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三峰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6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寄张山居隐君 宋 · 顾逢
五言律诗
卖卜山中去,逃名竟不闻。
始终全一节,今古少如君。
拨火烧黄叶,枕书眠白云。
恨无薇可采,只食水中芹(同上书页六八七)
寻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
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
闻月野鹤亦自适,流水桃花空复情。
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
岧岧青云梯,汎汎紫烟路。
似闻驾鸿人,凌虚从此去。
真人塞其内,外像非所务。
大哉宇宙间,神游无不寓。
西驰追金鸦,东走逐玉兔。
挥戈纵可回,运化等尘露。
不见昆崙顶,精魄得长驻。
挽张之洞联 清末 · 范迪襄
对联
居近西厓,德业文章两辉映;
名齐君宝,儿童走卒尽哀思。
邺宫废瓦埋荒草,取之为砚成坚好
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
吾邦匠巧世其业,能辨环奇幼而老。
随材就器固不遗,大则梁栋细棼橑。
必须完者始称珍,何殊巨海寻三岛。
荆人之璧尚有瑕,夏后之璜岂无考。
况乎此物出坏陶,千耕万斸常翻搅。
吾今所得不专全,秘若英瑶藉文缫。
君诗苦择未如意,持赠只虞咍绝倒。
君不见镇圭尺二瑁四寸,大小虽异皆君宝
平越题三丰仙影 清 · 谭瑞
七言绝句
始信蓬壶迹异常,丹青峭壁画难彰。
先生未免名心在,山不颓兮影自芳。
高岩暑雨霁,晨光眩初阳。
客子适登览,扪萝陟层冈。
绝壁倚孤峭,老树郁青苍。
巍然顶僧庐,金像明满堂。
鲜飙度危阁,宝幢动鸣珰。
仰视天宇宽,胜境何清凉。
傍有梁氏祠,其人久已亡。
曾经禦强寇,率兵此潜藏。
事往名则留,兴怀多慨慷。
至今人避乱,固守全一方。
我家岩之陬,依栖幸安康。
约子当再游,飞佩高颉颃。
叠韵再题心太平草庐图,并答温丹铭(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晚清 · 丘逢甲
洪水已注沧溟东,洼者为泽高者峰。
茫茫大陆号中国,战争几辈誇英雄。
成为帝王败寇盗,佐帝王者臣称忠。
有史以来数千载,几朝战血山河红。
天地杀机不一发,草泽各倖蛇成龙。
一龙升天众蛇伏,龙居云气偏葱茏。
是时天下号一统,兵戈四海初交通。
青青战地见禾黍,遗民垦土锄蒿蓬。
威加海内猛士尽,贯日无气成长虹。
喔咻屡下宽大诏,与民休息民咸从。
词臣例上太平颂,举朝将相争言功。
迂儒掉头不肯信,手抚古瑟调商宫。
独居深念此何世,此仍据乱非大同。
亢然远慕太平世,高歌金石深山中。
山中古瀑飞潺淙,白云满径无人踪。
冥心自铸太平象,人间半夜闻清钟。
儒书自昔用者寡,况今闭塞方严冬?
匹夫慷慨念天下,我正坐有迂儒风。
挭然与世无一可,太平梦想能躬逢。
已不作太华陈希夷,又不作武当张三丰
胡为独诵黄庭内景语,谡谡山阁风生松。
有山可隐尚不隐,秋南春北为宾鸿。
自名曰士亦求食,其术更绌农桑工。
不知挟持果何具,谓欲与世除昏雺。
太平有待吾且老,岂有丹鼎能还童?
眼中鸡鹜各争长,卧看一鹤苍霄冲。
庙堂纷纷有人在,山林养志犹吾容。
卧龙一出太多事,惜不终老从庞公。
吾庐山村曰澹定,聊付图画旌吾衷。
文昌题句叹奇绝,已若丹篆吞吾胸。
穷郊忽出八叉手,一收寒态生春融。
云龙上下吾党事,岂诧衣钵传机锋。
九原若起柳州柳,定许古调歌黄农。
春山花落桐君桐,春雨夜长枫人枫。
手披旧史发浩叹,无数神圣纷追崇。
乾坤一儒腐可笑,差喜吾党诗相宗。
画中吾庐在何许?罗浮东望烟云重。
四百三十二峰正初日,海天朵朵金芙蓉。
注:温丹铭名庭敬,大埔县人。
李侯登楼见明月,清景曾持向人说。
高侯欣然为作图,剡藤半纸吞吴越。
西风八月天气凉,白露乱下浓如霜。
万井鳞鳞閟蚁穴,群峰点点陈雁行。
凤皇翱翔貙虎踞,斗牛光射潜蛟怒。
方惊画色辨羽毛,尚觉远林带烟雾。
嵯峨孤塔撑云霄,坐令旺气东南销。
玉宇璚楼在何许,高低草树寒萧萧。
阴阳剖割太朴散,天地悠悠昏复旦。
江山千古月千古,中秋看月人几换。
丹青之笔何代无,此夜此山应难摹。
侯能胸次发新意,倾泄造化皆无馀。
二公生来不同地,燕鲁相望各千里。
偶然一笑吴山颠,城市明日传清事。
清事城中人得知,造化妙处神莫窥。
唐人兼重广文画,辋川况有摩诘诗,李侯李侯君宝之。
久持使节傍门庭,薄命犹赊五鼎烹。
羝乳使心占北海,雁书随梦到京城。
莫言地广频修怨,应念民劳早戢兵。
国宝善邻君宝信,坐膺难老早升平(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一三)
共 6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