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袖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用意十分巧画眉,妆成独自惜容仪。
非缘郑袖能歌舞,自是人心著处迷。
题武关(839年) 唐 · 杜牧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屈原 怀王迹穷 郑袖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桃花赋(866年9月) 唐 · 皮日休
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后苏相公味道得而称之。广平之名遂振。呜呼。夫广平之才。未为是赋。则苏公果暇知其人哉。将广平困于穷。厄于踬。然强为是文邪。日休于文尚矣。状花卉。体风物。非有所讽。辄抑而不发。因感广平之所作。复为桃花赋。其辞曰。
伊祁氏之作春也。有艳外之艳。
华中之华。众木不得。
融为桃花。厥花伊何。
其美实多。儓隶众芳。
缘饰阳和。开破嫩𦹛。
压低柔柯。其色则不淡不深。
若素练轻茜。玉颜半。
若夫美景妍时。春含晓滋。
密如不干。繁若无枝。
妦妦婉婉。夭夭怡怡。
或俛者若想。或閒者如痴。
或向者若步。或倚者如疲。
或温黁而可薰。或婑媠而莫持。
或幽柔而旁午。或扯冶而倒披。
或翘矣如望。或凝然若思。
或奕偞而作态。或窈窕而骋姿。
日将明兮似喜。天将惨兮若悲。
近榆钱兮妆翠靥。映杨柳兮颦愁眉。
轻红拖裳。动则袅香。
宛若郑袖。初见吴王。
夜景皎洁。鬨然秀发。
又若常娥。欲奔明月。
蝶散蜂寂。当闺脉脉。
又若妲巳。未闻裂帛。
或开故楚。艳艳春曙。
又若息妫。含情不语。
或临金塘。或交绮井。
又若西子。浣纱见影。
玉露厌浥。妖红坠湿。
又若骊姬。将谮而泣。
或在水滨。或临江浦。
又若神女。见郑交甫。
或临广筵。或当高会。
又若韩娥。将歌敛态。
微动轻风。婆娑暖红。
又若飞燕。舞于掌中。
半沾斜吹。或动或止。
又若文姬。将赋而思。
丰茸旖旎。互交递倚。
又若丽华。侍宴初醉。
狂风猛雨。一阵红去。
又若褒姒。初随戎虏。
满地春色。阶前砌侧。
又若戚姬。死于鞠域
花品之中。此花最异。
以众为繁。以多见鄙。
自是物情。非关春意。
若氏族之斥素流。品秩之卑寒士。
他目则目。他耳则耳。
或以昵而称珍。或以疏而见贵。
或有实而华乖。或有花而实悴。
其花可以畅君之心目。其实可以充君之口腹。
匪乎兹花。他则碌碌。
我将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惧俗情之横议。
我曰不然。为之则巳。
我目吾目。我耳吾耳。
妍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
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
齐楚本相依。
蓦尔乖离。
谁知郑袖信张仪。
叵奈怀沙哀郢日,愁绝湘累。

纤细斗腰肢。
几个人儿。
无端掩鼻见猜疑。
蕙辩兰骚何限恨,瑶诼蛾眉。
乌夜啼 南宋 · 姜夔
老乌栖栖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叶死,犹啄枯枝觅虫蚁。
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
吁嗟老乌不自知,墙头屋上纷成群。
吴中贵游重鹦鹉,千金远致能言语。
花底红绦郑袖擎,盘中碧果秦宫取。
天生灵物得人怜,过者须来鹦鹉边。
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
箜篌山神女庙效庾体(乙酉正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排律
落帆琵琶峡,弭棹箜篌岑。
灵踪传自古,高文徵在今。
碧瓦明青嶂,红墙表素浔。
恭闻神女祀,犹知宋玉心。
淑女求君子,贤臣畏孔壬。
倾怀二姚远,属想九侯深。
郑袖非专宠,怀王岂见禽。
秦昏终莫恃,楚怨有遗音。
从来哀窈窕,匪曰进荒淫。
国风能好色,朝云亦献箴。
仙軿常引鹤,神弦每出鲟。
江流环玉帐,巫峡起春阴。
阳台晴霞煖生缬,削玉六双云嵽嵲。
白盐赤甲秋未零,侧树攲岩妥鳞𩧆。
雾毂烟軿两朱凤,紫琼锒铛碧瑶鞚。
辙飞不点九地泥,泥滓各谐蝼蚁梦。
兰台词客词诡奇,讽微劝广胡不思。
更欲张仪聘燕赵,却嫌郑袖黄金少。
天教三户归嬴政,郑袖张仪俱听莹。
谁知泽畔苦吟身,九死甘心为同姓。
残膏剩馥倍有灵,千秋兰芷扬芳馨。
漫言词章乃末技,本之忠孝堪为经。
可惜洛阳汉年少,才高量浅空伤悼。
涉江投赋吊骚魂,迁谪虽同不同调。
著书投阁尔何人,露才扬己嗤先民。
试问美新贪苟活,何如哀郢遭沉沦。
繄余疏贱邀殊遇,属草三年玉堂署。
一麾外擢岂飘零,梦里春明也回顾。
扁舟夜过左徒祠,云惨星昏月堕时。
美人不见瑶台影,香草犹闻露气滋。
① 景泰乙亥秋八月予家居无聊乃稽往事述旧闻因而勉赋五言古诗六十八首谩录于此云
彼姝者谁子,云是南国娃。
幽闲不踰节,自幼本良家。
娥眉妒新月,玉貌羞春花。
一朝入楚宫,容色绝世誇。
终焉郑袖忌,劓鼻空成嗟。
欺世但凭三寸摇,诋诬只要一时枭。
假真马鹿谁分辨,生死鸡虫任大潮。
绝路嗣宗徒哭泣,善歌郑袖足妖娆。
一篇读罢情怀恶,月色朦胧照碧宵。
共 2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