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武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军须靡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简介
乌孙前期昆莫,在位时期约在公元前2世纪末至前1世纪初。
军须靡为前任昆莫猎骄靡长孙,其父为猎骄靡所立太子,早死。
猎骄靡因哀痛于长子之死,故立军须靡为继承人,授予岑陬之职。
但是军须靡之叔父大禄不服这一决定,拥兵万人自成势力,造成乌孙国内实际分裂。
猎骄靡临终前安排来自汉朝的细君公主下嫁军须靡。
其后军须靡顺利继位,立匈奴夫人为左夫人,细君公主为右夫人。
不久细君公主死,汉朝又遣解忧公主出嫁军须靡。
军须靡临终时,其与匈奴夫人所生长子泥靡尚幼,于是立大禄之子翁归靡为继承人,与其约定将来还国与泥靡,乌孙于是重归统一。
彭弘 朝代:西汉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 【介绍】: 西汉末南阳宛人。
彭宠父。
哀帝时为渔阳太守。
镇守边境,有威名。
王莽居摄,排斥异己,与何武、鲍宣并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5—后5 【介绍】: 西汉鲁人,字子夏。
孔子后裔,孔霸少子。
明经学,举议郎。
成帝即位,举博士,以高第为尚书。
绥和二年累擢为丞相。
后以毁谮免。
哀帝元寿元年复为丞相。
与师丹、何武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遭皇室大臣阻挠,未能实行。
平帝时,王莽备礼事之,恐而称疾固辞。
久居大位,弟子多为博士大夫者,终无所荐举。
全汉文·卷十三
光字子夏,安国从曾孙。元帝时为议郎,举方正,除谏大夫,左迁虹长,自免归。成帝即位,徵拜博士,以高第为尚书,转仆射,迁尚书令诸吏光禄大夫,领尚书事。永始中为光禄勋,迁御史大夫。绥和初左迁廷尉,进左将军,代翟方进为丞相,封博山侯。建平中免。元寿初徵拜光禄大夫给事中,进御史大夫,代王嘉为丞相,定三公官,更为大司徒。平帝即位,徙太傅,又徙太师,归老,元始五年卒,年七十,谥曰简烈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扶风平陵人,字子廉。
初为郡吏,至大司空掾。
何武,举为长陵令。
贵戚侍中王林卿,素骄横,坐杀人罪,并亲率吏兵追捕,哀帝闻而善之,迁陇西太守。
后徙颍川太守,镇压豪强钟威、赵季、李款三人,表善好士,郡中清静。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全汉文·卷五十五
并字子廉,平陵人。徙平舆。成帝时为大司空,掾除长陵令。哀帝初迁陇西太守,徙颍川太守。
公孙禄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六十一
禄,字仲子,颍州人。
哀帝初为执金吾,迁右将军,又迁左将军。
元寿末,坐与何武互举为大司马,免。
莽末徵至,以议事忤旨扶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6—前1 【介绍】: 即刘欣。
西汉皇帝。
元帝孙。
好文辞法律。
即位初,削外戚王氏之权,罢王莽、王根大司马职,免王况为庶人。
重用孔光、师丹、何武等,实行限田、限奴婢等。
不久起用外戚傅氏、丁氏辅政,听信方士之言,改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
后又宠幸董贤,赏赐无度,朝政日衰。
在位七年。
全汉文·卷九
帝讳欣,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绥和元年徵立为皇太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二:建平、元寿,在位六年,谥曰孝哀皇帝。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先生字郑朗者,盖嘉则先生字之。
其后更名亭立,字介子。
先生生而白晰,身长六尺馀,眉目如画。
少即灵悟,在塾中对语惊人。
甫十六七,辄能诗。
诗出,闾巷宿儒缩舌而诵之。
年二十,诗已成,人或以示嘉则先生,嘉则大奇之,谓:诸生中何得有此人?
即延先生至,与定交,执手甚欢,且曰:叶生,今日李王孙也,吾幸从年少中得一伯翼,复得一叶生,吾足老矣。
时张大司马里居,方主文柄,嘉则因自为长歌,以先生行卷呈诸司马,司马亦大惊,先生遂一日名起。
然先生性廉洁自持,下笔为古文,意岸卓荦视,一时词家,不肯𪘏𪘏从其后。
故在诸生间,亦不为有司甄异。
尝自咏曰:“道以閒能长,名因傲不传。
”盖实录也。
先生不能饮,然谓人生岂可一日无酒意。
每晨起,童子为置觞,坐上不注酒,先生欣然举觞,若引满者三,始饭。
有故人为吴中某县令,先生访之。
适县中修志,先生爱其山川人物,因与辑论。
书成,自署卷首曰四明叶太叔著令。
为先生置酒,以百金寿,从容曰:某忝令此县修志,事应在令。
虽重烦先生手笔,乞得假名氏。
先生拂然曰:著书千载事,岂容买卖。
即束其藁别去。
初与屠长卿先生同学,每篝灯夜读,首相触,长卿心服,先生叹为异才。
及长卿既贵名重,衣冠辐辏。
先生谓其门有杂宾,遂绝不与通,若未尝识面者。
至长卿殁后,先生乃为诗哭其墓,追述旧言,其介性率如此。
先生年三十馀,自言居常十四善病,十三事事,十二治经生业,得抽其剩力于诗,才十一耳。
然已积逾千首,会意有所伤,悉取其文,草火之至尽。
嘉则闻之,为惊惋不已,惜不见其焚时光燄作何状。
已而先生颇意悔,更追,录其所记十之一行于世。
嘉则为作序,即所传《思烟集》者也。
先生初见嘉则,执礼北面,然嘉则绝重先生,呼为小友,使其子娶先生女,其交欢若陶公之于张莱民也。
先生晚年有《藏山稿》二卷,诗笔益老成,俱在《思烟集》后者。
嘉则先生论先生诗曰:郑朗诗初成,是时尚奇诡,猎异逞才,心所嗜好,不得若长吉语不出。
已而于五言古及近体稍更之,一主以雄浑深湛,其格力气骨、色味神采,酝酿初盛唐诸家,而归宿杜陵。
至乐府七言古,则夏商彝鼎不足古,玉觥金碗不足贵,未央铜雀瓦不足异。
神剑霹雳斧不足诡,龙甲凤毛麟角不足奇,而理不必其果有,事不必其尽无,语不必其可解,物不必其不生,所谓刿心钵肝、揉骨涤髓者,弥听满视。
嘉则所推重先生至矣。
余近遍询先生晚年诗,老友周自一先生,为从沈氏栎社居得其遗诗二卷,惟五律甚多,气格高澹,转造自然,遂得五言神境,当置诸右丞工部伯仲之间,非复若年少李王孙也。
先生初藉嘉则名起,复因其后人得见晚年手笔,先生可谓得沈氏力矣。
先生尝论诗曰:今日称诗者,高自隐逸,贵自君公,陋自稗贩,贱自驵侩。
呜乎。
称诗而逮于驵侩,是为厄诗之际,吾哀鸺鹠之盈耳也。
又曰:今日夫人而能诗,犹夫人而能为书也。
即孺儿搦管从点,点从画,画其形成,斯为字矣。
若论所为笔法,则惟张王钟索辈擅之。
今若以其点画,而槩谓能书可乎。
至乃祖构之士,毋事临摹。
准于心,想于目,迹自我脱,精自我留,斯胜之胜者也。
意能窃之,形能盗之,正如埏土象物,虽颜面若生,吾以为非善学者也。
又曰:“取自于我,则机转而神融;取自于人,则根枯而蒂脱。
吾不知大唐之歌,南风之诗,更谁敩耶?
”凡先生所言,俱词家药石,当与桓溪先生说诗并传,故并录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郑朗,晚更名亭立,改字介子,鄞县人。有《思烟集》、《藏山槁》。
僧虚受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 【介绍】: 五代时僧。嘉禾人。住会稽大善寺,博通内外。有《义评钞》、《述义章》及文集等。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虚受。嘉禾禦儿人。咸通中充左街鉴义。广明中住大善寺。后唐同光初住京左街敬爱寺。赐紫。三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嘉永禦儿人。
既纳戒。
即负笈习学上都。
通经明论。
不怠宣导。
咸通中累应奉圣节祝赞。
仍充左街鉴义。
流辈弭伏。
广明中黄巢犯阙。
逃难至越因开涅槃维摩二经于大善寺。
且以谦雅诸师所释。
崇福疏繁略不中。
同光中。
遂作义评钞十四卷。
又钞解俱舍论疏贾曾侍郎。
沙门圆晖等。
序。
馀若法华百法唯识各有别行义章。
惟狷急与世寡合。
畜弟子终无可其意者。
尝自执㸑治食。
薪生湿旅吹旅灭。
怒沃之水。
终日不复食。
晚年目昏眩每讲辄载竹竺。
以其不为日光所烁。
尔或讥其慢众。
受怡然不以介意。
元帅武肃钱王行部。
至越受出谒。
王。
素向风礼之。
有加。
乾化中。
度戒召充监坛选练职。
吴越此职自受始。
同光间。
王荐于朝。
乞赐紫衣。
诏且至受方讲上生经疏序有曰。
若洪炉而虚受。
受忽置麈尾顾众曰。
某得名无典实乃尔耶。
何谓虚受。
众因状以闻。
王叹曰。
此僧之于荣命不可得矣。
其言盖先谶也。
岁乙酉受终诰牒降元帅府。
时天下瓜裂。
使者之来必由青州泛海而南。
风波之险。
非期月莫足以达岸。
至是始询知。
其登舟之日。
正受谶言之日也。
何武肃之能前察哉。
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虚受。嘉禾禦儿人也。纳戒后于上都习学。内外博通传讲数本大经论不惮宣导。咸通中累应奉圣节充左街鉴义。辈流孰不弭伏。及广明中京阙盗据。逃难逦迤抵越大善寺。同好者命讲涅槃维摩二经。即天祐年中也。因愤谦雅等师释崇福疏繁略不中其犹以水济水终无必济焉。遂撰义评钞十四卷。同光中方毕轴。又因讲俱舍论疏。有贾曾侍郎序次僧圆晖序。皆著钞解之。其文富赡昔尝染指知焉。受于涅槃辩而非略。仍多驳议小远之疏。免为青蝇之玷。馀则法华百法唯识各有别行义章。受性且狷急与人不同。畜弟子无一可中。尝自执爨馔斋食。柴生火灭复吹又熸。怒发汲水沃之。终日不食而讲焉。及晚年眼昏甚。登师子座戴竹笠而讲。贵目不闪烁尔。或讥其慢众。受亦不介意。属武肃王钱氏按部至越。遂出谒见。王素向风。乃加优礼。言劳再三。暨乾化中于会稽开元寺度戒。命之充监坛选练。吴会间行此职者自受始也。王表于朝廷荐其紫衣。庄宗制赐行人赍至营丘。时受讲当上生经疏序。至若洪钟而虚受。受舍麈柄言曰。某得名无典实。今后更为虚受。小子识之。及状闻王。王曰。此僧必无恩命分。何名虚受乎。至同光乙酉岁。受终迨海舰赍诰牒来。稽其终日正到青社。果符武肃之言。有文集数卷。述义章三十馀卷行之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