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桑维翰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魏公王佐才,独力造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日。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
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
跋敕朝据案,论兵夜造膝。
多士若鸳鸿(原作鸯,据赵本、经锄堂本改),官材咸有秩。
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
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
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
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飙欻
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
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
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
和亲绝强虏,谋帅用悍卒。
魏公在藩垣,上疏论得失。
七事若丹青,辞切痛入骨。
忠言殊不省,直道果见屈。
铁马从北来,烟尘昼蓬勃。
穹庐易市朝,左衽杂缨绂。
主辱臣不死,囚缚自安逸。
唯公独遇害,身殒名不没。
惜乎英伟才,济世功未毕。
一读晋朝史,遗恨空郁郁。
子孙亦不振,天道难致诘。
琅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
贽谒桑魏公,藻鉴非易与。
抚顶久叹惜,王杨许为伍。
诸侯取为官,佐幕大名府。
主帅杜重威,功大心跋扈。
天骥被絷维,神龟罹网罟。
六师薄孤垒,三面开生路。
主人既释放,宾筵因诖误。
逼胁本非辜,贬谪寻不赴。
折腰纡墨绶,拓翼久未举。
梁竦耻州县,长卿有辞赋。
里行旌邑政,柱史登朝序。
抨弹志不乐,润色才有素。
锦窠应列宿,星垣吟药树。
丹青生帝典,金玉铿王度。
东观秉直笔,南宫司贡部。
时英萃门下,蔼蔼腾嘉誉。
鹏掀六月风,豹蔚七日雾。
多才同列忌,嫉恶奸人怒。
排斥屡专城,织罗仍典午。
名宦颇流离,衣食常贫窭。
文明起代邸,振拔非不遇。
紫微虽正拜,白发已迟暮。
史鱼直有遗(四库本作道),枨也刚不吐。
非才占清列,志欲投兕虎。
英俊在草莱,力能生翅羽。
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
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
名位仅三事,疾瘵婴二竖。
告满拜贰卿,君恩慰沉痼。
终见哲人萎,萧萧空垄墓。
鲤庭有令嗣,凤阁登仙署。
两制列门生,九原应自许。
苍苍犹足信,吾道似有诉。
馀庆在子孙,明明深可据。
五季骄诸镇,终朝易千人。
使无孔方癖,犹是晋名臣(右十贪)
白沟行 元初 · 郝经
西风易水长城道,老泞查牙马频倒。
岸浅桥横路欲平,重向荒寒问遗老。
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
石郎作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
世宗恰得关南死,点检陈桥作天子。
汉儿不复见中原,当日祸基元在此。
沟上残城有遗堞,岁岁辽人来把截。
酒酣踏背上马行,弯弧更射沟南月。
孙男北渡不敢看,道君一向何曾还。
谁知二百年冤孽,移在江淮蜀汉间。
岁久河乾骨仍满,流祸无穷都不管。
晋家日月岂能长,当时历数从头短。
日暮途穷更著鞭,百年遗恨入荒烟。
九原重怨桑维翰,五季那知鲁仲连。
只向河东作留守,奉诏移官亦何疚。
称臣呼父古所无,万古诸华有遗臭
床头冗石钝如椎,淬我毛颖利如锥。
书成四体工点𪑮,联珠照几光陆离。
朝来净洗看墨色,坚致莹滑如琉璃。
乃知钝静固得寿,上接道脉同耆颐。
我生无田聊食汝,箪瓢仰给犹山雌。
却怪老桑未达道,守艺改铸何其痴桑维翰或令其改姓维翰铸铁砚以示人日砚穿则改姓卒以进士及第)
砚乎砚乎,汝尚未穿我未老,但愿与汝终始无磷缁
⑴ 山谷张文潜赠君洮州渌石含风漪能淬笔峰利如锥
⑵ 扬子山雌之肥其意得乎珠晋卫恒四体书势成𪑜黠点𪑮连不绝
书生豪气压千军,示者扶桑一卷文。
铁研未穿时世改,功名回首信浮云。
刻苦频将铁砚磨,功名偏藉晋阳戈。
时危不废调鹰乐,世运无端奈尔何。
宣祖大王之二十五年。而日本酋秀吉大举兵入寇。京都陷车驾迁。惟时有臣。请援天朝。再恢宗社。乃惟曰白沙李公。光海即位。诛夷同气。谋废慈殿。奸臣李尔赡,郑造等纵臾之。天常灭蚀。环三千里殆沦于纵目之域。惟时有臣。抗言正告。扶树彝伦。乃惟曰白沙李公。谈者曰。中兴之绩。被于海东而已。民纪植则立万世之孝顺。优于天下矣。公以言获罪。累于北荒。谈者曰。公固得死所矣。国其如何。俄而公卒于累。而至癸亥今上反正。复官赐祭。谈者曰。其庶几哉。国有教矣。盖以公存亡荣悴。卜世运兴丧也。东阳申钦听于一国之谈者曰。此舆情也夫。此公议也夫。兹非天之有定也乎。肆次其事烈。载之神道之石曰。公讳恒福。字子常。氏出鸡林。其始有沙梁部大人谒平者。翊罗祖为宗臣。胄支遂绵。至丽弥盛。其著者曰。文忠公齐贤。世称益斋先生云。入本朝有官工曹参判者讳延孙。寔生崇寿。佥知中枢府事。公高祖也。曾祖曰成茂。安东判官。赠吏曹判书。祖曰礼臣。成均进士。赠议政府左赞成。赞成公有隐德。尝卜葬兆于抱川曰。我后联二世必达。公考参赞公果应之。参赞公讳梦亮。历事三朝。以清俭忠孝闻。赠议政府领议政始林府院君。妣曰全州崔氏。结城县监崙女。讷轩李公思钧外孙也。赠贞敬夫人。有壸范。嘉靖丙辰生公。生而不乳不啼。家人惊异。会有瞽师到门。参赞公使筮之。筮毕贺曰。鼎轴之兆。崇于公二级。甫数期。峻拔岐嶷。嬉戏动与凡儿殊。稍长沈深有度。顾盻伟如。语默不苟。识者知其为昂霄材也。八岁。属诗出语惊人。九岁参赞公即世。致毁如礼。十四五。已疏财好义。雄健不羁。当街贾勇。诸少年莫敢埒。大夫人闻而戒之曰。未亡人朝暮入地。汝乃从无赖子弟游。吾死不暝矣。公泣受教。刮摩豪习恂恂也。辛未。大夫人卒。啜粥居庐。服阕。托于姊闵氏妇。摛经辨志。居业遂笃。藻思横放。亹亹逼古。一时名胜愿识其面。权相国辙闻其声。归以孙女。即都元帅慄之出也。相国一见。期以公辅。万历庚辰。登谒圣丙科。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辛巳。艺文馆检阅。癸未。宣庙将讲朱子纲目。预拣才臣。赐中秘所藏帙以隶之。膺简者五人。公与焉。栗谷李公珥实进之。栗谷道学文章伏一世。公一见有言下之契。旋赐暇湖堂。荐弘文馆为正字著作博士。甲申秋。得疾革。中外之人识不识举忧之。来候者履错于巷。乙酉春良已。授艺文馆待教奉教。成均馆典籍,司谏院正言,吏曹佐郎,知制教。考功世称热官。公居之淡若散署。庭无造请。座无生客。日与里闬游从。清坐相看。有二显官怙时望。要公推毂。已入铨地。多居间餂公。公恶其为。竟不应。二官交憾公。历修撰正言校理,吏礼正郎。己丑冬。以问事郎参鞫郑汝立狱。宣庙亲临论囚。公应对周敏。趋跄中节。目览耳受。口询手书。言不刊落。笔不停辍。纵横胶扰。俱领其要。僚寀袖手。吏胥旁观。惊以为神。宣庙亟才公。每事必畀公。公悯囚多株连。不遄断启倖祸者心。当亭疑。务平反。传生议。荐数从中。文书或忞忞者。必谛审于当事者。不徒执管成案为也。庚寅夏。应教转议政府检详舍人。秋录平难功。公以问事劳。例策三等勋。移典翰。尝侍经筵。宣庙呼公前。谈公鞫狱时事。称高才者累十言。跻秩以奖之。进直提学。特加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拟大用公也。辛卯春。除户曹参议。才一月。曹务无㥈懘者。库藏无罅灓者。尹相国斗寿为判书。显重公曰。文翰士乃复能钱谷耶。时有孽臣洪汝谆者。网一世士将鱼肉之。公以承旨亦被波及罢。夏。叙复除承旨。害公者犹未艾。二官之挟前憾者抵𡼏而起。谋置重辟。李公元翼适秉宪。以身争之乃已。壬辰四月。倭寇猝至。公为知申事。居嚍嚍欲以身徇节。自闻贼报。公退就第。背屏侧席。填阖处外。饬家累无溷我。侧室求一面不得。逮大驾定西幸计。公趋朝。唯与家兄诀别而去。前驾出一日。公诣閤门请事。宣庙命以左议政柳成龙为留都大将。公言若控上国辞命。非成龙不可。成龙得西。乃后闻奏封牍。多成龙手。驾出。百僚皆散。宫中虚无人。雨注天黝。夜四鼓。中殿独与女史十馀。步出仁和门。公执烛前导。中殿顾问。慰勉备至。驾薄临津。上下相失。公同兵曹郎徒步。召集徒众于泥淖中。至东坡驿。召大臣及尹斗寿问计。公首言我国兵力。无以当此贼。唯有西赴。仰吁父母之邦。到松京。拜吏曹参判鳌城君。加嘉善大夫。令护王子先诣平壤。大驾至。拜刑曹判书兼都总管。加资宪大夫。未几授大司宪。贼既大蹂京城。急欲𦧟两西而撇掇之也。廷议无定算。劻勷而已。公与汉阴李公德馨。协策建遣请天朝兵。又拨三调度。以管军兴。其卒成再造烈者。此为之兆也。拜兵曹判书兼弘文馆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同知成均馆事世子左副宾客。临津失守。或言当守平壤。或言咸兴可据。公与左相尹斗寿力陈咸兴非计。请幸宁边。然群议犹主咸兴。中殿东嫔先向德川。以取咸兴路。而贼已逼浿水矣。汉阴公请出见贼将玄苏,调信谋缓兵曰。兵苟毋缓。当斩两将头来。公止之曰。堂堂国家。岂可行盗贼事。驾离平壤。与汉阴申请进住宁边。且自请赴辽东求救。两公争往。至夜分。宣庙用沈忠谦言遣汉阴入辽东。公送之南门。解所骖与之曰。兵不出。君当索我于重获。汉阴曰。兵不出。吾当弃骨于卢龙。洒涕而别。闻者易容。守滩诸军又溃。宣庙夜召诸臣议内附曰。父子同渡鸭水。国事无可几。世子宜奉庙社主分往。予带若干臣僚入义州。从予者谁。群臣莫对。公泣对请从。驾次博川。中殿自德川来会。而平壤陷报至。宣庙趣驾夜发。扈行者多道亡。天雨道隘。公虑有仓卒。谓椽属曰。前茅甚疏。吾属皆兵官。可先导疾驱而前。宣庙问知为公。益重之。驾入义州。公言汉南诸路必谓大驾已渡辽。急发使谕湖,岭起兵勤王。且令知行在所住。自此朝廷命令得通。而勤王之师始起。先是辽左有行言。朝鲜导倭入寇。兵部遣指挥黄应旸密觇我。公在朝时已虞有此事。求辛卯倭书来乃进之。应旸疑大释。归报皇朝。始议出兵。祖承训,史儒等将三千兵先至。朝野皆言指日可捷。公曰祖将躁而寡谋。军必败。果大衄。承训归至。诬我兵反助倭贼。公请遣大臣伸辨。又请遣使乞发大兵。冬。提督李如松提兵四万过江而东。公见其行师。白上曰。必成功。但幕下有郑同知,赵知县两人用事。恐有沮挠。癸巳。得大捷复平壤城。而既又掣于和议不更战。实郑赵二人为之也。京师复。力请回銮。十月。宣庙旋轸旧都。行人司宪奉敕来。未有先声。朝廷猝知之。急授公远接使。受命即行。行人兼程疾驰。所过郡邑失措。赖公先后馆待无缺。皇朝敕世子同户,兵官进理全,庆军务。公以兵官故。解傧任陪世子南下。甲午春。湖西贼宋儒真反。分朝诸臣欲奉世子会大朝避贼。公上劄止之。顷之贼平。秋召还。兼舟师大将。算舟舰资鱼盐以息之。备绵布三万疋输之度支。乙未。吏曹判书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兼经筵知春秋馆,成均馆,义禁府事。丙申皇朝册封日本。副价杨邦亨欲得公为接伴。宣庙许之。公既辞朝。乞解东铨文柄。拜右参赞。邦亨敬礼公曰。东国有此人。何可以外国轻之。公指正使李宗城曰。徒纨绮文墨尔。必辱命。后果然。冬。送杨使。丁酉春。判西铨。杨经略统大兵东来。难其傧。复推公。辞不起。同户工官见经略于九连城。其条列问答俱彬彬光国。九月病免。十一月复授公。凡五长兵部。一长吏部。处心贞亮。关节不及。拟用除擢。唯视其才。一徇公议。无敢以他路进。官方有序。仕途以澄。朝廷仅存墙壁。而士夫稍知廉隅者。以公之在铨席也。其兵部也。丁水陆天兵之凑。事关本兵者。大者迅雷。少者牛毛。公游刃中窾。积而不苑。杨经略每值肯綮。必曰李尚书云。公去部。有万匹布溢于恒用之外。部中传以为李尚书藏。久而犹守之。近世称举兵部者言。栗谷李公。公足当之。而以时之剧易言。公有加焉。戊戌秋。皇朝赞画丁应泰诬搆我国上奏。宣庙震惊。大拜公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右议政封府院君陈奏使。公辞不获。星夜倍道进奏。日诣内阁,礼,兵部操文陈说。辞语明剀。礼容都雅。诸官拱手唯诺曰。国耻自湔。公无忧也。帝赐敕褒之。革应泰职。己亥复命。宣庙大悦。赐土田臧获以嘉之。时议以应泰诬奏。移罪于接伴使白惟咸。下狱当罪。公为委官。心知其冤。奏谳甚晰。宣庙原之。寻控免。庚子。拜都体察使兼都元帅。视师南土。上安民防海十六策。夏。以首辅还。六月。懿仁王后薨。时属干戈。仪轨典籍燹灭无遗。公指授裁量。节文不惑。梓宫下山陵。夜半失火。上下遑惑。公当变不错。招所司各职其职。导世子就位。行慰安祭。以是日克葬返虞。辛丑。乞释负不从。公复起。请节经费正田制。开诚心。布公道。砺廉耻。宣庙嘉纳。秋。奴酋通书请媾。公言此酋受爵天朝。人臣义无私交。且为后世虞。请谢绝其使。壬寅春。三司交章论成牛溪浑。公上章救之。未及进。有人承柄臣旨。径上疏专攻公。公引告。而撼公者益众。卒以是去位。甲辰元朝。白虹贯日。公极言天人之际。终之曰。推诚当自纳谏始。秉公当自用人始。世以为知言。夏。录扈圣功。公为元勋。辞不允。拜领议政。亦控免。丙午秋。马岛夷义智诈械二死囚。称犯陵贼来献求和。时柳永庆擅国。欲自功。将行献俘礼以夸耀之。公欲诛之釜山。以示倭使。永庆不听。卒拿讯无所得。丁未十月。宣庙疾大渐。公受命祈于宗庙。翌日宣庙小愈。乃于戊申二月一日宾天。越翌日。光海践阼。宣庙以日月之明。秉乾刚之德。早挈神器。托于光海光海。在春宫十七年矣。不幸宣庙寝疾。经年乐祸。喜功者因以揣摩。塞窌匿端。煽俑飞钳。以惑人听。郑仁弘封疏入而人情尤眩乱。祸端无穷。而先以临海君为注。中外遑遑。卫士擐甲守阙。宫门当昼不开者累阅月。有一谏官以临海事来问者。公曰。服丧王子。形迹未著。胡据置辟。三司密告不轨。当流绝岛。公献议请全恩。论者目以护逆。全恩之说为善流祸本。四月。为左揆兼都体察使。六月。以总护使封穆陵。才毕。三司请诛临海。且咎相府不廷争。仁弘继之。斥全恩之非。公上劄再辞不许。辛亥。仁弘封疏厚诋晦斋,退溪两先生不宜祀孔庑。泮儒上疏辨之。削仁弘儒籍。仁弘之徒朴汝梁讦奏之。光海令禁锢首议者。公愕曰。亡国之举也。通宵搆劄。至曙上之。诸生闻上命。捲堂而去。公又上劄陈之。及后引对。备录晦斋事四条上之。仁弘由是大衔公。名卿善士重足累喘。谗谮猬集。以挤公为先务。乃倡体府兵权太重之说。欲必陷之死地。公日事求去。而至壬子。金直哉狱起矣。光海日御鞫厅。丝毫以上皆躬断之。公随事匡救。诗人权韠以诗得罪并系讯。公离席苦谏不从。术官有以迁都之说进者。宰臣多和附。迎合上旨。公直言折之。癸丑夏。朴应犀上变。事有不忍言者。烈于戊申矣。被告之中有武人郑浃者。公所未识也。有他大臣荐之。公拟于边守。及是辞连当坐。公不赴朝。三司请诛永昌大君。而政府无廷请举。有宰臣二人连日夜至公所。诱以祸福。危辞喝语。使人发竖。子弟涕泣迭谏。公捋须毅然曰。吾受恩两朝。位台鼎十六年。岂以垂死之年。自取污蔑。厚负两朝。其宰知不可回。顾而之汉阴。如语公者。后日公与汉阴俱在鞫厅。台官以大臣不伏閤显斥之。汉阴谓公曰。子将如何。公曰。吾议在戊申之议矣。狱事日急。祸焰日起。台官郑造,尹讱等首发废母之论。公谓汉阴曰。吾得死所矣。为永昌死则伤勇。为母后不死则伤义。慗使吾君为造与讱之蔽也。而负累于天下后世乎。今人既诬引春秋。我粗习春秋。当引经据义以破之。其所谓逆。未见其为逆。故不敢讨臣。而废君之母。真逆臣也。若或献议。可进一劄。是夕至家。不解朝衣。坐外廊。子弟入问故。公曰。三网灭矣。我以大臣。承不世之遇。宁惜馀命。忍见此耶。当以舁尸为期。大司宪崔有源来见公。公曰。万代瞻仰。在此举也。有源素敬公。乃定议。与二三僚贰于造,讱。其不即废母。由公言也。公具疏示汉阴。磨砺以俟。公以荐郑浃遭劾而去。事已不可谐矣。光海递公相拜西枢。乙卯。家督星男为贼奴所告下狱。家人请循俗行赂。公正容止之。狱寻白。冬。仁弘疏言公罪不止此。三司请削黜之。光海留中不下。公就寓东郊。移卜小筑于忘忧里。无几微见色。倘佯山涧。粗粝不厌而怡如也。闻清平水石之胜。跨一骡往。常杂于田夫野老。不知为贵人也。丁巳十一月。废母之论遂决。李尔瞻,金开,许筠呼召丑逆。袖疏赴阙。滥巾东序者承嗾而集。日不记其数。国内鼎沸。含生褫气。公寝食俱损。忼慨不自已。忽大雷撼宇。公曰。天其戒告之矣。须臾枢府郎持上旨。令献议。公方病。侍者扶起。奋笔书曰。谁为殿下画此计者。非尧不舜陈。古之明训。虞舜不幸顽父嚚母。常欲杀舜。浚井涂廪。危逆极矣。号泣怨慕而不见其有不是处。诚以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故春秋之义。子无雠母之义。况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诚孝之重。夫焉有间也。方今当以孝治国家。一邦之内。将有渐化之望。此言奚为至于紸纩之下哉。为今之道。体舜之德。克谐以孝。蒸蒸以乂。回怒为慈。愚臣之望也。议至。见者懔懔至有潜相抆泪者。三司请绝边围篱安置。凡四易配所。配三水而止。光海命移北青。戊午正月到配。三月遘疾。有感梦之异。曰。吾其不久乎。闻奴酋犯辽广。天将檄召我兵。而朝廷不许。涕下曰。国不复竞矣。越二日不淑。是月十三日也。享年六十三。公尝谓家人曰。事国无状。获此恩谴。我死勿以朝衣。殓用所服深衣大带云。七月。返輀于抱川先茔。八月。窆于参赞公墓左乙坐之原。都下人民闻公行遣。上自荐绅下逮诸曹故吏厮台舆卒。靡不求谒。一路村氓阎妇。争来瞻拜。称章甫者。想望风仪。以为矜式。洎卒。远近之承讣会哭者。守宰边将。持赗赴吊者。村居士夫操文酹告者。不知其几。自初终。来守门外。殡而后散者。亦不知其几人。岭南士有不相识而千里来赙者。既葬。有渍绵炙鸡。持三首诗及祭文。来哭墓下。不留谒而去者。亦莫知何人也。北青抱川诸生。鸠材建宇俎豆公。朝廷设禁而终莫能止。噫。公何以得此于人哉。义烈足以感人。人心不可厚诬。孰谓公论在后世哉。公风采凝远。坛宇轩豁。广颡隆准。丰颊而白晰。须髯翩翩。长不踰中人而气盖一世。行不治边幅而动有规则。旷乎其超乎俗也。裕乎其宜于物也。光明而洒落也。正大而特达也。恬乎其处顺也。淡乎其不滓也。其奉先也仪笃于物。文掩于诚。其事君也犯而无隐。折而不易。其友爱也奉长昆如事亲。待叔仲如一己。其亲族也幽嘉尽道。疏戚无间。其乡党也故旧不渝。愚智同得。其居室也屋漏如康庄。闺闼如位著。其当官也如丁之解牛。如扁之见垣。其交际也惇信扶义。然诺必重。其取与也清不欲近名。介不欲立异。其为家也无数亩之籍。无遗籯之金。论人是非。善善长而恶恶短。处已毁誉。妍媸过而明镜存。具兹众美。统于大节。爰自释褐。遇知宣庙。壬辰之讧。竭忠尽悴。一则公二则公。统总中兵。熸乱底平。入而冠冕士流。出而储胥方隅。卒致黄道重明。紫盖不愆。晋位鼎铉。为中兴元功。卓乎事业之大。足以伯仲房,杜。而乃若丁巳一言。撑天柱地。日丽星经。身虽摧败。人道由立。方之壬辰之功。不亦愈贤乎哉。少负气义。晚而好学。己亥解相之后。捐弃世故。一意经史。求学自典谟洙泗至濂洛关闽。为文自左国至秦汉。未尝去手者二十年。禀高故见亦高。欲寡故理自明。语道妙则独契昭旷之原。观践履则不失铢两之细。端委庙堂则九鼎大吕也。披襟宴坐则丘壑云水也。风标遐举。超轶于埃壒之表。剑履黄阁。带砺山河。特公之一浮云尔。世之谫谫者。无怪天未测其涯量。而虽号知公者。亦不过班之于随世立名之列。知人信不易哉。朝廷党比相倾四十年馀。贤与不肖。莫不标榜。而公独中立不倚。屹乎如泰山乔岳。人不敢訾。而壬寅以来。时事日乖。众正敛迹。公始不安于朝矣。后虽再入台鼎。而辞而不居。光海初政。复入中书。以先朝旧臣。不免复出。而事有大谬者。庸非邦国之不幸耶。公于文章。雅不屑为。而取法则古。雄迈奇俊。自辟一家。章劄酋酋上薄两京。间杂江左。尺牍爽朗。脱去畦径。笔迹俊逸有法。老庄之玄放。仙佛之妙悟。靡不领会其旨。星象堪舆之家。虎头岐黄之艺。亦皆通晓而不加竟也。尝著涵养铭耻辱书床养夜戒昼警夕五箴以自课。诗文若干卷。朝天唱酬一卷。奏议二卷。启辞二卷。四礼训蒙一卷。鲁史零语十五卷藏于家。公少号弼云。或称清化真人。晚号白沙。又号东冈。男二人。长星男荫仕为县监。次井男。壬子司马。亦仕为监察。女一人适尹仁沃。侧室男二人。长奎男。癸丑司马。次箕男。女二人。一学官权侙。一幼。星男初娶判书权徵女。生一女一男。女崔煜进士。男时中。继娶判官金季男女。生四女一男。曰时挺。馀幼。井男娶参议尹顗女。生一男一女。男曰时术。女幼。奎男娶权大纯女。生一男一女。男曰时行。箕男娶朴信男女。生一女并幼。钦少也。遇公于清江门下。一见即忘年。后与公对巷居三十年。顾公少许可。钦亦寡合。能相与于形骸之外。趣造定向。间有不言而同者。晚年愈契也。每抗谈古今轨躅。论议逸发。不袭前人涂辙。自树于胸中。而高明透彻。未始背于古贤。其豪资爽气。近代所未见也。常幸世有知己者存。孰谓公去而钦独踽踽也。尝论曰。使生东鲁。殆乎六艺之列。使生列国。庶几国侨之政。有谢文靖之标致而笃于学。有韩忠献之德量而立于节。非誇也。仍记公赴谪时贻尺书于钦曰。今日庶不负辽东翟黑子云。指汉阴也。钦于此泪涔淫。愧钦文不能为惇史。乌可以不朽公。铭曰。
昔我宣祖,秉德当乾。
毓才贮英,若苗艺田。
时雨膏之,条风发之。
惟时髦俊,蔚乎昌期。
孰为其宗,曰我李公。
繄王有命,契合昭融。
煌煌东观,汝其会通。
我有华衮,汝其粉米。
邦运百六,滔天畴济。
公为舟楫,繻有衣袽。
斗极天奠,国步如初。
王曰汝嘉,汝我股肱。
畀之伊何,无辅是膺。
遗之于后,俾赞洪图。
故剑既收,庶展吁谟。
事有不然,世矛公盾。
砥柱中摧,台阶宵陨。
其说堂堂,折彼之角。
其节卓卓,何有谣诼。
于皇宣祖,宣祖有臣。
金石或泐,日月长新。
貤官赐祭,殷礼斯溥。
天固有定,恩实异数。
荣于公何,辱于公何。
荣辱去来,公不少多。
一味真腴,灵性则全。
浊世秕糠,火尽薪传。
咸池扶桑,乘风飘然。
百世在后,百世在前。
公在其间,不愧不怍。
我铭诏之,昧者其作。
后晋二主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石敬瑭以丙申引契丹兵灭后唐,契丹立之,称晋高祖,在位七年。兄子齐王重贵嗣位,四年,契丹入大梁执之,封为负义侯。共十一年
敬瑭与从珂,皆以勇力事明宗。瑭其爱婿,珂其养子也,然心竞有日。珂即位,而瑭入朝,复以河东节度授之,自是利器在握。据形胜之地,收士卒之心。千春漏言,太平除代。从押衙知远之言,而称兵传檄帝业可成;惑书记维翰之说,而臣事契丹倾国赴援。唐主之心胆,坠于玄武楼;石郎之器貌,遂为中原主矣。南面居朝廷,北面拜夷狄,岂惟首足之倒悬?岁帛三十万,幽蓟十六州,自失中边之藩蔽。契丹之德,不敢忘也;诸夏之亡,谁作俑乎?遣使称谢,而尚书王权乃能耻屈穹庐,辞以老疾。晋朝独有此人耳。七年在位,善政无闻;一旦有疾,思托幼子。而不知冯道景延广之方,以立长君为已功也。兄子为嗣,致书契丹,称孙不称臣,两主欢失。虽皆延广,所为十万横磨,尚有阳城一捷。然而横挑强胡,罔思内备,国家危在旦夕。方调鹰苑中,而狃蛇豕之荐食。翁怒而来,孙剑安在?祸至神惑,运尽天亡。成之繇彼,败之繇彼,尚何言哉?天网恢恢,自作不活,此之谓矣!负义之侯,戢饭所惟黄龙府;分番之剽,打草谷及东西畿。石氏之亡不足恤也,而中原数百里之财蓄俱尽,山前山后之不见天日者四百三十二年。谁生厉阶,至今为梗?《白华之什》曰:“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吁嗟!石氏可谓卑千古而疧百王矣。
明宗爱婿反河东,契丹臣子成帝业。
虎口难投一纸书,雁门已送诸州牒。
北面穹庐南面华,中原无主任胡愶。
胡册初颁作晋皇,身愿为臣妻为妾。
尔不兴乱乱者谁,日来烦懑空嚅嗫。
一朝社稷归兄子,十万横磨向翁詟。
关南塞北几时收,翁怒而来孙已怯。
生为负义死羁魂,运尽天亡嗟二叶。
我思厉阶问石郎,卢龙孰使黄龙接。
苟求一日居小朝,谁为千年除垢靥。
附辽九主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契丹耶律德光,以梁末帝贞明三年丁丑围幽州,丙申同石晋灭后唐,丙午入梁执晋主,丁未改号辽,北归死于道,计三十一年。穆宗璟,二十一年。景宗贤,十四年。子圣宗隆绪,四十九年,复号契丹。子兴宗宗真,二十四年。子道宗洪基,四十五年,复号辽。孙延禧,十年,天祚保大二年壬寅,为金所袭,走夹山。耶律淳僭号,一年,死。乙巳,金人执天祚于应州。共二百九年
契丹自后梁初围幽州,复寇幽、蔚州,渐有燎原之势。及桑维翰导敬瑭称臣割地,遂倾国赴援,灭唐立晋,中原之祸已成。不数年而入大梁,执晋主。纵骑四出,分番剽掠。以东方群盗大起,始逼文武诸司数千人尽倾晋宝以行,建国为辽。天厌其德,德光死于杀。胡林剖腹,实盐载之。北去帝羓之名,差足泄中原怨愤耳。周世宗自将以伐,关南悉定,而大功未就,有疾乃还。天果厌胡,何夺世宗之速也?周既为宋,宋祖终不能有加于耶律璟。璟子嗣立,犹知遣使会葬永陵。太宗不量力,驴车仅免,辽好遂绝。瓦桥继围,莫州远遁。耶律贤之藐宋,始于此矣。隆绪虽冲主,而国势方张。卒败曹彬于岐沟,殒杨业于陈谷,大举入寇,残瀛、雄,掠深、德。向非张齐贤知代州,南燃刍土镫掩袭,能遽令其北走耶?易州再入,而尹继伦从后急击,挫屡胜之休哥,自是边兵少息。非黑面大王,有以夺其气乎?澶州之役,宋真宗渡河以禦,乃定兄弟之约,岁输银币三十万,而南北弭兵。至于宗真,乘宋有夏忧,来言关南地。郑公报聘,增岁币为五十万,和好复定。洪基继之,四十五年中边烽不起,诚不愧于清宁咸雍之号。自延禧伐女真,败绩于混同江,繇斯每战辄北。天祚遂为金人所袭,走于夹山。耶律淳僭号数月而死,燕京继陷。应州城东天祚获而辽亡矣。夫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卒坏于金。彼犬牙之相劘,岂人力之所及?而宋人犹觊燕京六州之空城以基,实祸也。悲夫!
契丹始自幽州侵,石晋称臣祸古今。
孙饭未知何所啖,帝羓已在杀胡林。
周宗薄伐关南复,宋祖销兵燕蓟沉。
景贤相继开辽国,隆绪长驱向德深。
澶盟全倚寇莱力,报聘重烦富郑心。
南北休肩逾百载,重熙清宁果嗣音
延僖不竞辽乃蹙,女真满万孰能禁。
夹山天祚亡宾铁,黑水完颜号白金。
纵使六州归宋室,空城惟见绿云阴
按:贞明三年,底本原误作“二年”。璟,底本原作“景”。此首下文中之“璟”,底本皆作“景”。保大二年,底本原误作“十年”。
⑴ 重熙,契丹兴宗年号。清宁,道宗年号。
⑵ 西辽耶律大石,以宋徽乙巳称王,为德宗,在位十一年。感天后萧氏称制六年。仁宗夷烈,十二年。承天后耶律氏称制十四年,亡,宋宁宗之辛酉也。共七十七年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