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温若春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印原。
字古先。
相州藤氏子。
藤为国中贵族。
师生有异徵。
垂髫时。
辄刻木为佛陀像。
持以印空。
人异之。
十三剃发受具戒。
遍历诸师户庭。
咸无所證入。
乃嘅然叹曰。
中夏乃佛法渊薮。
盍往求之乎。
于是。
绝鲸波之险。
奋然南游。
初参无见顶公于天台华顶。
公语之曰。
汝缘不在此。
中峰本公。
现说法杭之天目山。
炉韛正赤。
此真汝导师。
宜急行。
师即蓬累而出。
往见中峰。
中峰一见。
遽命给侍左右。
屡呈见解。
辄遭呵斥。
退而涕泣。
至于饮食皆废。
中峰怜其诚恳。
乃谓之曰。
此心包罗万象。
迷则生死。
悟则涅槃。
生死之迷。
固是未易驱斥。
涅槃之悟。
犹是入眼金尘。
当知般若如大火聚。
近之则焦头烂额。
唯存不退转一念。
生与同生。
死与同死。
自然与道相符脱。
使未悟之际。
千释迦。
万慈氏。
倾出四大海水。
入汝耳根。
总是虚妄尘劳。
皆非究竟之事也。
师闻遍身汗下。
益厉精猛积之之久。
忽有所省。
现前境界。
一白无际。
中峰印之。
复见诸大老。
皆无异词。
会清拙澄公。
将入日本建立法幢。
师送至四明。
澄公曰。
子能同归。
以辅成我乎。
师曰。
云水之踪。
无住无心。
何不可之有。
即摄衣升舟。
其后澄公能化行于遐迩者。
皆师之力也。
然瓣香酬法乳。
的归之中峰。
师化大行。
专以流通大法。
建立梵宫为事。
若丹州之愿胜。
津州之保寿。
江州之普门。
信州之盛典。
房州之天宁。
皆郁然成大兰若。
而建长之西。
复创广德庵。
命其徒守之。
如慧林。
等持。
真如。
万寿。
净智。
皆师受请弘化之刹。
劳绩之见不与焉。
年度比丘千馀人。
非所度而受法称弟子者。
不与焉。
师临众端严。
见者若未易亲。
及闻其诲者。
温若春阳。
莫不悦服而去。
人有来求法语偈颂者。
濡毫之顷。
翩翩数百言。
曾不经意。
皆契合真如。
师不自以为是也。
取语录并外集。
投火中曰。
吾祖不立文字。
留此糟粕何为。
门人欲画师像。
预索赞语。
师作一圆相。
题其上曰。
妙相圆明。
如如不动。
触处相逢。
是何面孔。
其方便为人皆类此。
甲寅春正月。
坐化于长寿院。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印原,字古先,姓藤氏,日本国人也。世居相州,为国贵族。生有异徵,垂髫时,辄刻木为佛陀像,持以印空。父奇之曰:“是儿于菩提有缘,宜使之离俗,学究竟法。”甫八岁,归桃溪悟公,执童子役。年十三,即剃发,受具足戒。自时厥后,遍历诸师户庭,无所證入。乃慨然曰:“中夏为佛法渊薮,盍往求之。”于是浮海南游,飘然西渡,初至天台参无见睹于华顶峰,睹语之曰:“尔缘不在斯。中峰本以高峰上足,说法杭之天目山,炉火正赤,往来学徒无不受其锻鍊,此真汝导师也。”原遂往谒中峰,一见遽命给侍左右。屡呈见解,中峰呵之曰:“根尘不断,如缠缚何?”原退而悲泣,饮食皆废。中峰怜其诚恳,乃谓之曰:“人惟此身,包罗万象,迷则生死,悟则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驱斥。涅槃之悟,犹是入眼金尘。当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则焦首烂额,唯存不退转一念,生与同生,死与同死,自然与道相符。若当未悟之际,千释迦,万慈氏,倾四海大水入汝耳根,总是虚妄尘劳,皆非究竟。”原闻之,不觉通身汗下,无昼无夜,未尝暂舍,积之又久。一夕忽有所省,见前境界一白无际。急趋丈室告中峰曰:“原已撞入银山铁壁去也。”中峰曰:“既入银山铁壁,来此何为?”由是瞩机生悟,超然领解。十二时中触物圆融,无纤豪滞碍。未几辞去,往谒虚谷灵、古林茂、东屿海、月江印,此四公者,道誉隆隆,各据高座,展化一方。见其證悟亲切,机锋颖利,莫不以“丛林师子儿”称之。会清拙澄将入日本建立法幢。原送至四明,澄曰:“子能同归以辅我乎?”原曰:“云水之踪,无住无心,何不可之有?”即摄衣升舟。其后澄之行化遐迩,皆原之力也。已而出世甲州慧林,瓣香酬恩,卒归之中峰,黑白来依,犹万水赴壑。古山源议革城州等持教寺为禅,物论非原无以厌伏众心,竟迎原主之。俄住州之真如,又迁万寿,又迁相之净智。及谢去,更行化于奥州。原之族兄藤君新建普应寺,延原为开辟住持,方起而应之,关东连帅源公建长寿院于相州,复请开山兼主圆觉,原又赴之。未几,迁建长。其说法度人,孜孜弗懈,无异慧林时。后退归长寿,有终焉之志。岁在甲寅正月,忽示疾。至二十三日夜参半,召门人曰:“吾今日逝矣,尔等恪守常训,使法轮弗替可也”。黎朋宾明,候问起居应接如平昔,及午,呼侍者曰:“时至矣,可持觚翰来。”及至,复曰:“吾塔已成,唯未书额尔。”乃手书“心印”二字,入室端坐,泊然入灭。世寿八十,僧腊六十又八。弟子奉全身瘗焉。初原以流通大法,建立梵宫为事。若丹州之胜愿,津州之保寿,江州之普门,信州之盛兴,房州之天宁,皆蔚然成大兰若。而建长之西,复创广德庵,命其徒守之。故先后所度比丘一千馀人。平生端严若神,虽燕坐之时,俨若临众,目光炯炯射人。见者若未易亲炙,及聆其诲语,温若阳春,莫不心悦诚服。有求法语偈颂者,濡毫之间,洋洋数百言,曾不经意,皆契合真如,犹不自以为是,取语录并外集投于火中曰:“吾祖不立文字,但传心印,留此糟粕何为。”门人欲为画像且索赞语,原乃自作一圆相,题其上曰:“妙相圆明,如如不动。触处相逢,是何面孔。”其方便为人皆类此。
傅仲霖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傅仲霖(1488年—?
年),字民望,四川重庆府长寿县人,民籍,治《易经》,年三十四岁中式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八名进士。
八月初十日生,行一,曾祖傅荣忠;祖傅文魁;父傅绅;母刘氏。
慈侍下,妻胡氏,继妻赵氏;兄仲才;仲杰;仲伦;仲厚,弟仲震;仲旸;仲暄
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十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