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近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汤大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建康溧水人。
五世同居,子孙近百口,无一敢自私。
成宗大德间表其门。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孙邦,新城(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明万历《杭州府志》卷一○七)。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婺州教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以左朝奉郎充奉使书状官(同上书卷七二)。六年添差通判平江(同上书卷一○六)。十一年由江西路转运判官放罢(同上书卷一四一)。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
孙邦,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宣和三年进士。
建炎中为婺州州学教授。
绍兴中历敕令所删令官、常州通判。
六年移平江府通判,次年为太常博士。
历户部员外郎、考功郎中。
绍兴十一年七月以在考功日强买田产及为孙近死党,放罢。
见《宋会要辑稿》礼二四之九一、职官六七之四七、职官七○之二三、食货三一之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二、一四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无极,字晞颜,《墨庄漫录》卷六作希颜,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提举两浙路市舶(《宋公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三)。官终尚书郎。尝与苏庠唱和。事见《嘉定镇江志》卷一九。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刘无极,字晞颜,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
政和五年登进士第。
建炎中提举两浙市舶司。
绍兴初为宗正丞。
十一年万俟卨劾其为孙近之党,罢屯田员外郎。
二十一年尝充礼部试点检试卷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选举二○之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九、一四四,《嘉定镇江志》卷一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宋诗纪事》卷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80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邦衡,号澹庵。
高宗建炎二年进士。
授抚州军事判官。
金人渡江南下,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
除枢密院编修官。
绍兴八年,秦桧主和,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
诏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
桧死,移衡州。
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
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
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卒谥忠简。
有《澹庵集》等。
全宋诗
胡铨(一一○二~一一八○),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
绍兴五年(一二三五),除枢密院编修官。
八年,以上书斥和议,乞斩王伦、秦桧、孙近,除名编管昭州。
十八年,改新州,移吉阳军。
二十五年桧卒,移衡州。
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
历国史院编修官、宗正少卿。
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兼国子祭酒,权兵部侍郎,以本职措置淅西淮东海道。
乾道初知漳州,改泉州,留为工部侍郎。
七年(一一七一)以敷文阁直学士奉祠。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召归经筵,引疾力辞。
七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
著有《澹庵集》一百卷(本集宋杨万里序作《澹庵文集》七十卷),已佚。
今存《澹庵文集》六卷。
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胡铨诗,以清光绪刊《庐陵诗存》所收为最多。
今以《庐陵诗存》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庵文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第一卷;残本《永乐大典》所收诗,编为卷二;此外散见有关典籍之诗,编为第三卷。
词学图录
胡铨(1102-1180) 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澹庵文集》、《澹庵词》。
全宋文·卷四二九九
胡铨(一一○二——一一八○),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绍兴六年以吕祉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宰臣秦桧决策主和,铨上书请斩秦桧等,桧大怒,诏除名编管昭州。后迫于公论,乃以铨监广州盐仓,改签书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复除名编管新州,十八年远谪吉阳军,铨由是忠义刚直之名满天下。桧死,铨内移衡州。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召对,除吏部郎官。隆兴元年迁秘书少监,擢起居郎,兼侍讲、国史院编修。除兼权中书舍人,宗正少卿,权兵部侍郎。乾道初知漳州,改泉州,入为工部侍郎。七年,奉祠归。淳熙七年卒,年七十九。谥忠简。著有《澹庵集》、《易拾遗》、《书解》、《春秋集善》、《周官解》、《礼记解》、《奏议》、《诗话》等。见杨万里《胡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一八),周必大《胡忠简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三○),《宋史》卷三七四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