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梵志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恶事惣须弃,善事莫相违。
知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按以上为原卷王梵志诗第一卷。)
草屋足风尘,床无破毡卧。
客来且唤入,地铺稿荐坐。
家里元无炭,柳麻且吹火。
白酒瓦砵藏,铛子两脚破。
鹿脯三四条,石盐五六课。
看客只宁馨,从你痛笑我(案以上六首录自郑振铎本拾遗。为王梵志诗原卷第三卷。惜不全。)
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
不论有益事,且得耳根熟。
梵志翻著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以上二首黄庭坚引梵志诗。)
案:《全唐诗》无王梵志诗,生平事迹不可考。《太平广记》所载,神诞不可信。刘复《燉煌掇琐》据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二七一八号燉煌卷子录出梵志诗一卷,另以三二六六号残卷校之。今即自刘本录出,而取郑振铎本《梵志诗拾遗》补其缺。(王梵志诗卷子原为三卷,上所云即其首卷,二卷今佚,三卷胡适藏之。郑本《拾遗》,即三卷中一部分。)此外馀又见唐释皎然《诗式》及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引梵志诗各一首,今并录附于后。
① 原卷缺题,不分篇段,现将分为十一首
兀然无一事,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陟立切)
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
按:见《祖堂集》卷三,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宛委别藏》本《南岳总胜集》卷下、《沅湘耆旧集》卷十引《林间录》及《王梵志诗辑校》卷六据石刻拓本录黄庭坚书此诗对校。(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收此诗归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实误。《江村消夏录》收该卷后有庭坚自跋,并未以为梵志诗。以此诗归梵志,始于卷末董其昌跋。今唐宋多种典籍皆作懒残作,其昌逞臆之说,应予否定。)
① 原卷缺题,不分篇段,现将分为十一首
吾有一言,绝虑忘缘。
巧说不得,只用心传。
按:见《祖堂集》卷三,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宛委别藏》本《南岳总胜集》卷下、《沅湘耆旧集》卷十引《林间录》及《王梵志诗辑校》卷六据石刻拓本录黄庭坚书此诗对校。(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收此诗归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实误。《江村消夏录》收该卷后有庭坚自跋,并未以为梵志诗。以此诗归梵志,始于卷末董其昌跋。今唐宋多种典籍皆作懒残作,其昌逞臆之说,应予否定。)
① 原卷缺题,不分篇段,现将分为十一首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董其昌题云:「黄文节公书,世多摹本,又多雁贝本。生平所见,以此卷为灼然无疑。梵志诗较寒山更自奇崛,书亦近之。」)
按:见《祖堂集》卷三,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宛委别藏》本《南岳总胜集》卷下、《沅湘耆旧集》卷十引《林间录》及《王梵志诗辑校》卷六据石刻拓本录黄庭坚书此诗对校。(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收此诗归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实误。《江村消夏录》收该卷后有庭坚自跋,并未以为梵志诗。以此诗归梵志,始于卷末董其昌跋。今唐宋多种典籍皆作懒残作,其昌逞臆之说,应予否定。)
但以佛教道法,无并我苦空。如先薄之福缘,悉后微之因果。撰修劝善,诫勖(张改作「罪」)非违达。目录虽则数条,制诗三百馀首,且言时事,不浪虚谈。王梵志之贵文,习丁郭之要义。不守(一作「受」)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项校作「乃」,黄校作「亦」)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贪婪之吏(一作「史」),稍息侵渔;尸禄之官,自当廉谨。各虽愚昧,情极怆然。一遍略寻,三思无忘。纵使大德讲说,不及读此善文。逆子定省翻成甚孝(张谓「甚」字衍),懒妇晨夕事姑嫜。查郎𨉱子生惭愧,诸州游客忆家乡。慵夫夜起□□□,懒妇彻明对绢(项谓应作「缉」)筐。悉恙皆咸臻知罪福,勤耕恳苦足糇粮。一志五情不改易,东州西郡并称扬。但令读此篇章熟,顽愚暗蠢悉恙贤良。
遥看世间人,村坊安社邑。
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
张口哭他尸,不知身去急。
本是长眠鬼,暂来地上立。
欲似养儿毡,回乾且就湿。
前死深埋却,后死续即入。
傍看数个大憨痴,造舍拟作万年期。
人人百岁乃有一,纵令长命七十稀。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暂时。
中途少少辽乱死,亦有初生婴孩儿。
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
年年相续罪根重,月月增长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独养神猪儿。
不能透圈四方走,还须圈里待死时。
自造恶业还自受,如今痛苦还自知(以上十八首均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一。张氏所据本为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并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王梵志诗集》参校。)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