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琮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李献甫运使 北宋 · 冯山
七言律诗
江淮勋绩已优殊,重使西南出帝俞。
被泽民谣千里远,望风边事十分无。
文书顷刻随谈笑,骚雅雍容命仆奴。
旦暮即闻严召速,扶摇三省上鹏图。
半夏劳奔走,当归计未成。
向乌头雪白,虽远志澄清。
白屋游偏早,青云梦数惊。
预知皆系命,无患可伤生。
泉水怀乡国,灵仙得古城。
萎蕤差病力,安息愧民情。
兰草园池静,槐花道路平。
野翁宜散诞,故纸任纵横。
问话思黄叶(宜秋馆本作檗),论文忆长卿。
馀粮添瓮盎,乱发散簪缨。
紫茜江山秀,婆娑桂柏荣。
枫香馀雨气,桐叶变秋声。
险语尝钩吻,昏瞳屡决明。
鸬鹚閒自酌,琥珀向谁倾。
莨宕(疑当作菪)官资浅,螵蟏活计轻。
每将苏子校,多谢使君名。
满把黄金屑,知音白玉英。
青箱空聚古,败将敢论兵。
苦练诗方就,旁通笔未精。
前贤如及已,海藻愿题评。
戎南烟瘴地,草木富嘉实。
名果盖数品,馀甘乃其一。
烂漫经暑雨,骈繁向秋日。
颗肥樱缀圆,肤嫩李带碧。
始尝犹馀木,酸涩固可斥。
稍味复土性,华池变琼液。
冷冽祛酒毒,香芬破茶癖。
岂徒杂肴核,自可名药石。
东蜀部刺史,江南夸声迹。
道与荆公合,诗为梅老敌。
边机属未靖,使指烦远适。
绝塞偶相值,慇勤为珍惜。
残菊雅趣尚,啖薤清宴逸。
分甘病漳守,筠筒手封羃。
三年官大道,襟抱尘土积。
语言变为市,风骚荡无迹。
开封命澡雪,一食至六七。
冰霜快口吻,尘坌并疏涤。
古意还五脏,清风生两腋。
与公始邂逅,一言甚畴昔。
生刍感厚意,香草慕前述。
人道成以友,直谅久无斁。
磨厉出锋刃,切磋至圭璧。
诤友本仁义,拂士忘疹疾。
或矫有所正,或投有所激。
始逆济以顺,始疏要以密。
物微可以兴,骚雅固采摭。
公行浩河汉,求效畎浍益。
不为小人腹,俗茹饫梨栗。
不作儿女口,甘滋事餂蜜。
庶几功名会,或在交际出。
相知虽意喻,欲报粗言息。
追继橄榄篇,惭无翰林笔。
⑴ 原缺,据宜秋馆本补
六经出晚周,日月悬太虚。
几蚀复几明,微茫炎汉初。
清识隐虚粹,高风激贪懦。
翩翩起江湖,泛泛杂凫雁。
发扬始使蜀,奔走非素愿。
郎官虽内迁,相去才一间。
朝廷访耆艾,人物尚清简。
骞腾自兹始,宁虑岁月晏。
区区无足道,乡社久息偃。
未契许投合,相濡念孤蹇。
迅翮举莫追,窘步行辄踠。
把酒难一往,开琴试重援。
别鹤如可弹,新声谢悽婉。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
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
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
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
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全金诗十六又续河南通志七十二)
案:彰德志邺中记曰北齐起邺南城屋瓦皆以胡桃油油之光明不藓筒瓦用在覆故油其背版瓦用在仰故油其面筒瓦长二尺阔一尺版瓦之长如之而其阔倍今得其真者当油处必有细纹俗曰琴纹有白花曰锡花传言当时以黄丹铅锡和泥积岁久而锡花乃见古砖大者方四尺上有盘花鸟兽纹千秋万岁字其纪年非天保则兴和盖东魏北齐也又有砖筒者花纹年号如砖内圆外方用承檐溜亦可为砚邺人有言曰铜雀瓦砚体质细润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盖魏去今千有馀年若此物者毁碎无存矣齐砖至今未及千年村夫剖土求之聚众踰年不得邺民乃伪造以绐远方王荆公诗曰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虚名动世人宋刺史李琮尝言元丰初于丹阳邵不疑家得唐丙申岁元次山家藏邺城古砖砚背有花纹及万岁字与邺中记合又曰大魏兴和二年造则唐贤所珍已出于南城矣金袁辅之(袁一作郭)得邺南城注两瓦筒以之支琴王庭筠为之赋诗云云(全金诗十六)案续河南通志载此诗题云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而全金诗据彰德志录入而无李辅之之名此所以作袁辅之又云袁一作郭也先生作五松亭记云李辅之丞此邑又云辅之燕人名弼辅之其字也据此则此诗与五松亭记皆为先生山居时作而全金诗之作袁作郭皆非矣遗山集有王黄华墨竹为郭辅之赋此又别为一人不得据此改李为郭明矣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