十卷、《春秋私记》一卷、《春秋外传》十卷。
见方勺《泊宅编》卷下、郑獬《郧溪集》卷二、葛胜仲《丹阳集》卷一三、《浦阳人物记》卷下、《吴兴备志》卷二二。
房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益州人。
登进士第。
通晓音律,尝著《乐书补亡》。
仁宗皇祐中,以宋祁、田况荐,被召见,详论尺律古制之法,撰《律吕旋相图》以进。
胡瑗、阮逸制乐,已有定议,其说遂弃不行,补试秘书省校书郎,遣之。
全宋文·卷一三五八
房庶,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朝举进士。庶通晓音律,皇祐中为宋祁、田况所荐,召诣阙。其论律尺之法,甚为范镇所重而力主之,请依法作为尺律。后补试秘书省校书郎。著有《补亡乐书》三卷。见《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 【介绍】: 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全宋诗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一五三四
陈舜俞(一○二六——一○七六),字令举,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尝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
少学于胡瑗,年二十一,登庆历六年进士第,授天台从事。
十五年间,再官于台、明二州。
嘉祐四年,自明州观察推官举制科第一。
历光禄丞、签书寿州判官,宰南阳。
熙宁初,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
三年,以拒行青苗法,上疏自劾,坐责监南康军盐酒税。
越五年而卒。
著有《庐山集》五卷、《都官集》三十卷。
宋史》卷三三一《张问传》有附传,又参本集《上欧阳内翰书》、《明州鄞县镇国禅院记》、《枫桥诗》、《骑牛歌》等篇及陈杞《都官集跋》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姓王氏。太原祁人性姿专静。好学求师。不惮险远。于是事达磨。禅师于岩谷。而薙发焉。既深造定宗。又备探经论。知圣法无二。一以为已。齐建武间。南游扬辇。爱钟山定林泉石之胜。遂止于下寺。王侯造请。坐不为起。跬步宫阙。未尝谒觐。高皇钦挹。诏有司考室于开善寺。以侍之。副叹曰。寰堵之室。匡坐其间。尚足为乐。宁贵榱题数尺。食前方丈哉。且安而能迁。古人所与。何必滞此。以玩耳目之好。会西昌侯萧渊藻。出镇庸蜀。因附以西。由是默契之指。被于邛𤏡。久之南还。住开善如初。先是南平王观疾。有野人可规得佛经一帙于胡翼山下。其授经者曰。予此山之神也。为我语王。疾无足忧者。但依经法行斋三七日。即愈矣。且曰如不晓。当问副禅师。异日持以问副。副惊以为此慧印三昧经也。奚从致之。教之行斋法。王疾果瘳。 普通五年。春秋六十一。其未卒也。或劝脩福。遽起坐而厉声曰。麋财费。以延命资后有。是岂达性空者所为。房中什物。并以施僧。勿营棺垄。弃尸山谷。以饱鸟兽。不亦善乎。门徒涕泣莫从。永兴公主素所归敬启请东宫著文。湘东王绎。为树碑焉。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副。
姓王氏。
太原祁县人也。
弱而不弄。
鉴彻绝群。
年过小学识成景行。
乡党称奇。
不仁者远矣。
而性爱定静。
游无远近。
裹粮寻师访所不逮。
有达摩禅师。
善明观行。
循扰岩穴言问深博。
遂从而出家。
义无再问一贯怀抱。
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
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
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
齐建武年南游杨辇。
止于钟山定林下寺。
副美其林薮。
得栖心之胜壤也。
行逾冰霜言而有信。
三衣六物外无盈长。
应时入里道俗式瞻。
加以王侯请道颓然不作。
咫尺宫闱未尝谒觐。
既行为物览。
道俗攸属。
梁高素仰清风。
雅为嗟贵。
乃命匠人考其室宇于开善寺以待之。
恐有山林之思故也。
副每逍遥于门。
负杖而叹曰。
环堵之室蓬户瓮牖。
匡坐其间尚足为乐。
宁贵广厦而贱茅茨乎。
且安而能迁。
古人所尚何必滞此。
用赏耳目之好耶。
乃有心岷岭观彼峨眉。
会西昌侯萧渊藻。
出镇蜀部。
于即拂衣附之爰至井络。
虽途经九折无忘三念。
又以少好经籍。
执卷缄默动移晨晷。
遂使庸蜀禅法自此大行。
久之还返金陵。
复住开善。
先是胡翼之山有神人现。
以慧印三昧授与野人何规曰。
可以此经与南平王观为病行斋三七日也。
若不晓此法。
问之于副。
时以访之。
果是其曾所行法。
南平遂行斋祀。
疾便康复。
岂非内因外构更相起予。
不久卒于开善寺。
春秋六十有一。
即普通五年也。
窆于下定林之都门外。
天子哀焉。
下敕流赠。
初疾殛之时。
有劝脩福者。
副力疾而起厉声曰。
货财延命去道远矣。
房中什物并施招提僧。
身死之后但弃山谷。
饱于鸟兽不亦善乎。
勿营棺陇以乖我意。
门徒涕泪不忍从之。
将为勒碑旌德。
而永兴公主素有归信。
进启东宫请著其文。
有令遣湘东王绎为之。
树碑寺所。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