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无恤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受命者。谓文王受天命而王。文王以纣时为岐侯。躬修道德。执行仁义。百姓亲附。是时纣为无道。刳肥斮涉。废坏仁人。天统易运。诸侯瓦解。皆归文王。其后有凤皇衔书于文王之郊。文王以殷帝无道。虐乱天下。皇命已移。不得复久。乃作凤皇之歌。其章曰:○逯案。《乐府诗集》作文王操。引琴操曰:纣为无道。诸侯皆归文王。其后有凤皇衔书于郊。文王乃作此歌。据此本篇以作文王操为是。
翼翼翱翔彼鸾皇兮,衔书来游以命昌兮。
瞻天案图殷将亡兮,苍苍昊天始有萌兮。
神连精合谋于房兮,与我之业望羊来兮(○琴操上。《乐府诗集》五十七及《诗纪前集》四作文王操。又《类聚》十二、《御览》八十四所引无末句。○逯案。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云云。《韩诗外传》、孔子《家语》所记与此略同。据此。前汉人所传文王操。尚仅有弦无歌。是以桓谭新论谓文王操声纷以扰。骇角震商。只从声曲言之。又此歌望羊二字。沿袭《史记》、《家语》眼如望羊。乃以形容文王者。而《论衡》骨相篇云。武王望阳。语增篇云。武王之相。望羊而已。又白虎通圣人篇云。武王望羊。是谓摄阳。盱目陈兵。天下富昌。是后汉时望羊之说已转属武王。与《史记》、《韩诗外传》不同。今琴操言与我之业望羊来兮。或与我之业望羊来兮。明是文王希冀子发兴集王丛之意。与后汉说同。与前汉说不同。可见歌辞为后汉人之所作也。又歌辞望羊来。来字与前韵不叶。疑当作来望羊三字。)
铜剑赞 南梁 · 江淹
四言诗
永明初,始造旧官,凿东北之地,皆平网迤陇,尤多古冢墓,有人得铜剑,长尺五寸,余既借看,叹其古异。客有谓余曰:「古时乃以铜为兵乎?其可得而闻不?」余笑而应曰:「此证据甚多,殆不俟言。卿既欲知,辄具言之。余案《山海经》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郭璞注曰:「此山出金如火,以之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越绝书曰:「赤瑾之山,破而出锡,若邪之溪,涸而出铜,欧冶铸以为纯钩之剑。」又汲冢中得一铜剑,长三尺五,及今所记干将者,亦皆非铁,明古者以铜锡为兵器也。《周书》称,「穆王时征犬戎,得昆吾之之剑、火浣布,长尺有咫。又有练铜赤刀,割玉如泥焉。」又《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于楚,楚赐之金,既而悔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杜预注云,「楚金利故也。」古者以铜为兵,故《禹贡》云,「荆扬贡金三品。」余以为古者语质而难解,今者语文而易了,独诗云,「元龟象齿。」其实象牙也。书云,「厥包橘柚。」乃黄柑也。金品,上则黄,中则赤,下则黑,黑金是铁,赤金是铜,黄金是金,黄金可为宝,赤金可为兵,黑金可为器。《韩子》称:「昔智伯繇之伐赵襄子。初,晋阳襄子金将尽,问于张孟谈,孟谈对曰:『吾闻董安于治晋阳也,公室悉以铜为柱质,君可发而用之。』于是发之,有馀金矣。」谓此据盖可知焉。又昔夏后氏使九牧贡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于昆吾氏之墟,白若甘搀之地,图其山川奇怪,以形于鼎,使民知神奸,不逢其害,以定其祥,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沸,不舁而自藏,不迁而自行,九鼎既成,定之国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殷纣暴虐,鼎迁于周。每人主休明,鼎虽小而重,其奸回昏乱,虽大而轻。及周显王三十二年,姬德大衰,乃沦入泗水。秦始皇之初,见于彭城。二十七年,始皇东游,大发徒出之,而不能得焉。后汉武帝宾礼百神于汾阴,得大鼎,时人以为九鼎,其详不可得而审也。且荆轲刺秦王之日,匕首击铜柱,铜柱火出,则古者非直以铜为匕首,亦以为殿柱也。且始皇之世,长狄十二,见于临洮,身长三丈,足迹六尺,于是始皇敛天下之兵,铸而象之。故西京赋云,「高门有闶,列坐金狄」是也。又造阿房之宫,其门悉用磁石,磁石噏铁,以防外兵之入焉。以此推之,明知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既不充给,故以铁足之,铸铜既难,求铁甚易,是故铜兵转少,铁兵转多,年甚一年,岁甚一岁,渐染流迁,遂成风俗,所以铁工比肩,而铜工稍绝,二汉之世,逾见其微,及汉建安二十四年,魏文帝为太子时,铸三宝刀,二匕首,天下百炼之精利,而悉是铸铁,不能复铸铜矣。按张华《博物志》亦称,「铸铜之工,不复可得,唯蜀地羌中,时有解者。」由此言之,斯妙久绝。余谓不复能铸铜者,正当不能使利如霜雪,光如云霞,陆斩犀兕,水断蛟龙,岂复不能铸铜炉碗灯耶?然今太极殿前两大铜镜,即周景王铸也。制作精巧,独绝晚世,今之作必不及古,犹今镜不及古镜,今钟不及古钟矣。昔余为吴兴令,凿池,又获铜箭镝数十枚。时有人复于彼山中伐木,得铜斧一口。古铜铸为兵,岂为一据?故备言其详,以发子之蒙矣。古贵铜贱铁,非独此事,按《皇览·帝王冢墓记》,称吴王阖闾冢,铜椁三重,汞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盘郢鱼肠之剑在焉。秦始皇冢,亦以铜椁水银为江河,关东贼发之,至铜椁而取铜,深大不可多得,因此穴墓。汉思王冢,时奢侈,皆生葬,取爱幸奴婢,蓄谷,为铜窗,以通殉葬者气息,兼以水火,守冢给呼召,数十年乃不复闻声矣。晚世之葬,无复此例,然犹自大奢大富大盛,或倾一国之财,或竭一家之宝,或争为宏丽,或竞相高尚,前汉奢于后汉,魏时富于晋世,中原既夷,至于江左,时天下凋丧,制度日衰,富贵之家,犹或厚葬,然论古论曩,亦减损千万倍矣。世愈贫狭,哀礼愈薄。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钉,悉用细腰,其细腰之法,长七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状如木秤,两头大而中央小,仍凿棺际而安之,因普漆其外,一棺凡用细腰五十四枚,大略如此,亦可谓至巧矣。其法既绝,亦有铜钉,铜钉之体,皆如今柘钉形也。铜钉既滑,多被发掘,自义熙以来,乃以柘代铜,爰及明器之属,亦多减省,必不得已,乃用乌牙焉,相与皆用素棺,不得施漆,及自棺之外,一无所设,既由贫富之悬,兼以避患之及耳,故为此赞,以明古今铜铁之兵刃,葬送之事焉,乃成赞曰。
悠悠开辟,或圣或贤。
蚩尤铸铜,为兵几年。
天生五才,实此为先。
既古既曩,谁测谁传。
纷纶百代,事无不异。
况乃金铁,国之利器。
风胡专精,欧冶妙思。
于昔则出,于今则秘。
闻之释经,万物澹薄。
在古必厚,在今必恶。
徒侈徒异,徒铲徒削,聊举一概,以明鸿略(《本集》。)
石劫赋 南梁 · 江淹
海人有食石劫,一名紫𧄤。(《艺文类聚》作「嚣」。)蚌蛤类也。春而发华,有足异者,戏书为短赋。
我海若之小臣,具品色于沧溟。
既炉天而铸物,亦翕化而染灵。
比文豹而无恤,方蚌蛤而自宁。
冀湖涛之蔽迹,愿洲渚以沦形。
故其所巡,左委羽,右穷发。
日照水而东升,山出波而隐没。
避伏而不耀,智埋冥而难发。
何弱命之不禁,遂永至于天阏。
已矣哉!
请去海人之仄陋,充公子之嘉客。
傥委身于玉盘,从风雨其何惜(《本集》,《艺文类聚》九十七。)
故许州长史赵公墓志铭(720年11月) 唐 · 张九龄
四言诗
公讳某。天水陇城人。其先受赐于周。所食者赵。下逮襄子。大为诸侯。贻子谋孙。克用保国。有功有伐。无代无之。曾祖某。隋尚书左右仆射淮宁郡公。祖某。金紫光禄大夫殿中监。赠工部尚书武强公。父某。符宝郎。皆发闻馨香。系祚蕃衍。不高位者。则人望焉。公惇师旧业。允迪渊懿。包君子大雅之量。有古人获心之赏。修词以达其道。则质文相半。履行以顾其言。则刚柔并克。弱冠以门子调补湖州参军。转相州司兵参军。学以入官。思不出位。格言清论。始诵今行。属太上皇养德在藩。择贤为吏。公首其举。王曰尔谐。于是引为相王府户曹参军。转法曹参军。及龙德既亨。鹤鸣有应。往而利见。縻以好爵。乃授朝散大夫雍州录事参军。纲领诸曹。罔有不率。秩满。除洛州伊阙县令。事举其中。敛从其薄。惠小镇大。徇公灭私。政之在人。今而遗爱。俄迁徐州司马。未几。转陕州司马许州长史。千里将骋。六辔斯柔。得之自心。动而中节。故其四参州事。再入府寮。一宰畿邑。三为郡佐。莫不所居而绩宣其用。所去而颂因其迹。岂伊苟然。厥繇尚矣。开元八年春二月。疾作革。乙丑。终于官舍。春秋若干。某年冬十有一月庚午。归葬。夫人崔氏祔焉。公自然淡泊。不屑势利。守道贞固。与命推迁。故历年多所。移官数四。不过参佐而巳。岂亦直道之云乎。然而卑以自牧。约而能济。推厚居薄。内居其仁。急病让夷。外多其义。不曰君子。其能尔乎。有子曰令言。次曰令则。泣血加人。抑情就礼。哀愬窀穸之事。恭惟先君之德。验之所履。附之斯文。以传无穷。以慰罔极。铭曰。
猗嗟令德,宽仁合道。
景行行止,风流肆好。
名取公器,善为身宝。
志所以立,政所以宣。
入官惟允,莅事其然。
是仪是式,不忘不愆。
今也终古,后之克祚。
子孙禋祀,春秋霜露。
茫茫九原,斯焉永慕。
域中公子问于方外先生曰。
盖闻水之大也。
下环乎地。
上浮于空。
无象无边。
夷犹洪濛。
百派千流。
皆归于东。
何巨溟之深也。
万古能容。
何九州之高也。
不沦其中。
先生曰。
浑沌死。
乾坤始。
东西倾。
川泽委。
帝乃虑海旁溢
俾山中峙。
复孕以火。
用销其水。
此沃焦之为义。
真帝之元旨者也。
请言其状也。
巉乎崒乎。
赫曦乎。
翕赩乎。
阴阳炽炭。
天地开炉。
景风鼓吹。
赤帝规模。
成于妙有。
拔彼虚无。
处冷能热。
虽燔且濡。
于律则黄钟取法。
在易则既济相符。
坡𡶊兮压海万里。
鸿洞兮烘天一隅。
液冯夷。
轧天吴。
鳞介既难以潜伏。
草木安得其芬敷。
巨灵不能擘。
畏其烂手
愚公不能移。
惮其焚躯。
灵涨疑竭。
大室若枯。
尔其水之来也。
浩浩争奔。
滔滔不住。
蹴岳堆阜。
跳天沃雾。
旸谷无地。
扶桑失树。
雷奔潮走。
雪飞洙聚。
吞吐造化。
浮沈朝暮。
一归墟之积。
积既久而还盈。
一尾闾之泄。
泄不供而旋注。
苟彼不为煎熬。
何物当其委输。
公子曰。
夫万物之是非也。
当务所见。
无矜所传。
不见五岳。
各司一边。
蟠地极天。
吐云含烟。
玉石产其下。
豫章森其巅。
高高下下。
绵绵联联。
方面是传。
祀典是先。
故无事则备王者之巡游焉。
有事则为国家之关防焉。
彼沃焦者。
存耶亡耶。
不知夫去中国几千。
其说何迩。
其功岂然。
先生曰。
古不可以今论。
远不可以近识。
至于先贤先圣。
有功有德。
或始火化。
或始粒食。
或衣裳兆民。
或栋宇万国。
其人岂见。
其道何极。
但日用而不知。
固神化之难测。
抑又人之为意。
见频则不怪。
闻数则不惊。
只如踆乌元兔。
迭代亏盈。
迅雷烈风。
无形有声。
北冰不泮。
南雨无晴。
方诸向月而水出。
阳燧映日而火生。
鹤知半夜。
鸡辨五更。
螟蛉化而蜾蠃负。
洛钟鸣而蜀山倾。
谭如诡妄。
验乃彰明。
傥非目击。
皆必力争。
如沃焦者。
茫茫霭霭。
存于物外。
屹溟涨以独立。
无邱陵之相带。
何地能胜。
帷夭粗盖。
尧灾是弭。
禹功是赖。
但以远而不见贵。
以近而不见大。
何异乎曾参冠百行之首。
出四科而不载。
姬旦有再造之功。
为三监之相害。
有以见深藏若虚。
明道若昧。
只如高称日观。
灵号天孙。
鲁瞻所重。
兖镇攸尊。
能攻善恶。
业召精魂。
何盗蹠寿而幸。
何颜回夭而冤。
何富庆。
何贫原。
灵兽出。
何遭羁縻之困。
海鸟来。
何获钟鼓之喧。
观其倒置。
孰为司存。
又如太华隐嶙。
上五千仞。
碧莲若锸。
高掌如奋。
然而设关太束。
为城太峻。
苟一夫可守。
四塞可镇。
终使险易恃而固易凭。
而令骄易生而荒易徇。
惧则能安。
逸则成衅。
又如岚浮紫盖。
秀擢朱陵。
北渚下压。
南箕上承。
然而聚郁蒸。
限严凝。
雁不可度。
人何以登。
其祸圣贤也。
则帝舜之游不返。
昭王之死无凭。
其殃忠谠也。
灵均有葬鱼之痛。
贾谊有占鵩之徵。
是非不辨。
正直何称。
徒闻金简玉书以为贶。
九向九背而自矜。
又如幽并之墟。
毕昴之位。
岧峣之上。
磊落相次。
然而藏赵符于上。
无恤之不义。
产燕璧于中。
假慕容之神器。
大蛇蜿蜿。
两头何异。
嘉谷薿薿。
五穫何利。
旁扶跋扈之党。
坐索彤弓之赐。
胡不惩革。
而令驯致。
又如据天地之中央。
润河洛之流光。
岧亭壁立。
压謺屏张。
而能降神表瑞。
呼岁呈祥。
控临诸夏。
标准四方。
若乃陈蕃窦武。
一时忠良。
为国除害。
其谋乃臧。
不获天助。
翻为贼戕。
刘聪刘曜。
恣意焚伤。
衣冠草莽。
宫阙犬羊。
俯折地轴。
仰绝乾纲。
汉阳九以遽毕。
晋南渡而寻亡。
曾何固护。
自倚青苍。
月里开宫。
但容童子。
云中捻管
惟引凤凰。
吁其拙哉。
彼五岳者。
长未一分。
短以盈尺。
论名则大。
责实何益。
封公封王。
用圭用璧。
邃宇崇馆。
朱殷粉白。
然识者视之。
何异沐猴而冠。
牵牛负轭者耶。
其次则有非方非岳。
亦怪亦神。
昆崙则树珠田芝。
蓬莱则阙金台银。
周王迷之于辙迹。
汉帝感之于礼禋。
荆山美玉。
献不遇君。
陇山鹦鹉。
语或陷人。
嶰谷有竹。
惨舒不均。
峄阳有桐。
清浊难分。
姑射何灵。
如冰如雪。
巫山何感。
为雨为云。
怪山何怪。
飞来至越。
庆山何庆。
涌出于秦。
若然则远者近者。
大者小者。
如沃焦之功。
实冠于天下。
何以名耶。
至于南面巍巍。
安尊定卑。
建邦设都。
来蛮走夷。
其为武也有干戚鈇钺。
其为文也有俎豆樽彝。
齐纨越絮。
暖必如斯。
周禾温麦。
饱必以时。
胎化卵育。
手捉足驰。
其奉生也有歌钟管籥。
其事死也有棺椁幌帷。
诒子诒孙。
固本崇基。
苟怀襄之不止。
皆垫溺以何之。
若然者。
不惟九土溃而全堕。
抑亦三光荡而崩离。
则尧舜禹汤之道。
没不传矣。
周孔扬孟之文。
又安存斯。
况又上无灌木。
诱良工之斤凿。
下无灵鳌。
招巨人之钓索。
不栖翠羽。
饰绮被之彩错。
不孕明珠。
供魏车之照灼。
不滋金铁。
起兵交恶。
不穴鳄鲸。
吞舟恣虐。
吉凶莫知。
威福宁作。
谁衒肸蚃。
谁藏冥寞。
所以贞珉翠炎。
却绝罔录。
桂汤兰肴。
何尝约略。
固不复邀物以白犬白鸡。
媚人以灵草灵药。
但超世以崔嵬。
为普天之销铄。
于是公子愕然如失。
起而谢曰。
倏忽之神。
能凿人耳目。
俞卢之术。
善治人膏肓。
向者闻众人之论。
浩然若涉津之无梁。
今也闻吾子之论。
㸌然若披云雾而睹太阳。
恨不能凌风云。
乘混茫。
快意极观。
勒铭其旁。
噫。
有名之祀。
所在感彰。
至于山魅射影。
水弩为创。
鸱夷鼓怒。
耕父激扬。
皆沾沃酹。
不乏馨香。
何兹山也。
横绝于万代。
不遇于百王。
将无时如孔子。
岂独行于务光。
近者泰阶未平。
四郊多垒。
贰负尚活。
三苗未死。
水仙则多陷齐人。
米贼则半驱妖鬼。
室散机杼。
田抛耒耜。
郎官困采橡于野。
将卒贫鬻薪于市。
雾足妖兴。
云多阵起。
既走偫望。
犹悬帝祉。
岂褒崇之漏彼。
致灾害之如此。
方今封有功而爵有德。
小不遗而大宁弛。
盖九重之深。
执事者未闻于天子。
春秋战国门 襄子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见中牟以义归。
山赋 北宋 · 吴淑
夫山者,宣也,宣气生万物者也。
尔其天孙日观,终南太一,蓬莱九气,昆崙五色,天台赤城,龙门积石。
访至道于崆峒,识神人于姑射。
江郎之一子还家,林虑之双童不食。
节彼南山,始于一拳。
庋悬之祭,配林是先。
故梁为晋望,岷实江源。
耸香炉之秀出,抗射的之高悬。
至若触石吐云,含泽布气。
鸣陈仓之宝鸡,翔淳于之白雉。
既含情于度木,亦游心于覆篑,登宛委而得书,出器车而表瑞。
黄帝之游具茨,夏王之登会计。
尔其探禹穴,纪秦功,或形标九子,或礼视三公。
著屐尝闻于灵运,朽壤曾询于伯宗。
至若汶为天井,岐为地乳,维应桐柏,毕连鸟鼠。
无恤之临代,美仲尼之小鲁。
或形类冠帻,或状同枹鼓。
感叱驭之忠臣,识捣衣之玉女。
县圃尝留于穆满,疏属曾拘于贰负。
则有石帆孤出,砥柱分流。
巨灵之擘太华,共工之触不周。
秦望则金简玉书,灵秘之所潜隐;
罗浮则璿房琼室,神仙之所嬉游。
又闻嬴政曾驱,愚公欲徙。
觌修羊于华阴,见王乔于缑氏。
指阙远属于牛头,积甲遥齐于熊耳。
至有群玉册府,昆崙下都,洞台灊霍,员峤、方壶。
觞百神者帝台,迎四皓者高车。
及夫瞻挂鹤之悠扬,望盘龙之宛转。
闻苏门之清啸,访酉阳之逸典。
咏于言之饮宿,纪云亭之封禅。
亦有兰岩唳鹤,金华叱羊,再成三袭,朝阳夕阳。
桂阳话石,吴宫采香。
凛冽而风门激吹,晶荧而火井扬光。
若其戴石为砠,多草为岵。
摘天柱之仙桃,采华容之云母,寻谢敷之紫石,访桓温之白纻,骇娲宫之台榭,识仇池之楼橹。
亦有乌龙、白骑,紫盖、青泥,羊肠、鸟翮,马鞍、牛脾。
猿门耸拔,雁塞逶迤。
仙翁种玉,烈女磨笄。
言听蔡诞,约信安期。
见祝融之降崇,闻鸑鷟之鸣岐。
复闻马援壶头,羊公岘首。
挹少室之玉膏,饮洞庭之美酒。
又若望朝霞于赤岸,祀黄石于谷城。
虽阳岐之能买,岂北邙之可平?
陈音以之而立号,张嵊因之而得名。
云气或成于宫阙,风雨曾避于崤陵。
已夫少室登仙之台,句曲华阳之洞。
燕然勒名,祁连作冢。
或功伐攸彰,或灵仙所重。
若过之而身热,经之而头痛,徒为患于蛮貊,而无资于财用。
按:《事类赋》卷七
盗蹠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乃考竺乾教,其旨明踰日。
业以三世论,事匪二生讫。
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
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
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
今岁夏云满,秋熟如火室。
脾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
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
过客为忧惶,儿童亦战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从此毕。
发言嘱后学,此事汝无恤
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无去来,妄想分凶吉。
我先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报亲朋,无学世哭泣。
四时为送葬,庶物甚充给。
遗文三百卷,空言或可习。
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
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
嘱之语方终,忽觉病小醒。
扶几起暂坐,渐渐四体轻。
又过三五日,倚杖登危亭。
俯首视群物,仰面观太清。
秋山叠叠翠,夜月圆圆明。
岂意今之日,犹存危脆形。
凭栏不忍归,聊适我心情。
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少连善降志,无恤能忍诟。
兹亭名耐辱,缔构自吾舅。
樽前湘水清,席下湘山秀。
于焉忘荣枯,终日醉醇酎。
攻愁若攻敌,避喧如避寇。
困久理须通,非徒保无咎。
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升白虹兮贯朝日。
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
霜露下兮百草休,抱此耿耿兮与日星游。
山中人兮招招,耕而食兮无恤
榛艾蓁蓁前吾牛兮,疻不可更扶。
浅耕兮病岁,深耕兮石婴耜。
登山兮临川,雉得意兮鱼乐。
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
日下兮川逝,射雉兮丧余一矢。
佳人兮洁齐,怅何所兮行媒。
南山有葛兮葛有本,我羞餔兮以君之锄来。
按:《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二。又见《皇朝文鉴》卷三○。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