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圭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5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大江来自岷山远,万里东流几深浅。
洪涛巨浪日舂撞,一派西随万山转。
万山峨峨翠黛浮,大孤小孤当中流。
高城远出武昌树,衰草微连鹦鹉洲。
茅屋人家住深岛,鸡犬不闻人迹少。
几行归雁日边来,一幅征帆天际小。
湘南雨歇秋风清,落木黯淡哀猿声。
荆门月出夜潮长,九疑山碧秋云横。
我生自是优游者,足迹何曾半天下。
长江万里欲神游,却喜今朝见图画。
图画再展未得休,似有模糊寒具浮。
只恐通仙忽飞去,惊绝当年痴虎头。
族云送雨兼以风,溪田罢耘归老农。
破伞不支袯襫透,迎头更觉其力穷。
长江万里歌题宋人画卷(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宋时范(宽)(熙)夏禹玉,皆有长江万里图。
范郭真迹曾未见,禹玉真迹藏石渠。
此卷长江图万里,阅之终卷名氏无。
祇存徵明卷末跋,谓之宋人信不诬。
却嗤怀玉(王)馀士气,且谓纸败而墨渝(二语见卷后文徵明跋)
徒观源蜀委于吴,名山胜迹历历胪。
漭沆元气互隐见,配藜佳境非模糊。
为欣禹玉卷不孤,范郭名存迹渺乎。
视此无名孰胜输,洒然一笑长歌吾。
画家粉墨元精好,赏鉴谁能察毫秒。
良由天质发自然,惨淡经营信挥扫。
圭森父子鸣赵季,丘壑胸襟气深杳。
墨捲波涛沧海立,笔缩烟云天地小。
冥搜远寄作此图,绎思通灵古来少。
东南四万八千丈,玉室璿台势倾倒。
北归有客怀故乡,怅望清猿与幽鸟。
空悲白发岁年徂,不得痴儿公事了。
神游翠壁揽长萝,梦濯灵溪藉纤草。
金庭之魂可些招,应蹑玄踪追二老。
云山苍苍江漠漠,绍兴年间夏圭作。
珍重须知应制难,卷尾书臣字端恪。
却忆当时和议成,偏安即视如升平。
惟开缉熙较画史,两河沦弃无人争。
斯图似写南朝土,还有楼台在烟雨。
钓叟棋翁不可呼,渔舟野店谁能数。
但觉层层境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
意远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
中原殷富百不写,良工岂是无心者。
恐将长物触君怀,恰宜剩水残山也。
画终思效一得愚,更把飞鸿添在图。
愿君且向飞鸿问,五国城头信有无。
江天漫漫云气黑,江风萧萧雪花白。
荒村古道人迹稀,惆怅津头远行客。
黄芦低折沙草平,遥望不见长安城。
蹇驴凌兢缩如猬,鞭驱还欲西南征。
四山溟濛日应晚,辛苦羸僮未遑饭。
深林归鸟栖已定,茅屋人家去犹远。
吁嗟乎夏圭之笔淩范㝟,满堂凛凛生昼寒。
卷帘看罢重叹息,岁晏高歌行路难。
马蹄踏遍秋风叶,客怀还赏长安雪。
焚香小院对此图,此人此景俱清绝。
恍然不识是何方,冻云压峰峰欲折。
草亭孤坐非君谁,閒从水泡观生灭。
秋林老笔逼夏圭,千载风神一挥掣。
得来价直奚可论,万镒黄金千䌽缬。
羡君平生有高趣,下视尘寰真不屑。
明朝持此归江南,小舸乘风去如瞥。
也知象意君自得,我为题诗皆赘说。
欲分半幅遮眼前,剪刀安得并州铁。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
只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
子华非夏亦非马,得意云山自挥洒。
一幅生绡不满尺,平远高深生笔下。
恍如坐我武夷山,主人见客开柴关。
幽蹊曲径归路迷,白云引出青松间。
又如坐我潇湘侧,渔子舣舟来迓客。
水边篱落自成村,伫望九疑江树隔。
隔岸人家茅盖亭,过桥二老指山青。
飞泉落层石,古木挂寒藤。
晴窗忽看不似画,霏丹凝翠疑天生。
相对融心神,顿觉尘梦醒。
疏懒胸中有丘壑,得此珍藏作清乐。
平生寓意不留意,一朝笑赠芙蓉幕。
芙蓉幕底风流宾,高堂挂壁无红尘。
公余把酒自怡悦,便是云山图上人。
信危峰赤霭,幽涧暗流,旱云高涨洲渚。
地僻心清,神完气注。
暇日重临缣素。
日送鸿飞,手挥弦凑,溪山平楚。
问故交、投赠琼琚。
装值千金相许。

须记欢联缟纻。
似王维裴迪,辋川图注。
又西望秦中,怅惆水湄洄溯。
蒹葭白露,夕阳花坞。
粉壁风光无数。
在江湖、物我两忘,惭愧江郎题句。
⑴ 世说: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地僻心清,目送飞鸿难。
夹江山势如削玉,夹岸人家茅结屋。
屋头挺挺多脩篁,屋外垂垂杨柳绿。
渔舟欸乃声相续,得鱼沽酒聊自足。
就中高人欹席帽,策骑前来访幽躅。
共 5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