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超越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四
释澄林,字洞初。
姓张氏,武清人也。
赋性慈祥,不伤生物。
初投京师观音阁薙染,复从潭柘振寰受具足。
遍历讲肆,讨论性相。
兼叩禅宗,参究心要。
虽出入宗教,而律身端严,语不妄发。
衣钵自随,过午不餐。
时瞿骨、妙伟,皆深器之,谓有优波离之风。
复归潭柘辅导止安,为尊證者,四十一年。
规范后进,不威而严。
仪度汪汪,大众化之。
廊寮接语,莫敢倾侧。
一日静坐,闻棚上群鼠窸窣,少焉益甚,寻复寂然。
林心怪之,命侍者破棚,十数死鼠累累坠下,口有馀粒,知中毒药。
乃至米库,复见群鼠往来驰逐。
林作色曰:“何不治之,而饱鼠腹耶?
”司库对曰:“已和毒饵,彼东西跳梁者,将自毙也。
”林乃痛加诃责,以违律伤慈摈之。
然后知棚顶鼠声,犹呼吁见告。
其德行感物如此。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继席岫云。
建楞严坛成,宣讲梵网。
明辩以晰,开人心意。
雍正六年戊申十一月五日示疾,诫其弟子曰:“末路比丘,乞食维艰。
丛林接众,恒产为要。
比岁负贷二千馀金,撙节苦辛,幸偿夙逋。
欲增饭僧田,愧未及耳。
事在得人,我无他愿。
”言讫无声,溘然坐化,春秋六十有二,坐夏三十有八,塔于寺左。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四
释明寿,字本然。
姓杜氏,宛平人也。
幼依普济寺休如落发,初寻经绪,渐明宗教。
康熙四十年,得戒于潭柘山止安
五篇七聚,并穷研讨。
精修锐进,罕有及者。
遂跻首座,阐心教授十有六年,位列尊證。
凡式范后学,规模丛林,靡不详尽。
时和硕康亲王避暑山寺,一见契合,夜坐清谭,深入玄理。
退后语人,称为纯品。
尝因事出山,归不过时。
主僧责诃之。
重加屈辱。
恬然受之,略不芥蒂。
知为入室真子,乃付重任,授以衣钵。
及居丈室,不立侍者。
巾瓶炉碗,躬亲拂拭。
一日无恙,忽 集聚曰:“我时至矣,汝辈当念光阴迅速,人命无常。
趁此努力,无遗后悔。
”合掌而逝。
时乾隆丙辰三月十九日也,寿六十有七,坐夏三十有五,塔于锦屏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