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端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释续成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释续成,字觉道。
姓徐氏,善化人也。
家世力农,澹怀朴素。
幼而祝发,入邑中城隍庙为沙弥。
性明敏,主僧如静教之经论,便能了解,知为法器,久之竟付衣钵。
当咸同间,粤寇窃发,曾国藩治兵衡湘,一时豪隽,浮湘上下,多与成为方外交。
及乱定,安辑抚恤诸善举,成率隐与有力,而尤以兴复祖庭为志职。
初上林寺被摧毁,改为印卷局,而省会遂无丛林。
成慨然动念,请于巡抚王文韶,卒申所愿,讲席复启,祖道重光。
开福寺,旧为丛席,寺田为田户所夺,日形衰削,田户隶曾国藩部下,积功至总兵,主僧无可如何。
成乃倡捐巨赀,赎归侵田,立石以警来者。
麓山寺田亦为人侵据,成亦殚力清还。
见义勇为,不辞劳勚,谷山住持改传法为薙度,法门讼之,成为晓譬,谷山退院,其讼遂息。
成广颡方颐,谦下洽众,乡夫村童,望而展敬,以光绪甲申仲春示寂,寿六十一,腊五十四,塔桐溪寺南。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高,字彦高,一字思登,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进士出身。
江西乡试第八名中举。
建文二年,会试第十九名,殿试登庚辰科进士二甲第二十四名,授邢科给事中,历任大理寺丞。
靖难之役中,因支持方孝孺,后与同乡刘端连坐,被朱棣施以劓刑去世。
隆庆年间,明穆宗下诏祭祀王高于大节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
少治《春秋》。
景帝时为博士。
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
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
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
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
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
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全汉文·卷二十三
仲舒,广川人。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除江都相,迁胶西相。去官,以寿终于家。有《春秋繁露》十七卷,集二卷。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十
程姬,景帝妃,生鲁共王馀、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
武帝时就鲁国,为王太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8 【介绍】: 西汉魏郡元城人,字子孺。
少以太后姊子为黄门郎,累迁至九卿。
成帝欲立赵飞燕为后,太后以飞燕出身低微,难之。
因长相助,赵皇后得立。
成帝德之,先赐爵关内侯,后封定陵侯。
后以骄恣,为王莽谮于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免官就国。
又以珍宝赂仁阳侯王立,为成帝所疑,系洛阳狱穷治,死狱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00 【介绍】: 元康里人,一名时用,字用臣。
少时从世祖太子真金,先后受学于太子赞善王恂及国子祭酒许衡。
至元十三年灭宋后,上书请以立学校为要务。
十四年,授利用少监。
二十一年,召参议中书省事,以言卢世荣不可用,帝不从,即辞参议不拜。
历官吏、工、刑等部尚书,深为桑哥所忌,以疾免。
桑哥诛,拜平章政事。
成宗立,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事。
卒谥文贞。
庾单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2 【介绍】: 唐常州人。
无学术,以柔媚自进,得幸于宰相王缙,骤引至中书舍人,时论薄之。
寻改御史中丞,迁尚书左丞。
缙得罪,出为汝州刺史。
复入为司农卿,与杨炎厚善。
炎欲杀刘晏,知准与晏有隙,乃用为荆南节度使。
准乃上言得晏与朱訾书,且有怨望,又召补州兵以拒命。
晏遂被诬杀。
郑万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三七
郑万,惠州(今广东惠州)人。
宝庆间免解进士。
受业于州学教授王胄。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焘(1294年—1339年),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
小字宜孝,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1335年一度改名为卐。
他是高丽忠宣王王璋的次子,受父王禅让继位,先后迎娶三位元朝公主(濮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庆华公主)。
他在位前期,实权仍在留元的忠宣王手中,后来又面临从弟王皓(元朝沈王)对王位的觊觎。
他于1321年到1325年被扣押在元朝,甚至遭遇了元朝将高丽废国立省的危机,不过没被付诸实施,高丽国运可谓不绝如缕。
笼罩在这种阴影下的王焘无心理政,在1330年禅让于世子王祯(高丽忠惠王),1332年被元朝复位。
1339年去世,葬于毅陵。
元朝赐谥号“忠肃”,其子恭悯王加谥“懿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袁州宜春人,一作望蔡人,字子发。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状元及第。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其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奏为门吏。后除著作郎,充集贤院直学士。懿宗咸通中,历歙、宣、池、吉四州刺史,卒。初李德裕谪袁州长史,殊遇肇。及德裕入相,肇绝无依附。有《文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子发,宜春(今属江西)人。
少穷苦自励,韩愈自潮州量移袁州,肇就之请益。
文宗时,李德裕贬袁州长史,肇以文投献,由此见知。
武宗会昌三年(843),李德裕时为宰相,荐之于主司王起,遂以状元登进士第。
宣宗大中元年(847)为鄂岳节度使卢商辟为从事。
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相继署为幕僚。
入为秘书省著作郎,迁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直学士。
懿宗咸通时,历任歙、宣、池、吉四州刺史,所至有治声。
生平事迹散见其《进海潮赋状》、《云溪友议》卷上、《唐摭言》卷二、卷三、《北梦琐言》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等。
肇有奇才,诗、文、赋皆精到。
其《甘露寺》诗,为张祜所激赏。
著《海潮赋》,历20年方成。
又善书法,林韫谓其文翰“海内知名”(《拨镫序》)。
著作颇多,曾有《文标集》3卷、《大统赋》2卷等,今多已佚。
《文标集》有《豫章丛书》刊《袁州二唐人集》本。
全唐诗》存卢肇诗1卷又1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7首,断句3。
又《全唐诗》误立卢子发条,录诗1首已见卢肇名下。
唐诗汇评
卢肇(?-873),字子发,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家贫,大和九年,李德裕谪为袁州长史,肇投以文卷,由此见知。会昌三年(843),因德格荐,以状元登第。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后为华州纥干{自/豖}防御判官。入朝,历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直学士。咸通初,出为歙州刺史,历池、吉、万三州刺史。咸通末,归宜春,卒。肇著述甚多,有《文标集》三卷、《愈风集》十卷,均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卢肇字子发,袁州人。会昌三年登进士第。补诗四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肇字子发。袁州宜春人。会昌三年进士第一。除著作郎。迁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直学士。咸通中出为歙州剌史。历宣池吉三州卒。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卢吉州肇开成中就江西解试,为试官末送。肇有启谢曰:“巨鳌屃赑,首冠蓬山。”试官谓之曰:“昨某限以人数挤排,虽获申展,深惭名第奉浼,焉得翻有‘首冠蓬山’之谓?”肇曰:“必知明公垂问。大凡顽石处上,巨鳌戴之,岂非‘首冠’耶?”一座闻之大笑。
唐摭言
卢肇初举,先达或问所来。肇曰:“某袁民也。”或曰:“袁州出举人耶?”肇曰:“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