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九流

共 5 首
论曰。王氏之先。盖出于有周。自后稷公刘。迨乎太王王季。以至文武成康。累圣重光。以成王业。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灵王。厥德虽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晋者。登仙于伊洛之閒。其后代子孙。遂称为王氏。考其绵系。不亦远乎。既而姬氏运穷。战国蜂起。有错为魏将。剪为秦将。咸以武功。翊扶霸业。宏谋远略。二国赖焉。自秦至汉。有吉有骏。为汉代名贤。自汉至晋。有览有祥。为晋室公辅。时徐州刺史吕虔。檄祥为别驾。虔有佩刀。工者相之。以为三公之器。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不获。而后受之。祥在魏为司空太尉。封睢陵侯。晋武帝践阼。拜太保。爵为公。年八十馀。赐几杖不朝。为国元老。祥临薨。以佩刀授其弟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拜光禄大夫。封即邱子。门施行马。览生抚军长史裁。裁生丞相始兴文献公导。匡辅中兴。迁都建业。元帝倚以宰衡之任。而王氏盛于江左矣。其正绪也。则悦洽珣珉。以宏雅清亮重于时。其旁枝也。则浑戎衍经。以旷达易坦高于物。若乃器宇崇邈。风鉴昭朗。则宋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豫宁文侯其人也。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则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豫宁忠敏侯其人也。开物成务。纬地经天。则齐中书监尚书令太尉南昌文献公其人也。廉正澄絜。恬虚润。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南昌安侯其人也。美干英姿。通机敏艺。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五兵尚书南昌章侯其人也。博学高才。鸿笔丽藻。则周内史太子太保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徒石泉康公其人也。有典有则。如圭如璋。则隋安都郡太守石泉侯其人也。道韵清穆。德徽光劭。则太子舍人荆王府司马皇朝赠魏州刺史其人也。其馀枝分叶散。岳峙川流。孝范忠规。仁声义烈。女嫔帝子。男尚王姬。公侯保辅之尊。令仆卿尹之贵。纽龟鸣玉。紫盖朱轩。赫奕蝉联。缤纷庵蔼。市朝亟改而无替。舟壑骤迁而不易。衣冠礼乐。百代传之而比肩。人物风流。四海望之而延颈。岂不美哉。虽复鲁三桓之子孙。郑七穆之宗族。晋之栾范。齐之国高。张氏之七叶貂蝉。杨家之四世台衮。石奋石庆。恭慎重规。胡质胡威。清廉謺轨。父子儒学。桓荣与桓郁相承。兄弟文章。陆机与陆云齐举。未足以延兹家范。丽我门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盛德必有百世之祀者也。善乎郭景纯之言。淮水绝。王氏灭。此非其效与。石泉公承积德之基。挺举和之气。髫龀之岁。便能竭力以事亲。其性纯笃。率由而至。精神朗悟。特异常童。好学读书。略无懈倦。常研味经史。虽寝食有所不遑。才及成童。已为博达。朋侣推荐。刺发而就列焉。历仕州郡。咸以材能底绩。既以贤良文学举。又以夙行公方进。遂乃升台府。拜卿仆。三典名岳。一佐神州。始学之。今得而行之。以明察禦奸豪。以慈和抚孤弱。以谨靖成公务。以清白杜私求。珠玉非所宝。脂膏不能润。故能所广者纪。不令而行。千里应其言。百姓归其德。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者也。及其翔凤池。执螭剑。出纳王命。弼谐帝猷。理在将顺。怡然而奉旨。事当进色。侃然而犯鳞。常欲兴礼制乐。刑宽政。奖儒术。抑吏道。正风俗。厚人伦。乃蘧瑗之忠诚。史鱼之端操。孟公绰之不欲。季文子之无私。羊兴祖之衣惟葛袍。公孙宏之食惟粟饭。陈宠之奏稿咸削。孔光之温树不言。我之行事立名。殆出于数公之右矣。由是特为上所亲倚。常以忠贤许之。其好古博雅。述作无倦。游心于千载之表。骋思于九流之域。虽堆案盈几。积讼充庭。汗怀铅。晷刻无舍。所莅之职。由中及外。或考其事。或相厥土。博采前志。旁求故实。辄加撰录。无或阙遗。至以祖德家声。前言往行。追述编纪。动成部帙。有忠孝之道焉。有礼义之规焉。有经邦之则焉。有正家之训焉。固可以贻厥孙谋。播乎长世者也。易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又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诗曰。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道盛德至。善人所不能忘也。又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又曰。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若石泉公者。可谓备君子之德矣。其为圣朝辅佐。受天之禄也。宜哉。赞曰。
仙绪山宾,灵液流津。
积德累仁,生贤清神。
孝以事亲,忠以为臣。
履道正身,秉国之钧。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东林寺经藏碑铭 五代 · 李肇
四言诗
释迦者流有十二部经。由儒之诗书易礼乐春秋。皆立言垂教之本。儒无文字。则天下久已大坏。三藏之说不行。西方圣人之教几乎息矣。若声闻乘之四谛门。缘觉乘之十二因缘门。菩萨乘之六波罗蜜门。以至佛乘之一切种智。生而知之则已。学而知之者。向微斯文。是必懵然不自知其术也。人主擅万乘之权。富有四海。至于生死报应之际。常必瞿然。有生之徒奔走之不暇。实由斯言之烜赫而致化。夫塔庙庄严之为像教。其用大矣。佛有天龙大会。未尝不以契经为事。佛灭后。大迦叶召千罗汉。结集法藏。阿难传焉。西土以胡文纪之。谓之梵书。科斗文字之类也。著以贝叶。谓之梵夹。杀青为简之类也。后汉天竺人摩腾。始至中国。出其文二十四章。翻为隶书。其后稍稍不绝。至晋沙门法护。遍游西国。达言语之不通者。究三十六书之体而还。梵书之诂训音义。然后大备。虽为道滋广。而难能亦甚。盖以事生六合之外。教出五常之后。时人无能知者。小则误于文句。大则失其宗旨。道安尝叹释经有五失本三不易。故信奉之代。亦以名臣佐而成之。自汉永平至唐开元。祖述之士凡一百七十六人。有桑门之重译。有居士之覃思。有长老之辨论。有才人之撰集。校其经律论传记文集删改之。惣五千四十八卷。号为实录。其中贞观法师元奘作居多。五分其数有其一。其为该博。首出前辈。而历代精舍。能者藏之。方之兰台秘阁。而不系之官府也。五都之市。十室之邑。必设书写之肆。惟王公达于众庶。靡不求之。以至徼福祐。防患难。严之堂室。载之舟车。此其所以浩瀚于九流也。庐山山岳之神秀。而东西林为海内名刹。有惠远道安之遗风。四百馀年。钟磬之音不绝。然而三藏经论。阙而无补。元和四年。云门僧灵澈。流窜而归。栖泊此山。将去。言于廉问武阳韦公。公应之如响。往年公夫人兰陵萧氏终。有钗梳佩服之资。而于荆州买良田数顷。收其租入。以奉檀施。至是取之。增以清白之俸。而经营焉。爰即洪州诸寺。杂理其事。雕函饰轴。渍檗磨墨。僧谋而吏职。暑兆而寒就。先命度地之宜。以图建置。默设规制。悬成剞劂。乃结搆而浮于江。以至于东林。施为殿堂。用尊秘藏。得浮槎大德义彤为之主。受持洒扫者七人。以备名山之阙。而资学者之求。公之素志尔。初彤公受具于庐山浮槎寺。尝讨大藏。恶其部帙繁乱。将理之不可。遂发私誓。四十馀夏。果得志焉。于是搜远近之逸函坠卷。目在辞亡者得之。互文合部者兼之。断品独行者类之。本同名异者存之。以伪乱真者标之。又病前贤编次。不以注疏入藏。非尊师之意。并开元庚午之后。洎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之季年。相继新译。大凡七目四千九百馀卷。立为别藏。著杂录七卷以条贯之。命开元崇福旧录。惣一万卷。举藏以志函。随函以命轴。微尘句偈。如在常中。然后金口之说流于娑婆者。尽在于兹山也。五年。韦公薨。七年。博陵崔公以仁和政成。悯默旧绩。由是东林以遗功得请篆刻之盛。其成公志。故家府从事李肇为之文曰。
多罗之教,神道不测。
迦叶承之,布西域兮。
毗尼之用,其法翼翼。
优波受之,垂作则兮。
阿昙之文,演畅宗极。
苾刍龙象,甚奇特兮。
三者之藏,倾如轥墨。
王公大人,为之饰兮。
韦公之绩,崔公之德。
及兹宝藏,何崱屴兮。
崇崇彤公,合发愿力。
传之历劫,千百亿兮。
炉峰之北,灵坛之侧。
系之迦陁,金石刻兮。
寄潮州于公九流 北宋 · 陈尧佐
七言绝句
① 《永乐大典》卷一四三八○引《潮州府志》作赵希昼诗
扁舟如叶路东西,一片滩声下恶溪。
当日亭台旧时客,相逢莫惜醉如泥(以上同上书卷五三四五)
猗至道之原于天兮,寓圣人而乃行。
厥初画三而启蒙兮,揭万象于文明。
自五帝而三王兮,极道备而治亨。
明彝伦以照后兮,亦礼乐之大成。
嗟圣去而言留兮,曰坟典与诰训。
所贵载道而不遗兮,孰精微之幽隐。
该诗礼而达百家兮,羌条贯而不紊。
顾后儒之诵法兮,志抽绪而发蕴。
虽未全于古之道兮,并遵教而仪刑。
宜后王之崇右兮,恢治化于六经。
何世降而醇𣻏兮,纷众欲之役于形也。
善治浸淫而日下兮,道又岐于九流也。
功利于春秋兮,孔圣卒老于删修。
纵横于战国兮,子舆终返乎鲁邹。
王之道霸而不返兮,又继之以暴秦。
残仁义于首功兮,祖刑名于韩申。
鞭四海以一之兮,合万邦以为臣。
灭侯王而郡县兮,销锋镝为金人。
宫阿房以壮内兮,城万里以威边。
自以为德兼三皇兮,视百王余谁先。
登泰山而告天兮,巡东海而问仙。
驱寰宇于一法兮,摈千古而独理。
灭裂诗书之正道兮,陈迹圣贤之遗轨。
弃修齐而不本兮,恶经制之害己。
既所行之乖刺兮,又焉用夫典记。
惟斯也之背师道兮,鼓群心而益肆。
穷旁搜而远收兮,付炎火之烈炽。
灰万书于一焰兮,鏖心法而同弃。
士学古而触网兮,人习令而师吏。
嗟先王之善度兮,若苏者之刍狗。
涂堙天下之心目兮,将以愚夫黔首。
然斯道之在人兮,固心传而不口。
与天地而同运兮,岂随烬于文字。
欲烧书而塞源兮,秪自见其不智。
诸生之不量力兮,复何为乎讥议。
既刚戾莫与仁兮,谁与之回其志也。
道之厄如火之益炎兮,非口舌之扑灭也。
徒鼓乱而起暴兮,触忤君之酷烈。
一网张天而掩地兮,连四百以自列。
邈骊山之硎谷兮,瓜胡为乎冬实。
哀吾儒之不辜兮,惨同坑于一穴。
自生民以来兮,祸谁酷于此极。
君之心忌克而暴怒兮,发于政而残刻。
视吾道如仇雠兮,拟根株之并绝。
知祸机之伏兹兮,见防川之大决。
缅怀古之哲王兮,咸扶翼夫斯道。
心典学而尊儒兮,德易成于日造。
遵善制于羲轩兮,式圣谟于典诰。
环率土以归极兮,若禹水之顺导。
极治功于熙皞兮,齐历年于覆焘。
夫何背道而追曲兮,操刑戮以为教。
子产列国之卿相兮,犹不毁夫乡校。
因取善而改恶兮,卒理国而收效。
闻下民之怨骂兮,宜敬德而自淑。
彼重威以止谤兮,适危亡之自速。
观嬴氏之御世兮,足兴嗟而起讟。
夫既逆行而倒施兮,又济之以淫虐。
人心与天命俱去兮,曾不知国脉之自铄。
岂民愚而可欺兮,岂人杀而我从。
泽乡之戍夫一呼兮,挥棘矜以争锋。
鹿走原而横逸兮,众掎角而机陷。
囚独夫于函关兮,掷乾坤于一剑。
中裂于记姓之项王兮,卒输于马上之乃翁。
岂料夫传祚之才二兮,倏宫火之照红。
祸自伏于不虑兮,术反资于英雄。
是谁为之厉阶兮,亦可伤夫焚坑。
然天心未丧斯文兮,岂秦威而重轻。
超兵燹于孔壁兮,或寓传于伏生。
抑炎汉之表章兮,焕文治之有声。
惟石渠与白虎兮,亦三老与五更。
咸世重而不怠兮,足贲饰乎治平。
况董韩与周程兮,复张朱之迭鸣。
总培根而导源兮,续不传之圣学。
是固知道心之不泯兮,不秦熸而汉复。
然后世之无善治兮,道不行于天下。
虽文化之间见兮,或名存而实寡。
皇天眷东而圣作兮,志每箴于满假。
述尧舜于帝典兮,宪文武于周雅。
学缉熙而日就兮,心精一而执中。
开道原于往圣兮,阐文教于吾东。
自秘书而八方兮,盛经史之旁通。
心孔孟而口诗书兮,蔚庠序之儒风。
兹圣化之酝酿兮,轶汉唐而三五。
顾微臣之颛蒙兮,嗟学芜而心鲁。
乏赡才于杨马兮,愧善讲于祖禹。
久吹竽于金闺兮,恐负恩于圣主。
常存心于赞扬兮,庶摹写乎天地。
驾文武之全德兮,颂礼乐之明备。
复何说夫狂秦之自愚兮,唯寄兴于美刺。
每于闻见忆登楼(程子云,闻见如登九层之台。),满目清溟失众丘。
学溯程朱元是派,运逢唐宋已成秋。
禅关了悟悲三昧,儒业词章自九流(太史公例儒于九流,予甚非之,今观世儒专事言语支离,真九流之一耳。)
却喜离明当午会,迩来文献属南州
按:以上《王青萝先生诗集·白云稿》。
⑴ 今当午会,午为离明之位,正在吾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