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宗夔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7—918 【介绍】: 五代时前蜀创建者。许州舞阳人,一说陈州项城人。字光图。少无赖,贩私盐为业。唐末,从忠武军为队将,随杨复光破黄巢军,擢为都头。后赴成都僖宗行在,被田令孜收为养子。僖宗返长安,建为神策军宿卫。僖宗光启二年,护驾幸兴元,出为壁州刺史。文德元年,授永平军节度使。后建攻破成都,据两川。唐昭宗天复三年,封蜀王。后梁灭唐,建遂自立为蜀帝,史称前蜀。在位十六年。庙号高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7—918 字光图,排行八、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一作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少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人称“贼王八”。后投忠武军,累迁列校。广明乱后,为都头,入蜀驰援。僖宗归京后,分典神策军。不久,出为壁州(一说利州)刺史。在蜀召集亡命及溪洞酋豪,先后攻占剑南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等地。昭宗天复三年(903),被封为蜀王。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在成都称帝,建前蜀。在位12年,蜀中颇为安定。庙号高祖。事迹见《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本传、《十国春秋》本纪。《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建字光图。
许州舞阳人。
初为列校。
田令孜养为假子。
拜诸卫将军。
大顺中累加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景福二年加同平章事。
乾宁四年。
攻杀东川节度使顾彦晖。
遂据有两川之地。
光化三年加中书令。
命以西川节度使兼东川武信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
赐爵琅琊王
四年改封西平王。
天复三年加守司徒。
进爵蜀王。
七年。
梁受唐禅。
遣使宣谕。
拒不纳。
遂称帝。
国号大蜀。
改元武成。
光天元年六月殂。
年七十二。
僭谥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五代时莆田人,字文尧,一作福清人,字文饶,号狎鸥翁。唐昭宗乾宁三年进士,又擢弘词科。初为京兆府参军。天祐中以右拾遗受诏册王审知为闽王。后梁太祖开平中复为闽王册礼副使。寻擢福建盐铁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后依审知,遂为闽相,卒。工诗,有《昼锦》、《弘词》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文尧,排行十九,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昭宗乾宁三年(896)登进士第。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任京兆府参军。光化三年(900),授右拾遗。天祐元年(904)为册礼使,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后拜谏议大夫。后梁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承赞复为册礼副使。寻擢右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留相闽。生平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三、《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卷九五。承赞工诗,尤以《题槐》、《访建阳马驿僧亚齐》诗著名。辛文房称其诗“高妙”(《唐才子传》卷一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翁承赞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又1首。《全唐诗续拾》补6首。
唐诗汇评
翁承赞,生卒年不详,字文尧,晚年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
乾宁三年(896)登进士第,又擢宏词科,任京先府参军。
天祐元年,昭宗册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琅琊郡王,承赞以右拾遗为册礼使。
返命,迁户部员外郎、谏议大夫。
后梁开平三年,梁太祖册封王审知为闽王,以承赞为册礼副使。
寻官守谏议大夫、福建盐铁副使,就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遂依王审知,审知以为相。
卒。
能诗,与黄滔友善。
有《翁承赞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承赞工诗,体貌甚伟,且诙谐,名动公侯……尝奉使来福州,见友僧亚齐,赠诗云:“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见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他诗高妙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