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弁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5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竹轩(1044年) 北宋 · 苏舜钦
君与我同好,数过我不穷。
对之酌绿酒,又为鸣丝桐。
作诗写此意,韵和霜间钟。
清篇与翠干,岁久日益秾。
惜哉嵇阮放,当世已不容。
吾侪有雅尚,千载挹高踪。
按:宋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
论诗 其二 (癸卯年) 晚清 · 李希圣
七言绝句
吴下方回有别肠,力排昆体媚陈黄。
岂知同出河阳李,笑煞谈诗朱少章
十七夜对月 宋 · 朱弁
五言律诗
病骨怯风露,愁怀厌甲兵。
人居绝域久,月向此宵明。
轮仄初经汉,光分半隐城。
迟迟不肯下,应识异乡情(原注:人谓少章此诗似微外古塞外而末章尤为凄绝必有能辨之者)
绝域山川饱所经,客蓬岁晚任飘零。
词源未得窥三峡,使节何容比二星。
萝茑施松惭弱质,蒹葭倚玉怪殊形。
齐名李杜吾安敢,千载公言有汗青(原注:济阳公谓宇文叔通叔通受官而少章以死自守耻用叔通见比故此诗以不敢齐名自托至于书年为庚申与称江东朱弁者盖亦有深意云)
露台枉惜千金费,却把铜山锡幸臣宋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下 《风月堂诗话》:李义山文帝庙诗云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本朝赵周翰亦有诗云云,可与其并驱争先。)
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
池鱼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
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
如谓梦幻泡影露电六者,六物如人,人如六物。彼此相如,而众生不作如是观也,观如居士说此偈言:
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
是诸六物者,众生悉如之。
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
我今于诸有,不起空华见。
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按:《北山文集》卷二六。
莫疑虑,莫疑虑,顺风开帆逆风住。
要寻路,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按:《北山文集》卷二六。
观如居士既取汉魏以来《易》学参订其说,窃拾馀意,撰《窥馀》十五卷。
每旦,又陈《易》书案上,往复诵之,作《大易赋》。
风雨冥冥,炉香昼清,初韨濯以危坐,徐玩味乎羲经。
有奇偶兮,探《洛书》之数;
有肩足兮,具《河图》之形。
彼《连山》、《归藏》兮,虽绝编之已久;
吾文王、孔子兮,尚端拜以犹生。
秘七八而勿示,著九六以通灵。
极三才而尽变,郁万化以含精。
得鬼神以至理,发虫鱼之隐情。
圣人谓象而用之,必有物也,故有以万有二千五百二十之数,藏之于四十九茎。
大矣哉!
槩其凡,虽曰洁静精微,其教也,乃若挈天地、袭气母者,要不可以容声。
扬子云之骨朽矣,孰吊之曰:「此三大圣相授之妙,而方州部家敢以准自名乎」?
吃魄不能对。
有客出而难予曰:「子谓《易》不可谈,则今之学,古之学也。
按隋《经籍志》,自汉抵魏,费直古文之训,康伯《系辞》之作,郑玄之《易》,王弼之《卦》,合四家之注,已二十二卷,岂其皆糟粕欤?
诸授业师探微抉隐,邃者称圣,雄者折人角,河内女子亦得以《说卦》三篇补散落。
子患言之多,曷不泛其浩浩而守其卓也」?
予曰:「噫嘻!
客孰知无迹则橐籥虚,窍多则浑沌凿。
字三写而乌焉不真,语再传而唾剉皆错。
是以说象则义遗,论数则象格。
至有以龙为䮾,羊为羔,果蓏为果堕。
是皆好奇之病,无病而进药。
又怪则五行傅会,六情假托。
如蛇下梁,鱼入寺,一牛两首,逆陈幸中,仅巫祝之相若。
大抵《春秋》可以言灾异,而谈谐射覆或流为东方朔也」。
客辞屈,则拜而请曰:「先生之《易》何如」?
曰:「我知我愚,我戒我慧,实拥肿之似,而罔象之比。
中夜以兴,未明而起,高揖圣贤,如忽相值。
读《乾》《坤》知覆载之恩,推《损》《益》洞盈虚之旨。
《恒》则可亨,《蹇》则当止。
谓《中孚》兮则好爵之可縻,惟《无妄》兮则勿药而有喜。
既远实兮斯为《困》、《蒙》,矧考祥兮天常视《履》。
《壮》兮则为触藩之羊,《睽》兮则见负涂之豕。
危厉已熏于《艮》背,迟泥必成于《遁》尾。
故折狱致刑者《丰》之用,而赦过宥罪者《解》之理。
火在天上兮,当出门而《同人》;
天与水违兮,作事而谋始。
飞鸟以凶兮,盖山有雷;
尚口乃穷兮,岂泽无水。
《泰》兮则小往而大来,《震》兮则惊远而惧迩。
益戒颠颐,无忘灭趾。
《井》念羸瓶,《鼎》思出否,勿在《旅》以焚巢,将济《涣》以奔机。
卑以自牧,立不易方,然后藉用白茅,而为慎之至。
吾之所得于《易》者,如斯而已。
乃若兼收象义,精粗不弃,窥窃众说,拾其馀意,肴蓛同甘,莫分彼是。
集而藏之,所以备遗忘于衰龄,教箕裘于不肖之裔,客勿视为京郎之细也。
观如居士榜所寓为「山斋」,有叟趋其下,仰而笑曰:「名何谓?
是翁号书生,顷尝履玉阶之方寸,奉天威于咫尺,非山中之人。
今者囚窜,正木偶因漂,南冠而絷,非爱山之时。
前有谢亭长之阁,右乃见督邮之县,非居山之地。
名何谓」?
趋而出。
追问之,不告。
观如感而赋曰:
予世居金华赤松之下,深林丰草,旷野平冈,奥而爽,动而藏。
初环翠以通幽,凿嵌岩于邃府;
忽数峰之拔起,入寒翠于穹苍。
盖初平叱石之处,孝标读书之乡。
虽云可耕也,类子真之谷口;
而盘之乐兮,无李愿之太行矣。
有桑有麻,有梨有栗,吾非耕而俋俋,则灌而搰搰。
或无饵而钓寒溪,或带经而锄晚日。
不知芰制之异乎簪裾,不知编茅而类乎营窟。
桃飞花而送春,雪拥门而入室。
所以鹿豕不惊,乌鸟相得,盖是山中之一物。
欺吾者曰:「为儒要当释屩,作赋可以得官。
不牧羊而随人烧尾,何为守枯槁而远长安也?
脱如豹隐,岂雾中许久,犹未成乎一斑也。
盍亦舍蜩飞之控地,观鹏翼之垂天乎」?
闻而甘之,炙背食芹,诚忘其陋,不谓沐猴之已冠也。
奈何草茅之性终在,烟霞之痼不痊。
服劳而力已朽,愿息而中愈顽。
虽侯与伯,鹑且特,而忧悲眩视,此心无一日不在乎山间。
果以沧浪不濯之身,负薮泽难藏之垢。
大不足以禦魑魅之祥,小不足以污豺虎之口。
风静雷收,天高地厚。
爰葺此居,使韬百丑。
蓬蒿兮隐前,松筠兮蔽后。
湖光兮荡左,江声兮注右。
宾客虽过于高轩,书记不通乎下走。
丛茀蓁蘙,崎岖巀嶪。
盖蛮洞丁之所杂蹂,罪戾者居之不妨,戴隆恩于崧岱,寄危根于培塿也。
寂无人声,柴门昼扃。
隅坐一窗,度秋林之策策;
如临万壑,听风雨之冥冥。
扫庸神之滞困,对孤爨之馀清。
盥瓶罂而小汲,杂荼荠以同烹。
问迷涂于贝叶,窥奥义于羲经。
是皆追省愆尤,收召魂魄,处阴休影之地,洒心修行之庭。
彼何叟也,谓吾小斋为无实而名,殊不知忧幽之病,既定于中,州县在旁,何落吾事。
不须笏以拄颊,自披襟乎爽气。
故园之梦不生,稚子之迎且置。
惟松楸之悲,或感动于造化;
则首丘而死,尚有望于终焉之计。
共 5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