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大中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刘郎有酒君当倾,安用新诗鸣不平。
黄粱未叹转头熟,朱弦却喜知音明。
古来去国例憔悴,伊余尚得佳山水。
谢公行处欲千年,拟傍苍崖寻屐齿。
扬帆今向古长干,渡口遥知侬戏官。
此行相伴只明月,到时破璧应团栾。
羹莼饭稻江南俗,剩鲙银丝炊白玉。
人间堕甑万事休,卧看双溪千顷绿。
云花忽作挼云倾,腊梅便欲迎嘉平。
青灯已照浪头宿,夜长更苦风连明。
榆黄柳绿已衰悴,空馀疏星漾寒水。
想君怀抱亦凄然,况我飘零谁复齿。
不须闻此涕阑干,人今得归仍得官。
未应百鍊遽磨灭,他年尚识霜钟栾。
心知薄领令人俗,赖有烟波双属玉。
长沙纵使贾生归,只恐樽前凋鬓绿。
万里穷民欲叫天,天边御史雨随轩。
颍川大姓行当案,河陇幽囚自不冤。
权倖畏威先缩颈,奸回未死已羞魂。
江南弊冗如蜂蚁,入奏犹须一夜论。
⑴ 原作两,据李本、王本改
使星光出太微庭,马上风云日下生。
斧钺疑从霄汉落,丝纶如被衮衣荣。
欢迎道路初颁诏,威詟奸雄不动声。
谁识张纲最年少,耆儒空愧旧知名。
⑴ 原生,据李本、王本补
一别名山十五年,宦情羁思两茫然。
故人半作累累冢,只有苍官立道边。
⑴ 原作官,据明钞本、四库本改
送五侄归南安 宋 · 孙觌
七言绝句
绿发青衫美少年,追风一抹紫鸾鞭。
十年竹马儿童旧,洗眼来看立道边。
⑴ 原作山,据四库本改
行尽海北天,笑指湘南路。
使君载酒醪,拥节东城驻。
前驱千纛直,纵猎万人呼。
尘流翳白日,十里映黄雾。
何人揖迎我,一苇横江渡。
渺渺倦鸦翻,相随归薄暮(宋刻本作云断苍梧暮)
汹汹万号窍,飓风吹海浑。
冥冥蔽一天,瘴云埋日昏。
南荒底日所,黄苇三家村。
谁云花解笑,但有鸟能言。
缪恩解南冠,归路首北辕。
酒行可以起,稚子候柴门。
桑柘如钱柳如雪,南村北村欲蚕月。
老翁饭饱摩腹行,白鸥自随闲唤铁。
扳花正恨颜色乾,哦公七言毛骨寒。
惜花不似爱诗苦,即遣愁海回狂澜。
公今为郎尚黑发,仕路不应嗟歇灭。
江头官闲来雁多,莫使故人书断绝。
春风步马芳兰皋,思如哀鸿独求曹。
几时怀抱相对尽,桂浆酌斗供诗豪。
昔圣王建官司地,因象知天。
推历用明于大纪,考星咸自于初躔。
合三体以为元,成书最密;
举二篇之定策,备数无愆。
古有善谈,载于前志。
因太初创立之首,述往圣知时之义。
莫不究极象数,精穷天地。
有时以纪夫启闭,有日以纪乎分至。
躔离弦望也,于此而为正;
晦朔昏明也,于此而攸示。
下可辨乎斗建,上靡差于辰次。
惟君审玑衡之运,所以绪正于元功;
使民知寒暑之来,然后顺修于时利。
况夫历为一岁之本,纪明太极之基。
惟精祲之至妙,岂深思之与知?
必也迎辰以策,定晷于仪。
帝尧则羲和而分命,颛顼则重黎而是司。
皆所以准厥二气,乘于四时。
圣有作也,人皆度之。
制自清台,得举正履端之要;
职由太史,尽观文察理之宜。
若乃辰集于房,日穷于纪。
孟陬既协于月建,摄提亦随乎杓指。
国既颁正朔以为令,王乃观情性而顺理。
章蔀元之书兮著于彼,子丑寅之正兮见于此。
可以察发歛于未然,定惨舒之所以。
推其生律,子阳午阴而互分;
治以明时,春作秋成而是拟。
且夫天之运也,日与星而代逢;
地之道也,柔与刚而莫穷。
非乃圣无以探其赜,非立法无以举其中。
我乃错综气候,参稽变通。
起建星而运算,故积岁以成功。
考连珠合璧之辰,得名尤邃;
应大吕黄钟之统,立道斯同。
用能钩校旧仪,审观新度。
成败因之而遂纪,气节于焉而可步。
于以极阴阳之大端,于以备五六之中数。
亦何异鲁经比事,举二中以岁成;
羲《易》穷神,合五位而象布。
后王以是历象不可不审,纪经不可不循。
或立元而谨其始,或节事而授于民。
冯相则致乎日月,保章则志夫星辰。
以定五十五数,以通三百六旬。
所谓见道而知治,何患以天而占人?
彼为刻漏以考中星,但纪昏晓之度;
处璇玑而观大运,盖明气候之因。
犹未若测运动于二仪,齐往来于七政。
建乃星纪,先夫算命。
吾皇所以监古历之尤疏,颁新书而考正。
天人之际,因以明焉。
乃知夫作者谓圣。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