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向子忞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叔夏。
韩亿后裔。
南渡后居衡山。
高宗建炎四年赐进士出身。
尝从学于胡安国。
累官广西提刑、知谏院,以忤秦桧归。
与胡寅、向子忞友善,称三友。
有《春秋人表》。
全宋诗
韩璜,字叔夏,开封(今属河南)人。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赐进士出身。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守右司谏。五年,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六年,改提点刑狱(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四三、六三、九一、九七)。
全宋文·卷三九二五
韩璜,字叔夏,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宗武子。
南渡后居衡山。
从胡安国讲学,建炎四年赐进士出身,守监察御史。
绍兴元年为右司谏,五年为广南西路判官,六年改提点刑狱。
责监浔州商税。
累官至广西提刑。
议论多忤秦桧旨。
与胡寅、向子忞善,时称三友。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三八、四一、四三、四六、六三、九一、九七,《宋元学案》卷三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昉,字方明,潮阳(今属广东)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为实录院检讨官,因事罢。以秦桧荐,为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自十三年至十八年,三知潭州。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七、一三七、一五五、一五七。
全粤诗·卷二七
刘昉,字方明。海阳(今潮州)人。刘允之子。宋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宋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任实录院检讨官。以事罢。秦桧荐为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官至龙图阁学士。事见清阮元修《广东通志》卷六六,清林杭学修康熙二十年四年刊《潮州府志》卷九上以昉附于其父刘允传中。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八三
刘昉,后更名旦,字方明,潮州揭阳(今广东揭阳)人,宣和六年进士。
绍兴中为左宣教郎,迁祠部员外郎。
九年,擢礼部员外郎、知制诰,试太常少卿,兼崇政殿说书。
出知虔、潭州,为湖南安抚使。
尝希秦桧意劾向子忞强横虐民。
十六年以措置徭人有功,升直宝文阁。
任夔州守,十八年得替,再任湖南。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六一、职官七○之二九、选举三四之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二八、一三○、一三四、一三五、一四九、一五二、一五三、一五五,《南宋馆阁录》卷八,《宋史》卷四九四,《南宋制抚年表》卷下,《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一。
向浣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四
向浣(一一二二——一一八一),字节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子忞子。
尝见大慧禅师宗杲于宜春,受教二十年。
以荫补官,监潭州南岳庙,迁知开化县。
历广西经略司、湖北安抚司干办公事,五转至左朝散郎、通判吉州,未上。
淳熙八年卒,年六十。
见杨万里《通判吉州向侯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