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英乂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 首
引用典故:欃枪 独坐 骅骝 细柳营 金碗 齐说客 厌祢衡 祅星 依刘表
诏发西山(一作山西)将,秋屯(一作营)陇右兵。
凄凉馀部曲,燀(一作烜)赫旧家声(英乂父知运都督陇右,威震西陲)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
艰难须(一作思)上策,容易即前程。
斜日当轩盖(一作归)卷旆旌。
松悲天水冷,沙乱雪山清。
和虏犹怀惠,防边不(一作讵)敢惊。
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一作得)专征。
燕蓟奔封豕,周秦触骇鲸。
中原何惨黩,馀(一作遗)孽尚纵横。
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
内人红袖泣(一作短),王子白衣行。
宸极(一作妖)(一作大),园陵(一作林)杀气平。
空馀金碗出,无复繐帷轻。
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
罘罳朝共落,(棆木似楩)夜同倾。
三月师逾整,群胡(一作凶)势就烹。
疮痍(一作恭承)亲接战,勇决(一作馀勇)冠垂成。
妙誉期元宰,殊恩且列卿。
几时回节钺,戮力埽欃枪(彗星)
圭窦(一作蓬户)三千士,云梯七十城。
耻非齐说客,祗(一作甘)似鲁诸生。
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随肩趋漏刻,短发(一作愧)簪缨。
径欲依刘表,还疑(一作能无)厌祢衡
渐衰那(一作宁)此别,忍泪独含情。
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
人频坠涂炭,公岂忘精诚。
元帅调新律(一作鼎),前军压旧京。
安边仍扈从,莫作(一作无使)后功名。
⑴ 宜春院女妓谓之内人
⑵ 织丝为罗网之状,以盖宫殿檐户间
① 即阳济,时兼御史中丞
引用典故:风病辞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一作当)帐下难。
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
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邻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
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
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衰有馀,夫何激衰懦(叶煖去声)
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职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
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通鉴》:“臧玠之乱,澧州刺史杨子琳讨之,取赂而还。初,崔旰杀郭英乂,子琳起兵讨旰,杜鸿渐各授官以和解之。及子琳攻旰败还,纵兵涪夔,卫伯玉请于朝,以为峡州团练使。”甫诗所谓“褊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者,合前后三叛言之也。“始谋谁其间”,盖追论鸿渐、伯玉,故曰“回首增愤惋”。唐藩镇有事,俱用偏裨上表,假众论以胁制朝廷也)
恭谒昭陵(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昭陵名偶同贞观,继创于汤光有乎
劫父叛君迹早异,戕兄害弟事尤殊(史称唐高祖初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裴寂为副监太宗阴与寂谋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因说高祖举事是劫父叛君也又太宗为秦王时以兵入元武门杀兄太子建成及弟齐王元吉高祖乃以为皇太子八月即皇帝位于东宫云云是其君臣父子兄弟之间遗憾多矣我贝勒太宗受命之初礼亲王以长让德作议书遍示诸大臣言绍承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自顾德薄愿共推戴从所四贝勒嗣位太宗辞让再三王意益恳切始请至今世袭亲王恩施罔替戊戌曾有诗纪事云贝勒让帝如汝阳盖纪实也)
兵临弗取仁犹著,雠复乃居义正符
五世元孙虔展拜,恨惟未及效驰驱。
⑴ 贞观之观有读平声者佩文韵府两牧之然以系辞天地之道贞观者也例之究以去声读为是
⑵ 我尊称太宗文皇帝庙号及太宗昭陵均与唐太宗同然唐惟亲历行阵不愧开创其他实多惭德岂如我烈光太宗继承而兼创业比于唐之文皇尤为休有乎
⑶ 天聪三年我城勒大臣请攻太宗亲统大师伐明围困燕京诸贝太宗曰攻城固可必得倘失我一二良将劲卒即得百城亦不足喜遂止弗取如天之仁惟怀永图实与覆载同量矣
⑷ 明政不纲流贼攻陷燕京吴三桂因请兵于我睿亲王统师扫殄寇氛为胜国复雠乃恭迎已世祖章皇帝入关定鼎取天下于明社墟之后得统之正实前古所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