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楼钥

相关人物:共 63 位
共 63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5—?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公甫,号梅亭。李琥子。从真德秀游。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起居舍人、吏部郎中、成都路转运判官等职,仕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宝章阁待制。有《四六标准》、《梅亭类稿》等。
全宋诗
李刘,字公甫,号梅亭,崇仁(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为宁乡主簿,入曹彦约幕府。董居谊帅蜀,辟为属官。秩满,南还为两浙运干,复通判武冈军,历知荣州、眉州,除成都运判,帅成都,守本路提点刑狱、都大茶马。召除中书舍人、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卒年七十一。有《诗文类稿》、《续类稿》,均佚,今存《四六标准》四十卷。事见《道园学古录》卷三三《李梅亭续类稿序》,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二、《宋史翼》卷二九有传。 李刘诗,据《全芳备祖》、《前贤小集拾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七二六五
李刘,字公甫,号梅亭,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琥子。
尝从真德秀游,登嘉定元年进士第,授迪功郎、潭州宁乡县主簿。
待戍五年,始克赴任。
六年,召除成都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七年,丁父忧。
后为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历户部架阁、国子录,奉祠。
理宗即位,起通判武冈军,历知荣、眉等州。
入为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累官吏部侍郎、宝章阁待制。
著有《梅亭类稿》三十卷、《续类稿》三十卷,今存《四六标准》四十卷。
刘深于学术,蔚有文辞,甚为名公卿卫泾、楼钥、曾㬇、何异、魏了翁所知。
或称其学问深粹、器识醇明;或称其论事剀切,洋洋晁、董、公孙之对;或誉其文词秀发,可追配古作。
见卫泾《奏举黄学行刘用行李刘乞赐甄擢状》(《后乐集》卷一二),魏了翁《藏修先生李公墓铭》、《李次琮墓志铭》(并见《鹤山集》卷七九),《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八,《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2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史简孙。徽宗政和八年进士。高宗绍兴二十三年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以贻书李光,为秦桧党羽所诬,落职提举宫观。
全宋诗
史才(?~一一五九),字闻道(《甬上宋元诗略》卷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高宗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为国子监主簿。二十二年,充御史台检法官,拜右正言。二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二十四年罢,二十九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一六三、一六五、一八二)。事见《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七一
史才(?
——一一五九),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史简之孙。
政和八年第进士。
绍兴中历任国子监主簿、右正言、右谏议大夫。
二十三年十月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次年六月罢。
绍兴二十九年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一六三、一六四、一六五、一六六、一八二,楼钥攻愧集》卷七四《跋叶氏夫人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6—1252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德源,号安晚。
初名燮,字文叔。
郑若冲子。
宁宗嘉定十年进士。
少曾从楼昉学,以能文极为楼钥称赏。
历官国子学录、太学博士。
与史弥远同策立理宗。
累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绍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端平初,召还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时号“小元祐”。
次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
逾年疏请去职。
淳祐九年累复左相。
十一年致仕。
卒谥忠定。
有《安晚集》。
全宋诗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为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为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九卷。
全宋文·卷七○三六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少从楼昉学,能文,登嘉定十年进士,调峡州教授。理宗即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正寺丞。宝庆元年,迁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中,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中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历封申国、卫国、越国、齐国公。淳祐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追封魏郡王,谥忠定。著有《安晚堂诗集》六十卷(今残存七卷)。见刘克庄《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扬州江都人,字德劭,号檗庵居士。少负隽才,耻从进士举。后流寓四明,师宏智禅师。有《檗庵居士集》。
全宋诗
李璜,字德劭,自号檗庵居士,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少负隽才,耻从进士举。南渡后流寓四明,晚从宏智禅师游。有《檗庵居士文集》十二卷,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五二《檗庵居士文集序》。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一
李璜,字德劭,号檗庵居士,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尝试科举,魁维扬。
绍兴中流寓明州。
自负隽才,既不得志场屋,遂萧散肮脏,以终其身。
著有《檗庵居士文集》十二卷。
楼钥《檗庵居士文集序》(《攻愧集》卷五二),《宋史》卷二○八,《宋诗纪事》卷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经国,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楼钥同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94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全宋诗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号真隐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为馀姚尉。历温州教授,召为太学正,迁国子博士。三十年,权建王府教授。建王为太子,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寻除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绍兴府。八年,判福州。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召为侍读学士。五年,拜右丞相。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光宗绍熙五年卒,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谥文惠。有《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三九六有传。 史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鄮峰真隐漫录》为底本,参校清缪荃孙跋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新辑集外集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九七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号真隐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绍兴十五年第进士,调馀姚尉。
历温州教授、太学正、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兼二王府教授。
绍兴三十一年迁宗正少卿。
三十二年建王立为皇太子,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
太子继位,以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
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首言赵鼎、李光无罪,为岳飞雪冤。
旋因反对张浚北伐,罢知绍兴府。
淳熙五年再相,因与孝宗意见不合求去,拜少傅,充醴泉观使。
绍熙五年卒,年八十九。
追封越王,谥文惠,改谥忠定。
著有《尚书讲义》(存)、《周官讲义》、《论语口义》、《鄮峰真隐漫录》(存)。
楼钥攻愧集》卷九三《纯诚厚德元老之碑》及《宋史》卷三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73 【介绍】: 宋济南章丘人,南渡后居明州鄞县,字伯礼。王次翁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充明州教授,累擢侍御史,直言敢谏,抨弹所及,无丝毫顾忌。历知阆州、夔州、温州,以治绩闻。平生博览载籍,至老未尝释卷。有《历山集》、《云安集》、《资治编年》、《宏词集要》、《夔路图经》等。
全宋诗
王伯庠(一一○六~一一七三),字伯礼,祖籍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迁居鄞县(今属浙江),次翁子。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历明州教授,通判平江府,侍御史,知阆州、夔州、温州。孝宗乾道九年卒,年六十八。有《历山集》、《云安集》,均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侍御史王公行状》。
全宋文·卷四三九四
王伯庠(一一○六——一一七三),字伯礼,本贯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南渡后移居鄞县(今浙江宁波),次翁子。
绍兴二年登进士第,为吉州左司理参军。
试教官,改明州州学教授,充左宣教郎、直秘阁。
绍兴十四年,授两浙东路安抚司参议官。
通判平江军府,徙镇江。
乾道初,除户部左曹郎官,擢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历知阆、夔、温诸州。
乾道九年,终于州治,年六十八。
著有《历山集》、《云安集》、《奏议告谋》、《资治编年》、《宏词集要》、《夔路图经》等。
楼钥《侍御史左朝请大夫直秘阁致仕王公行状》(《攻愧集》卷九○)。
史显卿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六六
史显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史浩曾孙。
绍定元年以承议郎知长洲县。
见所撰《长洲县续题名记》及楼钥攻愧集》卷九三《纯诚厚德之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77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徙台州临海,字处和。钱忱子。以恩补官。高宗绍兴间知临安府,权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经画用楮为币,分为六务,出纳有法。孝宗时符离之役战败,附汤思退倡和议。为淮东宣谕使,入奏诋张浚主战。累进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谋相位甚急。后以婿邓王立为太子,引嫌提举洞霄宫。起知宁国、绍兴府,因籍人财产至六十万缗,复与祠。卒谥忠肃。有《诸史提要》。
全宋诗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曾孙。以荫授官,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监登闻鼓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通判明州。十五年,提举淮东茶盐,改两浙转运判官。十七年,为淮东转运副使。三十年,除知临安府,始行会子。孝宗即位,张浚于符离失利,遂劾张浚,参定和议,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因其女适皇太子引嫌奉祠。四年,起知宁国府,移绍兴府。以贪墨被黜。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有《松窗集》,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五七六
钱端礼(一一○九——一一七七),字处和,号松窗,临安(今浙江杭州)人。
忱子。
绍兴间,通判明州,加直秘阁。
十五年,为两浙路转运判官。
历知婺、衢、抚州,又知临安府。
孝宗立,除户部侍郎,试兵部尚书,兼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
隆兴二年,以和议成,除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
明年罢,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
乾道四年起知宁国府,后又知绍兴府,进观文殿学士。
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
后谥忠肃。
著有《诸史提要》(存)、《松窗集》。
楼钥攻愧集》卷九二《观文殿学士钱公行状》,《宋史》卷三八五本传。
汪德轮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一五九
汪德轮(一作德输),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伯彦孙。
尝知房州、崇庆府。
见所撰《房州到任谢表》及楼钥《汪德输知崇庆府制》(《攻愧集》卷三八)。
共 63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