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圭

相关人物:共 37 位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吕公绰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55 【介绍】: 宋寿州人,字仲裕。吕夷简子。以荫补将作监丞。累迁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兼提举修祭器。尝以郊庙祭器制度多违礼,请悉更造,又编集《郊祀总仪》进上。后历龙图阁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官至右司郎中,未拜卒。其父执政时,多涉干请,尝泄漏除拜以市恩,时人比之窦申。
全宋文·卷五四九
吕公绰(九九九——一○五五),字仲裕,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长子。
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
天圣中为馆阁对读。
改集贤校理,迁太子中允。
景祐二年判吏部南曹,庆历元年同判太常寺。
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为史馆修撰。
三年父罢相,直集贤院,同管勾国子监,出知郑州。
庆历末,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集贤殿修撰。
皇祐中知永兴军,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
迁刑部郎中,召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迁右司郎中,未拜。
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七。
王圭华阳集》卷三八《吕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君玉。
王圭从兄。
儿童时已能为歌诗。
举进士。
调江都主簿。
仁宗景祐中,上建义仓、兴学校等十二事。
除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判舒州、知复州,历两浙转运使,知制诰。
以龙图阁待制知润州,徙江宁。
又曾知邓、扬、杭州。
数临东南名镇,政尚简静。
以礼部侍郎致仕。
卒年七十二。
有《王琪诗》。
全宋诗
王琪,字君玉,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举进士,释褐江都主簿。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试学士院,授馆阁校勘。五年,签书南京留守判官事。景祐中,除集贤校理、直集贤院、两浙淮南转运使。庆历七年(一○四七),使契丹还,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责授信州团练副使。历知润州、江宁、邓州。嘉祐四年(一○五九)知饶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杭州(《乾道临安志》卷三)。二年,徙扬州(同上书)。以礼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二。著作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五七存《漫园小稿》一卷。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一○五、一三三、一六○、一九○,《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一○四二
王琪,字君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王圭从兄。
举进士,调江都主簿。
上时务十二事,仁宗嘉之,除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历开封府推官、直集贤院、两浙淮南转运使、修起居注、判户部勾院、知制诰。
庆历七年,使契丹还,责信州团练副使。
嘉祐中起知润州、江宁府,改知邓、苏、陈,复知制诰,加枢密直学士。
以礼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二。
有诗集二十卷。
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三、一四七、一六○、一九○,《乾道临安志》卷三,《嘉定镇江志》卷一五,《宋史》卷二○八,《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
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3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仲仪。王旦子。赐进士出身。历侍御史、知鄂州。仁宗庆历初知谏院,尝请省非急之费及储金缯以佐边费。出知成都府,见铁钱泛滥而鼓铸不止,命罢铸十年以权物价。英宗朝知渭州,教民耕战,积粟支十年,敌不敢犯。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懿敏。
全宋诗
王素(一○○七~一○七三),字仲仪,开封(今属河南)人,旦次子。赐进士出身,累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又迁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定州、成都府、开封府、许州。英宗治平初,召拜端明殿学士,出知渭州、成德军。神宗熙宁初知太原府,官至工部尚书。六年,卒,谥懿敏(《乐全集》卷三七《王公神道碑铭》),年六十七。《宋史》卷三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六一
王素(一○○七——一○七三),字仲仪,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旦子。
以父荫赐进士出身,至屯田员外郎,知谏院。
谏仁宗纳王德用二女,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
历知渭州、华州、汝州、开封府、成都府。
治平初拜端明殿学士、知渭州。
熙宁中,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
熙宁六年卒,年六十七,谥敏懿。
有文集二十卷、《王文正公遗事》一卷(存)。
王圭《王懿敏公墓志铭》(《华阳集》卷三七),《宋史》卷三二○有传。
晁仲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九八
晁仲约,进士及第,庆历三年知高邮军。
群盗劫淮南,过高邮,度不能禦,谕富民出金帛,具牛酒迎劳,且厚遗之,盗悦径去。
参知政事范仲淹以为高邮无兵与械,事有可恕,仲约得免死。
又曾知深州。
嘉祐中,累官屯田员外郎、都官员外郎。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王圭华阳集》卷一九《赐知深州晁仲约为野蚕成茧奖敕书》,王安石《临川集》卷五○《晁仲约可都官员外郎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69 【介绍】: 宋江陵人,字子方。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武陵尉,调平江令。皇祐中,迁殿中侍御史,诤谏不避权贵,劾宰相文彦博诸人,被贬英州别驾。召还复官,出知扬州,改江东转运使。嘉祐四年,入知谏院,言事如故,又出知数州。英宗治平元年,召为御史中丞。神宗熙宁元年,拜参知政事。反对重用王安石,及安石执政,数与争论。卒谥质肃。有文集、奏议等。
全宋诗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属湖北)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鼎州武陵尉。皇祐二年(一○五○)召为监察御史里行。三年,因弹劾文彦博贬春州别驾。五年,复御史。至和元年(一○五四)知扬州,历江东、河东转运使,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知洪州、瀛州。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为御史中丞。二年,知太原。神宗即位,迁给事中,除三司使。熙宁元年(一○六八)拜参知政事。二年,卒,年六十。谥质肃。有文集、奏议等,皆佚。事见宋刘挚《忠肃集》卷一一《唐质肃神道碑》,《宋史》卷三一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唐介(一○一○——一○六九),字子方,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天圣进士,皇祐中为殿中侍御史,因劾宰相文彦博,贬荆州别驾。
召还,复为殿中侍御史,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判官。
嘉祐三年,自江浙荆湖发运使入为度支副使。
次年知谏院,以论罢陈升之出知洪州。
治平元年入为御史中丞。
神宗即位为三司使,熙宁元年除参知政事,数与王安石争论。
二年四月卒,年六十,谥质肃。
介屡在台谏,以抗直闻。
有文集若干卷,奏议二十卷。
王圭《唐质肃公墓志铭》(《华阳集》卷三七),《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裴士杰,原籍绛州闻喜(今属山西),祖裴济徙万泉县(今山西万荣西南)(《宋史》卷三○八《裴济传》)。
仁宗时历太常寺太祝(《文恭》卷一四《裴士杰可太常寺太祝制》)、卫尉寺丞(《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九《少府监分司西京裴公墓志铭》)。
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迁库部员外郎、通判越州,以阻新法降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
高良夫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七八
高良夫,仁宗朝人。
庆历初,为太子中舍、通判延州,累官殿中丞、国子博士、金部、主客员外郎,历开封府判官、河北都转运使。
至和中,迁主客郎中、益州路转运使。
嘉祐初,除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迁司勋郎中。
见《欧阳文忠公集》卷八○,《文恭》卷一五、一八,《王华阳集》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八、一八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4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兴宗。少好学,举茂才异等。赵元吴叛,献《兵说》论儒臣统兵之弊。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累迁三司度支判官。英宗访以世事,称为“国器”。神宗立,迁龙图阁直学士,进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遇事敏密,斗讼为之衰止。后拜枢密副使,逾年引疾辞。以资政殿学士知越州,历郑、郓、亳州。卒谥安简。
全宋诗
邵亢(一○一四~一○七五),字兴宗,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
召试秘阁,授颖州团练推官,历开封府判官、三司度支判官。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颖王府翊善,加直史馆,擢同修起居注,以知制诰知谏院。
神宗熙宁初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未几拜枢密副使。
年馀出知越州,历郑、郓、亳三州。
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年六十一。
谥安简。
有文集一百卷,已佚。
事见王圭华阳集》卷五九《安简邵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邵亢(一○一四——一○七四),字兴宗,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两试进士,以赋误用韵弗中,然文皆第一。
进《康定兵说》十篇,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入为国子监直讲,历光禄、大理寺丞,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判登闻鼓院,权开封府推官、判官。
英宗时同判司农寺、判尚书礼部,授知制诰、知谏院。
神宗时,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拜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以资政殿学士出知越州,徙郑州、郓州、亳州。
熙宁七年卒,年六十一,谥安简。
有文集一百卷。
王圭《安简邵公墓志铭》(《华阳集》卷五九),《宋史》卷三一七本传。
王罕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师言。
王圭季父。
以荫知宜兴县,有惠政。
为广东转运使,招兵解侬智高广州之围。
后为西路转运使,招降侬宗旦父子。
知潭州,为政务适人情。
有狂妇数诉事,为前守叱逐,罕委曲徐问,案情得直。
官终光禄卿,卒年八十。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清乾隆《鄞县志》卷二三)。
仁宗时为开封府推官(宋王圭华阳集》卷三八《司封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
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二)、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
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七)。
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九二)。
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同上书卷三○七)。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皇祐初为太常博士。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诏充集贤校理。除度支员外郎、同知礼院,迁司封员外郎、祠部、刑部都官郎中,历开封府判官、三司度支判官、知华州,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皊三年,以前知华州失入劫囚十六人死罪,谪知商州。后为江南西路转运使、诸王府翊善、直史馆、太常少卿。元丰三年,除光禄卿。见《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八七、一九二、三○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二。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