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武

相关人物:共 33 位
共 9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传杯今夕是初筵,良友相于可判年。
刚喜入春方七日,况逢毕至有群贤。
林中蕙草曾生未,江上梅花尚宛然(有盆梅一本老干疏花绝可爱)
烂漫星桥三夜月,后期更约试灯先。
送沈居士还太原 唐 · 皎然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独酌谣 郊居赋
辞官(一作乡)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名重郊居赋(沈休文作《郊居赋》),才高独酌谣(沈文子作)
浪花飘一叶,峰色三条
高逸虽成性,弓旌肯忘(一作妄)招。
名盛望尤备,枝披实亦繁。
无由究贤业,犹幸立斯言。
书在经逾显,人亡道更尊。
九京如可作,与子共南辕。
天官所以管辖多士。藻鉴时英。
奉帝俞者。实在于德。
为右司者。必资于明。
于是悬镜之照。主衡之平。
照之无私也。自分妍之与丑。
平之有准也。不失重之与轻。
贤以此达。政以此成。
伊晋室之妙智。得山公之令名。
渊矣深量。直哉惟清。
当为政之时。九流式序。
及没世之后。千古流声。
原夫启事之端。得贤为上。
振淹滞于管库。升侧陋于草莽。
人则荐归。士无长往。
朝必举贤。罗幽人之贞吉。
官必有能。见君子之道长。
退李祐(一作允)而圣主佥谋。荐羊祜而国人所仰。
珷玞悬识。自有卞和之鉴。
骐驎不遗。无惭伯乐之赏。
由是大张明试。广示劝助。
惟才者不悔其来。无德者亦得其去。
王戎简要。何所能名。
裴楷清通。于兹寡誉。
九原可作。思文子之与归。
千载傥交。望叔夜之何处。
当今有司明遗政。缉隐逸。
吉人时荐。多士岁入。
高衢以骋。若积水之奋鳞。
幽谷必登。比初雷之启蛰。
实薰莸之有间。固青紫而可拾。
客有希山公之密启。庶场苗之维絷。
业盛唐尧际,功成文子军。
累承三帝宠,六比五臣勋。
画角悲寒吹,愁笳咽晓云。
圣朝忠义骨,今日委荒坟。
引用典故:山公访嵇绍 赵武见韩侯
山公访嵇绍赵武见韩侯
事去恩犹在,名成泪却流。
一官同北去,千里赴南州。
才子清风后,无贻相府忧。
送四明汪文子 南宋 · 陈傅良
五言律诗
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
在汉孝宣。厉精理道。则有魏相通故事。丙吉知大体。百职修明。中兴有声。惟皇帝在位十四祀。得贤相成纪公赵氏。受天清淳。佐时缉熙。本洪范之正直。躬大雅之明哲。左辅右弼。调和鼎味。降祥而生。尽瘁而终。时贞元十三年。年六十一岁。上震悼不视朝三日。诏奉常具仪法。册赠太子太傅。又俾百执事为位。哭于其庭。吊祠礼赙。率有加等。二府之属。或铭其德于寿堂。或状其行于考功。有司稽实。谥曰贞宪。公之盛业。斯谓不朽。又举其始中终之略。识于神道。公讳憬。字退翁。天水陇西人。其先成子之文。宣子之忠。文子之知人。左邱明太史公实书之。曾王父仁本。皇司列少常伯同东西台三品。以忠清励翼。多所发明。乾封总章之际。号为称职。王父赠赵州都督谊。历右司郎中乾封县令司仆少卿。烈考赠郑州刺史道先。仕至洪州录事参军。惟祖祢含章。故庆延追锡。崇构丕矩。复大于公。公保抱之岁。生知色养。羁贯之年。则无幼志。及夫被儒服。践法言。敬直而文。肃庄而温。端诚博物。错综古今。非大中至正。不接于心术。宝应中。元宗崩。肃宗幸梓宫。有司议方中复土之制。时西鄙日耸。岁饥人流。公以王者追孝。恤礼宜俭。褐衣上疏。词指约明。君子曰。此刘更生谏昌陵之言也。息偃江介。名声籍甚。始佐州司。乃辟戎车。自试守江夏尉。三迁至监察御史。其后翘车继辙。贤侯虚左。大凡难理之府。皆待公为重。历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丁太夫人忧。柴毁孺慕。殆将死孝。感导善气。降为嘉生。有芝煌煌。秀于壤树之侧。公默而去之。人莫知者。既免丧。徵拜水部员外郎。未几。检校工部郎中副湘中七州军事。居一年。诏领留府。寻践方伯。以中执法锡金印紫绶。罢职家居。拜给事中执法。怀和北狄。有下嫁册命之礼。复兼宪丞。以副皇华。旋轸未至。迁尚书左丞。俊乂用彰。皆以贞胜。其初抚封。上狩于汉中。守臣之任。忧寄愈切。公恤隐布和。仁而爱人。舆师知训。善吏乐职。行之三年。教化明备。厎贡有艺。赋政不烦。絜矩以杜奇邪。露章而无吐茹。飞语雷动。明诚山立。受代踰年。事实敷闻。故有左曹之命。讲贯旧章。惟直是视。刑或失入。议将必还。公望日盛。其勤靡盬。故有和戎之役。致赐谕旨。协宁殊邻。疆场之言。专对而不跲。纪纲之仆。承事而不征。保就安利。北方感悦。故有在涂之拜。整南宫之纪律。起郎吏之功绪。风望素重。法制尤精。常岁终举吏可以长人者。或以其细故深诋。将以病公。公乃移书自讼。请下其考。有博大之度。无怨欲之私。一台承式。六辔在手。持刚体要。善否有章。故积公辅之望。贞元八年夏四月。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明年五月。转门下侍郎。以厚德载物。以全才宣化。举直尽忠。敷纳详明。正百度之本。去一朝之便。事有统纪。心无面从。嘉猷谠言。镇定宏大。谦厚而不伐。持平而居易。辟邪塞违。贞厉而不校。陟恪始终。帝载用和。嚱夫。先正常伯历左肃机东台侍郎。充著休功。再参大政。公皆践之。是以似之。尝以为汉庭诸公。罕备其用。以石庆之醇谨。而不能关决。薛宣之方略。而失于烦碎。翟方进之通明。而固其位。公孙宏之节俭。而近于名。公备有其长。彼实多缺。唯丙魏所履。我无愧焉。向使天与之年。尽行其道。则公之所化。可胜既乎。故其登庸也。士之仁者相贺。而不仁者相吊。其全归也。士之仁者相吊。而不仁者相贺。斯可知已。至若睦中外之姻。而均其禄赐。严宗庙之祀。而不理第室。启手足之日。家无馀财。奉终即远。待恩礼而后备。难矣哉。嗣子宣亮全亮元亮承亮等。伯季以门子为宏文生。叔仲始解巾受禄。皆禀德风。幼而孝谨。以十一月景午。时得吉卜。奉公之丧。祔窆于河南缑氏县景山之原。礼也。以德舆叨居宰士。尝辱深知。职奉赞书。备详盛烈。俾刻金石。闻于无穷。铭曰。
晋有成宣,代称忠勋。
先正常伯,匪躬事君。
缵复于公,为时献臣。
德不踰闲,心不违仁。
贞其所履,以翼天子。
大猷是经,中立不倚。
乃赋明命,宜跻遐纪。
吾道方伸,修涂遽已。
缑原苍苍,宰树成行。
令名章章,乐石在旁。
噫嘻太傅之风,永代不忘。
岁在戊寅夏五月甲子。居守天官扶风公以病就第。考终命于京师永命里。春秋七十四。越三日丁卯。追命为太子少傅。秋七月甲子。归全于万年县少陵原。前此又诏有司。以卤簿鼓吹。饰其仪法。以德以劳。以荣以哀。馨香光大。为宗工表式。公讳亚。字次公。汉建平侯延年二十一代孙。曾祖元道。皇右千牛。王父含章。皇上郡司马。赠岳州刺史。烈考绎。皇忻州秀容县令。赠左散骑常侍。公承积德之淑灵。禀中和之粹精。山立扬休。得时大行。历谏议大夫给事中。再兼御史中丞。繇睦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三兼御史大夫检校礼部吏部二尚书。正色于朝。而文宪损益。懋功于外。而藩服轻重。宣力以肆勤。纳忠而爱人。稽于法制。导以善利。魏昭子能理大官。赵文子能恤大事。足以断国论。谋王体。殆不可及已。早岁州里举经明。既授初命。以为大厦之材。不可以植培塿。南溟之翼。不可以栖榆枋。于是初服燕居。博通偫书。深探理古之道。焯见天人之际。天宝末。盗秽两都。宣皇在岐。褐衣召见。前席三接。实贡昌言。以扶大统。乃以处士授校书郎。其后三辟大府。五登郎位。清议善价。必归于公。大历中。宰府擅朝。交利崇党。司谏八年。嶷然贞厉。尽规时疾。天下直之。权臣既诛。乃擢左曹。先是魏壁未下。东师既老。密疏方略。深图理安。再勤皇华。大布清问。导以善气。洒其他肠。不宁方来。克协宸虑。故先皇今上。皆以公之才。可以大受。姑以九牧四征。试其多能。钟陵上游。提封七郡。命公以廉问之政。师役之后。因缘烦费。杂征逋赋。尽削其书。未逾年而庸亡自占。与夫家相半。能厚下矣。函关陜服。介于周秦。命公以藩屏之任。化用清静。身为律度。里闬无吠犬。府庭无诤词。四封之内。幼艾相贺。能去烦矣。河灵蒲坂。陶唐所理。命公以尹正之重。地本沃饶。化之纯俭。尽以解梁之盬。归于有司。凡缗物钱之息其出。池泽之赋其入。岁一万万。率皆罢废。不以利为利矣。扬州葆强。都会庶富。命公为节制之帅。日讲军实。岁修职贡。师贞人和。政成事时。河渠填淤。积岁为病。乃酾二浸于蜀冈之西。浚旧坊以股引。顺地泐而启闭。涤源导滞。力省功倍。邗沟之人。受其赐而歌颂之矣。勤学在公。尽瘁其身。上思褒优之礼。乃命保釐之任。昔在成周。三后协心。公率其道。宽而有制。且以洛苑汝坟。弃地可辟。籍其介夫。颁以稼器。岁皆登成。人用洽和。地官以之省费。游手以之务本。分正七年。厥后用加。徵还京师。日俟其复。天则不吊。竟孤人望。夫人范阳郡夫人卢氏。茹未亡之哀。既虞而终。无子。以犹子某为后。悲夫。初公文章合雅。议论经远。见知于太尉房公琯。受辟于卫国杜公鸿渐。以志气才业。英华博厚。合于彭城刘公晏赞皇李公栖筠。以道义经术。研几尽性。合于司徒杨公绾司业张公参。或以公得时中之道。或以公有事外之致。皆曰。聆次公之言。可以书绅作宪。至于博约后学。章明远至。有阙里之善诱焉。有平舆之深鉴焉。噫嘻。昔汉武帝以韩安国为国器。刘向谓董仲舒有王佐之才。当理平之时。或蹇或徙。止于御史府胶西相。竟不得总秉国成。扶赞化育。则公之位望。终不相配。亦如是耶。昔鲁视丰碑。卫铭烝彝。近古鼎不以窆。追琢介石。楬于道周。参鲁卫之遗也。公从父弟太子宾客黄裳。德位相伦。友悌相辉。功衰之丧。加人一等。以德舆辱公之知。俾论风烈。惧词之不敏。而无愧焉。铭曰。
昔在周邦,实宪吉甫。
于惟杜公,亦备文武。
武弁峨峨,玉声锵锵。
公在左垣,羽仪周行。
钩膺濯濯,文马翼翼。
公为元侯,表率方国。
推诚导利,兴事任力。
陟恪清时,作稽忠德。
冢宰是职,周郊是式。
宜永介福,如何不淑。
寿堂幽閟,襚印荣饰。
勒铭于兹,山石无极。
乙卯元旦试笔用丙午韵(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回忆登基乙卯岁,戌之月值亥之辰(是年九月初三日御殿即位其日己亥)
熙雍历历胥过载,耄耋匆匆竟逮身。
企圣效王虽励志,日孜月矻祇惭神。
钦承天眷诚独厚,幸得乾隆纪六旬。
覆载无私照莫停,奉三屋漏即明廷。
风霆雨露何非教,朔始望初凛示形(日月之食虽千载以前可坐而致然今岁正月朔望上天垂象为君者自当心存警凛惟是应天下天以买不以文子上冬心深思过自贵见诸实政臣民昭然共知不事求言招谏之虚文也)
帝命不违钦顾諟,心传将近慎聪听。
(平声)乎群仰中天丽,喜爆声喧岁旦宁。
共 9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