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符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遽愁春草歇,驱马春山中。
夜宿禅关下(一作香深处),时将心赏同(一作闲谭梦复同)
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
终愧渊明辈(一作明日西行去),玄言对远公(一作回望此寺东)
小江村,粉墙络满江蘅。
柳丝边兽环静掩,降阶乍识飞琼。
话乡闾新踪共寄,传名姓旧迹犹萦。
烟絮迷离,风灯历乱,少年羁旅此时情。
莫不是天寒翠袖,一例也飘零。
空惆怅,荒溪有鹤,孤馆无莺。

记年时蓉娘语我,读书曾共深更。
卷湘帘清吟摊卷,挑银烛幽怨调筝。
爱国芳心,拿云奇气,河山纤手许同撑。
怎禁得相逢此地,疑梦复疑醒。
还留待,画眉归去,共话前盟。
无题 其五 清 · 黄之隽
五言排律
水香甘似醴,芳霭远如尘。
久雨巫山暗,馀霞洛浦晨。
云鬟方自照,粉泽更宜新。
只待纤纤手,如生小小真。
露浓妆面湿,风动翠娥颦。
步步承罗袜,悠悠思锦轮。
双眉初出茧,比目定为鳞。
玉漏三星曙,金闺二月春。
锦江元过楚,花洞不知秦。
前对芙蓉沼,斜临杨柳津。
应知窗下梦,莫爱橐中珍。
波动疑钗落,池平见月匀。
可怜倾国艳,本自细腰人。
阮籍蓬池上,应休别卧邻。
注:水香(袁皓重归宜春偶成)芳霭(温庭筠宿澧曲僧舍)久雨(杜甫晴)馀霞(段成式小小写真联句)云鬟(裴度中秋夜听歌联句)粉泽(席夔赋得竹箭有筠)只待(太宗咏乌代陈师道)如生(郑符小小写真联句)露浓(元稹表夏)风动(刘禹锡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步步(李群玉赠回雪)悠悠(李适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双眉(陆龟蒙偶作)比目(张希复小小写真联句)玉漏(李贺恼公)金闺(刘宪折杨柳)锦江(杜甫谒先主庙)花洞(吴融和韩侍郎无题倒次元韵)前对(李怀远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斜临(皮日休渔梁)应知(贯休晚春寄张侍郎)莫爱(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波动(张敬徽采莲曲)池平(杜牧梁秀才见赠二十韵走笔依韵)可怜(张祜吴宫曲)本是(陆龟蒙赠远)阮籍(李夔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应休(许棠送王侍御赴宣城)
凤箫二十六韵(丁丑) 清 · 袁枚
五言排律
① 凤,故待年女也,长而痘痂着面,乃聘陆姬。以乞香亭,又复不果。有蒙古将军聘之,箫请行。
鲛室泣冰绡,秦楼别凤箫。
碧天红线远,法曲紫云飘。
玉自昆山种,珠从合浦招。
目成初见处,姅变可怜宵。
解诵灵光赋,才胜金步摇。
留仙风里待,按管月中调。
秋水明清睐,修篁束细腰。
近花香转澹,采药路非遥。
一日麻姑爪,三生脂夜妖。
寿阳梅点点,獭髓影萧萧。
洒面云为雨,分香手握椒。
看春心未满,得宠兴仍饶。
二月姑苏舫,江东大小乔。
家鸡忘逸少,远水聘云翘。
已见新加旧,难堪暮与朝。
瓜期迟短漏,眉恨锁长条。
欲住情终怯,将离梦复憀。
鹡鸰情太薄,蠃蜾语空撩。
竟作乌孙主,甘从皂北雕。
宜城嫁琴客,琼智降弦超。
傒语吴音断,琵琶塞草凋。
卿悲秦吉了,我唱董娇娆。
宛转遗簪恋,凄凉旧粉消。
人间无正色,花信有惊飙。
愿系他生臂,休憎后续貂。
思量主人意,海水作春潮。
宿吴山楼 明 · 谢肇浙
五言绝句
佛火明还暗,羁魂梦复惊。
秋风一夜起,落叶与窗平。
① 寺取大兴两字坊名一字为名。《新记》云:“优填像,总章初为火所烧。据梁时西域优填在荆州,言隋自台城移来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开目,其工颇拙,尤差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岁旱则官伐其枝为龙骨以祈雨,盖三藏役龙,意其木必有灵也。东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自是无汗。宝历末,予见说已十五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经,斋时鸟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左顾蛤像,旧传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寘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陈宣帝。”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有松堪系马,遇钵更投针。
记得汤师句,高禅助朗吟(成式)
乘晴入精舍,语默想东林。
尽是忘机侣,谁惊息影禽(希复)
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
方同嗅薝卜,不用算多罗(符)
① 寺取大兴两字坊名一字为名。《新记》云:“优填像,总章初为火所烧。据梁时西域优填在荆州,言隋自台城移来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开目,其工颇拙,尤差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岁旱则官伐其枝为龙骨以祈雨,盖三藏役龙,意其木必有灵也。东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自是无汗。宝历末,予见说已十五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经,斋时鸟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左顾蛤像,旧传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寘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陈宣帝。”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相好全如梵,端倪祗为隋。
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成式)
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
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希复)
① 净土院门外,相传吴生一夕秉烛醉画,就中戟手,视之恶骇。院门里,卢棱伽常学吴势,吴亦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之,谓人曰:“棱伽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中门窗间,吴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何人画,人物颇类阎令。寺西廊北隅杨坦画近塔天女,明睇将瞬。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高三丈馀。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干画,元中书赞。东廊北头散马,不意见者,如将嘶蹀,圣僧中龙树、商那和修绝妙。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鸾画,药师菩萨顶上莪葵尤佳,塔中藏千部妙法莲华经。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因问《两京杂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吴生画勇矛戟攒(成式),出变奇势千万端(希复)
苍苍鬼怪层壁(符),睹之忽忽毛发寒(成式)
棱伽之力所疲殚(成式),李真周昉优劣难(符)
活禽生卉推边鸾(成式),花房嫩彩犹未乾(希复)
韩干变态如激湍(符),惜哉壁画世未殚(成式)
后人新画何汗漫(希复)
① 寺取大兴两字坊名一字为名。《新记》云:“优填像,总章初为火所烧。据梁时西域优填在荆州,言隋自台城移来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开目,其工颇拙,尤差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岁旱则官伐其枝为龙骨以祈雨,盖三藏役龙,意其木必有灵也。东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自是无汗。宝历末,予见说已十五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经,斋时鸟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左顾蛤像,旧传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寘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陈宣帝。”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天心惟助善,圣迹此开阳(成式)
载恐雷轮重,絙疑电索长(希复)
上冲挟螮蝀,不动束锒铛(成式)
饥鸟未曾啄,乖龙宁敢藏(希复)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闲中好,幽磬度声迟。
卷上论题肇,画尽僧姓支。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