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颀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一作远峰)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一作复)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李颀(735年1月) 盛唐 · 王维
引用典故:王母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
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
王母翳华芝,望尔昆崙侧。
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
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① 殿中监掌天子服御事,杨监谓杨炎。
引用典故:临池 酒德 练先书
斯人云亡,草圣秘难得。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
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李颀赠张颠诗: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逸气感清识。
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
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引用典故:鲈鱼 季子 始宁墅 苏伯玉
东风香草路,南客心容与。
白皙吴王孙,青蛾柳家女。
都门数骑出,河口片帆举。
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枫屿。
山阴政简甚从容,到罢唯求物外踪。
落日花边剡溪水,晴烟竹里会稽峰。
才子风流苏伯玉同官晓暮应相逐。
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知君鍊思本清新,季子如今德有邻。
他日如寻始宁墅,题诗早晚寄西人。
放言五首 其一 (815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引用典故:宁武愚 臧生诈圣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一作庄)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入扬州郭(835年) 唐 · 李绅
七言律诗
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已后,潮信不通,李颀诗:「鸬鹚山头片雨晴,扬州郭里见潮生。」此可以验。
菊芳沙渚残花少,柳过秋风坠叶疏。
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
畏冲生客呼童仆,欲指潮痕问里闾。
非为掩身羞白发,自缘多病喜肩舆。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一作歌)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苧萝生碧烟。
全吴临巨溟(皮日休),青山天一隅李颀
静境林麓好(陆龟蒙),胜槩凌方壶(李白)
泓泓野泉洁(韦应物),暧暧烟谷虚(韦应物)
攀云造禅扃(韦应物),跻险筑幽居(谢灵运)
道人刺猛虎(李白),复来薙榛芜(杜甫)
咄嗟檀施开(杜甫),以有此屋庐(韩愈)
侧叠万古石(李白),功就岂斯须(贾岛)
磥砢成广殿(陆龟蒙),鬼工不可图(皮日休)
有穷者孟郊(韩愈),过此亦踌躇(孟郊)
赋诗留岩屏(李白),词律响琼琚(钱起)
我访岑寂境(陆龟蒙),幸与高士俱(韦应物)
时升翠微上(李白),凉阁对红蕖(韦应物)
岸帻偃东斋(韦应物),果药杂纷敷(韦应物)
上方风景清(白居易),华敞绰有馀(白居易)
高窗瞰远郊(韦应物),万壑明晴初(齐己)
赏爱未能去(韦应物),赪霞照桑榆(宋孝武)
老僧道机熟(柳宗元),闲持贝叶书(柳宗元)
秉心识本源(杜甫),高谈出有无(李白)
茗酌待幽客(李白),顿令烦抱舒(韦应物)
儒道虽异门(孟浩然),意合不为殊(李白)
抖擞垢秽衣(白居易),惟有牟尼珠(杜甫)
馀生愿休止(贾岛),投策谢归涂(钱起)
按:宋龚昱《昆山杂咏》卷中
兹城实佳丽(温子升),上与浮云齐(《文选》古诗)
回望川之阴(沈约),津途去不迷(李白)
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城高跨楼满金碧(杜牧)
朱门峨峨临九衢(韦应物),一片彩霞迎晓日(杨巨源)
好奇赏俊实难逢(韩愈),看此宁避雨与风(韩愈)
仍誇县尹风骚客(王禹偁),与人一心成大功(杜甫)
应喜中原正无事(杜光庭),出为苍生作仙吏(释皎然)
大贤为政即多闻(杜甫),不独文章推国器(王禹偁)
立驱巘崿压波澜(沈彬),千古烟霞一望间(孙何)
江上晚来堪画处(郑谷),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
况乃烹鲜会嘉客李颀,楼上重重歌吹发(张籍)
艳歌一曲酒一杯(白居易),华筵有戏呈初彻(崔珏)
楼中美人夺神仙(顾况),轻身起舞红烛前(杨衡)
须臾宴罢日将夕(李绅),断烬遗香袅翠烟(李贺)
四座少年君听取(白居易),太平时节难身遇(杜甫)
先生事业不可量(韩愈),此中岂是久留处(李白)
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高视乾坤又何愁(杜甫)
早晚北门下徵诏(王禹偁),佩声归去凤池头(王维)
按:明张衮嘉靖《江阴县志》卷一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