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仁皎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大飨之礼。明水攸先。
其水也。所以本太古之淳朴。
其明也。所以享至敬之昭宣
从朗月之潜化。应阴燧而通元。
暗度晴空。泛银河而色静。
晓临清庙。浮玉露而光鲜。
既润下以功博。亦就湿而义全。
冥兆朕于至理。契幽微于自然。
加五齐而致献。首三酒而告虔。
观其象在乎天。德包乎坎。
类影响之相召。协阴阳之应感。
其礼斯节。其色斯洁。
不假缩于包茅。复何施于曲蘖。
将污樽而并用。与越席而齐列。
或异乎勿幕有孚。岂比夫不食而渫。
皛皛荧荧。清清泠泠。
明德惟馨。神人是听。
从无味而有味。自无形而有形。
深源莫测。实资造化。
濯桂影于遥天。洗蟾光于永夜。
懿夫昭洁著赞。溉赏常蒸。
宜玉斝之见贮。匪金盘之见承。
若乃鼎俎备设。嘉羞众夥。
苾苾芬芬。名之莫可。
尚其本也。知享献而靡他。
贵其新也。谅斟酌而在我。
于维巨唐。穆穆皇皇。
崇初祀。异烝尝。
元酒乃荐。至诚允臧。
天降其福。地出则祥。
醴泉洋洋。明水是将。
彻庆云之色。映瑞日之光。
偫臣作颂。歌孝治之无疆。
惟肇祀于上元。
必展礼于南至。
至者作候。
故用其吉辰。
南则向明。
故就于阳位。
盖取诸吉土。
以父事天。
降皇车以尽敬。
奉苍璧以告虔。
至诚遂通。
祯祥不能以自閟。
幽赞不昧。
云物于是乎昭宣
及夫盛礼既毕。
大驾言旋。
兆人仰观于空际。
太史伏奏于君前。
曰当此和煦。
静无纤氛。
照曜兮天垂爱景。
霏微乎山出祥云。
度青霄而匪徐匪疾。
向丹阙而乍合乍分。
应乎一阳之始。
焕乎五彩之文。
氤氲摇曳。
去来无际。
望之虽曰崇朝。
庆之知其嗣岁。
谁谓其有叶。
本乎触石而来。
谁谓其无心。
偏舒捧日之势。
岂非夫表王者之殊祉。
答泰坛之亲祭者也。
天子乃命百辟。
诏有司。
载笔以兹记事。
祝史叶其正辞。
国庆可徵。
宁虞于水旱。
年丰有待。
先咏其京坻。
自跻仁寿之域。
肯继春秋之时。
且南正上言。
休徵无咈。
肯比夫观台之望。
将为备于云物。
子月之祀。
阴阳始交。
岂比夫鲁史所纪。
候启蛰而乃郊。
我礼踰旧。
我祥靡究。
望岁而知岁之穰。
祀天而受天之佑。
五云八风之异。
寸眸遂占。
三百六旬之期。
一日可候。
不然者。
何以炳焕图牒。
发挥草奏。
是知郊祀而汉武奚匹。
推历而轩后怀惭。
照临之明兮。
将日月并出。
覆载之广兮。
与天地同参。
臣有睹盛仪而瞻瑞物。
愿齐圣寿于终南。
惟砺也。有克刚之美。
惟金也。有利用之功。
利久斯剋。犹或失其铦锐。
刚固不磷。是用假于磨砻。
不然。何以兴喻殷监。
譬后之圣。金将有缺。
必假石以磨颖耀芒。后若有遗。
必资贤而砺节砥行。使藐锋无白圭之玷。
令德有黄轩之盛。取譬于攻金之工。
方期于政罔不正。且夫利器久翳。
铦锋不全。参差冰缺。
掩冉苔联。价减千金之直。
文灭七星之躔。非夫坚石之锻乃砺乃。
巧匠之藏焉修焉。又安得而昭宣
若乃君上初临。德声未溥。
令不尽一。名不咸五。
筮微子牙之兆。衮阙仲山之补。
非夫忠臣之扶危持颠。英俊之左弼右辅。
又安得而稽古。乃知君与臣兮相符。
金与砺兮相须。离之而道斯远。
全之而德不孤。故为金也光乎九牧。
为君也配彼三无。是以工必利其器。
君先择其佐。佐明则有融。
器锐则不挫。光芒乎拟之必断。
恬澹乎立于无过。亦何必俾钝质不可砺。
俟昏德以将衰。如铦刀罔能敛其锷。
如朽索无或纽其维。然后乃知利重乎磨。
损之又损为贵。君宜乎谏。
善人不善之资。况今圣上钦明。
英髦迭出。恭默思道。
曷高宗之可侔。辅弼纳忠。
岂傅岩之攸匹。宜乎哉。
超羲而越夔。勖而自必。
验白乌之祥牒。告皇家之宝祚。
盖由天子张至仁。本太素。
享宗庙而无爽。荐孝敬而有度。
何常日浴。翻皓体以来仪。
曾异火流。奚丹羽之可慕。
凌翯翯之白乌。类振振之翔鹭。
禀纯德而自甄。诚众色之难污。
观其皎皎奇状。明明丽质。
霜毳洁朗。玉姿闲逸。
不爱其瑞。嘉载飞之可瞻。
思效其祥。见莫黑之如失。
宁爰企于往代。可俯窥于今日。
原乎孝理通元。格皇至虔。
惟乌感应。其容昭宣
抱正色而道洽。从反哺而名全。
不然。则有威凤之可纪。
何白乌之是传。乐而有声。
且不栖于楚幕。洁而成质。
故自协于灵篇。出林而日华乱动。
绕树而月影相鲜。向至化而远集。
想皇风而戾焉。众而何为。
悲子生之八九。大而无虑。
笑水击之三千。尔其超遥高翥。
来不可遏。见归飞之荐臻。
诚恺悌之四达。谅深仁之所化。
固至性之难夺。若乃载鸣嗷嗷。
浮彩皓皓。受西方之精气。
自洪炉而镕造。遐想其苍赤呈祥。
岂与乎雪霜同缟。且夫仰稻粱而自若。
彼徒笼夫仙鹤。待驯狎而不还。
何必招于白鹇。且养素而委质。
非取容而强颜。故下臣贺瑞而歌曰。
素德式昭兮何舄奕。元质从化兮为洁白。
符仁孝兮叶往册。见祥瑞兮流圣泽。
稽元气之成岁。察时运于上元。
其始也。黄钟之律中。
其终也。招摇之星旋。
不见而彰。斯强名以称道。
无为而化。故易知以成乾。
阴阳推以在位。日月贞其所躔。
运之而五行不息。成之而四序罔愆。
万物被仁。咸遂性以生植。
圣人取则。将设教以昭宣
于以体和而配德。于以奉时而后天。
厥惟至化。实资元造。
天以默运其时。后以财成其道。
形于变化。知否极而受通。
著以始终。见物壮而终老。
故天道之不紊。必惟命之有分。
俾阴阳以周环。同圣神而广运。
原夫为功不宰。为道永贞。
成之以肃杀。煦之以发生。
节乃岁经。在一寒而一暑。
气为物母。自无名而有名。
且居高而济下。谅无迹而能行。
天地以和。于焉运泰。
德刑既备。然后功成。
岂止配五纬而定数。叶三辰而为正。
是知天有常规。道有彝制。
谐一德以佐主。通四时而辅岁。
至仁所感。思歌造化之功。
测管以窥。宁究天人之际。
日月中华正,星辰上国偏。
经纶今四海,讨伐旧三边。
失道非无素,乘时不偶然。
安刘机在早,诛吕计须权。
礼乐胜残后,干戈止杀前。
未闻晁氏戮,初幸贾生缘。
善马来何利,穷兵去甚坚。
国雠因破虏,民耗是求仙。
忍愤中郎节,残形太史编。
冲融当魏邴,腼衍自昭宣
故老心徒切,先皇道益悬。
元成真渐地,哀少卒崩天。
七庙倾王莽,三公败董贤。
兴亡岂无诫,为看借秦篇。
山有极天崇崒。冠偫岳而首出。
下压溟渤之埼岸。平视扶桑之初日。
天光海上。瞳瞳而晓色已分。
人代梦中。促促而寒更未毕。
客有爱此早景。登兹崇山。
候东方之昏黑。据中顶之孱颜。
俄而阳开阴闭。翕赩回还。
曳晨光于莽苍之外。走狂电于溟濛之间。
高燄忽兴。澜汗而洪涛血赤。
半规犹隐。洪彤而青帝朱殷。
及其旋转将升。睢盱万状。
散五彩而锦章已出。照三山而鼎足相向。
杲杲兹始。规规满望。
火轮上碾。烧碧落之氛埃。
金汁下融。跃洪炉之波浪。
观夫巨浸无际。踆乌上搏。
万象昭著。二仪霍宽。
惊鱼龙之蛰。销昧谷之寒。
散入圃畦。想葵藿之俱靡。
稍分林岭。见木石之同坛。
独立嵯峨。旷瞻晷度。
躔次一道。晖华四布。
赫曦而六合贞明。吞纳而百川奔赴。
不假浚冲之目。尽见元虚之赋。
赫奕昭宣。层岩之巅。
赤玉之盘烛地。黄金之镜帖天。
海若夺魄。羲和振鞭。
湿光而长波初沃。暖气而孤峰最先。
美润呈祥。重光赋彩。
带环抱之珥。照不波之海。
阴火之微茫已沉。土圭之盈缩屡改。
则知大明之丽天兮。可捧而升。
高山之横空兮。作镇不崩。
傥跻攀之有路。愿观光而一登。
昔姮娥服仙药于俄顷。
指阴灵以驰骋。
嗟人世之如流。
觉天衢之何永。
于是竦身骞翥。
霁月凝冷。
振环锵佩。
杂珠露之珊珊。
云帔花冠。
渡银河之耿耿。
伊立志之有恒。
果蹑景而可凭。
出乎寥廓。
爱此清澄。
企予望之。
想蟾蜍之下视。
进吾往也。
轶埃壒而上升。
且夫碧虚望而自致。
清质瞻而不坠。
天迥而音尘已没。
风落而芳馨微至。
往而不返。
谁谓与子偕行。
仰之弥高。
孰云不我遐弃。
窈窕轻举。
圆明映空。
遗九族于脱屣。
冀孤轮之处躬。
独往孤高。
若集瑶池之上。
潜来烟雾。
如分纨扇之中。
迷晶皎。
乱瞳融。
神明合。
柔德通。
想泛金波。
讵假琴高之鲤。
将摇桂魄。
宁因禦寇之风。
冥冥晬容。
规规皓质。
乘飞廉兮竦踊。
迫望舒兮寥剽。
初疑妆以临镜。
形影犹分。
终类冰之在壶。
辉华相失。
故得享年代之悠久。
与乾坤而齐一。
明明配日。
高高在天。
对阳鸟之升降。
伴顾兔之昭宣
满时而玉貌和光。
难分皓皓。
亏处而娥眉共丽。
不辨娟娟。
炯若通辉。
超然绝俗。
想明眸而下鉴。
并玉钩而傍烛。
闺中结恨。
感予于三五之时。
笛里传情。
听我于关山之曲。
岂伊异人。
学道全真。
湘波之。
洛浦之神。
曾不足继其芳尘。
物有灿奇文。
抽藻思。
含五彩而可宝。
焕六书以增媚。
岂不以润色形容。
昭宣梦寐。
渍毫端于一勺。
潜含水章。
施墨妙于八行。
宛成锦字。
言念伊人。
光辉发身。
拳然手受。
灼若迷真。
戴帛惊缬文渐出。
临池讶莲影长新。
效用词林。
分宿鸟之丹羽。
呈功学海。
间游鱼之彩鳞。
所以成尽饰之规。
得和光之道。
轻肆力于垂露。
观流精于起草。
俾题桥之处。
转称舒虹。
当进牍之时。
尤宜奋藻。
掌握犹重。
文章可矜。
糅松烟以霞駮。
操竹简而泪凝。
傥使书绅。
黼黻之容斯美。
如令画像。
丹青之妙足徵。
卓尔无双。
班然不一。
摛握彩以冥契。
刷孤锋而秀出。
纷色丝兮。
宜映练囊。
晕科斗兮。
似开缃帙。
动人文之际。
怀豹变于良霄。
呈鸟迹之前。
想乌凝于瑞日。
当其色授之初。
念忘形而获诸。
魂交之次。
惊目乱以相于。
将发挥于炼石□书秉翰苑之间。
媚花阴而蔚矣。
耕情田之上。
临玉德以斑如。
是能潜映丹诚。
暗彰吉梦。
嘉不乱之如削。
意相宣而载弄。
混青蝇之点。
取类华虫。
述皓鹤之书。
思齐彩凤。
故可以彰施薤叶。
点缀桃花。
舒彩笺以增丽。
耀丹管以孔嘉。
彼雕翠羽而示功。
镂文犀以穷奢。
曾不如披藻翰而发光华。
宋璟文正,邢州南和。
好学工文,进士擢科。
凤阁是登,居官不阿。
时魏元忠,为易之诬。
语引张说,冀其见扶。
璟亟谓说,勉以名义:「毋陷正人,以求免己。
缘是受谪,芬香多矣。
有不测者,吾且救子。
吾宁爱生,与子偕死」。
说感其言,卒对以实。
元忠得免,谗构以屈。
当此之时,屡折二张。
后亮其忠,莫克中伤。
不附三思,竟宽月将(韦月将)
(崔湜)(郑愔)典选,夺于戚近。
擢璟天官,铨综平允。
太平公主,不利东宫。
璟辄昌言,太子有功。
自睦徙广,来为都督。
广之多火,竹茅茨屋。
璟教陶瓦,筑堵列肆。
越俗始知,栋宇之利。
吏部、侍中,开元所拜。
广人有言,请颂遗爱。
璟时自陈:「治不足纪。
以臣当国,故为溢美。
不受谄谀,请自臣始」。
自广临朝,内侍(杨思勖)迓之。
不交一言,帝益嗟咨。
常被召命,制皇子名,与公主号,别择美称。
璟引鸣鸠,七子均养。
同等别封,义不敢上。
又请后父王仁皎,葬子著令。
不用孝谌(窦孝谌),帝以顺听。
日食之论,修德修刑。
谆谆其言,毕发于诚。
梁山(权梁山)之狱,牢械充满。
璟守京兆,为之覆按。
婚集假贷,并坐贷人。
非众防亿,狂谋率然。
贷者不知,何罪之云?
平纵数百,众戴其仁。
帝之东巡,嘉谋极陈。
手制褒答,请诫终身。
并乾曜、说,是为三杰。
赋诗以赐,西京是埒。
灵佺(郝灵佺)之还,谓必赏赐。
顾帝方少,恐后生事。
抑之踰年,才授武卫。
不赏边功,与姚合意。
厥后嘉贞,尝阅堂按。
见其危言,辄失声叹。
七十五终,人惜其丧。
唐三百年,号称贤相。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