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叔安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湖水秋空玉色匀,蒹葭纤(一作残)雨上(一作洒)纶巾。
重来羊岘谁沾泪,却顾龙门不见人。
独放酒船寻鲙具,谁容狂客吐车茵。
西风白羽元非用,只为人间苦(一作善)障尘。
传君好画欲成癖,长缣巨轴堆满家。
江南钟沈动连幅,更有吴兴唐子华。
子华笔力独苍古,参天老木纷如麻。
云中蛟龙怒且攫,海底珊瑚欹复斜。
大者时闻撼风雨,小者恍若迷烟霞。
柔柯蔽空积苍翠,老干碍日争槎牙。
根蟠怪石起突兀,溪流斗谷随低洼。
初疑三军罢远猎,旌旄十里犹毵㲚。
又疑八月渡河汉,彷佛博望初回槎。
吴兴公子墨妙者,往往落笔人惊誇。
松雪斋中脱见此,亦且退避相咨嗟。
萧条异代感陈迹,至宝郑重谁能加。
还君此卷挂君壁,一扫凡品真涂鸦。
九龙山高倚天碧,万个长松各千尺。
蒋诩巢云居上头,我来须用登山屐。
长镵卧苔斸苓罢,北风怒号云墨色。
顷刻瑶花捲地来,敝裘不禁寒气袭。
松间琢白声摩空,彷佛置我琼林中。
虬枝难辨护巢鹤,鸠杖或遇寻梅翁。
知君从此号松雪,兴趣颇类吴兴公
呼童禦寒列尊俎,松雪交辉映窗户。
笑谈浑在水晶宫,赋咏惟誇少陵父。
醉折松枝扫松雪,石鼎烹茶待明月。
松风忽起雪凌乱,画思诗情总奇绝。
为君写作双清图,挂向高堂夺炎热。
夫应顺相成。君臣有待。岂不以参庸作辅。□□移屯。象阙不可以不临。山川不可以不守。于是开分都野。对乂天人。高爵命于仪刑。大邕熙于品物。五侯九伯。公实当之。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昔有虞惟舜。其姓惟姚。钦若神明。盖云祖始。子孙蕃邈。而迨于兹。曾祖宣业。陈(世系表作梁)征东将军吴兴郡公。祖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远图膺锡。大石垂休。父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炀帝诰以武能守于天险。高门晋烛。何象贤之纷光哉。公都尉之季子。毅烈昭融。蓄大容远。艺工非习。学远无师。燕雀□知。鸿鹄自若。以待奋也。年十八。属乱隋无象。偫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太宗济河。闻公名。密遣相闻。公告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戚。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洎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冈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右二陕。左二陵。北河南阴。南山北趾。中养浩气。外衍遐风。紫芝淹留。赤松不返。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公抗疏自列。谢病而退。乃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硖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公举六察。按百城。导齐江门。茂育云泽。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巂州都督。公正以驯吏。严以蓄戎。不罚而徵。不战而服。能以毁远。寿以衰迁。启全告终。返真于始。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呜呼哀哉。以三年七月十五日。稿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未备迁礼也。公门传孝义。代蒙旌榜。至若鸡鹜家禽。牛羊圈畜。互以相乳。不限所生。岂非明德继修。应形殊类也。公青云谁与。白日相邻。武杰文英。幽深天理。孝原忠极。保合神庭。馀力所存。致心无害。虽五善三变。穷妙曲成。而藏器待时。移官于位。乃作藩翰。以制要荒。绥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远夷文顺。偫物缉熙。存立大功。殁昭馀训。岂无明主。而有遐遗。命矣哉。公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则隋左常侍降之孙。唐襄州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元景之母也。夫人于资福祉。实受灵和。四德待行。三从及嗣。祗先导后。在阈成家。二子少孤。一门所恃。长幼咸若。礼训所陶。出有庶官。入惟丞相。乃敷皇极。遂广人和。至矣哉。盖由内则有方。外成其大。而况乎众姜偫妇。罔或不宗。于休夫人。岂古之明达者矣。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呜呼。遗令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无改吾志。尔惟孝乎。殁已可于龙门山外用为窀穸。冀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耳。崇等敬遵遗旨。以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九月庚寅朔十五日甲辰。葬于万安山之南阳。令公纯德佐时。高堂生感。永思不待。长号罔极。以为东茔已异。西兆未殷。占考岁辰。奏加封树。以开元三年岁次乙卯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庀徒有作。初景龙年。以时宰先人。特旨追赠幽州都督。而神道贵静。元宅不移。重广冥域。因成象制。天子于是乎昭宠大臣。追崇旧烈。又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命五品官监护。赐米粟各二百石。绢布四百端匹。庶事官供。特令优厚。盖念功悼存。发荣而资哀者也。版筑相丽。贲饰其仪。丰不近奢。薄不违俭。名山大谷。异势盘纡。密圹重坟。灵祇式叙。是惟幽极。可以永安。撰德昭文。长垂不已。铭曰。
氏原德先,裔裔绵绵。
曷时无隽,曷位无贤。
重象曜质,纷纷秩秩。
洁齐相亨,休复于吉。
于时保之,文献非他。
我生则睟,天爵云多。
粤有符彩,宁施琢磨。
英图烈烈,利用峨峨。
瞻天历象,谒帝关河。
庸勋远大,锡命骈罗。
行行驷马,作藩荒遐。
职职悟人,为范陶钧。
政閒谁黩,时修物育。
陟遐未穷,归冥不复。
慈告式明,卜宅离茔。
东毕西贲,幽封大成。
尊尊孝子,昭发家声。
引用典故:石崇
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
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
夜静酒阑佳月前,高张水引何(一作仍)渊渊。
美人矜名曲不误,蹙响时时如迸泉。
赵琴(一作瑟)素所嘉,齐讴世称绝。
筝歌一动凡音辍,凝弦且莫停金罍。
(一无淫字)声已阕雅声来,游鱼噞喁鹤裴回,主人高情始为开。
高情放浪出常格,偶世有名道无迹。
勋业先登上将科,文章已冠诸人籍。
每笑石崇无道情,轻身重色祸亦成。
君有佳人当禅伴,于中不废学无生。
爱君天然性寡欲,家贫禄薄常知足。
谪官无愠如古人,交道忘言比前躅。
不意全家万里来,湖中再见春山绿。
吴兴公舍幽且闲,何妨寄隐在其间。
时议名齐谢太傅,更看携妓似东山。
⑴ 哇,音娃,歌声也
倚楼垂袂复凭栏,云髻葱茏紫凤寒。
红烛影回仙态近,黄金梯滑并行难。
象床宝帐无言语,复道交窗作合欢。
虽喜得同今夜枕,我心犹欲画图看。
注:倚楼(刘兼晚楼寓怀)云髻(高蟾偶作)红烛(李郢中元夜)黄金(王建霓裳曲)象床(温庭筠经五丈原)复道(卢照邻长安古意)虽喜(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我心(薛能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碧鸡坊里春风颠,浣花溪边晴日暄。
浩歌一曲花弄影,慷慨不及开元前。
饭颗山头忆相见,历下新亭旧时面。
吟诗未遣髭须愁,愁绝边尘暗河县。
平生落笔五岳摇,调笑不作儿女娇。
锦袍仙人伯仲耳,孰谓有作徒相嘲。
诗卷长留两不灭,玉颜癯骨俱清绝。
万古诗人照胆寒,松柏苍然傲冰雪。
吴兴公子真天人,落影自与韩众亲。
新图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
槎翁老仙我所敬,十年寤寐游珠林。
新诗墨妙聚片纸,今我观之谐夙心。
嗟余岂是诸公徒,青天空行一字无。
纷纷馀子风斯下,独立惟见明星孤,吁嗟杜陵焉可呼。
王士禛《居易录》:赵松雪画《杜子美戴笠图》,深衣乌帽,加竹笠其上,足蹑芒鞋,昂首袖手,若行吟之状。下方有「赵子昂氏」及「松雪斋」二印。上有刘崧子高题绝句云:「杜陵憔悴鬓如丝,饭颗凄凉日午时。为报西流夜郎客,锦袍霜冷更相思。」自跋云:「右草堂杜拾遗戴笠小像,吴兴赵文敏公所画。往年馀得之高安刘氏。它日与□□徵士观画于桃源山中,因持以归之。并题识其上云。洪武庚申秋仲,珠林生刘崧书。」解春雨又题七言长歌一篇,书法精劲。类邢太仆,末题「前翰林解缙书」,诗不见本集。予平生所见唯故友宋荔裳所刻秦州像,何宇度所刻成都浣花草堂像,皆石本。盖皆临松雪画,而风神不及远矣。
施闰章《蠖斋诗话》:西昌萧伯玉太常旧藏杜陵图,高可盈尺,纯用白描而神采高寒,赵文敏笔也。刘公子高题句,解缙春雨又书长歌其上。此诗既佳,而解集失载,字体作指大行草,遒润有法,绝非世所传解书体也。时以赵画、刘、解两公题为三绝。馀官湖西,从萧氏孟旸见之,赏异作诗,萧辄欲见赠,不受,及归田再赠,始受之。时一展对,如揖浣花老人也。
庭前芳树朝朝改(李峤)。尚有馀芳在(韦庄)
年光背我去悠悠沈叔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

此时欲别魂俱断(韩偓)。试取鸳鸯看(李远)
不挑红烬正含愁(郑谷)。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后主)
碧宇净若空,孤轮势欲脱。
廓落四远顾,真能鉴毫末。
星河且尚稀,氛埃岂不豁。
独念斯人心,幽忧莫能拨。
我随君子俦,把酒临□□。
襟期共照耀,弥言天地阔。
狂笑石壁惊,清歌流泉遏。
芜露霭已深,山鸟乍相聒。
志士会有役,嘉乐难再掇。
且当醉千钟,讵云希旷达
按:此诗约写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吴县东山席氏之聘,为其家庭塾师之后。吴、徐、葛当即为其“将赴洞庭”时为之送行的“故里诸公”中的三位。徐季重名开任(1610—1694),葛瑞五名芝(1618—?),皆为昆山人,明诸生,入清为隐士,作者的挚友;吴兴公,其人不详。
⑴ 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引用典故:棠叶 沈碑会 落帽 一双白璧 堕泪岘山 黄金峻 蒙锦绣 貔貅 鹦鹉赋
南指陵阳路,东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双鬓雪飘然。
数仞惭投迹,群公愧拍肩。
驽骀蒙锦绣,尘土浴潺湲。
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貔貅环玉帐,鹦鹉破蛮笺。
极浦沈碑会,秋花落帽筵。
旌旗明迥野,冠佩照神仙。
筹画言何补,优容道实全。
讴谣人扑地,鸡犬树连(一作齐)天。
紫凤超如电,青襟散似烟。
苍生未经济,坟草已芊绵。
往事惟沙月,孤灯但客船。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故国还归去,浮生亦可怜。
高歌一曲泪,明日夕阳边。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