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旦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4 页
虫声秋院静,木榻自来凭。
细数千年事,閒挑五夜灯。
子房真学道,王旦谩为僧。
湖水渺无际,寒鱼不受罾。
寇公准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准,字平仲。陜西渭南人。事太宗,初为枢密直学士。尝奏事,不合。帝怒,起。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得魏徵也。”擢枢密副使。与张逊不协,出知青州。帝念之不置,自凤翔召还。赞定储之议,冯拯诋其擅权,知邓州。真宗立,陈恕举自代,以为三司使。帝欲相毕士安,士安举准,遂同平章事。契丹寇澶州,赞帝亲征,承制专决。虏薄城下,迎击却之。契丹请和,帝方厌兵,不得已,许其成。自是南北弭兵,准之力也。帝待准甚厚。一日,会朝先退,帝目送之。王钦若进孤注之说,帝顾寝衰。罢为刑部尚书,出知陜州,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过大名,谓准曰:“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准曰:“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耳。”王旦言于帝,以为枢密使。数月,罢。除武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钦若免,以准代相。举丁谓,得致通显。以拂须诮谓,谓大惭恨,力谮于帝,竟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既而贬为太常卿,知相州,复贬道州司马。岁馀,帝问左右曰:“目中何久不见准?”群臣畏谓,莫敢对。复贬雷州司户参军。及境,吏以图献,恍然曰:“少时有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得丧岂偶然耶?”及谓窜崖州,遣人逆以一蒸羊。谓欲见,拒之。闻家众欲报雠,杜门使纵博,俟谓行远,乃罢。于寓所凿池,一夕,星殒于中。求之,得一石,因驾轩池上,名曰“瑞星”。初,太宗得通天犀,为二带,一以赐准。至是,遣人取自雒。既至,沐浴,具朝服,束带北面,再拜,就榻而没。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于路,折竹挂纸。逾月,枯竹尽生笋。赠中书令,谥忠悯。
澶渊饮博褫辽魂,孤注何曾倚至尊。
自出雄军誇北使,岂知雷户促南辕。
楼台海角真无地,锁钥天涯孰是门。
十里空寻当日语,千秋犹仰瑞星存。
奉送太宰杨公赴召 明 · 严嵩
五言排律
象德家声远,登贤国论公。
泰应占世运,圣巳识渊衷。
听履星辰切,持衡水鉴同。
构堂资柱石,补衮藉山虫。
熙洽隆殷祚,高明达舜聪。
平章均四海,峻绝冠群工。
霖雨收舆望,丹青肖祖风。
四朝推练达,一节想清忠。
播物鸿钧大,抡材杞梓充。
山涛能荐士,王旦不言功。
猷告宁闻外,谟询待折中。
正容亡憸侧,轸虑切瘝痌。
祖席逢秋净,王畿属岁丰。
竞看威凤集,周雅咏梧桐。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
人讦我誉,荐贤为公。
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衮衮多高位,寥寥少逸民。
谁甘栖地僻,君独乐天真。
直道追三代,行年傍六旬。
日斜来舍鵩,时降踣郊麟。
兆掩玄台旧,铭登翠碣新。
偶然闻善行,渺矣悼斯人。
公族周家后,儒门浙水滨。
洪钟鸣义塾,封诰出严宸。
累叶承光耀,孤标任隐沦。
治生盘谷稼,寓意漆园椿。
徐孺高南郡,黔娄祷北辰。
堂馨萱草雨,庭艳棣华春。
有诺黄金重,无疵白璧纯。
言温消忿诉,恩厚洽宗姻。
懒应弓旌召,常欣简帙亲。
先茔培马鬣,宰木护龙鳞。
孤竹清风古,三槐(三槐,王氏堂号。宋王祜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三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王旦在真宗时为宰相。)世德淳。
氅曾披野雪,衣不涴京尘。
径鹤随吟杖,渊鱼避钓缗。
浮云薄轩冕,别墅友松筠。
静奕商颜皓,酣眠华岳陈。
少微占处士,太乙降尊神。
栗里遥辞宋,桃源久避秦。
屡丰欢未艾,嘉遁志弥伸。
理契六虚易,歌吹七月豳。
鸿冥托严濑,鹃语听天津。
句爱仙游李,言排性恶荀。
梦忘蕉鹿伪,坐狎海鸥驯。
石发摩青藓,溪毛洗白蘋。
屋乌翔子母,阶蚁序君臣。
方沼玩澄碧,寒蟾掬烂银。
南园花绕屋,北海酒延宾。
采药携筐远,看山拄笏频。
鼎茶浮豕腹,炉爇喷猊唇。
樵牧交盟缔,儿曹礼法遵。
庞公不入市,孟子愿为邻。
楷范传乡里,威仪列介僎。
芳菹芹笋荐,幽佩茝兰纫。
息影林亭树,伤心世路榛。
晦斋宁淡寂,晚节更持循。
天运趋溟水,人生下坂轮。
龙蛇报辰巳,乌兔走昏晨。
永诀乖遐寿,全归毕此身。
岚霏空胜境,霜露惨高旻。
行迹留岩壑,遗文播缙绅。
二郎官必做,双节女难伦。
雅操犹如昨,修名愈不湮。
孙枝联五桂,家学重千钧。
作传需良史,垂荣等至珍。
遂昌云岫冷,遥望一沾巾。
注:《知新近稿》。
⑴ 栗里,陶渊明家彭泽栗里。
⑵ 梦忘蕉鹿伪,《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
⑶ 豕腹,韩愈《石鼎联句》诗序:“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彭亨,胀大貌。
后土祠(已下阏逢执徐)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五言排律
汉孝武所立后土祠在今荣河县北十里地名鄈上或曰脽上史所云幸河东祠后土者盖屡书焉其后宣元成三帝及唐宋二宗皆尝亲幸以及国朝虽不亲祀典而历代相传宫𣪫之巍峨像设之庄静香火之骈阗未尝废也岁阏逢执徐王正五日予至其下庙祝云距此十五年为黄河所齧神宇圮焉乃徙像于东南二里坡下今所谓行宫者而古柏千章尽伐之以充改造之用庙未成而木尽矣是日大雪令祝引导策马从之逶迤而登则坊门墀庑宛然东有大宁宫亦存遗址惟正殿及秋风洗妆二搂皆已荡然为断崖绝壑而王文正旦之碑犹卧雪中不能洗而读也怆然有感乃作是诗(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曰脽者以其形高起如人尻脽故以名云一说此临汾水之上地本名鄈音与葵同彼乡人呼葵音如谁故转而为脽焉耳故汉旧仪云葵上)
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
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
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
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
髣髴神光下,昭回治象通。
雄才应有作,洒翰续秋风。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