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交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77—前6 【介绍】: 西汉沛人。
本名更生,字子政。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
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
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
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
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全汉文·卷三十五
向字子政,初名更生,楚元王交玄孙。
地节中为辇郎,神爵初擢谏大夫,后坐罪赎减死,拜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即位,擢为宗正,以忤弘恭石显下狱,寻为中郎,复下狱,免为庶人。
成帝即位,召拜中郎,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中垒校尉。
绥和中卒,年七十二。
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十一卷,《五经通义》九卷,《五经要义》五卷,《世说》二卷,《七略别录》二十卷,《列女传》十五卷,《列仙传》三卷,《新序》三十卷,《说苑》二十卷,集六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
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交之后,初为府参军,历宜昌柴桑令,去职,与周续之陶潜皆不应徵命,号寻阳三隐,刘裕以其不屈,旌其号曰遗民,有《玄谱》一卷,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3—422 【介绍】: 即宋武帝。南朝宋开国君主。祖籍彭城,东晋时迁居京口。字德舆,小字寄奴。家贫,少年时以贩履、耕种、捕鱼为业。初为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兵。晋安帝义熙元年,击败桓玄,任侍中、车骑将军,都督诸军事,执朝政。出兵灭南燕,回师击破卢循、徐道覆,继又剪除刘毅,西攻谯纵,收巴蜀。又出兵关中,灭后秦。官至相国,封宋王。晋恭帝元熙二年,代晋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为政崇尚俭约,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实行“庚戌土断”,集权中央。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宋文·卷一
帝姓刘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隆安中为刘牢之参军,累迁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元兴初为桓修抚参军,加彭城内史,以平桓玄功进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寻领青州刺史。
义熙初,进侍中车骑将军,改授都督荆、司、梁、益、宁、雍、凉七州并前十六州诸军事,解青州,加领兖州刺史。
寻授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加北青冀二州刺史。
以平慕容超功进太尉中书监,固让。
寻假黄钺,授大将军扬州牧,固让。
改授太尉中书监,寻领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又领荆州刺史,加领南蛮校尉,授太傅中外大都督。
领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史,加北雍州刺史。
十二年策命为宋公,加九锡。
十三年,以平姚泓功进爵宋王,固让。
十四年为相国,恭帝即位,仍进爵宋王。
元熙二年六月受禅,改元永初,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有集二十卷。
(案:《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
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然帝既有集,难尽分别。
今除《文选》、《艺文类聚》确指为王诞、傅亮作外,仍编入《武帝集》中。)
刘芳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3—513 【介绍】: 北魏彭城人,字伯文。父刘邕为宋兖州长史。父死,至青州。献文帝皇兴三年入魏。芳处贫贱而不戚戚,笃志坟典,昼佣书以自资给,夜读经至终夕不寝。特精经义,尤长音训,时人称为“刘石经”。初兼主客郎。孝文帝迁洛,路由朝歌,作吊比干墓文,芳为注解。超迁国子祭酒。后为散骑常侍、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宣武帝时累迁中书令,出除青州刺史。还朝,转太常卿,定律令及朝仪。撰述经史音义共十三种。卒谥文贞。
全后魏文·卷三十八
芳字伯文,彭城人。
(《北史》作字「伯支」。
彭城丛亭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文明太后擢兼主客郎,寻拜中书博士,进中书侍郎,授皇太子经。
迁太子庶子、兼员外散骑常侍。
寻除正,兼通直常侍,超迁国子祭酒。
遭母忧,起为辅国将军、太尉长史、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兼侍中。
宣武即位,正侍中,迁中书令。
出除安东将军、青州刺史,转太常卿。
延昌二年卒,赠镇东将军、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有《毛诗笺音义证》十卷,《仪礼》、《周官义证》各五卷,《王肃注尚书音》、《郑注仪礼周官音》、《干宝注周官音》、《何休注公羊音》、《范宁注谷梁音》、《韦昭注国语音》、《范晔后汉书音》各一卷,《辨类》三卷,《徐州人地录》四十卷,《急就篇音义证》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780 【介绍】: 唐僧。俗姓刘。幼出家,事灵隐谋禅师。玄宗天宝四载,受戒于东海览真,传律于会稽昙一。肃宗至德中,举高行,隶名苏州开元寺。乾元中,诏天下二十五寺,各定大德七人,长讲戒律,秀为其一。擅场十六番,律枢正持,为湖南北宗仰。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辩秀。
俗姓刘氏。
汉楚王交三十一代孙也。
秀幼孤。
诸父哀字。
礼如教立孝自天生。
而宿植缘深心田欲稔。
因请伯氏出家长行。
哀而舍旃。
事灵隐谋禅师便能问津。
图入道之意。
所闻指训。
如凉风入怀。
醒然清悟。
天宝四年受戒于东海鉴真大师。
传律于会稽昙一。
至德中举高行隶名于吴郡开元寺。
乾元中下诏天下二十五寺。
各定大德七人长讲戒律秀应其数也。
顷年于净土一门不愆于念。
尝谓人曰。
昔闻西方之行是有相大乘。
此乃蓬心不直非达观之说。
何邪夫出言即性发意皆如。
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况我正念乎。
秀坛场一十六番度人孤制。
律枢正持僧纲自肯。
湖南北皆宗仰焉。
以建中元年六月十五日寝疾而终。
春秋六十七。
法腊三十五。
当其逝日。
有庭树一本。
枝叶扶疏朝华正敷。
而遽萎瘁。
其年七月五日。
迁灵龛于武丘西寺松门之右。
门人道亮道该清会。
偕绕旃檀之香树也。
故观察使韦元甫李栖筠虢州刺史李纾。
御史中丞李道昌。
尽钦慕往德。
亦林下之
霅昼为碑颂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刘氏。
汉楚王交裔孙也。
幼孤。
养于诸父。
出家。
事灵隐谋禅师薙落。
天宝四年。
纳戒于东海鉴真师。
传律于会稽昙一师。
至德中。
诏举高行。
获隶名吴郡之开元寺。
乾元中。
诏天下二十五寺。
各定大德七人。
长请律藏。
郡以秀应命。
然尤专心净土。
尝谓人曰。
或闻西方以戒为有相大乘。
是不然。
何则。
夫出言即性。
发意皆如。
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况正念乎。
大乘则已。
孰为有相。
孰为无相者。
建中元年六月十五日。
寝疾而终。
寿六十七。
腊三十五。
是年七月五日。
迁龛窆于虎丘西寺。
松门之右。
霅沙门如昼撰碑额。
共 16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