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鸿渐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盛唐 · 杜鸿渐
常愿追禅理,安能挹化源鸿渐酷好浮屠道,晚年乐退静,常悠然赋句,朝士多属和之。见本传)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滟滪堆)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引用典故:苍水使 画麒麟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一作此)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⑴ 原注:韶比兼开江使,通成都外江下峡舟船
引用典故:骢马 国宝 天柱 绣衣
骢马凿蹄,银鞍被来好。
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
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
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
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埽。
此行收(一作牧)遗氓,风俗方再造。
族父领元戎(时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名声国(一作阁)中老。
夺我同官良,飘飖按城堡。
使我不能餐,令我恶怀抱。
若人才思阔,溟涨浸(一作漫)绝岛。
尊前失诗流,塞上得(一作多)国宝
皇天悲送远,云雨白浩浩。
东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
西极柱亦倾,如何正穹昊。
⑴ 北齐乐曲,怀黄绾白,疑指金银印
引用典故:前席 驾鼓车
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
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
令弟草中来,苍然(一作茫)请论事。
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
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
应对如转丸(一作圆)疏通略文字。
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
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一作皆)下泪。
崆峒地无轴,青(一作清)海天轩轾(一作轾,见潘岳赋)
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
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一作虚)试。
须存武威郡,为画长久利。
孤峰石戴驿,快马金缠辔。
黄羊饫不膻,(一作鲁)多还醉。
踊跃常人情,惨澹苦士志。
安边敌何有,反正计始遂。
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骐骥。
龙吟回其头,夹辅待所致。
引用典故:歌紫芝 白环 忆鲈鱼 一苇 攀龙附凤 功大心常小 河清颂 破竹 葡萄宫 青袍白马 洗兵 萧丞相 银瓮 张子房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一作夜,一作夕)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一作儿)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山在平凉县西)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广平王俶)功大心转小,郭相(中书令郭子仪)谋深(一作猷)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一作枝)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一作驾)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一作蛇)晓。
攀龙附凤(一作世)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一作象)帝力,时来不得誇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谓杜鸿渐,肃宗至平凉,鸿渐悉录军资储廥上之。上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萧何也)幕下复用张子房(时张镐代房琯为相,故下专言之)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歌紫芝曲,词人解(一作角)河清(一作清河)
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⑴ 郭子仪领朔方军,屡破贼,拔卫州,进围邺城
⑵ 回纥以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
⑶ 李光弼加检校司徒
⑷ 王思礼迁兵部尚书
⑸ 加封蜀郡、灵武元从功臣,肃宗独厚郭湜、李辅国辈
⑹ 谓李泌,时求归衡山
⑺ 时杨炎辈争献灵武受命、凤翔出师颂之类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客居(766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王孙何在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
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
葱青木梢,邪竖杂石痕。
子规昼夜啼,壮士敛精魂。
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
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
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
西南失大将(谓郭英又为崔旰所杀),商旅自星奔。
今又降元戎(时以杜鸿渐为蜀帅),已闻动行轩。
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
卧愁病脚废,徐步视小园。
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
凤随其皇去,篱雀暮喧繁
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一作乡)村。
日暮归几翼,北林空自昏。
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
稷契为力,犬戎何足吞。
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番(一作藩,一作思翻)
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
引用典故:解榻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一作足)期。
送子清秋暮,风物(一作动)长年悲。
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
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
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
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
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
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
山门日易久(一作夕),当念居者思。
① 即阳济,时兼御史中丞
引用典故:风病辞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一作当)帐下难。
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
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邻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
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
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衰有馀,夫何激衰懦(叶煖去声)
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职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
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通鉴》:“臧玠之乱,澧州刺史杨子琳讨之,取赂而还。初,崔旰杀郭英乂,子琳起兵讨旰,杜鸿渐各授官以和解之。及子琳攻旰败还,纵兵涪夔,卫伯玉请于朝,以为峡州团练使。”甫诗所谓“褊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者,合前后三叛言之也。“始谋谁其间”,盖追论鸿渐、伯玉,故曰“回首增愤惋”。唐藩镇有事,俱用偏裨上表,假众论以胁制朝廷也)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乃立宗庙。以安神明。德厚流光。追养继孝。顺而下之曰义。等而上之曰仁。国家稽合礼文。损益前载。崇功贵仕。得祠四室。于王制酌诸侯二昭二穆之义。于祭统见君子尽志尽物之诚。惟太尉中书令南康郡王。懿文经武。保合昌运。左右德宗。格于皇天。始恢陇坻之旅。终化岷峨之俗。贵为上公。位极元台。克肆忠力。乃图孝享。作新庙于京师大安里。古者扬其功烈。铭于祭器。近古以鲁钟卫鼎。追琢先德。不若镂文字于丽牲之碑之为详也。乃谨而书之云。公姓韦氏。京兆杜陵人。自扶阳重侯用经明至宰相。后裔蕃昌。德与位偕。积十六叶。至六代祖范。字元礼。以字行于代。仕周为车骑大将军。入隋为沂州刺史。启土郿城。易名曰庄。实生孝恪。雅有文宪。武德初由侍御史为洛州别驾。生司农府君讳机。为第一室。端诚正志。休有厥声。专对出疆。艰贞复命。著西征记以献。太宗嘉之。剖符澶州。修起儒术。三典卿曹。陟降屯夷。操持贵倖。不避彊禦。善理宫室。得其时制。史氏书之。为唐名臣。以夫人陇西郡君辛氏配。司农生坊州府君讳馀庆。为第二室。清和修洁。履道不回。历右饶卫兵曹参军。以至二千石。以夫人武功苏氏配。坊州生赠太子少保府君讳岳。为第三室。方严贞干。政事修明。在武后时。以直忤旨。由太原令移佐睢阳。出入四纪。绩宣中外。历殿中监。剖符八州。庐海潮虢。眉徐卫陜。所至之邦。有威有怀。凡再追命。以夫人扶风郡夫人窦氏配。少保生赠太子太师府君讳贲。为第四室。盛德循行。含章自牧。历蓝田尉。淑声流闻。上纂崇厚。下贻风训。凡三追命。以夫人凉国太夫人段氏配。噫嘻。自扶阳至郿城。积丕烈于前史。自考庙至显考庙。流炽昌于后叶。列于禘尝。储厥义方。故南康郡王苞五常。贞四教。秉灵杰。出含道。中立初誓偏师。建奇功。捍大患。立大节。以儒衣法冠授律凿门。佩亚相之印绶。修元侯之节制。就加宗工。入掌金吾。抚征全蜀。命赐备厚。由地官转天官。参总端右。平章宰政。进中书令。加司徒太尉。戚钺秬鬯。銮旂雕戈。有严有翼。乃蔚乃赫。忠厚博大以阜俗。信廉仁勇以成师。南蛮纳邸。西羌解辫。象胥译戎捷。乐府陈夷歌。守正持重。推诚毕力。开地通道者九千馀里。生聚教训者二十一年。天文纪功。刻在金石。暨德宗弃天下。太上居谅闇。危言急病。体国忘身。毅然君子之道。卓尔大臣之节。永贞元年秋七月。考终命于理所。策赠太师。有司奏谥曰忠武公。自庙成距今。凡八年矣。以公天子守臣。安危注意。不得视涤濯。承吉蠲。而元兄国子司业聿。实奉朝请。荐其常事。孝友而才。称于士林。初公之仲兄曰晕。屯田员外郎赠邓州刺史。叔氏曰肇。太子左庶子兼御史大夫赠左散骑常侍。咸以器望而延褒锡。公之夫人赠魏国夫人张氏。其祖祢与外王父。皆秉国均。为天下华腴。嗣子工部员外郎行立。衔恤无怙。齐丧中礼。大凡四庙之支。旁尊偫从。烜赫昭融。不可胜书。至若质明光近。沐浴盛服。虚中以理嘉荐。匪懈而无违心。大糦沈齐。馨香条鬯。既思其志意。若闻乎容声。洞洞乎。属属乎。有以见举十伦而备百顺。昔素王之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其斯之谓乎。司业悼手足之凋落。感春秋以悽怆。永怀明发。俾篆斯文。铭曰。
新庙有侐,静深奕奕。
孝孙匪懈,元衮赤舄。
洪阀章章,乃侯乃王。
汉称扶阳,唐有南康。
二十三叶,沛然蕃昌。
四室崇崇,斯焉享尝。
烈烈南康,温良能断。
谋猷樽俎,文武桢干。
汧岐之西,祲沴销散。
井络之下,天文昭焕。
抚封全归,冥漠德辉。
聿修孝享,家法无违。
以昭以穆,以嗣以续。
和气婉容,苾芬烹熟。
子孙小大,罔不祗肃。
神之听之,报以介福。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