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玄素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4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郁郁万年枝,兰台接紫墀。
禁城连睥睨,御殿绕罘罳。
列署星辰丽,三阶雨露垂。
藜从太乙照,石是五丁移。
要秩丝纶托,荣名翰墨司。
沦书汲冢出,绝简羽陵披。
签轴方盈阁,缃绨更累辎。
芸薰深落蠹,铅椠细分疑。
史法宗班马,经情绎孔姬。
璇题霞薄采,金掌露华兹。
初旭笼鸡树,微飔捲凤池。
仙瀛叨并陟,艺苑喜同驰。
玉笋神趋早,金莲夜赐迟。
承麻宣帝泽,侍幄启宸思。
已近圭璋挹,终知玄素睽。
击蒙如有赖,庶仰罄吾私(以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
按:杨权整理
幽人寔坦坦,深心耽玄素
久税箕颍田,亦结商丘侣。
疏池涌文澜,茂林挺乔树。
丹荣彤霞敷,繁阴鲜飙贮。
眷此商栎姿,复惬濠梁趣。
放志遗尘蒙,葆光湛淳虑。
飘飖扣角吟,骀荡乘烟步。
丘壑有信美,纷嚣岂予慕。
得真故后悴,鉴止随渊注。
达生取自适,永与智者晤。
题画赠王仲和 元末明初 · 倪瓒
五言律诗
曾住南湖宅,于今已十年。
丛筠还自翳,乔木故依然。
雨杂鸣渠溜,云连煮朮烟。
何时重相过,烂醉得佳眠。
注:南湖陆玄素高士幽居,今王君仲和居之。水木清华,户庭幽邃。余尝寓其家四年,翛然忘世虑也。仲和以此帧索画竹石,画已并诗其上,以写惓惓之怀。玄素,仲和外舅也,故尤感余故人之思。乙巳初月十七日。
日月坐超忽,吾生岂无涯。
鸡鸣怀明德,日夕永持之。
操舍有存亡,起灭安可为。
缉熙赖恒性,感寂应自知。
道慧自閒灵,多欲使心驰。
秉我弘毅志,贞我玄素思。
浩然达天衷,信与造化期。
张均与我同年友,簪花曾醉琼林酒。
于今粉署拜美□,除籍能声满人口。
昨来携重扣我门,示我谱牒多华文。
长歌短韵戛金玉,雄词丽句涵春云。
知君家世起于汴,鼻祖由来称积善。
积善渊源庆泽长,至今孙子愈蕃衍。
岭海当年曾宦游,移家今又居新州。
蝉联奕叶多显达,九龄玄素同源流。
圴今生于百年后,绍袭箕□明世冑。
图宗分派别亲疏,穷本追源辨真否。
谱系明兮泾渭分,从兹昭穆知所尊。
光先振后有如此,会看百世扬清芬。
相逢意外忽如新,把酌仍然旧主人。
滋味久能知我薄,茶蔬当下见君真。
授衣未卜寒侵晚,倚槛同看叶落频。
犹忆几山花石好,再经转徙是何因。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
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
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
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
虽有艳阳质,比君璚树枝。
明堂备榱桷,海寓瞻巍巍。
丹青洵云美,玄素岂所睽。
无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辉。
归舟夙云迈,操袂大江陲。
一为千里别,晤言难重期。
余方忧鬒发,君自媚眉姿。
山川旷修阻,安得长追随。
玄素谅不暌,临路何足悲。
鼓赋 北宋 · 吴淑
鼓,动也,含阳而动者也。
若夫鼍鼓逢逢,矇瞍奏公,应春分而著义,当启蛰以施功。
闻临平之击石,见南郡之铭铜。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伐以钲人,御之田祖。
识伊耆之蒉桴,考籥章之毛土。
讶雷门之鹄飞,惊建康之鹭翥。
尔其广首纤腹之制,八面四足之奇,或状如博局,或形同麝脐。
击其小而导其大,应在东而悬在西。
姚泓既骇于石鸣,李陵俄知其气衰。
承乾闻玄素之谏,孙挹遭高爽之讥。
则有制自黄帝,始于少昊,虽云无当于五声,岂可不击而不考。
至于王侯路贲之制,商、周悬置之殊,树以崇牙,驾以楼车。
都昙兮答腊,鸡娄兮密须。
祢衡解衣而不怍,王公扬桴而自如。
伐彼渊渊,奏兹简简。
或置在西房,或列之下管。
辨徒击与播鼗,美登闻兮敢谏。
复有思话骑栋,楚王警民。
山中石鸣,荒外雷震。
穆满黎丘之乐,王乔邺县之神。
亦云擿以铜丸,节之金镯,罗浮神钲,始兴圣木。
《周官》列职,著雷、灵、鼛、晋之差;
《尔雅》著名,有鼖、应、鼗、麻之目。
挽刘参议孝推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传家采笔,已看光粲孤星,定知盐絮清才,继述异时添凤藻;
贡君玉堂,幸未目迷五色,所惜齿牙余论,吹嘘无力上鹏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刘君孝推,山东沂水人,性行纯笃,劬学有成。民国四十年,应普通考试及格,翌年,复应高等考试及格,其时余与张默君、陈含光、沈刚伯诸先生,同典国文科目,而台湾师范大学高笏之主任,适受聘为高考国文组襄试委员,一日在闱中语余曰:顷得一卷,文既雅驯,字尤端秀,他日撤弥封后,幸示知其人姓名。余应之曰唯唯,及揭榜,君果获隽。主事者以前语告君,乃往谒高氏,承赠法帖甚多,一时传为佳语。君善诗词,兼工骈体文,六十三年以所著轩鹤轩诗,膺中山文艺基金创作奖,时论翕然归之,以为无愧色也,比岁任总统府参议,为前总统严公司笔札,昕夕维虔,罔敢自逸,方冀掞张鸿藻,咏歌中兴,而噩耗骤传,年寿遽止于此。不亦大可哀乎,君本病肾,又为街车所伤,于六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谢世,春秋六十有七,女兆昌,能承其学,现肄业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尝撰杂文及长短句,斐然可观,识者目为才女云。
刘孝推(?—1980)笔名肖枢,山东沂水人,山东明湖文艺社成立,推任社长,名列李心吾之后,主持诗词书法,抗战时供职山东省府,后随驻军迁台,任财政部科员。民国四十年,高考及格,本职依例晋荐任。四十三年,前总统严公主台湾省政,拔充秘书,掌机要,司笔扎。省府改组,转任台湾产物保险公司专员,荐升专门委员。五十二年,调兼行政院参议,旋任总统府参议,以迄于今。《轩鹤轩诗》获得中山文艺基金创作奖。后因闪避街车,伤及前脑,不幸逝世,享年67岁。成氏有诗《喜霁虹孝推同至》《刘君孝推民国四十一年高闱典试所得士也寄示骈辞喜书长句》《贻霁虹“参事”、孝推“参议”》。刘孝推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有感寄惕轩师》《和惕轩师<瀛闱揭榜>韵》。刘孝推亦曾为典试委员。
孤星:唐崔曙作《奉试明堂火珠诗》云:“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诗成传诵,因得名。次年卒,仅遗一女名星星。事见唐孟棨《本事诗·征咎》、《太平广记》《崔曙》引《明皇杂录》、《唐诗纪事》。后称人死后仅遗孤女者为曙后星孤。指刘的女儿刘兆昌(见作者原注)。此联上句是从其女入手,结合下分句的盐絮才,孤星一句应是以崔曙的女儿为喻。
盐絮:指妇女有文才。
继述:继,承受,继承。述。遵循。
异时:.以后;他时。
凤藻:美丽的文辞。
贡君玉堂:“元朝王冕《谢友惠温生笔》“为君贡之白玉堂,黼黻华衮开天章”。贡: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君”指逝者,“玉堂”则以翰林院代指通过高等考试。
目迷五色:唐李程应试作《日五色赋》,主考未能辨识其才,遂落第。后经杨于陵推荐,始补擢登科。宋苏轼《送李方叔》:“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用以讽喻考官眼力不足,不识真才。作者为其考官,幸未目迷五色,指自己还是有慧眼识人才。
齿牙余论:谓口头随意褒美之辞。《南史·谢朓传》 :“朓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圭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谓圭曰:‘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贡君玉堂,幸未目迷五色,所惜齿牙余论,吹嘘无力上鹏霄:指成氏为刘参加高等考试时国文科目的评审老师之一,庆幸自己有慧眼识人才,只可惜自己对他的称赞言辞微末,无法使其更上一层楼。
张默君:见【寿联84.寿张考试委员默君】。
陈含光:见【寿联86.寿陈先生含光】。
沈刚伯:见【挽联166.挽沈院长刚伯】。
典:主持,主管。
高笏之:见【挽联110.挽高教授笏之】。
襄试:考试用语。指襄助办理考试。明清科举乡、会试均设主考及同考官,同考官襄同阅卷。
闱:科举时代称试院:春闱。秋闱。
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
法帖: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旧五代史·晋·郑玄素传》:“玄素好收书,而所收钟王法帖,墨迹如新。”
获隽:科举考试得中。《元诗选》雅琥《正卿集》《题周昉明皇水中射鹿图》:“马前十论效驱策,君王已贺获隽功。”
翕然:一致称颂。
比岁:每年,连年。 《管子·枢言》:“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
前总统严公:严家淦(1905-1993),字静波,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人,曾任中华民国总统。
笔札:指公文、书信。出自《汉书·楼护传》:“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昕夕:朝暮。 出自明唐肃《丹崖集·日观赋》:“且臣闻日者众阳之宗,大君之象,出入以时,昕夕靡爽。”
掞张:铺张,浮夸。
鸿藻:雄伟的文章。
笺:
1.刘君孝推,一九五二年高闱典试时所得士也,寄示骈辞,喜题长句:
有士辉南选,高文动辈俦;披笺云锦绚,点笔露珠稠;剑许双龙合;(谓曾君霁虹)楼看五凤修,怜才如望岁,不负稻江秋。
2.贻霁虹参事,孝推参议:
曾君霁虹,近撰寿严***(缺三字)骈文,为时传诵。刘君孝推则以手书诗稿,获中山文艺奖金。两君皆高等文官考试及第,二十年来,承以师礼相加,独存古风,足砭时习,秋闱坐雨,载览嘉篇,不觉愧喜交集也。
碧海珠增曜,斯文未陆沉,九能归二妙,一字抵千金,翰藻规遗制,焦桐洽赏音,识途吾自愧,骥足喜骎骎。
3.上联全句隐用崔曙事。
共 4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