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惠之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我闻维摩诘,善修菩萨行。
悯众媾痴爱,现疾深示儆。
力安四禅床,瘦骨抱幽夐。
饭从香国施,花自天女迸。
观其所说经,游戏略可證。
瑞像落劫外,捏塑巧难更。
沤波无垢人,绘事妙佛性。
清疏谢客须,戌削萧统病。
形委神特完,双瞳莹秋镜。
丈室寒雨飞,想见小笔劲。
谁参不二门,纷呶理谈柄。
岂知大医王,独得法眼净。
译经吾匪能,读画嗟易竟。
神游庵罗园,拥鼻发清咏。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
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
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
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将崩。
听法来天女,依岩老梵僧。
须弥传纳芥,观此信还曾。
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烱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强剪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
忆昔作记陀罗尼,寺幢颠末曾言之
今观两庑所塑作,天巧亦复非人为。
乃知象教力广大,不仅毛角参兔龟。
自从化人来西域,导源炎汉流陈随。
有唐画手数道子,下笔万变神不疲。
杨家抟土技尤绝(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如龙象中蹲老罴。
后来刘銮亦能事,燕寺遗迹人皆知。
金刚妙相历千劫,本无所成于何亏。
栴檀一片已灰尽,百草乱斗吟诗髭。
拈花古佛笑无语,笑我欲叩维摩师。
⑴ 寺有唐石幢,镌《陀罗尼经》,盖中宗时所造。
① 云从,芜湖人,前明副榜,号无闷道人,晚号钟山老人。
钟山老人非画师,其画品亦追北宋。
世传镂板离骚图,墨本已入石渠贡。
天问以下图未具,诏敕儒臣补其空。
更有长卷四丈馀,天题珍赏充云栋。
谓能以神运古法,二王(翚、原祁。)(寿平。)(鼎。)堪伯仲(《离骚图》,乾隆三十八年收入《石渠宝笈》。其山水长卷则曹文敏家藏呈进者,有御题诗,见《壹斋画友录》。)
惜哉人间难再觏,梅筑荒凉剩残梦。
太白楼高山四壁,摧隤又苦江氛鬨。
此图旧刻世亦稀,剑佩云冠想飞鞚。
叶家善本藏绛纱,端木亦传楚词家
醉吟不用一瓻借,兀坐似闻三闾嗟。
徵形烁理动心魄,六十四番奇而葩。
尚惜远游五稿阙,黄筌香草天一涯。
骚人哀怨出忠厚,风雅变体殊淫奢。
萧侯绝笔悲正则,投书凭吊同长沙。
安得更铸神禹鼎,奔走魑魅驱龙蛇。
⑴ 此图叶润臣藏,端木子畴借观。子畴世为楚词之学。
萧尺木山水(戊午) 清 · 祁寯藻
① 叶润臣阁读家藏纸本长二丈馀,卷尾自题云:「画山既无尽,画水流何之。胡为一片纸,眷然千里思。落笔贵超想,天怀相与期。人生瞩意处,金石永不移。刻志效前烈,大痴虎头痴。」又跋云:「暇日得纸一幅,而牵连为卷,因思黄一峰学顾恺之,遂为千古两痴。至其笔墨变幻,真有云蒸霞蔚之气,为不可及。仿而图之,摹拟虽良,匠心苦矣。丁未秋日钟山老人萧云从识。」
前身郭忠恕,晚岁慕李唐。
太白楼高意未尽,放笔乃与江天长。
自从天府收真迹,人间无地著水石。
怪君此卷何淋漓,一纸秋光二十尺。
昨读离骚图,为徵画友录。
萧侯遗墨恨未见,老眼数揩看不足。
又闻吾宗太守精鉴藏,藏之泉砚之草堂(叔和亦藏萧画。)
神物变化有时合,吾欲坐观双龙翔。
黄一峰,顾恺之,古人孰似今人痴。
朱繇亦仿吴道子,天壤王郎竟奚似(世传萧画枯涩不甚皴染者,王宏作也。《画友录》云。)
一默传心已失机,更求形似转成痴。
至今遗像兀不语,犹似当初问法时。
疏枝老干自斜横,开满冷花冰蕊。
竹里柴门对流水。
夜深人静,梦回酒醒,半隐鸟皮几。
明月下,小窗前,乱飞琼雪寒烟里。

潇洒足平生,不作劳劳羁宦子。
梅花结伴,修竹苍松,乐事无过此。
任三春桃李斗芳菲,怕风动、娇红尽吹起。
画图上,一片清香生素纸。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