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清明君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楚圆(九八六~一○三九),俗姓李,全州(今属广西)人。住潭州石霜,称楚圆慈明禅师。为南岳下十世,汾阳昭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二)。仁宗宝元二年卒,年五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全州清湘人,俗姓李。少为儒生,潜心举业。年二十二,回心向道,于湘山隐静寺得度。嗣汾阳昭禅师。仁宗景祐末,住石霜,称慈明禅师。其徒编有《慈明和尚五会语录》。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一
慈明禅师。出全州清湘李氏。讳楚圆。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城南湘山隐静寺(或云依金地寺)得度。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公连眉秀目。颀然丰硕。然忽绳墨。所至为老宿所呵。以为少丛林。公柴崖而笑曰。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尝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游襄沔间。与守芝谷泉俱结伴。入洛中。闻汾阳昭禅师。道望为天下第一。决志亲依。时朝廷方问罪河东。潞泽皆屯重兵。多劝其无行。公不顾渡大河。登太行。易衣类厮养。窜名火队中。露眠草宿。至龙州。遂造汾阳。昭公壮之。经二年。未许入室。公诣昭。昭揣其志。必骂诟。使令者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一夕诉曰。自至法席已再夏。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尘劳念。岁月飘忽。己事不明。失出家之利。语未卒。昭公熟视骂曰。是恶知识。敢裨贩我。怒举杖逐之。公拟伸救。昭公掩其口。公大悟曰。乃知临济道。出常情。服役七年辞去。依唐明嵩禅师。嵩谓公曰。杨大年内翰。知见高。入道稳实。子不可不见。公乃往见大年。大年问曰。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公曰。近奉山门请。大年曰。真个脱空。公曰。前月离唐明。大年曰。适来悔相问。公曰。作家。大年喝之。公曰恰是。大年复喝。公以手划一划。大年吐舌曰。真是龙象。公曰。是何言欤。大年顾令别点茶曰。元来是家里人。公曰。也不消得。良久又问。如何是圆上座为人句。公曰。切。大年曰。作家作家。公曰。放内翰二十拄杖。大年拊膝曰。这里是什么处所。公拍掌曰。不得放过。大年大笑。又问。记得唐明悟时因缘否。公曰。唐明闻。僧问首山佛法大意。首山曰。楚王城畔(或有汝汝)水东流。大年曰。只如此语意如何。公曰。水上挂灯毬。大年曰。与么则辜负古人去。公曰。内翰疑则别参。大年曰。三脚虾蟆跳上天。公曰。一任𨁝跳。大年乃又笑。馆于斋中。日夕质疑智證。因闻前言往行。恨见之晚。朝中见驸马都尉李公。曰。近得一道人。真西河师子。李公曰。我以拘文。不能就谒奈何。大年默然。归语公曰。李公佛法中人。闻道风远至。有愿见之心。政以法不得。与侍从过从。公黎明谒李公。李公阅谒。使童子问。道得即与上座相见。公曰。今日特来相看。又令童子曰。碑文刊白字。当道种青松。公曰。不因今日节。馀日定难逢。童子又出曰。都尉言。与么则与上座相见去也。公曰。脚头脚底。李公乃出坐定。问曰。我闻西河。有金毛师子。是否。公曰。什么处得此消息。李公喝之。公曰。野犴鸣。李公又喝。公曰。恰是。李公大笑。既辞去。问临行一句。公曰。好将息。李公曰。何异诸方。公曰。都尉又作么生。曰。放上座二十拄杖。公曰。专为流通。李公又喝。公曰。瞎。李公曰好去。公曰诺诺。自是往来杨李之门。以法为友。久之辞还河东。大年曰。有一语。寄唐明。公曰。明月照见夜行人。大年曰。却不相当。公曰。更深犹自可。午后更愁人。大年曰。开宝寺前金刚。近日因什么汗出。公曰。知。大年曰上座临行。岂无为人句。公曰。重叠关山路。大年曰。与么则随上座去也。公作嘘声。大年曰。真师子儿。公还唐明。李公遣两僧讯公。公于书尾𦘕双足。写来僧名。以寄之李公。作偈曰。黑毫千里馀。金椁示双趺。人天浑莫测。珍重赤须胡。公以母老南归。至筠州。首众僧于洞山。时聪禅师居焉。先是汾阳谓公曰。我遍参云门尊宿儿孙。特以未见聪为恨。故公依止。又三年。乃游仰山。杨大年以书抵宜春太守黄宗旦。使请公出世说法。守虚南原致公。公不赴。旋特谒候守愿行。守问其故。对曰。始为让。今偶欲之耳。守大贤之。住三年。弃去省母。以白金为寿。母诟曰。汝定累我入泥犁中。投诸地。公色不怍。收之辞去。谒神鼎諲禅师。諲首山高弟。望尊一时。衲子非人类精奇。无敢登其门者。住山三十年。门弟子气吞诸方。公发长不剪。弊衣楚音。通谒称法侄。一众大笑。諲遣童子问。长老谁之嗣。公仰视屋曰。亲见汾阳来。諲杖而出顾见。顽然问曰。汾州有西河师子。是否。公指其后。绝叫曰。屋倒矣。童子返走。諲回顾相矍铄。公地坐脱只履。而视之。諲老忘所问。又失公所在。公徐起整衣。且行且语曰。见面不如闻名。遂去。諲遣人追之不可。叹曰。汾州乃有此儿耶。公自是名增重丛林。定林沙门本延有道行。雅为士大夫所信敬。諲见延称。公知见可兴临济。会道吾席虚。延白郡请以公主之。法令整肃。亡躯为法者集焉。示众曰。先宝应曰。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道吾则不然。第一句荐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荐得。无绳自缚。第三句荐得。四棱著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失色。日月无光。汝辈向什处出气。良久曰。道吾为汝出气。乃嘘一声。卓拄杖而起。又曰。道吾打鼓。四大部州同参。拄杖横也。挑挂乾坤大地。钵盂覆也。盖却恒沙世界。且问。汝辈向何处。安身立命。若也知之。北俱卢州吃粥吃饭。若也不知。长连床上吃粥吃饭。后住石霜。当解夏谓众曰。昨日作婴孩。今朝年已老。未明三八九。难踏古皇道。手铄黄河乾。脚踢须弥倒。浮生梦幻身。人命久难保。天堂并地狱。皆由心所造。南山北岭松。北岭南山草。一雨润无边。根苗壮枯槁。五湖参学人。但问虚空讨。死脱夏天衫。生著冬月袄。分明无事人。特地生烦恼。喝一喝。时真点胸者。为善作者折难。自金銮还。公呵曰。解夏未一月。乃已至此。破坏丛林。有何忙事。真曰。大事未透脱故耳。公曰。汝以何为佛法要切。真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公诟曰。面皱齿豁。犹作此见解。真不敢仰视曰。愿为决之。公曰。汝问我答。真理前语而问之。公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真遂契悟。住南岳福严。以大法授南禅师。语在南传。僧问。临济两堂首座。一日相见。同时喝。临济闻之升座曰。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禅客。此意如何。公作偈曰。啐啄之机箭柱锋。瞥然宾主当时分。宗师悯物明缁素。北地黄河彻底浑。又问。赵州勘婆子。师意如何。公亦作偈曰。赵州勘破婆子。叶落便合知秋。天下几多禅客。五湖四海悠悠。明日升座曰。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遂一喝云。且道是宾是主。还有分得者么。若也分得。朝行三千暮行八百。若也未能。老僧失利。移住兴化。康定戊寅。李都尉遣使邀公曰。海内法友。唯师与杨大年耳。大年弃我而先。仆年来顿觉衰落。忍死以一见公。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公恻然。与侍者舟而东下。舟中作偈曰。长江行不尽。帝里到何时。既得凉风便。休将橹棹施。道过琅琊。觉禅师出迎。大喜曰。有众之累。不得躬造。受曲折而惠然。辱而临之。天赐我也。公为逗留。夜语及并汾旧游。觉曰。近有一老衲至。问其离何所。曰杨州。问船来陆来。曰船来。问船在何处。曰岸下。问。不涉程途一句如何道。其僧恚曰。杜撰长老。如麻似粟。遣人追不及。云是举道者。顷在汾州时尚少。举陆沉众中。不及识之。公笑曰。举见处才能自了。而汝堕负。何以为人。觉屏息汗下。公为作牧童歌。其略曰。回首看。平田阔。四方放去休拦遏。一切无物任意游。要收只把索头拨。小牛儿。顺毛捋。恐上高坡四蹄脱。日已高。休喂草。捏定鼻头无少老。一时牵向圈中眠。和泥看渠东西倒。觉默得其游戏三昧。至京师。与李公会月馀。而李公果殁。临终𦘕一圆相。又作偈献公。偈曰。世界无依。山河匪碍。大海微尘。须弥纳芥。拈起幞头。解下腰带。若觅死生。问取皮袋。公曰。如何是本来佛性。李公曰。今日热如昨日。随声便问。公临行一句作么生。公曰。本来无挂碍。随处任方圆。李公曰。晚来困倦。更不答话。公曰。无佛处作佛。李公于是泊然而逝 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闻李公之化。与圆问答。加叹久之。公哭之恸。临圹而别之。有诏赐官舟。南归中途。谓侍者曰。我忽得风痹疾。视之口吻已喎斜。侍者以足顿地曰。当奈何平生呵佛骂祖。今乃尔。公曰。无忧为汝正之。以手整之。如故。曰。而今而后。不钝置汝。遂以明年至兴化。正月初五日。沐浴辞众。跏趺而逝。阅世三十有四。坐夏三十有二。李公之子。铭志其行于兴化。而藏全身于石霜。公平生以事事无碍行心。凡圣所不能测。室中宴坐。横刀水盆之上。旁置草鞋。使来参扣者下语。无有契其机者。又作示徒偈曰。黑黑黑。道道道。明明明。得得得。又冬日榜僧堂。作此字⿲○○○⿳==≡儿([田/?][曲-曰+口][(巨-匚)@二]才)。其下注云。若人识得。不离四威仪中。有首座者。见之谓曰。和尚今日放参。慈明闻而笑之云。 赞曰。有际天之云涛。乃可容吞舟之鱼。有九万里之风。乃可负乖天之翼。三世如来之法印重任也。岂寻常之材。可荷檐乎。余观慈明。以英伟绝人之姿。行不缠凡圣之事。谈笑而起临济于将仆。叱咤而死黄龙之偷心。视其施为。不见辙迹。未三世而死为绳墨。谚曰。字经三写乌焉成马。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石霜楚圆禅师。
号慈明。
汾阳嫡嗣也。
生全州李氏。
少为书生。
年二十二出家。
母有贤行。
使游方。
师连眉秀目。
颀然丰硕。
然忽绳墨。
所至为老宿呵。
以为少丛林。
师柴崖而笑曰。
龙象蹴踏。
非驴所堪。
尝橐骨董箱。
以竹杖荷之。
游湘沔间。
闻汾阳道望。
遂与大愚谷泉琅琊造焉。
阳顾而默器之。
经二年未许入室。
每见必骂诟。
或毁诋。
诸方所训。
皆流俗鄙事。
一夕诉曰。
自至法席已再夏。
不蒙指示。
但增世俗尘劳念。
岁月飘忽。
己事不明。
语未卒。
阳熟视骂曰。
是恶知识。
敢裨贩我。
怒举杖逐之。
师拟伸救。
阳掩师口。
乃大悟曰。
乃知临济道出常情。
服役七年辞去。
依唐明嵩公。
嵩指会杨大年。
因大年。
复会李都尉。
二公恨见之晚。
馆于斋中。
日夕质疑智證。
以为法友。
久之辞还河东。
省唐明。
李公遣二僧讯师。
师于书尾。
画双足写来僧名。
以寄之。
李作偈曰。
黑毫千里馀。
金椁示双趺。
人天浑莫测。
珍重赤须胡。
师以母老。
南归至筠州。
首众于洞山。
时聪禅师居焉。
先是。
汾阳谓师曰。
我遍参云门儿孙。
特以未见聪为恨。
故师依止三年。
乃游仰山。
大年以书抵宜春太守黄宗旦。
使请师出世。
守虚南原致师。
师不赴。
旋特谒候守愿行。
守问其故。
师曰。
始为让。
今偶欲之耳。
守大贤之。
住三年。
弃去省母。
以白金为寿。
母投金于地。
骂曰。
汝少行脚。
负布橐去。
今安得此物。
吾望汝济我。
反置我地狱耶。
师色不怍。
徐收之辞去。
谒神鼎諲公。
鼎首山高弟。
望尊一时。
衲子非人类精奇。
无敢登其门者。
住山三十年。
门弟子气吞诸方。
师发长不剪。
弊衣楚音。
通谒称法侄。
一众大笑。
鼎遣童子问。
长老谁之嗣。
师仰视屋曰。
亲见汾阳来。
鼎杖而出。
顾见颀然。
问曰。
汾州有西河师子是否。
师指其后。
绝叫曰。
屋倒矣。
童子返走。
鼎回顾相矍铄。
师地坐脱只履而视之。
鼎老忘所问。
又失师所在。
师徐起整衣行。
且语曰。
见面不如闻名。
遂去。
鼎遣人追之。
不可。
叹曰。
汾阳乃有此儿耶。
师自是名重丛林。
适道吾虚席。
郡移书。
欲得大禅伯领之。
鼎以师应召。
法令严整。
亡身为法者集焉。
师之大机大用。
不可思议。
传者谓。
师以事事无碍行心。
凡圣不能测。
可为知言矣。
水庵。
谓尤侍郎延之曰。
昔大愚慈明谷泉等。
结伴参汾阳。
河东苦寒。
众人惮之。
惟慈明晓夕不惮。
夜坐欲睡。
则引锥自刺。
叹曰。
古人为生死事大。
不食不寝。
我何人哉。
乃纵荒逸。
生无益于时。
死无闻于后。
是自弃也。
及辞归。
汾阳叹曰。
楚圆今去。
吾道东矣。
次住福严。
又移兴化。
尝室中插剑一口。
以草鞋一对。
水一盆。
置在剑边。
拟议者。
师曰。
丧身失命了也。
便喝出。
无有一人契者。
其他玄言妙语。
提唱宗乘。
探旨者麻粟出焉。
而黄龙南杨岐会二人。
最为上首。
能世其家。
以某年正月五日示寂。
前是。
李都尉遣使邀师曰。
海内法友。
唯师与杨大年耳。
大年弃我而先。
仆年来顿觉衰落。
忍死以一见公。
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
师恻然。
与侍者舟而东下。
舟中作偈曰。
长江行不尽。
帝里到何时。
既得凉风便。
休将橹棹施。
至京与李公会。
月馀而李公殁。
临终画一圆相。
又作偈献师。
偈曰。
世界无依。
山河匪碍。
大海微尘。
须弥纳芥。
拈起幞头。
解下腰带。
若觅死生。
问取皮袋。
师曰。
如何是本来佛性。
公曰。
今日热如昨日。
随声便问。
师临行一句作么生。
师曰。
本来无质碍。
随处任方圆。
公曰。
晚来困倦。
更不答话。
师曰。
无佛处作佛。
公于是泊然而逝。
仁宗皇帝。
尤留神空宗。
闻李公化与师问答。
嘉叹久之。
师哭之恸。
临圹而别。
有旨赐官舟南还。
中途谓侍者曰。
我忽得风痹疾。
视之口吻已喎斜。
侍者以足顿地曰。
当奈何平生呵佛骂祖。
今乃尔。
师曰。
无忧为汝正之。
以手整之如故。
曰。
而今而后。
不钝置汝。
逾年而化。
李公子
铭志其行于兴化。
全身塔于石霜。
系曰。
达人出世。
以开物成务。
为心非自衒也。
方师之受南原也。
戢天际想于眉睫间。
聊试吾道动静何如。
观其初不赴。
后自请行。
进退踌躇。
意可知矣。
觉范云。
慈明道。
起临济于将仆。
而平昔廓落乃如此。
微神鼎。
则亦谷泉流也。
虽然。
狂奴故态。
特师之寓言耳。
真面目。
岂无知音者哉。
然神鼎固长者。
难及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应奎。土木之变后,发愤学兵书、讲剑术。以无所用,乃更学《》。有《味易诗集》。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应奎。
少有文名。
会感土木之变,复学孙吴书,讲剑术。
既久无所合,乃更杜门学易。
忽意思朗彻,若有神授,遂尽弃世事。
曾一客京师,名动诸公卿间。
大学士万公安将论荐于朝,即日谢归。
先生自读易有得,辄能前知。
尝在杨文懿公所,有中贵使至,先生见一雀自庭树集于地,已还集树,即谓其使曰:顷来得非失马耶?
六日当复。
使大惊。
杨公质之。
先生曰:雀,踊跃物也。
去树而集于地,舍所依也。
还集树,复其所矣。
初集自北而南,水数六,故曰六日当复。
又问马色。
曰,以水色尅火,当黄而近于黑。
语毕,验都御史王公应鹏童子时至先生所,甚奇之。
王适作一庄字。
先生曰:蒙庄书,开卷辄云,鹏翔童子,与名合,不可量也。
以其甥妻之。
客有问妇将产者,伞忽裂,其人失色。
先生曰:伞外裂,则小人见,君喜得子矣。
其前知类如此。
人因以小康节呼之。
学者称味易先生,唯与金太仆、魏云松、先栎轩三先生交最深,翛然人外,高企羲皇。
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
太仆先生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士,窥天合少微。
先生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前辈谓先生古诗最工。
七言效初唐,音格流丽,近体不减王右丞。
其味易诗集凡十二卷,不知为何伧所删,仅存律诗二卷。
余往问其家,前集亦不存矣。
因即所选录存二十馀首,复采其佳句。
如秣陵道中曰:路柳官桥晚,山花野店春。
寄金文用曰:萍开鱼弄日,花落蝶愁人。
泊瓜州曰:平林藏宿雾,疏雨带春潮隐居曰:岸风落藤子,晴雪上梅花。
宿山家曰:水清溪近户,枫老叶归林。
閒居怀郑兰谷曰:燕窥花径暖,鹤护草堂清。
病起有怀知已曰:海阔成鸥梦,风高断雁心。
幽居曰:野云当户过,青草闭门閒。
李公子还乡曰:江风催去棹,戍鼓接行装。
过七里滩曰:白石依樵爨,青山隐钓台。
游崇法寺曰:青山应作主,黄鸟自留人。
游东林庵避暑曰:殿凉云气入,池午藕花开。
屏迹曰:远山随水下,细雨带云流。
早春游虎丘曰:万水浮光去,诸峰积翠来。
游上天竺曰:万竹岩前双鹿卧,百花林外一莺啼。
育王寺曰:天垂紫气笼双塔,路引青松入两廊。
奉寄尹天官曰:阴崖短竹含霜老,幽谷芗兰背日生。
题蜀中山水曰:路绕山川通汉畤,花明楼阁入唐风。
客中书怀曰:萝偃破篱花自老,门生新竹燕还飞。
吊岳坟曰:宋树参天无北向,吴江抱地尽东流。
雨后閒行曰:新水短蒲鱼戏日,暖风新巷蝶寻花。
俱气温词丽,真不亚盛唐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
光字应奎,鄞人。有《味易诗集》。 (《甬上耄旧诗》:味易先生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金太仆本清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先生得之大喜。其作达如此。)
柳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
吴中妓女,有倾国之色,善箜篌。
年十五,归太原李公子
公子游楚,柳丝居金陵。
遭兵乱,投井而死。
岭南王隼为之作《西溪小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