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钱徽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10—约780 【介绍】: 唐吴兴人,字仲文。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玄宗天宝九载进士。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为世传诵。肃宗乾元中任蓝田县尉,与王维相过从。历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0?—782? 字仲文,排行大。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玄宗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一说九年),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
安史乱起,逃难在外,肃宗至德二载(757)在长安迎肃宗还京。
乾元元年(758)前后任蓝田县尉,与隐居终南山之王维酬唱,得王维称许。
宝应二年(763)后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太清宫使。
传附《旧唐书·钱徽》,事迹见《极玄集》卷上、《新唐书·卢纶传》、《嘉泰吴兴志》卷一六、《唐才子传》卷四等。
今人傅璇琮有《钱起考》。
钱起诗才清逸,为“大历十才子”之冠。
因久历台阁,诗多应景献酬之作。
长于饯送,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达官贵人出使作牧而无二人诗祖饯者,时论鄙之。
其诗不甚接触社会现实,有粉饰太平之倾向。
然艺术水平较高,高仲武称其“体格新奇,理致清赡”(《中兴间气集》卷上),列于大历诗人之首。
其诗众体兼擅,不拘一格。
歌行风华流丽,为大历翘楚;古诗清空工致,在盛唐浑厚质朴外别开一境。
近体闲雅纤秀,语言洗练,足以代表大历诗风。
五绝《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步武王维《辋川集》,别有恬淡趣味,颇为人称道。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钱考功集》10卷。
今人王定璋有《钱起诗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4卷,混入其孙钱珝诗多首,如《江行无题一百首》、《同程九早入中书》、《赴章陵酬李卿赠别》、《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等。
今人吴企明《钱起钱珝诗考辨》一文有辨析。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钱起,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乾元中任蓝田尉,与王维频有唱和。大历中,官司勋、祠部员外郎,迁考功郎中。建中末或贞元初卒。起工诗,与郎士元齐名,时称“钱郎”。又与卢纶、韩翃、吉中孚、司空曙、苗发、耿湋、崔峒、李端、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有《钱起诗》一卷。今有《钱考功集》十卷行世,其中《江行无题一百首》等乃其曾孙钱珝诗误入。《全唐诗》编诗四卷。
全唐诗补逸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起。吴兴人。天宝十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大历中官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员外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迥然独立,莫之与群。且如“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又“牛羊上山小,烟火隔林疏”,又“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皆特出意表,标雅古今。又“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则礼义克全,忠孝兼著,足可弘长名流,为后楷式。士林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南部新书
大历来,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无钱起、郎士元诗祖送者,时论鄙之。
韵语阳秋
钱起与郎士元齐名,时人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然郎岂敢望钱哉!起《中书遇雨》诗云:“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宴李监宅》云:“晚钟过竹静,醉客出花迟。”《罢官后》云:“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对雨》云:“生事萍无定,愁心云不开。”亦可谓奇句矣。士元诗岂有如此句乎?《赠盖少府新除江南尉》云:“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抵傍山岚。”《题王季友半日村别业》云:“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此何等语!余读其诗,尽帙未见有可喜处,以是知不及起远甚。
唐诗品汇
天宝以还,钱起、刘长卿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咏之多,自得之妙,或有过焉。
《批点唐诗正声》
钱诗亦有奇趣,盖刘为主盟,而钱为尸祝矣。排律自钱起以后,自是一格,中间随珠、燕石俱在,观者少失淘洗,便坠迹蹊径矣。
四溟诗话
钱、刘七言近体,两联多用虚字,声口虽好,而格调渐下,此文随世变故尔。钱仲文七言律,《品汇》所取十九首,上四字虚者亦强半。
唐诗归
钟云:钱诗精出处,虽盛唐妙手不能过之,亦有秀于文房者。泛览全集,冗易难读处实多,以此知诗之贵选也。
诗薮
诗至钱、刘,遂露中唐面目。钱才远不及刘,然其诗尚有盛唐遗响。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钱仲文清新闲雅,风趣一变。
唐音癸签
唐七言律……钱、刘稍加流畅,降为中唐,又一变也。
《诗源辨体》
钱、刘才力既薄,风气复散……五七言律造诣兴趣所到,化机自在。
《唐诗品汇删》
流利清隽,钱、刘亦可式也。
《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刘颇闲婉,其失也浮;钱稍峭厉,其失也滞。似正相反,不知当时何以钱、刘并称。
《唐诗别裁》
仲文五言古仿佛右丞,而清秀弥甚。然右丞所以高出者,能冲和,能浑厚也。
《大历诗略》
钱起诗尽有裴、王意,其失也浅。储、王作清诗,定有厚气裹其笔端。(《小澥草堂杂论诗》仲文五言稍近宣城,亦工起调,顾语多轻俊,体质不厚,为逊储、王。
《大历诗略》
仲文诗如芷珠春色,精丽绝尘,右丞以后,一人而已。
《四库全书总目》
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起与郎士元,其称首也。然温秀蕴藉,不失风人之旨,前辈典型,犹有存焉。
《说铃》
予谓中唐七言律诗,……唯钱员外规模摩诘,差属秾丽。
《唐诗笺要》
理致清淡,仲文之长。高仲武称其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未免太过。
石洲诗话
盛唐之后,中唐之初,一时雄俊,无过钱、刘。然五言秀绝,固足接武,至于七言歌行,则独立万古,已被杜公占尽,仲文、文房皆浥右丞馀波耳。然却亦渐于转调伸缩处,微微小变。诚以熟到极处,不得不变,虽才力各有不同,而源委未尝不从此导也。
石洲诗话
钟仲文七律,平雅不及随州,而撑架处转过之。
《岘佣说诗》
大历钱.刘古诗亦近摩诘,然清气中时露工秀,淡字、远字、微字皆不能到,此所以日趋于薄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朓,清新扬采,寥然远音。《登高》、《愁望》、《苦雨》、《秋夜》诸篇,茜逸神清,宛然齐秀。《行路难》、《秋夜长》,亦梁陈之选也。五律则“山来樵路”、“岸去花林”,与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橘柚”体境同工,不徒“江上峰青”、湘灵千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山阴人,俗姓夏侯。住五台山清凉寺,博综经论。德宗延入译场,使造疏,遂编成十卷以进。好游名山。宪宗时赐号清凉国师,寻示寂,年七十余。弟子传法者百余人。有《毗庐疏》、《随疏演义》、《华严纲要》、《三圣圆融观》等。
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澄观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年十一。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元和中住太原府大崇福寺。后住清凉山大华严寺。开成三年卒。谥清凉国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生会稽之夏侯氏。
年十一。
依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
诵法华经。
年十四。
以恩泽。
获隶此寺落发。
即走四方。
访求师友。
乾元中。
从闰州栖霞寺醴律师。
及乡里昙一。
究律部。
诣金陵玄壁法师。
禀关河三论。
大历中。
传起信涅槃于瓦官寺。
受东海起信疏义于淮南。
然后温习华严大经。
于天竺法诜门下。
往剡溪扣成都惠量。
覆探三论十年。
就苏州习天台止观于湛然法师。
兼法华维摩等经疏。
复咨决南宗禅旨于牛头山忠师。
径山钦师。
洛阳无名师。
北宗于惠云师。
于是旁览泛问。
天竺悉昙。
四囲。
五明。
秘咒。
仪轨。
东土经史。
子传。
三雅。
训诂。
世间技艺。
莫不该综。
每曰。
五地圣人。
身證真如。
犹于后得智中。
起世俗念。
况于方居学地。
能忌是乎。
大历十一年。
巡礼五台峨嵋。
备瞻圣像。
俄还居五台大华严寺。
专行方等忏法。
既因寺主贤林所请。
为讲经论。
乃惙然长想。
以为华严合文殊之智。
普贤之理。
表彰毗卢遮那万行之极。
而旧疏文繁义约。
不足发明。
于寤寐间。
见金色人立日中。
捉观纳口。
咀嚼都尽。
骇汗而觉。
喜曰。
此吞受光明遍照之徵。
可不疏华严。
以报三圣之德哉。
乃始兴元元年正月。
终贞元三年十二月。
成二十卷。
饭千僧以落之。
自尔欲求可以付授者。
夜而梦。
已化为大龙。
鳞鬣耀日。
拿攫碧落。
矫首于南台。
蟠尾于北台。
顷之身出小龙千数。
蜿蜒腾跃。
分散青冥。
四年春正月寺主贤林。
请开新疏。
七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
复请开于崇福寺。
德宗朝。
遣中使李辅光宣诏。
即日入都。
参预罽宾三藏般若译事。
乌茶国王所进后分。
辞以明年。
诏许焉。
又明年至蒲津。
中令梁公。
留安居于中条之栖岩寺。
寺有异僧。
所为莫测。
而语多应验。
初观未至前。
忽驱僧众洒扫曰。
不久菩萨至此。
先是寺多妖祟。
及戾止俱息。
五月中使霍仙鸣宣诏以趣。
至则上加礼敬。
即延入馆。
刊正所译。
为四十卷。
诏造疏于终南山草堂寺。
成十卷。
仍诏两街各开新疏一遍。
方其撰疏之际。
堂前池中莲华五朵。
有双蒂三节之瑞。
寻诏译守护国界主经。
职缀文。
当顺宗之在春宫也。
时观居五台。
承教述了义一卷。
心要一卷。
食肉得罪因缘等。
至是入朝。
意尤钦属。
观夙发十愿。
一长止方丈。
但三衣一钵。
不畜长。
二当代名利。
去之如遗。
三目不视女人。
四身影不落俗家。
五未舍报受。
长诵法花经。
六长读大乘经典。
普施含灵。
七长讲华严大经。
八一生昼夜不卧。
九不邀名惑众代善。
十不退大慈悲普救心。
故观能循持。
而行之终身焉。
卒于元和之初。
寿七十馀。
弟子嗣法者百馀人。
若相国齐抗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太常韦渠牟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
咸服戒训。
又著随疏演义四十卷。
华严纲要一卷。
法界玄览一卷。
三圣圆融观一卷。
华严。
法华。
楞伽。
中论等。
别行小钞疏。
共三十卷。
设无遮大斋十二会。
云花寺般若阁下。
画华严世界图相。
其诸塑缋尊像。
缮写经典。
具见门人清沔所述记。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澄观。
姓夏侯氏。
越州山阴人也。
年甫十一依宝林寺(今应天山)霈禅师出家。
诵法华经。
十四遇恩得度。
便隶此寺。
观俊朗高逸。
弗可以细务拘。
遂遍寻名山旁求秘藏。
梯航既具壸奥必臻。
乾元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
本州依昙一隶南山律。
诣金陵玄璧法师传关河三论。
三论之盛于江表观之力也。
大历中就瓦棺寺传起信涅槃。
又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
却复天竺诜法师门。
温习华严大经。
七年往剡溪。
从成都慧量法师覆寻三论。
十年就苏州。
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
解从上智性自天然。
所学之文如昨抛舍。
鲍静记井。
蔡邕后身。
信可知矣。
又谒牛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
咨决南宗禅法。
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
观自谓己曰。
五地圣人身證真如栖心佛境。
于后得智中起世俗念学世间技艺。
况吾学地能忘是心。
遂翻习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至于篇颂笔语书踪。
一皆博综。
多能之性自天纵之。
大历十一年誓游五台。
一一巡礼祥瑞愈繁。
仍往峨嵋求见普贤。
登险陟高备观圣像。
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
专行方等忏法。
时寺主贤林请讲大经。
并演诸论。
因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
惙然长想。
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
二圣合为毗卢遮那。
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也。
吾既游普贤之境界。
泊妙吉之乡原。
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
观将撰疏。
俄于寤寐之间见一金人。
当阳挺立以手迎抱之。
无何咀嚼都尽。
觉即汗流自喜。
吞纳光明遍照之徵也。
起兴元元年正月。
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
成二十轴。
乃饭千僧以落成也。
后常思付授。
忽夜梦身化为龙。
矫首于南台。
蟠尾于山北。
拿攫碧落鳞鬣耀日。
须臾蜿蜓化为千数小龙。
腾耀青冥分散而去。
盖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
四年春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
七年河东节度使李公自良。
复请于崇福寺讲。
德宗降中使李辅光。
宣诏入都。
与罽宾三藏般若。
译乌荼国王所进华严后分四十卷。
观苦辞请明年入敕允。
及具行至蒲津。
中令梁公留安居。
遂于中条山栖岩寺住。
寺有禅客拳眉剪发。
字曰痴人。
披短褐操长策狂歌杂语。
凡所指厈皆多应验。
观未至之前狂僧驱众僧。
洒扫曰。
不久菩萨来此。
复次壁画散脂大将及山麋之怪。
往往不息。
观既止此寺。
二事俱静。
五月内中使霍仙鸣。
传宣催入。
观至。
帝颇敦重。
延入译场刊正。
又诏令造疏。
遂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
进呈。
敕令两街各讲一遍为疏。
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华。
一华皆有三节。
人咸叹伏。
寻译守护国界主经。
观缀文润色。
顺宗在春宫。
尝垂教令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
并食肉得罪因缘。
洎至长安频加礼接。
朝臣归向。
则齐相国杭韦太常渠牟皆结交最深。
故相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
咸慕高风。
或从戒训。
以元和年卒。
春秋七十馀。
弟子传法者一百许人。
馀堪讲者千数。
观尝于新创云花寺般若阁下。
画华藏世界图相。
又著随疏演义四十卷。
允齐相请述华严经纲要一卷法界玄鉴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法华楞伽中观论等别行小钞疏共三十卷。
设无遮大会十二中。
其诸塑缋形像缮写经典不可殚述。
门人清沔记观平时行状云。
观恒发十愿。
一长止方丈但三衣钵不畜长。
二当代名利弃之如遗。
三目不视女人。
四身影不落俗家。
五未舍执受长诵法华经。
六长读大乘经典普施含灵。
七长讲华严大经。
八一生昼夜不卧。
九不邀名惑众伐善。
十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
观逮尽形期。
恒依愿而修行也。
神僧传·卷第八
释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也。年甫十一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十四遇恩得度。便隶此寺。观俊朗高逸弗可以细务拘。后将撰华严疏。于寤寐之间见一金人。当阳挺立以手迎抱之。无何咀嚼都尽。觉即汗流。自喜吞纳光明遍照之徵也。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乃饭千僧以落成之为疏。时堂前池生五枝合欢莲华一华。皆有三节。人咸叹伏。观常思付授。忽夜梦身化为龙。矫首于南台蟠尾于山北。拿欋碧落鳞鬣耀日。须臾蜿蜒化为千数小龙。腾跃青冥分散而去。盖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遂于中条山栖岩寺住。寺有禅客拳眉剪发。字曰痴人。被短褐操长策。狂歌杂语。凡所指斥皆多应验。观未至之前。狂僧驱众僧洒扫曰。不久菩萨来此。以元和年中示灭。春秋七十馀。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夏侯。越州山阴人。观俊朗高逸。不拘细务。遍寻名山。旁求秘藏。乾元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本州依昙一。隶南山律。诣金陵玄璧法师。传关河三论。大历中。就瓦棺寺。传起信涅槃。又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却复天竺诜法师门。温习华严大经。七年。住剡溪。从成都慧量法师。覆寻三论。十年就苏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解。又谒牛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大历十一年。誓游五台。一一巡礼。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时寺主贤林。请讲大经。并演诸论。因慨华严旧疏。文繁义约。惙然长想。况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之乡原。不疏毗卢。有辜二圣矣。观撰疏。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湖州吴兴人。钱起孙。登进士第。历祠部员外郎、礼部郎中。文宗大和九年,郑注出镇凤翔,李训选名家子为其宾佐,乃授可复为凤翔节度副使。是年甘露之变,郑、李事败,可复亦为凤翔监军使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孙。
登进士第,历祠部员外郎,累官至礼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835),郑注出镇凤翔,李训选名家子为其宾佐,授可复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充凤翔节度副使。
是年“甘露之变”,李、郑败,可复亦为凤翔监军使所害。
生平见新、旧《唐书·钱徽》附,《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6 【介绍】: 唐僧。
湖州长城人,俗姓钱。
钱徽孙。
早以孝闻,出家依湖州开元寺僧高闲。
高闲善草隶,传其笔法。
后参盐官齐安,得悟禅法。
寻归乡,传徒讲法。
懿宗咸通三年,住杭州径山院,为径山第二祖。
卒于山。
吴越时,追谥无上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钱氏。湖州长城人。祖徽礼部侍郎。父晟不仕。卧病久之。宗刲股肉作羹以进。病因愈。孝誉远著。时高闲以内供奉上都临坛大德。居州之开元寺。闲善草书。声名藉甚。宗请礼以为师。而剃染焉。谒盐官悟空大师。获印记。咸通三年辛巳。巡历名山。遂止天目东峰之径山。道俗归心。化以弘阐。有弟子洪諲。以讲论自矜。宗谓之曰。佛祖正法。直截亡诠。汝算海沙。于理何益。但能莫存知见。泯绝外缘。离一切心。即汝真性。諲闻茫然。礼辞游方。至沩山悟旨。乃知宗训为不诬也。七年丙戌。闰三月五日示灭。塔全身于大寂岩下。梁乾化五年。吴越国王尚父钱氏。表请谥曰无上天下号为径山第二祖。云芽先生吴兴沈敬脩述赞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兴人,字瑞文。
钱徽孙。
昭宗乾宁六年进士。
善文辞,由宰相王抟荐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后抟得罪,珝贬抚州司马。
有集及《舟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瑞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曾孙。
僖宗乾符六年(879)登进士第,又《登科记考》卷二三据《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定为广明元年(880)登第。
先后任京兆府参军、蓝田县尉、集贤校理、章陵令等职。
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宰相王溥荐,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后贬为抚州(今属江西)司马。
事迹散见《新唐书·钱徽》、《唐才子传》卷九及《文苑英华》卷四〇〇薛廷圭制文多种。
五绝精炼秀朗,《江行无题》百首,尤为世所称诵。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移正8首。
唐诗汇评
钱珝,生卒年不详,字瑞文,吴兴(今属浙江)人。钱起曾孙。善丈辞。乾符六年(879),登进士第。龙纪元年(889),官太常博士。乾宁二年(895),宰相王抟棹为膳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光化三年(900),王抟贬官,珝亦获谴,出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自编诗文为《舟中录》二十卷。后不知所终。其《舟中录》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一
珝字瑞文。徽之子。起之孙。唐末官知制诰。进中书舍人。梁门平初贬抚州司马。卒。

作品评论

《新唐书•钱徽传》
钱徽)子珝,字瑞文,善文辞。
唐才子传
(珝)工诗,有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