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颜回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初居法乾内寺,能诗文,通内外学,寻充左右街应制,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懿宗赐号净光大师。其师知玄著《如来藏经疏》、《大无量寿经疏》、《胜鬘师子吼经疏》,彻为著《法鉴》、《法灯》、《法苑》以阐明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久亲炙悟达。悟达亦乐教育成就之。故其器卒获用于天下。而相为表里。以推明大法。若悟达。著如来藏经会释疏二卷。彻则衍法监四卷。大无量寿经疏二卷。彻则衍法镫二卷。胜鬘师子吼经疏四卷。彻则衍法苑十卷。般若心经金刚经皆有疏义。而彻亦随衍成卷。忏文六卷。及杂文等。彻必翼纬。以行世。初居法乾内寺。官寮奉仰日甚。寻充左右街应制。每岁属诞辰。于麟德殿。升座讲演。仍赐紫伽梨。懿宗尤重佛乘。月遇八日。必饭僧内殿。数盈万不啻。且躬为赞呗。诏彻朗咏高台上。宠锡繁夥。至造旃檀座以处之。当是时。诏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开坛受戒度僧。各三七日。别诏大德二十人。入咸秦殿。为内福寿寺尼受戒。缮写藏经。雕造旃檀像千躯。皆诏彻捡校。又以十一月十四日返庆饰。诏京城僧道。赴麟德殿论义。彻则敷畅皇猷。恢宏祖道。如他日。赐号净光大师。咸通十一年。诏录两街僧事。广明中。巢𡨥犯阙。僖宗播迁于蜀。彻是夕内宿。旦与杜光庭。仓黄扈从。再见悟达。其师资终始无间如此。著述尤富。内翰侍郎乐朋龟为作真赞。秦蜀间多其弟子。则可谓生荣死哀矣。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僧彻。
不知何许人也。
敏利天资高迈逸类。
稚岁聪颖而慕。
悟达国师。
颜回之肖仲尼也。
既而时亲函丈颇见幽微。
随侍翼从未尝少厌。
窥其门墙其殆庶几乎。
悟达凡有新义别章。
咸嘱付彻畅衍之。
为如来藏经疏。
著法鉴四卷。
大无量寿经疏。
著法灯二卷。
胜鬘师子吼经疏。
著法苑十卷。
观乎悟达为疏。
若左丘明之传也。
彻述三法钞。
犹杜服之集解欤。
初居法乾内寺。
师资角立声彩风行。
凡百官寮无不奉仰率由。
彻内外兼学辞笔特高。
唱予和汝同气相求。
寻充左右街应制。
每属诞辰升麟德殿法座讲谈。
敕赐紫袈裟。
懿宗皇帝留心释氏。
颇异前朝。
遇八斋日必内中饭僧。
数盈万计。
帝因法集躬为赞呗。
彻则升台朗咏。
宠锡繁博。
敕造栴檀木讲座以赐之。
又敕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
戒坛度僧各三七日。
别宣僧尼大德二十人。
入咸泰殿置坛度内。
福寿寺尼缮写大藏经。
每藏计五千四百六十一卷。
雕造真檀像一千躯。
皆委彻检校焉。
以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
麟德殿召京城僧道赴内讲论。
尔日彻述皇猷。
辞辩浏亮帝深称许。
而又恢张佛理旁慑黄冠。
可谓折冲异论者。
当时号为法将。
帝悦敕赐号曰净光大师。
咸通十一年也。
续录两街僧事。
初彻经江论海勇于揭厉。
于青龙寺讲贯既循悟达国师义意寄呈所见。
八十四字。
云观君法苑思冲虚解我真乘刃有馀。
若使龙光时可待。
应怜僧肇论成初。
五车外典知难敌。
九趣多才恐不如。
萧寺讲轩横淡荡。
帝乡云树正扶疏。
几生曾得阇踰意。
今日堪将贝叶书。
一振微言冠千古。
何人执卷问吾庐。
览兹奖饰悲喜。
盈襟以广明中巢寇犯阙僖宗幸蜀。
其夕彻内宿。
明日仓黄与杜光庭先生。
扈从入于岷峨。
再见悟达痛序艰难。
彻极多著述碑颂歌诗。
不知所终。
内翰侍郎乐朋龟为真赞。
凤翔嘉州皆写其真相。
弟子秦蜀之间愈多传法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西汾阳人,寄居扬州,字中洲。
性狂纵,以大禹、颜回自比。
有《禹门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二
郭振遐,字中州,临汾人。有《禹门集》。
颜伯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曲阜人,字士莹。
颜渊六十六世孙。
补四氏学生员。
父颜允绍,明末死战乱,伯璟从兖州到河间,历尽艰险,寻得父骸,又访得幼弟颜伯珣而归。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