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虞卿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8—1632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季才。
王象乾从弟。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中。
喜抗论士大夫邪正,党论异同,虽官仅郎中,而时人皆视为能人党魁
诗文傲睨辈流,无所推逊。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木,济南新城人。万历庚戌进士,除上林苑典簿迁南大理评事历官吏部考功郎中有问山亭集
维基
王象春(1583年—1643年),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文水、虞求,别号㟙湖居士。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癸卯山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庚戌科会试第二名,廷试三甲二百四十名进士,和钱谦益同年。吏部观政,四十年壬子顺天同考,因科场贿买案被弹劾,四十五年降除上林院监典簿,四十六年升南京大理寺评事,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天启五年(1625年)正月以东林门户被削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6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遗老。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编修、詹事,崇祯初为礼部侍郎,因事罢归。以文学冠东南,为东林巨子。娶名妓柳如是,筑绛云楼,藏书极富。南明弘光帝时,起为礼部尚书。清兵渡江,出城迎降。顺治三年,授礼部侍郎,任职五月而归。后两次以大案牵连入狱,均得幸免。七年,绛云楼毁于火,藏书悉成灰烬,晚境颇颓唐。诗文极有造诣,入清后所作多抑塞愤张之语。有《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又编《列朝诗集》。清高宗列谦益入《贰臣传》,焚其书,虽屡禁不绝。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九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词学图录
【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虞山蒙叟。常熟人。崇祯初官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降清官礼部右侍郎,充修明史副总裁,旋告归。与郑成功等秘密抗清。明清之际文坛宗主,学殖宏博。其诗博大闳肆,以杜为宗而出入韩、苏,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词作仅数首。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编有《列朝诗集》。词在《有学集》中。
清诗别裁集
字受之,江南常熟人。
成历庚戌,赐进士第三人。
国朝官至礼部尚书。
著《初学》、《有学》二集。
○尚书天资过人,学殖鸿博。
论诗称扬乐天、东坡、放翁诸公。
而明代如李、何、王、李,概挥斥之;馀如二袁、钟、谭,在不足比数之列。
一时帖耳推服,百年以后,流风馀韵,犹足詟人也。
生平著述,大约轻经籍而重内典,弃正史而取稗官,金银铜铁,不妨合为一炉。
至六十以后,颓然自放矣。
向尊之者,几谓上掩古人;而近日薄之者,又谓澌灭唐风,贬之太甚,均非公论。
兹录其推激气节,感慨兴亡,多有关风教者,馀靡曼噍杀之音略焉。
见《初学》、《有学》二集中,有焯然可传者也。
至前为党魁,后逃禅悦,读其诗者应共悲之。
○牧斋诗,如“吾道非欤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屋如韩愈诗中句,身似王维画里人”,“工致有馀,易开浅薄,非正声也。
五言平直少蕴,故不录。
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37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原学,号五溪,又号一斋。弘治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迁右谕德。以不附刘瑾,出掌南京翰林院事。嘉靖时大礼议起,数力争。礼定,复上疏谏,伏哭左顺门。帝怒,下诏狱掠治,廷杖遣戍。十余年后卒于戍所。隆庆初赠官赐恤。
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原礼,少志趣非常,尝署读书精舍壁曰:“立志当以圣人为的,让第一等事于人,即非夫也。
”十六遭母丧,水浆不入口者数日。
倚庐三年。
郡太守姜公昂目之曰:“此吾郡颜子也。
”弱冠师事同郡姚公镆,授毛郑诗。
举于乡。
己未廷对,孝庙亲阅卷,大奇之。
置第一。
已而易置第二,然上心重公,特同赐状元袍带嘉宠之。
由翰林编修迁侍讲,修孝宗实录。
再迁右谕德。
时逆瑾用事,朝士多趋其门,公独不往。
瑾衔之。
出掌南院,事归省,适父没,丧之一如母。
既服除,乞终养继母,不报复原职。
时公望重,中外莫不倾心,谓当握持钧轴。
而忌者中沮久不调。
嘉靖改元,进学士三年。
上主张璁之说,欲考兴献帝,举朝争之不得公,乃与同里翰林王公相、陆公釴等,招举朝大小诸臣二百馀人,同跪文华门外哭谏。
声闻大内,上大怒,命系为首者八人于狱。
次日即拷讯。
所系八人,编伍俱以公为举首,杖杀翰林王公相等十九人。
公所戍镇海卫上,以公为党魁
怒终不解。
前后廷臣论荐及请释放者数十。
上终不许。
公在戍,惟杜门著书,绝口不言时事,凡十三年,竟卒于戍所。
先是彗星见文昌。
卒之日,天鼓鸣,浙省榜眼石坊忽崩坏。
公性严重慎交,意所不合,即当轴未尝通刺其门。
少潜心六经,尤精于礼。
文词高雅,至金石之作,更其所长。
所著《一斋》、《白庵》二集。
嘉靖三年,诸臣谏,大礼者二百二十馀人,其谪戍者八人,以丰学士熙举首杖杀者十九人。
以王翰林相举首,大节俱出吾乡,然丰氏尤为世家。
自宋学士清敏公稷以直谏名,至洪武中国子司业寅初以谏观灯谪德化教谕,靖难师入,即日弃官归。
子给事庆,景泰中以谏易储系狱,历官布政。
至学士,即布政孙也。
诚可为世家矣。
维基
丰熙(1468年—1537年),字原学,号五溪、白庵。浙江鄞县城西隅马园(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明朝榜眼、政治人物。少年师从姚镆,弘治八年(1495年)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殿试第二名(榜眼),孝宗赐第一人袍带。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读、升右谕德。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因不附刘瑾专权,出掌南京翰林院。明世宗即位后,晋升翰林学士。“大礼议”事起,受廷杖,下诏狱,遣戍福建镇海卫,十三年后卒于戍所。隆庆初年,朝廷方赠官赐恤。。
刘斯𱖹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斯𱖹(?
—1649年),字文修,号大容,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民籍,梓溪里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联捷丙辰科进士,授零陵县知县,丁母忧,服阕,天启二年补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知县,御海寇刘香老有功,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
斯琜负气敢言,又是大学士刘一燝从子,熟悉中朝贤奸之辨。
戎政尚书霍维华,魏忠贤之党魁,自科员不三年至尚书,妻弟陆荩臣亦内侍,丁卯七月知熹宗疾沉笃,以袁崇焕赐荫事,与魏忠贤为异,诘责放归。
思陵不知其故,即位起维华今职,又欲遣之行边。
斯琜及科臣颜继祖各上疏白其奸状,遂辍行,俄罢官去。
又疏论左佥都御史贾继春,疏上,继春改官。
疏救袁崇焕,三年,转兵科,又转礼科。
五年,转吏科都给事中。
六年二月,以弹劾内监王坤,疏上,帝衔怒。
未几以资俸进南京通政司右参议,下旨诘责,调外任。
俄起官行人,久之,转光禄寺寺丞,晋少卿,推右佥都御史,会李自成犯京师,手诏转左。
城陷,间道南归。
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正月二日,朱衣乌纱北面呼先帝,再拜然后鼓乐前导,率三子入家庙,见者大骇。
驻梓溪清将乔承宠闻讯,发兵围之,缚之而去。
斯琜曰:「向忧不得死所,今遂志矣!
」父子四人同死南昌己丑之难。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