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钟馗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祖、父皆以医得官。宣德初,以善医授惠州局副使。后调太医院吏目。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之学,亦善画工诗,与晏铎、王淮、汤胤绩、苏平、邹亮、蒋忠等号“景泰十才子”,常被推为盟主。有《草窗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原博,长洲人。宣德初授惠民局副使调太医院吏目有草窗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
溥字原博,长洲人。
宣德初授惠民局副使,调太医院吏目。
有《草窗集》二卷。
(《南濠诗话》:长洲刘溥八岁赋《沟水》诗云:「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
沧溟是住头。
」后仕虽不显,卒以诗名。
《艺苑卮言》:景泰中,称诗豪者十才子,而刘溥、汤胤绩为之首。
汤尤纵诞,每称杜陵无好我句。
然与刘论诗,伏不出一语。
王〈王奇〉《寓圃杂记》:刘廷美为刑部主事,居京师,与徐武功、刘原博诸公为诗友。
每相过,必谈论达日。
尝岁除,廷美旅邸无聊,区博邀之守岁,廷美因挟所藏钟馗画像求题,原博遂援笔大书一诗于上。
明旦持归,悬之中堂。
京师风俗,每正旦主人皆出贺,惟置白纸簿并笔砚于几,贺客至,书其名,无迎送也。
是日朝罢,刘定之、黄廷臣两学士首至,见此诗,各摘簿一叶录之以去,朝士继至者,皆摘绿之,顷间簿已尽矣。
廷美晚回,索簿阗贺客以图往报,家人告其故。
明日复置一簿,亦如之。
中书舍人金本清戏谓廷美曰:「此钟馗乃耗纸鬼也。
」一时京师传为奇事。
原博诗曰:「长空湖云夜风起,不分成群跳狂鬼。
倒提三尺黄河冰,血洒莲花舞秋水。
飞萤负火明月羞,栎窠影黑啼鸺鹠。
绿袍乌帽逞行事,磔脑刳肠天亦愁。
中有巨妖诛末得,盍驾飙轮驱霹雳。
如何袖手便忘机,回首东方又生白。
」 田按:原博在景泰中负盛名,惟律体及绝句差有可观。
当时如童土昂、聂寿卿辈,均不得与十才子之列。
时论之不足信如此!)
僧智蕴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河南人。
工画佛像人物,学深曹体。
后周太祖时进《舞钟馗图》,赐紫衣。
刘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长清人。
善画钟馗
每作画时,必闭户对镜,披袍持笏,盘旋舞跃,审视既定而后落笔。
天顺时游京师,求画者甚众,朝鲜使臣必购之以为归赀。
时人称之“刘钟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笈甫。
官四川通判。
善画钟馗
潘椒坡爱其变态百出,为撰《钟馗画记》。
周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
头颅奇大,人称周大头。
善画钟馗,深得威猛之态。
以用左手握笔,所绘衣纹树石皆从左转。
又能裁古藤为几杖,极工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池州青阳人,字允元。工诗赋,有时名。懿宗咸通十三年进士,为咸通十哲。授校书郎,历福昌尉,迁建德令。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允元,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
懿宗咸通十三年(872)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历福昌尉,调建德县令。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五四(按《唐诗纪事》所记周繇事迹与元繇字为宪者相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唐才子传校笺·补正》卷八《周繇》条。
周繇工诗能赋,以《明皇梦钟馗赋》知名,为“咸通十哲”之一。
其家贫,好苦吟,“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诗禅’。
”(《唐才子传》)善写景物,颇多佳句。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周繇集》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然中多有元繇诗。
参元繇条。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唐诗汇评
周繇,生卒年不详,字允元,池州(今安徽贵池)人。能诗,咸通中与许棠、张乔齐名,合称“咸通十哲”。十三年(873),登进士第。授校书,调福昌尉。后曾任建德令。有《周繇集》一卷,已佚。大中末,徐商镇襄阳,慕中有御史中丞周繇,字为宪,与段成式、温庭筠、韦蟾等唱和,成式呼之为“老舅”,当元繇之误。《全唐诗》编周繇诗一卷,乃将周繇诗与元繇诗混编。
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繇字为宪。池州人。咸通十三年进士。调建德令。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繇)及咸通进士第,以《明皇梦钟馗赋》得名,弟繁,亦工为诗。
调池之建德令,李昭象以诗送之曰:“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
唐才子传
(繇)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为“诗禅”。警联如《送人尉黔中》云:“公庭飞白乌,官俸请丹砂。”《望海》云:“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甘露寺》云:“殿锁南朝像,龛传外国僧。”又“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又“白云连菌阁,碧树尽芜城”,《江州上薛能尚书》云:“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又“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等句甚多,读之皆使人竦,诚好手也。经云:过而不能改,是谓过矣。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观于时以诗禅许周繇,为不入于邪见,能致思于妙品,固知其衣冠于裸人之国。昔谓学诗如学仙,此之类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