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玄觉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未详其氏族乡里。拓跋氏之初。入中国。尤禁谶纬等书。所在𢯱检殊剧。或诬达所藏蓄颇多。即命有司。收付荣阳狱。穷劾万状。达以实对。终不服。时博陵魏公。承上旨意罗织之。使系颈车轮上。防卫如法。夜不得稍纵。达自以为必死。但一心称观十菩萨不小置。且四鼓忽失车轮。而颈随以轻举矣。顾守者皆熟睡。因欲远走以避。然久系。足拘挛不可行。𨃟跚至天晓。而虏追骑遽及。遂伏草中。虏纵骑蹴踏。草尽靡而卒莫知达处。达仰视诸虏。皆有若牛皮者障其目。故虽对面亦弗睹也。噫异哉。 又僧明。北台石窟寺主也。时上疑沙门为盗。命悉捕逮杀之。时得数百人。而明实其首。乃加束缚。以俟刑戮。明曰。观音能救苦经。岂诬哉。方口诵心想。精祷不已。至夜半觉徽纆小宽。逮晓断绝都尽。竟逸。吏以事白上。上使踪迹之无他。故上亦寤其非反者。遂俱获免。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超达。
未详其氏。
元魏中行业僧也。
多学问有知解。
帝禁图谶尤急。
所在搜访。
有人诬达有之。
乃收付荣阳狱。
时魏博陵公检勘穷劾。
达以实告。
大怒以车轮系颈。
严防卫之。
自知无活路。
专念观世音。
至夜四更忽不见车轮。
所在见守防者皆大昏睡。
因走出外将欲远避。
以久系狱。
脚遂𨇼急不能及远行至天晓。
虏骑四出追之。
达惟逃必不免。
因伏草中骑来蹋草并靡。
虽从边过对而不见。
仰看虏面。
悉以牛皮障目。
达一心服死。
至诚称念。
夜中虏去。
寻即得脱。
僧明道人。
为北台石窟寺主。
魏氏之王天下也。
每疑沙门为贼。
收数百僧互系缚之。
僧明为魁首。
以绳急缠从头至足。
剋期斩决。
明大怖一心念观音。
至半夜觉缠小宽。
私心欣幸精到弥切。
及晓索然都断既因。
得脱逃逸奔山。
明旦狱监来觅不见。
惟有断绳在地。
知为神力所加也。
即以奏闻。
帝信道人不反。
遂一时释放。
释无相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不知何许人。忽然见之涪州相思寺碌碌随众。如常僧。寺处涪水南岸。其北岸则崖石屏立。有铭其上所书之地。方可五尺。阔字约如掌大。剥蚀漫漶。莫能识。然字之数亦无有知者。其下佛迹二相。去九尺。每一迹。长三尺许。然好事者。至寺必求济岸纵观焉。一日无相既与众济。而众遽先反。无相乃独徘徊。瞻顾以尽兴趣。而欲趁所反之舟。无及矣。无相因以钵置水中。且戏语之曰。汝何为劳。我久擎汝。汝今亦可自渡水也。遂取芭蕉一叶。浮水上。立而渡钵随其后。若有物以使之者。顷焉。达南岸竟去不知所往。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无相禅师者。
非巴蜀人。
不知何来。
忽至山寺随众而已。
不异恒人。
其寺在涪州上流大江水北。
崖侧有铭方五尺许。
字如掌大。
都不可识。
下有佛迹。
相去九尺。
长三尺许。
蹈石如泥。
道俗敬重。
相以一时渡水齐返还无船。
乃钵安水中曰。
何为常擎汝。
汝可自渡水。
便取芭蕉叶搭水立上而渡。
钵随后来。
须臾达岸。
时采樵者见之相语。
觉知已便辞去。
徒众苦留不住。
至水入船。
诸人礼请。
不与篙楫。
乃捉船舷。
直尔渡水。
不顾而去。
即令寻逐。
莫测所往。
神僧传·卷第五
涪州相忠寺无相禅师者。
非巴蜀人不知何来。
忽至山寺随众而已。
不异恒人。
其寺在涪州上流大江水北。
崖侧有铭方五尺许。
字如掌大都不可识。
下有佛迹相去九尺长三尺许。
蹈石如泥道俗敬重。
相以一时渡水齐返无船。
乃钵安水中曰。
何为常擎汝。
汝可自渡水。
便取芭蕉搭水立上而渡。
钵随后来须臾达岸。
时采樵者见之。
相语觉知已便辞去。
徒众苦留不住。
至水入船。
诸人礼请。
不与篙楫。
乃捉船舷。
直尔渡水。
不顾而去。
即令寻逐莫测所在。
魏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邢州钜鹿人。
武则天载初中,解褐武城尉。
武周长安二年,官监察御史。
历库部郎中。
玄宗开元中屡官庆州刺史、秦州都督、金吾将军。
曾于温州为官,与龙兴寺僧玄觉善。
先天中玄觉卒,靖编次其遗文为《永嘉集》。
全唐文·卷二百八
靖。武后朝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8—937或941 【介绍】: 五代时僧。永嘉人,俗姓陈。六岁削发于本州开元寺。既而抵闽谒雪峰禅师,妙契宗旨,时谓小怤布衲。归住东府镜清寺,倡雪峰之法,学者奔凑。副使皮光业辞学宏赡,屡击难之,退谓人曰:“怤师之高论,人莫窥其极也。”钱俶私署顺德大师。钱元瓘命主天龙寺,后创龙册寺,延请居焉。吴越禅学自此始兴。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8—937 俗姓陈,温州(今属浙江)人,禅宗僧侣。早岁出家,尝谒灵云志勤、曹山本寂,终为雪峰义存法嗣。参学诸方,凡对机缘,悉皆冥契。后自闽返越,居镜清寺,世谓之镜清和尚。吴越王钱镠父子深赏识之,命住天龙寺,又为造尤册寺。私署顺德大师。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卒。《祖堂集》卷一〇、《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后二书存诗偈9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陈氏。
永嘉人。
幼恶鯹血。
亲戚强啖之。
辄呕哕不已。
因求出家于郡之开元寺。
既受具。
即遍参请。
入楚抵临川。
尤于曹山寂公。
微诘不小挫。
入闽遂服膺雪峰。
一日峰。
问什么处人。
怤答温州。
峰云恁么是一宿觉乡人也。
怤云只如一宿觉是什么处人。
峰云好吃捧。
且放过。
怤问峰云。
古德以心传心。
心如何传。
峰良久。
怤礼谢。
峰云更问我一转语好。
怤云就和尚请取问头。
峰休去。
其机锋峻捷。
时丛林称小怤布纳。
盖太原有与同名者。
年腊稍高云。
出世居越之镜清院。
上堂如今事不得已。
向汝道个著实亲切处。
到汝分上。
因何特地生疏。
只为汝抛家日久。
流浪年深。
一向缘尘。
致见如此。
所以唤作背合尘。
亦名舍父逃逝。
今劝兄弟。
未歇歇去好。
未彻彻去好。
大丈夫儿。
得恁么无气槩。
还惆快么。
终日茫茫地。
何不且觅取个管带路好。
时有僧问。
如何是管带路。
怤嘘嘘云。
要棒吃么。
僧云。
恁么即学人罪过也。
怤云几被汝打破蔡州。
尤与皮公光业相往来。
公日休子也。
辞章宏赡。
议论该博。
笃志禅学。
尝谓人曰。
镜清深造远诣。
莫臻其极。
吴越钱氏钦慕之。
命居天龙寺。
及建龙𠕋寺。
请为第一世。
天福元年丁酉八月示灭。
寿七十四。
茶毗于大慈山。
坞塔舍利于龙姥山前。
僧主汇征著塔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道怤。俗姓陈。永嘉人也。丱总之年性殊常准。而恶鯹血之气。亲党强啖以枯鱼。且虞呕哕。求出家于开元寺。具戒已游闽入楚。言参问善知识要决了生死根源。见临川曹山寂公。大有徵诘若昙询之间僧稠也。终顿息疑于雪峰。闽中谓之小怤布纳。时太原同名年腊之高故。暨回浙住越州鉴清院。时皮光业者日休之子。辞学宏赡探赜禅门。尝深击难焉。退而谓人曰。怤公之道崇论闳议莫臻其极。武肃王钱氏钦慕命居天龙寺。私署顺德大师。次文穆王钱氏创龙册寺。请怤居之。吴越禅学自此而兴以天福丁酉岁八月示灭。春秋七十。茶毗于大慈山坞。收拾舍利起塔于龙姥山前。故僧主汇征撰塔铭。今舍利院弟子主之香火相缀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正智,字卧云,姓陈氏,福宁人也。
初出家时,受剃度于泰顺之南峰寺。
后得法于大观慧,实传月亭,中兴台教之学。
盖佛法自梁以前,无宗教之别。
大通中,达摩西来,始崇教外别传之旨。
而智者大师独宏止观于天台,学者宗之,斯台教之名立焉。
永嘉佛法肇于无相大师,实因止观发明大事,印證曹溪,号“一宿觉”,是则宗教旨归,初无有异也。
厥后青原、南岳宗风大鬯。
永嘉之学,薪尽不传。
而天台亦渐微弱,不复演扬止观,专以讲义为台教矣。
盖千馀年,然后得月亭大师振中兴之
正智则月亭之正传也。
智嗣大观慧,慧嗣晦谷珂。
初大观虽习教典,而实研精止观,常立庵天台绝顶,覃思冥契。
又崇别教之旨,遍历诸方丛席,斟酌印可。
始归嗣晦谷,有“从来心印本无文”之嘱。
既登祖位,乃思出大炉锤合宗教为一。
于是著宗教不二之说,略云“宗者,悟佛之心;教者,明佛之理。
”复订法系正派,以世其传。
就雁山能仁寺,宣扬法要,一时龙象云集,然入室者,为正智一人而已。
正智姿仪魁垒,外示冲和,崇重毗尼,律身峻绝。
虽宏解经义,而托根止观,行解双圆。
既得法于大观,了悟宗乘,屡登法席。
李尚书志、曹学士学佺、张大令文光俱延之讲堂,躬亲听受,最后讲《楞严》于永嘉之宏济寺。
时大参石公万程,备兵东瓯,钦师道范,怀香谒之。
因即讲次,从容问难,殊未了悟。
驰书请益,因命笔答之,曰:“觌面相逢,犹遭钝置。
若更商确笔端,当令师子脱颐。
”后闻木鱼声,又以相叩,智举“敲空有响,击木无声”语复之,乃赞叹而去。
智以雁荡古刹,湮没殆尽,而罗汉寺有应真飞迹,且密迩能仁,望大观作道场处,炉烟可接。
乃重营兰若,游客衲子,栖息得所,而道风馥郁,被于遐迩矣。
讲观之馀,雅好登临,搜奇剔异,樵牧所不到悉能及。
晚岁,道誉益隆,诸方参学缁素礼谒,每食踰千指。
更营雁湖绝巘以居,天光云影,置身汉表,每一凭眺,心迹俱清。
岁乙酉,鲁藩建邸临海,仰其风范,致书劳问。
内史顾公超因奏请即雁湖建立禅院,复肃启,礼请再四,智不报。
明年,大兵寻至,追讨逋伏,而雁荡悉罹兵燹,人始服其先见云。
丁亥九月,示微疾。
至二十九日,谓门人曰:“吾归矣。
”沐浴更衣,然后顺化。
世寿七十有四,僧腊四十有九。
三日茶毗,得舍利皆五色,以癸巳八月十九日塔于罗汉寺侧,与大观塔合。
方大观欲合宗教为一也,门户竞争,教以宗为掠虚,宗以教为摭实。
其实宗为口头之宗,教亦纸上之教,使果悟佛之心,明佛之理,则原自无分,又何从拟合。
故开口乱道,蛇入竹筒,论不自大观起也,惟大观欲融而一之耳。
惜乎大观灭而智亦西归,永嘉之焰谁续哉!
李象坤匊庵为作塔铭,寄慨深远,有以夫!
铭曰:“千潭一月,千月一摄。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彼宗与教,胡为中裂。
峨峨观公,建大炉爇。
砂屑并融,不假抟捏。
或鼎或彝,任其铸出。
卧公亲承,宏扬煜烁。
法座屡登,弘辩罄折。
国王敬礼,宰臣钦慑。
讲观不二,顿渐岂别。
蓉峰巍峨,雁湖澄澈。
与虚为邻,孤操崭绝。
昔栖其巅,今瘗其嵲。
无缝塔中,寂光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