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孝祥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繁昌,生平不详。
其诗附入张孝祥弟子谢尧仁于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编定之《于湖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抚州乐妓,知州张孝祥尝招之侍宴。
事见《夷坚支乙》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56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安国侄。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钦宗靖康初召为校书郎,从祭酒杨时受学。高宗建炎中因张浚荐,擢起居郎。上书陈抗金大计,反对苟安议和,言词切直。绍兴中为中书舍人,力阻遣使入金,出知严州、永州。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秦桧当国,深忌之,以讥讪朝政落职,安置新州。桧死复官。卒谥文忠。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
全宋诗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𣓨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复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一五三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又字仲刚、仲虎)。
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安国弟之子,安国养为己子。
中宣和进士甲科。
靖康初,召除秘书省校书郎。
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受学。
迁司门员外郎。
张邦昌伪立,弃官归。
建炎三年,张浚荐为驾部郎官,寻擢起居郎。
上疏,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除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
寻知永州。
绍兴四年复召为起居郎。
迁中书舍人。
上疏,高宗嘉纳。
除集英殿修撰,复以徽猷阁待制知严州,又改知永州。
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
丁父忧,免丧,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俄乞致仕,遂归衡州。
秦桧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讪朝政落职。
复劾寅不持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
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
著有《读史管见》三十卷(存)、《崇正辩》三卷(存)、《论语详说》及《斐然集》三十卷(存)。
见《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郭世模(?
~一一六○),字从范。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曾与张孝祥同时被劾(《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
三十一年卒(《全宋词》)。
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孚(或作郛),字子经,一字元功,宜黄(今属江西)人。
屡试不第,遍游江淮,见知于张孝祥,退而著述,时人号为书橱。
与杨万里、何异、陆游等有交。
有《洛诵堂文集》,已佚。
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路常熟人,字师德。
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
授湖州德清县尉,又试教官,授温州教授。
工诗,与张孝祥友善。
卒年五十。
有《听雨集》。
全宋诗
王伯广,字师德,常熟(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调湖州德清尉。历温州教授,移常州教授,未赴而卒,年五十。有《听雨集》,已佚。《琴川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六四三
王伯广,字师德,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
登绍兴十二年进士第,调湖州德清尉,选授温州教授。
伯广工于诗,四六亦为人所称。
张孝祥游,诗简往复。
著有《听雨集》。
见《重修琴川志》卷八,《吴中人物志》卷七,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九,《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二。
向彦绩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八○
向彦绩,高宗时人。
张孝祥于湖集》卷三有《寄题向彦绩使君采菊堂》诗,当即此人,「彦绩」应为其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1162 【介绍】: 宋越州嵊县人,字令威,号西溪。
姚舜明子。
以荫补官。
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皆招至幕中。
秦桧执政,以旧怨抑而不用。
后以贺允中、徐林、张孝祥荐,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
博学强记,精天文历算。
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尝集古今用弩事实及造弩制度,为《弩守书》以献。
有《西溪集》、《史记注》、《战国策补注》、《西溪丛语》等。
全宋诗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属浙江)人,舜明子。以父荫补官,初监进奏院六部门,官至权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召对时卒于殿廷,年五十八。有《西溪集》十卷,已佚,传世有《西溪丛话》二卷。《宝庆会稽续志》卷五有传。 姚宽诗,以《江湖后集》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八○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浙江嵊州)人,舜明子,宏弟。以父任补官,一时名流争礼致之。以贺允中等荐入监进奏院六部门,权尚书户部员外郎,兼权金、仓、工部、屯田郎,枢密院编修官。博洽工文,绍兴三十二年卒,年五十八。著有《西溪集》十卷、注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补注战国策》三十一卷、《西溪丛语》三卷(存)、《五行秘记》一卷、《玉玺书》一卷。见《宝庆会稽续志》卷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驿,字处厚,建宁(今属福建)人。
有诗名,与张栻、张孝祥有交往。
事见《江西诗徵》卷一六。
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187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徙居上饶,字无咎,号南涧。韩元龙从弟。以荫为龙泉主簿。历知建安县。符离之役,尝上书张浚劝勿轻举,浚不听。迁知建安府,大兴学校,创修郡志。累官吏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师事尹焞,曾与吕祖谦讲读于德清慈相寺。有《桐荫旧话》、《南涧甲乙稿》、《焦尾集》。
全宋诗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为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为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韩元吉(1118-1187) 字无咎,号南涧。
许昌人,徙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曾与张元干、张孝祥、范成大、陆游、辛弃疾等以词唱和。
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
全宋文·卷四七八三
韩元吉(一一一八——一一八七),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南渡后居上饶(今江西上饶)。韩维玄孙。初以荫入仕,为龙泉县主簿,调南剑州主簿。绍兴末历知建安县,召为司农寺主簿。乾道中,历江东转运判官、守大理少卿、权中书舍人,累官至吏部侍郎。淳熙初出知婺州,入为正奉大夫、吏部尚书。乞外,复以龙图阁学士知婺州,后罢职奉祠。爵至颍川郡公。淳熙十四年卒,年七十。元吉学于尹焞而友朱熹,吕祖谦为其婿。著有《易系辞解》、《焦尾集》、《南涧甲乙稿》等。见《宋史翼》卷一四,《南宋文范作者考》上。
共 2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