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仁皎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736年) 唐 · 张九龄
五言律诗
眷言感忠义,何有间山川。
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
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
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
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
紫气尚蓊郁,玄元如在焉。
迨兹事追远,轮奂复增鲜。
洞府香林处,斋坛清汉边。
吾君乃尊祖,夙驾此留连。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
笙歌下鸾鹤,芝朮萃灵仙。
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
赓歌徒有作,微薄谢昭宣
先帝之革隋也。应归运而大义举。
获仁人而鸿业集。及乎计伐录功。
日不暇给。宝玉不足以劝赏。
故茅土是封。钟鼎不足以昭宣
故图赞是缉。传厥象于绘事。
壮崇台于天邑。貔武之臣。
忽披云而鹗视。股肱之任。
乃捧日而山立。何惟肖而斯在。
皆凛然而可挹。初庶贤遇圣。
神器未定。天有彗兮历象昏。
云从龙兮川谷应。帝曰隋失厥御。
国将颓弛。人心如惔。
王室如燬。膺图受箓。
明徵在予。保大定功。
克成伊尔。由是十乱辅主。
三杰制戎。敢扬休命。
克赞圣功。埽乾坤之墋黩。
济品物之屯蒙。辟天关而七曜再朗。
回地轴而万宇来同。暨王道清夷。
乃念兹而在兹。既艰难是毗。
亦四方是维。享其勋力。
嘉彼令德。懿我武之雄成。
赖尔谋之刚克。宜其藏勋庸于盟府。
图冠剑于紫极。则是绘也。
其丽不亿。倬哉偫彦。
丹青彪炳。列盛服之晖华。
俨高居之秘静。斜月在壁。
疑假寐以将朝。颓阳半轩。
同处阴而休影。胡像设之既固。
将山河而惟永。则知我唐大赉。
光掩前载。功高赐履。
追吕望于周年。鸟尽藏弓。
异韩信于汉代。盛矣哉。
容貌方崇。光灵不昧。
圣有制作。人具尔瞻。
是环也。用之撝谦。
成乎其规。故有典有则。
全乎其素。故匪彫匪刻。
动法天旋。温如玉色。
可以观象见意。可以取文昭德。
终日佩之。其仪不忒。
懿夫图通既固。雅丽且殊。
皓质中澈。腾光外敷。
守其明也。处暗室而不昧。
偕其道也。映素服而如无。
鄙南容之圭。贞而犹玷。
嗤卞氏之璧。瑾而不瑜。
升诸组绶。不亦宜乎。
或有黄雀酬恩。郑商所利。
其名则一。其实则异。
皆浮俗之所珍。乃老氏之遐弃。
宁若斯为美也。将君子而比义。
文而不华。垂之如坠。
循环无极。参日月之在躬。
佩服有常。于韦弦而戒事。
固知宣尼之旨。有要有伦。
于此表礼创物。乃将卑服谦身。
是以成形而不受其彩。散璞而不失其真。
莹尔情性。洁白惟纯。
导尔情性。贞明日新。
舍之则礼容若缺。用之则法度是循。
物既合权。古称其善。
常虚心以随运。虽匪石而可转。
睹妙用之昭宣。知前哲之舒卷。
大哉将圣。
乐天知命。
宪章文武。
昭宣孝敬。
游道艺之门。
观鲁卫之政。
知礼文之述作。
系王道之衰盛。
将有托于知音。
故先击其浮磬。
翕如始奏。
泠然激扬。
旁达草木。
独调宫商。
律中乃节而信。
清引而越以长。
何一气之立则。
若五色而成章。
羽可以振振。
兽可以跄跄。
神人以和。
舍此奚取。
乐悬之位。
斯焉是将。
谐协于国风。
本一于心始。
将此易俗。
非为悦已。
作于朝而君臣同和。
听于家而少长咸喜。
不达情者。
莫究其理。
不赏音者。
莫知其旨。
非有为而作焉。
岂苟乐而为尔。
噫。
斯道之行。
如磬之声。
合于制度。
发以清英。
应小大以随击拊。
原始终不可将迎。
伊物情之滞隔。
莫不由此而发明。
谓为艺以吾不试。
语之道而知吾志。
固非系而不食。
岂止垂之如坠。
曾见访于苌宏。
反受嗤于荷蒉。
彼往而不返。
欲洁其身。
如乐之无节。
则可夺伦。
义有昧于反舌。
耳无闻于日新。
何没没于隐者。
亦硁硁于小人。
必也审音。
居然大辨。
动应而溥畅。
虚中而独善。
使石声无定。
则我心可转。
初未明乎弛张。
庸讵议乎深浅。
一雅一变。
正声久遣。
子击此者。
亦屡叹之。
唯圣有作。
阐教命夔。
乃知乐正雅颂。
复在于明时。
昔者皇帝度六律。和五音。
率伶伦之士。总钧石之金。
将合乐以教令。俾洪钟以平心。
当其形器作。坯工进。
太房既列。风橐伊震。
奉明谋以立象。窕槬不𠌤。
出良冶而成声。函圜得儶。
空以受气。动以发生。
尚羽大击。逢霜小鸣。
秽浮为之疏旷。沈伏由其震惊。
如戢韵以待扣。每登悬而恶盈。
若乃长鲸似小。猛簴为狘。
崇峦蚴纠。练响潜越。
九乳形矣。信垂范于九州。
两栾存焉。更分仪于日月。
虚而不屈。应而无穷。
广乐之器。为音之雄。
欲其能鸣。幸舂容以大扣。
冀乎闻外。必鍧厉之有中。
不誇乎穷发之墟。实美乎亭台之宫。
傥击考之无厌。敢昭宣于国风。
古先哲王。
允釐内外。
虽庶政之咸叙。
在司天而为大。
所以叶乎上下。
所以察乎交会。
其职废而时令则乖。
其职修而黎人永赖。
岁既阳止。
东风作矣。
惟时羲仲。
奉若天纪。
候旸谷之初升。
揆农功之当起。
寅宾克展。
守而勿失。
耒耜乃修。
视其所以。
观乎旭日之渐也。
丽苍穹而曜晶。
按黄道而徐行。
万物发春。
仁气良由兹始。
四方仰照。
阳德协于离明。
盈缩必循夫晷度。
职司宁阙其将迎。
木位值于扶桑。
初杲杲以出。
土膏润于南亩。
且泽泽其耕。
故王者重焉。
官不虚授。
考之历象。
则象是用贞。
准之田农。
则农靡愆候。
惟帝典之明徵。
示人有常。
惟日官之无改。
永代斯在。
平秩乎下。
以播百谷。
钦若乎上。
以刑四海。
慎尔有司。
惟其敬之。
是将迈景德于太皞。
俟神功于女夷。
玉烛开耀。
金乌效迟。
致人和而岁美。
无乱日而废时。
况吾君承乾。
元化昭宣
叙三光以著象。
乘六龙以御天。
经纪不忒。
职官维贤。
分命之事举。
曲成之道全。
观寅宾之出日。
端稼穑兮大田。
愿聆舜弦。
歌唐年。
因末光之可就。
与羲驭而回旋。
惟天为大兮。尧实则之。
命羲和而驭日。俾出纳而从时。
肇岁首以平分。既中星鸟。
及宵衣而敬导。始见嵎夷。
所以示农功之有序。叶君德于无私。
我国家克定三元。光临四海。
纂唐虞之旧说。崇德礼而斯在。
将举正以履端。奉天时而不改。
繇是春官蒇事。太史作程。
天子居青阳之左个。览万物之初生。
昭宣于东作。终协赞于西成。
杲杲临空。无幽而不烛。
迟迟鉴下。有蛰而皆惊。
伊兆人分地之利。我圣上则天之明。
淑气载扬。畅禽鱼而共跃。
融风乍扇。迨葵藿而咸倾。
庶绩其凝。三农式就。
高台纪于云物。大野陈其蒐狩。
毕向化以观光。亦顺时而敬授。
岁如何其岁既登。节盈缩兮日有恒。
岁如何其岁将起。兆发生兮日之始。
苟奉顺而无违。得祯祥而有以。
原夫君比德于日。日丽光乎天。
抚有万方。每朝君于岁始。
照临庶物。故出日于春前。
煦百泉而冰泮。薰九陌而花然。
合璧表无为之化。重云示有庆之年。
信惟贞而惟一。示无党而无偏。
客有藏器俟时。卑躬思泰。
遇乾坤之䜣合。睹日月之光大。
莫不向春景以自娱。沐尧风而永赖。
析木之下。幽陵碣石。融结絪缊。诞灵熊浑。乃生元臣。以翼大君。惟彭城郡王宣力三代。抚封四纪。在德宗朝。纂服旧劳。以亚丞相。得颛征伐。冬官夏卿。再践六职。乃列台宰。乃居师长。在顺宗朝。论道进律。就加司空。又拜司徒。今皇帝聪明齐圣。褒厚功德。擢侍中中书令。绸缪枢衡。临长诸侯。元衮赤舄。崇其物采。九命二伯。极其名器。勋猷备于赞书。终始焯于代家。五年秋七月。寝疾薨于莫州之廨舍。享年五十四。冬十月。归全于涿州良乡县之某原。追锡太师。不视朝三日。命谏议大夫吊祠法赙。廷尉卿持节礼册。又诏宰臣德舆铭于寿堂。所以加恩报劳。始终渗漏之泽也。公姓刘氏。讳济。字济之。蜀昭烈皇帝二十一代孙。曾祖宏远。皇检校司卫卿临洮军使。袭彭城郡公。赠宋州刺史。祖贡。皇特进左金吾卫大将军。赠扬州大都督。父怦。皇幽州卢龙节度观察等使御史大夫。赠司徒恭公。公承是覆露。生而岐嶷。深而通。直而和。宏毅忠肃。端明温重。固已蕴绝人之姿。挺希代之器。始以门子横经游京师。有司擢上第。参幽州军事。转兵曹掾。历范阳令。考绩皆为府中最。兴元初以太子家令为莫州刺史。以御史中丞为行军司马。凡吏理之慰荐。舆师之拊循。如良庖之无肯綮。良农之无灭裂。司徒即代。有诏夺情。节哀顺变。讲信修睦。先公之封畛尽在。长帅之威惠毕举。比岁大旱。蝝蝗为灾。絜齐蔬菲。默以心祷。甘雨祁祁。嘉生莓莓。因其丰登。示以班制。古诸侯之令典。靡不具焉。贞元初。乌桓诱北方之戎。幸吾阻饥。大耸边鄙。公先计后战。陈兵于郊。乃遣单车使者。诱掖教告。繇是诸戎。皆为公用。干不庭方。厥猷茂焉。明年。鲜卑墨乙之犯古渔阳。其后啜利寇右北平。公分命左右军。异道并出。然后以中坚衡击。士不离伤。师不留行。深入其阻。抵青都山下。捕斩首虏以万级。获橐驼马牛羊以万数。十九年。林胡率诸部杂种。浸淫于澶蓟之北。公亲统革车。会九国室韦之师以讨焉。饮马滦河之上。扬旌冷陉之北。戎王弃其国遁去。公署南部落刺史为王而还。登山斲石。著北伐铭以见志。自太行以东。怀和四邻。或归其天伦。或复其地理。警急则解其颠没。居常则纳诸矩度。兵兴以来。气俗相因。或以奓败度。或以美没礼。比屋之人。被缦胡而挥孟劳。不知书术。公乃修先师祠堂。选幼壮孝悌之伦。春秋二仲。行释菜乡饮酒之礼。生徒俎豆。若在洙泗。私门耽耽。公署沈沈。自从事掾史。迨纪纲之仆。禀稍有伦。采章不紊。接士必下以词气。推贤而容其出处。陇西李益。乐安任公叔。皆以宾介荐延至郎吏二千石。为近臣良守。此又烈丈夫大君子旷度卓荦之为也。其于勤身裕物。生聚教训。祁寒则颁以絮帛。大歉则振其仓廪。一方之人。蒙被惠和。嘉祥交于动植。孝顺浃于州壤。美化周行。无不及焉。去年冬。王师问罪于常山。公率先蹈厉。累上功捷。引义慷慨。赋诗以献。诏宰司序引百执事属和以美大之。师次瀛州。既围乐寿。又遣支兵。急攻安平。三旬未下。武怒益奋。命其子总以骑士八千先登。公亲鼓之。士皆殊死战。亭午而拔。诛屠无噍类。盖所以宣威制胜于可必也。天子赐以宝剑金甲。彤弓卢矢。方董诸侯之师。将覆其巢。俄感厉气。隐机口占。署总军司马。曰。无以吾故而稽天诛。悉召戏下。以须王命。俄而下霈然之诏。宥罪班师。加公宠渥。已至大病。遗章悃款。不及家事。天下之人。伟其忠劳。总以君命起于倚庐之中。委重戎事。由御史大夫为工部尚书。凡军师之节制。封部之廉察。尽如恭公太师之命焉。茹荼雪泣。祗服丕矩。以国侨之遗爱。知公业之不亡。生极荣号。没有悯册。扬名以继志。善训以克家。君臣父子之道。斯为至矣。褒大臣所以尊王命。懿武事所以恢天声。敢摅馨香。以识冥漠。铭曰。
帝在法宫,推心懋功。
洸洸彭城,秉义纳忠。
幽都朔易,赐履来宅。
便藩渥命,焜耀嘉绩。
北戎病燕,从古以然。
怀徕荡定,勇略昭宣
燮和之重,公作霖雨。
师律之严,公为齐斧。
廓开祲沴,振奋威武。
保大定功,庇人尊主。
却縠敦悦,乃主成师。
善经义府,公实似之。
北伐刻铭,西征赋诗。
播于工歌,列在鼎彝。
壮猷未极,大暮如斯。
华首童牙,辛酸涕洟。
义方绍续,君命吉禄。
孝在无改,恩延必复。
参差辂葆,澶漫陵谷。
勒石下泉,幽元照烛。
我皇审缇幕。
候元英。
法天之序。
立人之程。
律变于冬。
必顺时而冬命。
水盛于北。
亦随方而北迎。
所以修旧典。
阐鸿名。
受太史之先谒。
率偫辟而躬营。
况肃杀以北陆。
昭宣乎上京。
于时时和岁丰。
劳农息力。
结冰于坎。
改火于国。
天欣玉烛之太和。
人受铜浑之罔忒。
由是文物成。
声明饰。
皇皇济济。
锵锵翼翼。
向仙跸之驻。
方引旆于司南。
望晓星之残。
尚建杓于礼北。
及夫禁城启。
寒漏极。
分天仗而云布。
遵皇衢而绳直。
严飙绝元辂之响。
爱日动铁骊之色。
一人由之而展容。
万姓于焉而仰德。
既而臻灵坛。
荐嘉肴。
奠之以玉。
缩之以茅。
虽布政于元堂。
以居乎左个。
而司晨者黑帝。
必祭于北郊。
盖示敬于端冕。
非取乐于悬匏。
及夫整宸仪。
回天步。
考时训而咸若。
稽月令而毕赋。
导严凝之气。
无夺其伦。
应广莫之风。
不愆于度。
则知北郊之为礼。
所以佐天而成功。
亦以感神而叶中。
故宜百神肸蚃。
万宇朝宗。
岂止运行而成岁。
闭蛰而为冬。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