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巢

相关人物:共 149 位
共 10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黄巢 南宋 · 释鉴
五言绝句
图王争霸业,自古仗戈矛。
英风今何在,都成一古丘。
黄湓阻雨 清 · 费锡璜
七言律诗
白鸟低飞树影摇,春愁如病酒难销。
雨声寒入何朝寺,杀气收为半夜潮。
世事听来成往劫,惊风定后拔新蕉。
凭君莫指黄巢垒,今日孤舟梦六朝。
题绩溪石镜山 明 · 曹迁
五言绝句
石镜照奸恶,火焚光不磨。
丈夫心地险,莫向此中过(相传黄巢过此照见猴形纵火焚之不晦)
华阳古洞何荧荧,皎如白日出杳冥。
问谁鼓铸五丁手,直剖秦铜悬翠屏。
客照清光四座满,云开倒影群峰青。
劫火燎原烧不得(志称黄巢照见猿形,纵火焚之。),山精木客皆潜形。
滴溜幽崖响寒玉,乳泉泻出如中泠。
试采菖蒲吸泉水,昨日自醉今日醒。
世人白眼不可向,此中卧读黄庭经。
雪梅赋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草遭雪而萎,木遇雪而折,雪其酷哉!
梅挺然立雪,貌泽香烈,雪虽酷,不能加于梅也。
孟子曰「威武不能屈」,于梅有焉。
庚申冬十二月,对雪观梅,有慨于衷。
呜呼!
人不能卓然特立,至横逆之来,作儿女态,其视梅得无恧乎!
乃为之赋。
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岂独松柏欤。
羌对雪天之牢落,益知梅花之崛奇。
且夫太阳遵晦,老阴窃机。
凛气候之惨慄,黯繁云其四垂。
冷雨雰雰而冰木,酸风剌剌而裂肤。
俄而冯夷剪水兮初琼瑰之盈裾,天女散花兮纷玖瑶之载涂。
意者战罢玉龙,败鳞铺耶?
游残粉蝶,堕翅吹耶?
风约柳絮,高复低耶?
雨落梨花,密以疏耶?
皑皑练练,几麻衣耶?
浮浮湙湙,万玉妃耶?
糁琼糜于九垓,烂银屑于万庐。
拂拭粪土之墙,掩盖腥秽之渠。
瓦砾饰而圭璧,块壤覆而璠玙。
混天地高卑之分,失昼夜晦明之宜。
禽鸟噤其无声,澹木槁而草腓。
于时有梅,毅然丈夫。
香愈冷而有韵,貌愈泽而不枯。
枝弥压而弥彊,花弥劲而弥舒。
盖西山伯夷之清,而陋巷颜子之癯。
故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岂独松柏欤!
思昔者春阳之载熙也,崇桃媚脸,纤李腻肌。
日烘丽质,露浥华滋。
公子王孙,挈榼提壶,轮蹄杂遝,弦歌咽呜。
此一时也,瞠老梅之在侧,繄干藓而枝粗,过者不顾,游者回车。
迨夫锦棚逃暑,薰风透絺。
桃堆盘而脂润,李沈水而珠累。
此一时也,虽梅实之可取,奈众口之参差。
竞喜甘而乐脆,以微酸而见嗤。
乃若商声入律,万物披离。
向之崇桃纤李,固已华落色衰矣,而山巅水涯之孤根,亦复叶秃而枝羸。
梅亦何以自别于桃李兮,譬颜蹠同尧服而舜趋,孰辩其为贤为愚?
今者冱寒积雪,桃弊李疲。
惟梅花岿其彊项,夐突兀于园池。
巽二不能狎其健骨,滕六不敢侮其幽姿。
视前日之艳色秾华,何止灰灭烟飞也哉!
然则非梅无以当雪之凌厉,非雪无以见梅之贞清,其信也夫!
吾闻雪,阴沴也,阴则为寒为冻、为惨为威。
有条者憔悴,有叶者薾萎,有实者摧剥,有茎者陵迟。
盖天地之杀气,为品汇之入机。
而梅,阳物也。
黄钟初动,梅圣得知。
阳和其所先得,阳刚其所素持。
能独立万物之表,挺不为杀气所驱。
惟阳足以制阴,羲《易》夫岂我诬。
是故天下皆寒,不能寒梅之枝;
天下皆冻,不能冻梅之蕤。
尔惨自惨,梅独愉愉;
尔威自威,梅独怡怡。
瞻言雪霰之酷烈,匪于梅花而独私。
故物亦视其所以自立者如何耳,岂在外者所得而转移。
若脆草之与弱木,一遇雪则枯骨而烂皮。
曾不求其在我者,将移咎于孰谁?
嗟乎!
俘六国,吞天下,其暴也何如,而相如一匹夫尔,乃睨视大庭,叱咤而睢盱,秦亦无得而加诸。
蹙秦灭楚,其烈也何其,蕞尔一鲁,不敌秦楚明矣,而守节不屈,汉为之敛师,卒亦不敢肆其屠。
李陵、苏武,同遇匈奴,李将兵而骁勇,苏奉使而羁孤。
勇者卒降,羁者卒归。
何匈奴能胁甚壮之李,而不能胁茕然之苏?
汉庭三杰,比肩高祖,仕同主而生同时,何萧何下狱,韩信诛夷,而张良以功名终始,独无瑕疵?
不宁惟是。
庄公、管、蔡,皆人兄也,叔段、姬旦,皆人弟也,庄公欲害叔段,卒相为瘉,管、蔡欲害姬旦,莫肆诋諆。
王莽之势足以挟子云之美新谀辞,而郭、蒋好遁不污,虽莽之势亦何施。
桓温之势足以致坦之之流汗沾衣,而谢安从容就席,虽温之势亦奚为。
禄山僭横,甄济处之自如;
黄巢残酷,表圣藐之若无。
方册所载,此类孔多,大抵于颠沛之际可观所立,而自立既固,虽行乎患难而有馀。
彼不能自立也,至摧败挫折,有儿女色,可怜而可悲。
是皆自取之也,岂独人之非。
此吾对雪观梅,起敬起慕,酹以元酒,申以孔词,再拜而曰:昔知梅于暇豫,结以为友;
今知梅于患难,请以为师。
然彼雪者,挟重阴之气,肆轥轹于根株。
虽孤标之不挫,而雪则乘时逞霸,何用心兮崄巇。
愿上请于帝,以迄天诛。
梅岩曰:「贫贱忧戚,乃玉女之良规。
商鼎和羹,有所屈者有所期。
请释楚以为外惧,不亦可乎」?
对曰:「诺。
犯而不较者德之盛,疾之已甚者乱之基。
降大任者先空乏,全性命者忍须臾。
先生之言,我维行之」。
既而苍狗罢曀,金乌腾辉,枝上之雪倏已销铄而流澌矣。
冻雨成雪空山寒,摩挲石刻孤云手。
孤云去后六百年,幼妇好辞鬼物守。
十二负笈入大唐,昆山片玉郤侁(一作诜)后。
黄巢一檄诵天下,翰林高名动九有。
黄熊声中紫府高,末路愿从刘家狗。
鼎中日月已同宫,神闱下楗事不苟。
胡为再奉鸡林教,疏录人间(一作禅林)一庸叟。
祝上念佛妄庸事,慇勤赞叹不容口。
慧昭事迹不欲观,但惊细筋龙蛇走。
文如李白差锻鍊,书得伯英醉中趣。
此邦文字自公始,青丘学士公为首。
八咏楼平长竹竿,中庭落叶一膝厚。
青鹤高飞故渊空,双溪夕风抄林莽。
吾家文章非长才,赞人工巧拙鸠妇。
僧云公德不可默,强为刻画无盐丑。
衮衣玉食居然僭,自比萧曹亦不疑。
十里金城何处所,只今惟有月明知。
解氏世系歌 明 · 解缙
四言诗
悠悠我祖,系出平阳。
后徙雁门,累叶重光。
迄于退翁,李唐进士。
讳隐官蕲,德远其子。
作刺吉州,因家于此。
肃宗之初,世乱未靖。
同水臻善,南山形胜。
鹧鸪迹符,胥宇延庆。
禹字德远,生干宏材。
参军武卫,兄弟鼎台。
軿字德舆,贞白赐谥。
进士兼善,从美其讳。
金吾仆射,一门皆贵。
桓桓世隆,自西徂东。
建第营寨,吉阳肇封。
力走黄巢,退不言功。
子弼皋谟,吴加尚书。
吴唐叔世,家袭紫朱。
文灿丽正,儒将知兵。
保身亢宗,迓宋之平。
希孟伯轲,魁名天圣。
生安及定,吉甫彦圣。
熙宁进士,吉甫参军。
五子文儒,持国尤醇。
千龄千秋,必达必文。
敬之讳寅,世精典坟。
五世辟雍,世亦罕同。
笃于生春,漕魁神童。
进士选川,其字厚甫。
龙翔天飞,纂图序谱。
庄山上舍,忠抗奸权。
辰峰典教,德拟平园。
竹梧死节,光于信史。
二妙同升,人谓有子。
家君寿考,训我奉先。
拜手陈诗,几千万年。
寂寞空山里,频年贼未平。
何人堪寄恨,有客许陈情。
潇洒韬钤略,从容车笠盟。
几回劳手札,每度讯来伻。
健笔高题凤,雄才妙赋鹦。
忧时先赠策,感旧忆班荆。
鹿洞春风煖,鹅湖化雨晴。
应、刘欣并世,崔、白况同庚。
我愧渊源薄,君兼器量宏。
神童推李泌,师学重桓荣。
敏捷诗千首,汪洋水一泓。
论文谈娓娓,剪烛漏丁丁。
骥足原空冀,鳌头屡占黉。
骚场树旗鼓,艺苑奏竽笙。
早负风流目,常持月旦评。
词华凌老辈,姓氏冠群英。
鹰隼终腾上,麒麟会贡京。
记同千日酒,共宴五侯鲭。
学士鸬鹚杓,仙家虎兕觥。
春盘登佛果,秋榼荐霜橙。
历历交游在,匆匆岁月更。
那堪今契阔,还问昔通亨。
江、浙犹徵卒,潢池忽弄兵。
地中吹鼓角,天上动金精。
攘攘黄巾著,纷纷白马迎。
探丸搜保社,仰屋索笼。
籯校尉金争摸,蚩尤雾忽横。
算缗鞭倚顿,飞槊掷孩婴。
此际萑苻盛,全家子女惊。
出门长惘惘,挈眷复怦怦。
路逐羊肠转,装教马革盛。
提携数书卷,跋涉万山程。
母老呼舆载,儿啼掩口绷。
烧空烽焰乱,裂石火雷轰。
似狗家初破,如鱼鼎欲烹。
命真微比虱,用幸免为牲。
邂逅询宗族,苍黄就父兄。
卸肩行李寄,入梦鼓鼙萦。
舂赁梁鸿庑,灯移韩愈檠。
菜畦分半亩,茅屋构三楹。
冷淡山藷饭,咸酸藜藿羹。
米餐红粒稻,瓜摘绿匏棚。
打熟邻贻枣,尝新野送樱。
消閒临晋帖,遣闷拨秦筝。
自念鸿嗷泽,曾歌鹿食苹。
经纶怀郁郁,言行矢硁硁。
吞炭伺尸赵,求锥誓报嬴。
万金酬士死,只手把天擎。
杀运非难挽,孤衷不易明。
流离才北路,侵略遍东瀛。
各据藩篱壮,相看面目狞。
假威狐反覆,倒噬獍䞴趟。
日日防追捕,村村布网纮。
忧来频祝死,逃去惯藏名。
乍过东西武(地名),旋登大小坪(山名)
角中斗蛮触,意外值蛟鲸
八口悲为鳖,三春怕听莺。
沙虫仍故垒,风鹤过新正。
虞集眠难稳,灵均放益清。
苦将王命论,劝与圣人氓。
险阻尝方尽,艰难计又成。
牧羊招卜式,屠狗觅荆卿。
感激根忠孝,连环仗战争。
一身浑是胆,众志遂成城。
夜草陈琳檄,朝抛仲子缨。
挺从抽棘制,田共荷戈耕。
不料功名际,由来祸患并。
世人皆欲杀,吾道本艰贞。
饮血重交戟,飞书再建旌。
丹心争一寸,白发任千茎。
验鼻诛王簿,扬鞭逐祖生。
两年消浩劫,百战示先声。
捣穴空蝼蚁,焚林走鹿麖。
伫看收剧孟,直可族庞萌。
黑闼擒于党,黄巢戮以甥。
妖星随箭落,猛虎下车撄。
况尔参帷幄,当今仰国桢。
运筹高管、乐,投笔得韩、彭。
王俭芙蓉府,条侯细柳营。
众芳虽落寞,松树自峥嵘。
乐府氍毹唱,饶歌敕勒赓。
遥知书露布,定许赋从征。
夫子方当路,迂儒幸不坑。
风尘谁物色,瓦釜竞雷鸣。
薄俗惂淫甚,么魔恶贯盈。
武夫多不法,文士例相轻。
咄咄书殷浩,悠悠厌祢衡。
田园皆荡析,台榭已全倾。
贫极抛乡井,饥来卖鼎枪。
产空前日破,棋是别人赢。
科第成风汉,衣冠变老伧。
呼冤多杜宇,医妒少鸧鹒。
赠缟惭悬磬,投桃愧报琼。
敢吟一千字,为表寸忱诚。
颜色梁间认,肝肠笔下呈。
向阳葵脉脉,求友鸟嘤嘤。
河鲤期烧尾,繇龙望点睛。
愿言崇竹帛,早晚扫欃枪。
⑴ 去岁许厝寮大水,全家几抱阳侯之厄
黄巢 明 · 陈琏
七言绝句
冈原隐隐复隆隆,闻说巢兵驻此中。
莫道中原都扰遍,岭南亦自有行踪(以上清康熙《东莞县志》卷一一)
共 10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