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边蔚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3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嘉庆九年夏,梅雨淋不止。
苏松杭嘉湖,水涨及千里。
有秧不得插,粮价顿倍蓰。
贫民遂哗然,抢劫以救死。
掠入姑苏城,一日数百起。
大吏禁不得,阓阛尽罢市。
城门闭三日,搜捕始稍弭。
吾常地势高,被浸亩无几。
亦以粮价昂,闻风动奸宄。
余家米一囷,亟粜慰桑梓。
非以种德殷,亦岂邀誉美。
但散区区积,冀免耽耽视。
谁知价过廉,先声播远迩。
熙熙为利来,将我春台比。
或腰悬囊橐,或手挈筥篚。
万众如涌潮,轰阗声沸耳。
有黠者一呼,无钱可得米。
竞作跃冶金,搬运捷五鬼。
强者负肩背,弱者伤股髀。
恨不手一双,多生百十指。
更有红颜妇,脱裤布裙底。
但贪裹粮多,弗顾失裈耻。
斯须百廿石,攘敚净如洗。
呜呼为善难,利人反害己。
方惭涓滴微,忍傅讼狱理。
所虑民气骄,目已无法纪。
兹事关隐忧,苍茫向天咫
⑴ 余尝爱东坡句:「潜鳞有饥鲛,掉尾取渴虎。」盖虎饮于河,为蛟所食也。以十字写之,毫无剩义。此抢米事,有妇脱裙内敝裤作囊盛米者,亦欲以十字写之。初云「脱裤有红颜,作囊裹白米」,但裤外尚有裙,故可脱。今裙字意不见,竟似裸露矣,故改作四句,乃始叹前人鍊句真不可及也
轻舆兀兀乘朝晖,渐入山径行逶迤。
昨日喜与山相见,今日得与山相随。
山中老翁迎我笑,借问久矣来何迟。
答云王都富且乐,四方车马皆奔驰。
我虽疏慵亦勉强,天恩得邑方南归。
山林朝市不同调,公虽高简宜无讥。
老翁闻语更欢意,为我煮水烧松枝。
山家十钱得升酒,劝我引觞聊沃饥。
为翁一奏白雪(豫章本作云)曲,翁亦为我歌紫芝。
此声淡泊极有味,往往世俗无人知。
山中之乐有如此,嗟我舍此将焉之。
景运中天启,英贤二八徵。
勋华千载盛,元恺一时升。
共赞明良治,群推伯仲称。
数原符岳牧,德合佐林烝。
布化垓埏遍,论才达适增。
嘉猷臣黼黻,高胄帝云仍。
敷奏重瞳举,赓飏百揆承。
彤庭方吁俊,三五庆咸登。
① 文集、蒋刻本作风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惟我昭陵,公乃得升
天下无朋,国有魏公。
公乃得容,不朋以忠。
风波既散,高山独见。
小人是叹,昔贤在是。
宁论厥似,闻其百世。
遗事云。明皇于勤政楼。以七宝妆成山。座高七尺。召诸学士讲议经旨及时务胜者得升焉。唯张九龄论辨风生。升此座。馀人不可阶也。
谈经汉殿惟重席,落笔龙门只夺袍。
争及开元张学士,独升七宝玉山高。
识字 元末明初 · 孙作
文章不经世,识字长苦饥。
而令七尺躯,愧此一鸱夷。
何似不读书,买牛荷锄犁。
六经垂照耀,九道驰坦夷。
天门西北开,达者得升跻。
儒冠立其下,宁问渠是谁。
凤雏生不凡,三日愿高飞。
蓬鸠远未识,老死安其卑。
二鸟各适性,吾方定其施。
鸠兮鸠兮汝勿嗤,朝阳合得凤来仪。
一举万里青云栖,汝鸠虽老安得知。
流民多未归,岂真异乡乐?
乞食投异乡,尚堪救枯涸。
归虽居有庐,势将断藜藿。
官赈亦虚文,得升不施勺。
可怜东西邻,延颈伺沟壑。
碧空梅花枝,吾惭对清酌。
独酌谣,独酌无所知。
离离春心开,飘飘若游丝。
山风为我披襟,百舍为我行吟。
楼高三层,月不得升
燐火飞出,光明若灯。
上楼钟声三,下楼鼓声四。
冥冥濛濛飞雨至,蝙蝠吓人还展翅。
共 3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