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雄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释慧恭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罗氏。
闽人。
母梦。
所居地涌浮图参天而娠。
逮童孺。
聪寤异常。
年十七举进士。
偕计到京师。
游终南山。
睹祖师遗像于奉日寺。
释然有得。
遂求隶本寺执僧役。
时安国寺。
新创开坛。
年二十二。
始薙落受具戒。
谒宣鉴禅师于德山。
山问云会么。
恭云作么。
山云请相见。
恭云识了也。
山大笑。
乃许入室。
山既示寂。
偶客信州爱玉山之胜。
而居焉。
刺史为营西禅寺。
聚学者数百人。
未几以其城市嚣䢇。
复入福州长溪之马冠山。
泉州之富阳山。
所至檀施骈集。
徒侣臻拥。
志所欲。
为立就。
景福三年。
率弟子观览天台。
州牧京兆杜雄
辟紫凝山。
筑瑞龙院。
以留之。
天复三年癸亥十二月。
忽命声钟。
顾瞻左右云去。
遂瞑目。
春秋八十四。
僧夏六十二。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慧恭。
俗姓罗氏。
福州闽人也。
家传儒素不交非类。
母妊之初。
梦所居涌出浮图上参于天。
迨恭诞生嶷然聪悟。
年十七举进士。
名随计车将到京阙。
因游终南山奉日寺。
目祖师遗像释然世网。
遂求出家。
操执僧事备历艰辛。
二十有二适值新创安国寺受具足戒。
寻乃游方。
缘崄涉荒而无难色。
尝遇黑蛇伤指。
不求医而毒螫自销。
见魑魅占山。
谕罪福而妖物遄息。
至武陵德山诣宣鉴禅师。
领会风飞。
由兹道合。
因挂锡施门人礼。
鉴公顺世后游玉山至信州。
刺史营西禅院而礼之。
其徒数百人。
居岁馀。
以郛郭喧繁复入福州长溪马冠山。
自马冠抵泉州富阳山。
所至之所檀施臻集。
徒侣解钵禅坊立就。
其为士庶向奉如此。
景福三年与门人游天台。
州牧京兆杜雄留之而止。
杜因创瑞龙院于紫凝山。
祈恭兴扬法席以悟沦迷。
缁俗云驰。
香花山积。
天复三年癸亥十二月午时。
命众声钟。
顾瞻左右。
促言云去。
加趺瞑目俨然而化。
春秋八十四。
僧夏六十二。
阐圆顿之宗居道德之最。
殁无易名塔无题榜。
足见浮名为桎梏耳。
门人上足师遂植松负土力崇塔庙。
所谓法空不坏因缘矣。
因缘有之孝行曷伤于道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屈,字明中,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幼投天台国清寺出家,18岁受戒,后即住寺。学通三教,尤长于天台三观之说。宣宗大中初曾入长安。大中七年(853)作诗送日僧圆珍归国。后声闻日隆,远近求谒,为避喧嚣而逃往翠屏山独栖。昭宗时赐紫衣,后无疾而终。《宋高僧传》卷二〇有传。《全唐诗逸》录诗2句,出《智證大师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明中。
临海屈氏子。
生则手足有网缦相。
逮成童。
颇神俊。
志笃出家。
父母莫之沮。
乃事国清寺元璋律师以究研经律。
年十八获登具戒。
天台三观之旨。
儒林百氏之书。
诗章字画。
槩臻其妙。
邦伯輶轩每向风造谒焉。
檀币即回入常住。
其徒请畜以备不虞。
曰吾恨未能舍头目髓脑耳。
大中初。
教法再兴。
观朝京师谒集贤学士柳公权书寺额。
得大钟藏经以归。
七年江南荐饥。
殍踣相望。
僧众悉就食他往。
观独禅坐静室中。
谓其徒曰。
汝如不死。
候秋熟时。
当击磬起我。
其徒不敢违。
至秋击磬。
定果起。
尝赴乡里斋。
夜雨涨溪。
波湍迅涌。
难度而远约二十里所。
主人以为观必不至。
而顷刻在坐。
略无沾濡泥淖状。
非得神足。
恶能尔。
声誉四播。
瞻礼日益至。
避喧于翠屏山之兰若焉。
久之众请为州僧正。
复阳狂以逃。
太守杜雄以其行。
闻于朝。
诏赐紫伽梨。
观网滋不乐。
后以无疾终。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清观。
字明中。
临海人也。
姓屈氏。
初诞弥手足指间有幕蹼属相著焉。
佛经所谓网漫相也。
迨为童孺神俊挺然。
乃有出尘之志。
遂诣国清寺投元璋律师执侍瓶钵。
非父母不沮之。
若迦楼罗鸟啄几万重围矣。
年十八纳形俱法。
良由善根深植悟解天然。
台岭教文洞明三观。
兼得深定神异通感皆莫我知少览百家弥通三教。
仍善属文长于诗笔。
凡其邦伯輶轩皆响风造谒。
观则持重若严君焉。
见则畏伏。
秖就几杖以待贵士。
或施财宝皆回入常住。
罄无私畜。
或曰。
贵人所施皆充别施。
何不己用耶。
对曰。
恨未能舍头目。
况世财乎。
大中初天下寺刹中兴。
观入京请大钟归寺鸣击。
并重悬敕额。
则集贤院学士柳公权书题也。
柳复有诗序送其东归。
复请藏经归寺。
大中癸酉江表荐饥殍踣相望。
观遂并粮食施之。
又山僧物外度荒。
自入室禅定。
谓弟子曰。
汝如不死至禾黍熟时。
当以磬引我出。
果如其言。
明岁方从定起矣。
一旦溪南人命观斋食。
可去寺二十里馀。
其夜溪涧泛溢无人可渡。
谓观不来。
顷刻而至且无淹湿。
作用可知也。
人皆异之。
远近瞻礼日别盈满。
喧扰可厌。
乃逃往翠屏山兰若独栖。
续天台山众列请为僧正。
乃佯狂隐晦。
州牧杜雄遂奏昭宗宣赐紫衣。
观闻之若愁思不乐。
后无疾而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