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玄奘

相关人物:共 47 位
共 11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君昔住广陵,慷慨振风雅。
客每至红桥,论文倒杯斝。
妙擅皇象书,摹印独心写。
伊川道力深,门外多车马。
我昨过雷塘,蒲汀正初夏。
泊舫近垂杨,士女纷游冶。
修刺通故人,一一如钟哑。
叹彼挟贵资,几日离草野。
名地无谈宗,唾弃同飘瓦。
秋色渡江来,相逢石城下。
庞眉粲然笑,牵衣袖仍把。
检历八十余,公实长年者。
聚散老更稀,交情谂真假。
律筒赋 中唐 · 高郢
碧鲜之竹。
采而为筒。
定名以律。
式成厥功。
厥功伊何。
所指必捷。
下彼高鸟。
纷如坠叶。
徒观夫抱朴见素。
旨远谋深。
不烦筋角。
不饰碧金。
直道而行。
故外端其体。
当无有用。
故内空其心。
于是步郊原。
窥林樾。
律凝其影。
运一气以潜通。
箭戢其芒。
出数寻而劲发。
镞如击电。
羽若奔月。
我命处而精诚。
彼不虞而殒越。
亦如毛生擢颖。
初晦迹以踌躇。
周氏衔枚。
竟收功于倏忽。
烟栖霞宿。
择木排空。
莫不洞胸裂眦。
夺魄丧躬。
朝在林泉之上。
夕登柈俎之中。
足使掇蝉失妙。
弹雀非工。
潘令惭黄间之弩。
厩尹贱绿沉之弓。
有士遇之。
喟然叹曰。
律者气之管。
法之名
竹者材之劲。
性之贞。
兼此而用之匪亨。
向也杍人不录。
虞氏不营。
混樗散而长弃。
何器用之能成。
孔父云。
舍之则藏。
用之则行。
信不虚矣。
① 原注:《江西通志》:余绍祖,字光裔,奉新人,绍兴进士,为潭州观察推官,知庐陵县,通判江陵府,辟守巴东,命下,以疾卒。
自踏功名地,斯心每淡如。
东南虽数任,来往祇单车。
上相逢知己,清时草辟书。
才宽天命窄,轓左换灵舆。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经湛文简钓台 明末清初 · 欧必元
五言律诗
为想藏名地,增城胜富春。
一出江门派,如乘宝筏津。
烟波迷去棹,沙岸隐垂纶。
谁是宫墙议,先朝忆老臣。
慈恩大师尉迟氏,讳大乘基长安人。
族贵五陵光三辅,鄂公敬德是其亲。
智勇冠世超卫霍,李唐之初大功臣。
文皇崇师称大圣,生立碑文垂丝纶。
羯罗蓝位多正梦,汉月入口母方娠。
金人持神珠宝杵,托乾胎中吉兆频。
身相圆满载诞育,彤云成盖覆果唇。
眼浮紫电夏天影,面驻素娥秋夜轮。
少少之时早拔萃,龆龀之间含慈敦。
依止三藏学性相,三千徒里绝等伦。
七十达者四贤圣,就中大师深入神。
亚圣具体比颜子,穷源尽性同大钧。
三性五重唯识义,博涉学海到要津。
百部疏主五明祖,著述以来谁得均?
字字句句不空置,皆有证据永因循。
伯牙响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独沾巾。
论鼓一振疑关破,他宗望风自委尘。
对龙象众能降伏,升师子座檀频伸。
每月必造慈氏像,一生偏慕兜率身。
每日必诵菩萨戒,唯杖木叉制波旬。
一时高楼秋灯下,有人窥见偷逡巡。
大光普照观自在,金手染翰显其真。
不图汉土化等觉,开甘露门利兆民。
自书般若何所至,清凉山晓五台春。
瑞光赫赫庆云起,文殊正现示宿因。
游博陵原制玄赞,法华赜旨传远宾。
当宝塔品人有梦,诸佛证明遍照邻。
二十八字一挑句,文章微婉柢获麟。
传导大师以此偈,千佛灭度赞大仁。
不嫌暗漏作章疏,齿牙焕炳光曜新。
咫尺龙颜奉凤诏,出入金殿陪紫宸。
天不与善化缘尽,岁五十三俄已泯。
永淳二年十一月,仲旬三日为忌辰。
先师慕(疑应作「墓」)侧行祔礼,风悲云愁惨松筠。
本愿不回奉弥勒,生第四天奉华茵。
名垂万古涉五竺,玄踪虽多难尽陈(见《卐续藏经》本《玄奘三藏师资丛书》卷下,原署「特进行门下侍郎兼镇西员外都督江满昌文」。卷首目录署「唐江满昌文撰」。)
高原万古朅盘城,负笈东归有圣僧。
我到九天寻旧迹,白云半掩土墙横。
西来万里拜孤城,燕子山高有勒铭。
此去关山多峡路,烽台犹扼迭里门。
楼兰故国尚依稀,杖策东归雪满衣。
万死艰难逾大漠,热风吹送一僧归。
万古昆仑乌不穿,孤僧策杖拨云烟。
一千三百年前事,凭仗丰碑证旧缘。
共 11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