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守初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4—1032 【介绍】: 宋僧。台州宁海人,俗姓叶,字知白。投东掖山义全出家。年二十受具戒,研律学。后诣普贤像前,自誓习天台教法,遂趋宝云义通师讲席,尽得台宗秘奥。真宗大中祥符中敷席杭州昭庆寺,讲扬所学。后复兴故天竺寺居之。真宗赐号慈云大师。著有《忏仪》多种,世称“百本忏主”、“慈云忏主”。又有《天竺灵苑集》。
全宋诗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事见《镡津集》卷一五《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著述今存《金园集》三卷、《天竺别集》三卷等。 遵式诗,以《续藏经》本《金园集》、《天竺别集》为底本,《金园集》参校日本刻本(简称日刻本,藏上海图书馆)。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七首,共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二○○
遵式(九六四——一○三二),字知白,宁海(今浙江宁海)叶氏子。稍长,潜往东山,依义全师出家,继入国清寺。雍熙元年,见明州宝云寺义通法师北面受业,与知礼同门相契。智解秀出,得天台奥旨。义通入寂,众请居宝云讲《法华》诸经,又历讲诸寺,后定居杭州天竺寺。天禧中赐号慈云,乾兴元年受章懿太后命,为皇室行忏,遂请天台教文入藏,天台宗由是大振。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著述甚丰,今存《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一卷、《大乘止观释要》四卷、《金园集》三卷、《天竺别集》三卷等十数种。见契嵩《慈云式公行业曲记》(《镡津文集》卷一五),《补续高僧传》卷二。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遵式。字知白。台州宁海叶氏。母梦咽明珠而生。出家于东掖山。传天台教于宝云通师。未几。继其席。祥符八年。刺史薛公请居灵山天竺寺。寺久废。师按其旧而新之。王文穆出守。重师之道。奏复天竺名。寻请赐慈云号。章献太后遣使赍白金命修忏。师著金光明护国仪文上之。因奏请天台教文入藏。又依经撰集诸忏法盛行于世。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期。师力行之。感应非一。凡为法祈祷必然指。唯存三焉。及建光明忏堂。每架一椽一甃。必诵大悲咒七遍。屡经兵火。岿然独存。愿力致也。师诗文典雅。有金园灵苑天竺别集。天圣九年归东岭草堂。明年十月十八日夜有大星陨于山。师示寂。累谥法宝禅慧。淳祐八年。其徒明禋祷晴获应。上御宸翰。加谥圣应。淳祐十一年。明禋祷晴复应。上御宸翰。加谥正觉。 赞曰。 台岭一宗  兴于法智  师出宝云  金昆玉季 示无生忍  住不退地  徽号累旌  终古不坠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遵式。字知白。天台宁海叶氏子。母王氏。乞男于观音。梦大士与明珠吞之而生。稍长。潜往东山。依义全师出家。受具戒。研律学。继入国清。普贤像前。烬一指誓弘教观。雍熙元年。见宝云北面受业。未几智解秀出。智者讳日。然顶誓行四三昧。宝云入寂。师乃返天台。以苦学致疾。至于呕血。感异梦而愈。既而顶高寸馀。手垂过膝。声若洪钟。时年二十八也。众请居宝云。讲法华维摩金光明等经。至道二年。结缁素。专修净业。作誓生西方记。咸平中。归天台。主东掖。以徒属之繁。即西隅益建精舍。率众修念佛三昧。有白鹤庙。居民甚神之。师与神授戒。改祭为斋。祥符四年。讲止观于景德寺。道经黄岩。有豕奔伏于前。推其来。乃逸于屠肆者。偿其直而豢之。赤山寺濒海而高。先是。山颠有异光。中现七层浮屠之形。周山四十里。皆渔人之[竺-二+(一/(尸@邑))]梁。或以语师。师喜其有先兆。遂建塔焉。于是居人感化。不复为渔。时东山结忏会。天大旱。师卓锡石缝。泉即激涌。七年。受杭昭庆请。大弘法化。从化者众。自是居杭矣。八年。苏人以郡符。迓师于开元建讲。缁素毕集。不荤饮者。倾匝邑。屠酤不售。官监有失课之言。师辞其徒曰。智者遗晋王书。有言六恨。其一谓。以法集动众妨官。为人所忌。余今德薄。安可久留。遂幡然复杭。刺史薛颜。始以灵山。命师居之。即隋真观所营天竺寺也。天禧三年。王钦若抚杭。与师道契。奏锡天竺旧名。复其寺为教。又奏请西湖。为放生池。因赐号慈云。乾兴元年。章懿太后。以师熏修精进。遣使赍白金。命于山中。为国行忏。天台教文。于是入藏矣。天圣四年。中秋月望之夕。桂子降于殿庭。师取其实。播种林下。乃作桂子之诗。九年讲净名经。忽谓其徒曰。昔在东掖讲此经。梦荆溪授我卷。及出室视日已没。今吾殆终此讲乎。因与众诀。作谢三缘诗。谓谢徒属。绝宾友。焚笔砚也。随徙东岭之草堂。明道元年十月八日。示疾不用医药。惟说法勉众而逝。寿六十九。腊五十。逝之夕。山中人。见大星殒于灵鹫峰。越明年仲春四日。奉遐榻。葬于寺东月桂峰下。师始出家。郡挍诸生。慕师才俊。勉回业儒。为诗答卢积。中有真空是选场。大觉为官位之句。人多诵之。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期。于行道。四隅置𨫼炽炭。遇困倦。则渍手于𨫼。十指惟存其三。崇宁三年。赐号法宝大师。绍兴中。又谥忏主禅慧云。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遵式,字知白,姓叶氏,宁海人。
投天台东掖山义全出家,纳戒于禅林寺,习律于守初师
郡校诸生,要其还初服,式答以偈曰:“真空是选场,大觉为官位。
”因诣普贤像前,然指自誓,习天台教法,趋宝云义通师讲席,尽得台宗秘奥,遂然顶誓行四禅三昧。
后染疾危甚,入灵墟佛室,持咒伏消,梦感神觉,其疾乃愈。
于是澄心澈虑,著《观音礼忏文》,复撰《誓生西方记》、《念佛三昧十四大愿文》。
大中祥符四年,昭庆齐一律师启请至寺,宣讲四部,兼弘律仪,学者向慕,如水赴壑,沛然莫禦。
杭之风俗,以酒肴会葬,式谕以胜缘,其俗皆化,易为蔬果,因著《戒酒肉慈悲法门》以正其事,至今犹则效之。
尝赴姑苏开元寺,大敷讲席,听者踵止,户内之履,几不能容。
后居天竺灵山,于寺东建日观庵。
老撰《天竺高僧传》,补智者大师《三昧行法说》,著《金光明经忏法三昧仪》。
名彻上闻,召赐紫衣。
乾兴元年,赐号“慈云大师”。
明道壬申岁,入寂,葬寺东月桂峰下,所著诗文《金园集》、《灵苑集》,释元复赞曰:“台岭一宗,兴于法智。
师出宝云,金昆玉季。
示无生忍,住不退地。
徽称累旌,终古不坠。
”其《慈云集》中有《酬伉上人》诗云:“尘外清閒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伦。
”又《寄悟和尚》诗云:“无累无机祗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长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草苗为履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其风度超迈,胸怀活淡,可想见矣。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二
禅师名承古。
西州人。
传失其氏。
少为书生。
博学有声。
及壮。
以乡选至礼部。
议论不合。
有司怒裂其冠。
从山水中来。
客潭州丫山。
见敬玄禅师。
断发从之游。
已而又谒南岳雅禅师。
雅洞山之子。
知见甚高。
容以入室。
后游庐山。
经欧峰。
爱宏觉塔院闲寂。
求居之。
清规凛然。
过者肃恭。
时丛林号古塔主。
初说法于芝山。
嗣云门。
景祐初。
范文正公仲淹守饶。
四年十月。
迎以住荐福示众曰。
众生久流转者。
为不明自己。
欲出苦源。
但明取。
自己者。
有空劫时自己。
有今时日用自己。
空劫自己是根蒂。
今时日用自己是枝叶。
又曰。
一夏将末。
空劫已前事。
还得相应也未。
若未得相应。
争奈永劫轮回有何。
什么心情。
学佛法。
广求知解。
风吹入生死海。
若是知解。
诸人过去生中。
总曾学来。
多知多解。
说得慧辩过人。
机锋迅疾。
只是心不息。
与空劫已前事。
不相应。
因兹恶道轮回。
动经尘劫。
不复人身。
如今生出头来。
得个人身。
在袈裟之下。
依前广求知解。
不能息心。
未免六趣轮回。
何不歇心去。
如痴如迷去。
不语五七年去。
已后佛也不奈汝何。
古德云。
一句语之中。
须得具三玄。
故知。
此三玄法门。
是佛知见。
诸佛以此法门。
度脱法界众生。
皆令成佛。
今人却言。
三玄是临济门风。
误矣。
汾州偈曰。
三玄三要事难分。
古注曰。
此句总颂三玄也。
下三句别列三玄也。
得意忘言道易亲。
古注曰。
此玄(或作意)中玄也。
一句明明该万象。
古注曰。
此体中玄。
重阳九日菊花新。
古注曰。
此句中玄也。
僧问。
三玄三要之名。
愿为各各标出。
古曰。
三玄者一体中玄。
二句中玄。
三玄中玄。
此三玄门。
是佛祖正见。
学道人。
但随入得一玄。
已具正见。
入得诸佛阃域。
僧问。
依何圣教参。
详悟得体中玄。
古曰。
如肇法师云。
会万物为自己者。
其唯圣人乎。
又曰。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又曰。
诸法所生。
唯心所现。
一切世间因果。
世界微尘。
因心成体。
六祖云。
汝等诸人。
自心是佛。
更莫狐疑。
外无一法而能建立。
皆是自心。
生万种法。
又云。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如此等。
方是正见。
才缺纤毫。
即成邪见。
便有剩法。
不了唯心。
僧又问。
如何等语句。
及时节因缘。
是体中玄。
古曰。
佛以手指地曰。
此处宜建梵刹。
天帝释将一茎草。
插其处曰。
建梵刹竟。
佛乃微笑。
水潦被马祖一踏踏倒。
起曰万象森罗。
百千妙义。
只向一毫上。
便识得根源。
僧问赵州。
如何是学人自己。
州对曰。
山河大地。
此等所谓合头语。
直明体中玄。
正是泼恶水。
自无出身之路。
所以云门诫曰。
大凡下语如当门剑。
一句之下。
须有出身之路。
若不如是。
死在句下。
又南院云。
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
不具啐啄同时用。
僧进曰。
有何言句。
明出身之路。
古曰。
如杏山问石室。
曾到五台不。
对曰曾到。
曰见文殊不。
对曰见。
又问文殊。
向汝道什么。
对曰。
道和尚父母。
抛在荒草里。
僧问甘泉。
维摩以手。
掷三千大千世界于他方。
意旨如何。
答曰。
填沟塞壑。
僧曰。
一句道尽时如何。
答曰。
百杂碎。
云门问僧。
甚处来。
曰南岳来。
又问。
让和尚为甚入洞庭湖里。
僧无对。
云门代云。
谢和尚降尊就卑。
此等语。
虽赴来机。
亦自有出身之路。
要且未得脱洒洁净。
更须知有句中玄。
僧曰。
既悟体中玄。
凡有言句。
事理俱备。
何须句中玄。
古曰。
体中玄临机须看。
时节分宾主。
又认法身法性。
能卷舒万象。
纵夺圣凡。
被此解见所缠。
不得脱洒。
所以须明句中玄。
若明得。
谓之透脱一路。
向上关捩。
又谓之本分事。
祗对更不答话。
僧曰。
何等语句是句中玄。
古曰。
如比丘问佛。
说甚法。
佛云。
说定法又问。
明日说甚法。
佛云。
不定法。
曰今日为甚定。
明日为甚不定。
佛曰。
今日定。
明日不定。
僧问思和尚。
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曰。
庐陵米作么价。
又僧问赵州。
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来。
是否。
答曰。
镇州出大萝卜头。
又问云门。
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
答曰。
糊饼。
如何是向上关捩。
曰东山西岭青。
又问洞山。
如何是佛。
答曰麻三斤。
若于此等言句中。
悟入一句。
一切总通。
所以体中玄见解。
一时净尽。
从此已后。
总无佛法知见。
便能与人去钉楔。
脱笼头。
更不依倚一物。
然但脱得知见见解。
犹在于生死。
不得自在。
何以故。
为未悟道故。
于他分上。
所有言句。
谓之不答话。
今世以此为极则。
天下大行。
祖风歇灭。
为有言句在。
若要不涉言句。
须明玄中玄。
僧曰。
何等语句。
时节因缘。
是玄中玄。
古曰。
如外道问佛。
不问有言。
不问无言。
世尊良久。
外道曰。
世尊大慈大悲。
开我迷云令我得入。
又僧问马大师。
离四句。
绝百非。
请师直指西来意。
答曰。
我今日无心情。
但问取智藏。
僧问藏。
藏曰。
我今日头痛。
问取海兄。
又问海。
海曰。
我到遮里却不会。
又临济问黄檗。
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三问三被打。
此等因缘。
方便门中。
以为玄极。
唯悟者方知。
若望上祖初宗。
即未可也。
僧曰。
三玄须得一时圆备。
有何过。
古曰。
但得体中玄。
未了句中玄。
此人常有佛法知见。
所出言语。
一一要合三乘。
对答句中。
须依时节。
具理事。
分宾主。
方谓之圆。
不然。
谓之偏枯。
此人以不忘知见。
故道眼未明。
如眼中有金屑。
须更悟句中玄。
乃可也。
若但悟句中玄。
即透得法身。
然返为此知见奴使。
并无实行。
有憎爱人我。
以心外有境。
未明体中玄也。
云门临济下儿孙。
多如此。
凡学道人。
纵悟得一种玄门。
又须明取玄中玄。
方能不坐在脱洒路上。
始得平稳。
脚踏实地。
僧曰。
既云于祖佛言句。
棒喝中学。
何故有尽善不尽善者。
古曰。
一切言句棒喝。
以悟为则。
但学者下劣不悟道。
但得知见。
是学成非悟也。
所以认言句作无事。
作点语。
作纵语。
作夺语。
作照作用。
作同时不同时语。
此皆邪师过谬。
非众生咎。
学者本意。
只欲悟道见性。
为其师不达道。
祇将知见教渠。
故曰我眼本正。
因师故邪。
僧曰。
师论三玄法门。
名既有三。
法门亦有三。
而语句各各不同。
如何又言。
一句之中。
须具三玄三要。
古曰。
空空法界。
本自无为。
随缘应现。
无所不为。
所以虚空世界。
万象森罗。
四时阴阳。
否泰八节。
草木荣枯。
人天七趣。
圣贤诸佛。
五教三乘。
外道典籍。
世出世间。
皆从此出。
故云。
无不从此法界流。
究竟还归此法界。
经云。
一切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此经出。
楞严曰。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维摩曰。
或为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或时作地水。
或时作火风。
李长者云。
于法界海之智水。
示作鱼龙。
处涅槃之大宅。
现阴阳而化物。
真觉云。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三祖云。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故曰。
万法本无。
揽真成立。
真性无量。
理不可分。
故知。
无边法界之理。
全体遍在。
一法一尘之中。
华严曰。
法性遍在一切处。
一切众生及国土。
三世悉在无有馀。
亦无形相而可得。
到此境者。
一法一尘。
一色一声。
皆具周遍含容四义。
理性无边。
事相无边。
参而不杂。
混而不一。
何疑一语之中不具三玄三要耶。
僧又进曰。
古人何故须要。
一语之中。
具三玄三要。
其意安在哉。
古曰。
盖缘三世诸佛。
所有言句教法。
出自体中玄。
三世祖师。
所有言句并教法。
出自句中玄。
十方三世佛之与祖。
所有心法。
出自玄中玄。
故祖道门中。
没量大人。
容易领解。
且如亲见云门尊宿。
具大声价。
如德山密。
洞山初
智门宽。
巴陵鉴。
只悟得言教。
要且未悟道见性。
何以知之。
如僧问巴陵。
提婆宗。
答曰银碗里盛雪。
问吹毛剑。
答曰珊瑚枝枝撑著月。
问佛教祖意是同别。
答曰。
鸡寒上树。
鸭寒下水。
云我此三转语。
足报云门恩了也。
更不为作忌斋。
大众。
云门道。
此事若在言句。
一大藏教。
岂无言句。
岂可以三转语。
便报师恩乎。
古临终写偈。
辞众曰。
天地本同根。
鸟飞空无迹。
雪伴老僧行。
须弥撼金锡。
乙酉冬至四。
灵光一点赤。
珍重会中人。
般若波罗蜜。
赞曰。
古说法有三失。
其一判三玄三要。
为玄沙所立三句。
其二罪巴陵三语。
不识活句。
其三分两种自己。
不知圣人立言之难。
何谓三玄三要。
为玄沙所立三句耶。
曰。
所言一句中具三玄。
一玄中具三要。
有玄有要者。
临济所立之宗也。
在百丈黄檗。
但名大机大用。
在岩头雪峰。
但名陷虎却物。
譬如火聚。
触之为烧。
背之非火。
古谓非是临济门风。
则必有据。
而言有据。
何不明书。
以绝学者之疑。
不然则是臆说。
肆为臆说。
则非天下之达道也。
见立三玄。
则分以为体中。
为句中。
为玄中。
至言三要则独不分辩乎。
方讥呵学者。
溺于知见。
不能悟道。
及释一句之中。
具三要。
则反引金刚首楞严维摩等义。
證成曰。
性理无边。
事相无边。
参而不杂。
混而不一。
何疑一语之中。
不具三玄三要。
夫叙理叙事。
岂非知见乎。
且教乘既具此意。
则安用复立宗门。
古以气盖人。
则毁教乘为知见。
自宗不通。
则又引知见。
以为證。
此一失也。
何谓罪巴陵三语。
不识活句耶。
曰巴陵真得云门之旨。
夫语中有语。
名为死句。
语中无语。
名为活句。
使问提婆宗。
答曰外道是。
问吹毛剑。
答曰利刃是。
问祖教同异。
答曰不同。
则鉴作死语。
堕言句中。
今观所答三语。
谓之语则无理。
谓之非语。
则皆赴来机活句也。
古非毁之过矣。
二失也。
何谓分二种自己。
不知圣人立言之难耶。
曰世尊偈曰。
陀那微细识。
习气如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
以第八识。
言其为真也耶。
则虑迷无自性。
言其非真也耶。
则虑迷为断灭。
故曰我常不开演。
立言之难也。
为阿难指示。
即妄即真之旨。
但曰二种错乱修习。
一者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二者识精圆明。
能生诸缘。
缘所遗者。
然犹不欲间隔其辞。
虑于一法中。
生二解故。
古创建两种自己。
疑误后学三失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荐福承古。西州人。不知谁氏子。少为书生。博学有声。及壮。以乡选至礼部。议论不合。有司怒裂其冠。从山水中来。客潭州了山。见敬玄禅师断发。从之游。已谒南岳雅公。雅洞山子。知见甚高。容以入室。后游庐山。经欧峰。爱宏觉塔院闲寂。求居之。清规凛然。过者肃恭。时丛林号古塔主。初说法于芝山。嗣云门。景祐初。范文正公仲淹守饶。迎住荐福。示众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著福慧。与道全乖。若为福慧。须至明心。若要达道。无汝用心处。所以常劝诸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画时解脱。钝根者。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去。老僧与汝。堕拔舌地狱。 系曰。师去云门近百年。览语而悟。遂嗣之不疑。时云门子孙方盛。无敢异词者。盖所得真耳。不知传灯何以不录师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良雅,青原下八世,洞山初禅师法嗣。
住潭州(今湖南长沙)福严寺。
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
全宋文·卷二八六六
良雅,与文准为佛门昆仲,尝述《禅本草》,文准和之以《炮炙论》。见《佛祖纲目》卷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