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丙吉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史恭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魯人。
衛太子史良娣之兄。
良娣生史皇孫。
武帝末,巫蠱事起,衛太子及史皇孫均遇害,史皇孫有一男生僅數月,稱皇曾孫,坐太子系獄。
五歲乃獲赦,治獄使者邴吉憐皇曾孫無所歸,以付恭。
后收養于掖庭,是為宣帝。
及宣帝即位,恭已死,乃封其三子為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2 【介紹】: 西漢淮陽陽夏人,字次公。少學律令,武帝末以入財為官。宣帝時為廷尉正,決疑獄稱平。本始二年為丞相長史時,因不舉劾夏侯勝為“非議詔書”而同下獄,在獄中從勝學《尚書》。出獄得勝薦擢揚州刺史,轉潁川太守。時吏以嚴酷為能,霸則外寬內明,力行教化而后誅罰。神爵四年,以治郡有政績,賜爵關內侯。五鳳三年為丞相,封建成侯。后世以霸與龔遂為循吏之代表人物,合稱龔黃。
全汉文·卷二十九
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居云陵。
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补待郎谒者,免。
后复入谷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察廉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
宣帝即位,召为廷尉正,守丞相长史。
下狱,出举贤良,擢扬州刺史,迁颍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
徵守京兆尹。
贬秩仍归颍川,征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
甘露三年卒,谥曰定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7 【介紹】: 西漢東海蘭陵人,徙杜陵,字長倩。治《齊詩》。以射策甲科為郎。宣帝時,歷任平原太守、少府、左馮翊、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官。嘗集諸儒于石渠閣,評議《五經》同異。帝疾篤,任為前將軍、光祿大夫,受詔輔政。元帝立,以師傅見重。後為中書令弘恭、石顯所陷,自殺。
全汉文·卷三十三
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居茂陵,昭帝末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免归为郡吏。
始元中除御史大夫属。
地节中察廉为大行治礼丞,拜谒者,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出为平原太守。
元康初徵为少府,寻为左冯翊。
神爵初迁大鸿胪,寻代丙吉为御史大夫。
五凤初,贬为太子太傅。
黄龙初拜前将军,受遗。
元帝初兼光禄勋,为弘恭、石显所陷,免为庶人。
寻赐爵关内侯,复被收,饮鸩自杀。
陳萬年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5或前44 【介紹】: 西漢沛郡相人,字幼公。
為郡吏,遷廣陵太守。
以高第入為右扶風,遷太僕。
為人廉平,善事人。
厚賂外戚許、史,傾其家。
丞相丙吉病,萬年與其他官員往問疾,其他官員離走,萬年獨留至昏夜乃歸。
丙吉因薦之于宣帝,甘露三年,為御史大夫。
病卒。
丙顯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1 【介紹】: 姓或作邴。
西漢魯人。
丙吉子。
少為諸曹,嗣侯。
官至衛尉太僕。
宣帝甘露中,坐與官屬為奸利,帝念舊恩,免顯官,不絕侯。
后復以為城門校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人。
安帝乳母。
封野王君。
恃帝寵,勾結宦官,競為侈虐,與其女伯榮用事。
潛殺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
又與帝舅耿寶、大鴻臚閻顯相勾結,枉殺太尉楊震,讒廢太子劉保為濟陽王。
安帝死后,圣母女徙雁門。

人物簡介

欽定四庫全書·淮陽集·提要
淮陽集》一巻;附録《詩餘》一巻。元·張宏範撰。宏範,字仲疇,易州定興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官至鎮國上將軍、蒙古漢軍都元帥。將兵入閩廣,滅宋於厓山。師還而卒。累贈太師、淮陽王,諡憲武。事蹟具《元史》本傳。其遺詩一百二十篇,詞三十餘篇。燕山王氏嘗刻之敬義堂,故宋禮部侍郎廬陵鄧光薦為之序。光薦,即宏範南征時被獲不屈,因命其子珪,事以為師者也。後其曽孫監察御史旭重刋。明正徳中公安知縣周鉞又重刋之。此本即從鉞刻傳録,蓋猶舊帙。 宏範嘗從事於郝經,頗留心儒術。其詩皆五七言近體,雖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誦,如“中酒未醒過似病,搜詩不得勝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亦無愧曹景宗之賦競病矣。
淮陽集·原序
曩者,天兵克季宋於崖山時,則淮陽獻武王實以元帥統師,爰振其武用,熸趙燼,勲勞之大,載在史冊,藏之金匱,天下後世知其功髙。
乃若詞章之盛,人或不能盡知也。
王之里人金臺王氏嘗以王之詩歌、樂府刻於其家敬義堂。
雖特其僅存之稿,然,於是足以知王之詞章為優為耳。
葢王以事業之餘,適其性情而聊以見之吟詠,往往託物感興為多,而在於射獵擊毬之事者無幾。
况夫,雅韻清辭,雍容諧協,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
至其讀韓信、李廣傳諸作,英氣偉論,卓犖發揚,又豈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門,天資超邁,幼嘗學於郝公伯常,而友鄧公光薦,恒與鉅儒學士大夫交,故屬意文字為甚。
王之子恒陽忠獻王歴事累朝,弼成文治,為世文臣。
平生立朝,大節若漢之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
今其曾孫旭為江南諸道行御史臺監察御史訪求先世遺文,得敬義堂所刻。
顧其集,猶王之舊謚“武烈”題其首,欲重梓之,從宣因僭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辭章祇其餘事,且使天下後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獨髙於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憲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治書侍御史 許從宣 謹叙 故都元帥贈平章謚武烈張公,諱宏範,字仲疇,河内人,蔡國武康公第九子也。
天分英特。
少從郝經學士,雖觀書大略率意,吐辭往往踔厲竒偉,據鞍縱横,横槊釃酒,叱咤風生,豪快天縱。
其詩類楚漢間烈士語。
余嘗謂氣,文章之主,詩筆特功名餘。
豪曹氏父子,氣雄建安。
劉越石悲憤之作,猶度越晉人逺甚,斛律金《勅勒》、六朝文士所無,唐劉幽求、嚴武、張建封輩,一聨半句音節豪宕,自别是。
固難以常人撿押翰墨,逕畦論也。
中原,文獻荒蕪,士少有,得輒自有餘。
惟武烈公所作,未嘗屬稿,篇什隨手散落,後親友網羅遺失,得其僅有者,為詩詞若干。
將傳於後,屬余序。
惟立功立言,自古難並勲業,葢世往往掩其他長。
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長以與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紙,略見其人决非營度出吻,筆下輒止者所能學,亦非凌烟閣上進賢冠、大羽箭所能盡存之穹壤。
要是:古今一竒。
廬陵鄧光薦序
淮陽集·後序
勝國淮陽張獻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為之奔走効力,逼宋海隅,遂滅其國,功業雖盛,君子弗取,獨其詩集之僅存者。嘗取讀之,據鞍撗槊,意氣豪放。由軍中雅歌而下,少見其比况。時,方馳逐金戈銕馬間,自非有志於投戈講藝,息馬論道,奚暇及此,是則為可取焉者也。詩集首題【淮陽張獻武王】,元人盖侈其爵諡云爾。乃今僭易之曰《張淮陽詩集》。若唐之韋蘇州以詩鳴、宋之秦淮海以樂府鳴之類是已。樂府仍附於其後。顧舊本,觸首随落,且傳之者復甚鈔。於是拾遺補闕,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備元詩之一家。張諱宏範,字仲疇,中州河内人,履歴之詳,具載《元史本傳》云。 時正徳辛未嵗孟冬之吉知公安縣事宿人 周鉞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