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道古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生庐江何氏。
童年貌重迟。
见佛像僧仪。
必礼敬。
天宝初试经获度千泉之南安。
盖侍父宦游所在也。
既进具。
见大寂禅师一公于建阳佛迹岩及南康龚公山。
密契深领。
有不可知者。
贞元二年。
因谒石头禅师迁公。
益进所学。
四年大寂将入灭。
谓通曰。
玉石之山。
资汝道业。
遇可居之。
秋与伏牛自在禅师。
观览京洛。
至唐别。
见一山葱茜可爱。
问之乡人曰。
此紫玉山也。
陟其巅则有石紫色。
莹然如玉。
乃叹曰。
兹非先师之所记欤。
遂挂锡解囊其间。
参学之徒雾拥。
僧问。
如何出得三界。
答曰。
汝在里许。
得多少时也。
进曰毕竟如何出得。
答曰。
青山不碍白云飞。
于頔相公问。
教中道。
黑风吹其船舫。
飘堕罗刹鬼国。
如何是飘堕罗刹鬼国。
通咄曰。
于頔客作汉。
问这般事作么。
頔变色。
通指曰。
飘堕罗刹鬼国也。
一日又问。
如何是佛。
通唤相公。
頔应诺。
通曰。
切忌别求。
刺史李公道古寻为伽蓝。
弟子金藏别从百丈海禅师扣请。
元和八年。
偶归省。
通喜曰。
汝来也。
此山有主矣。
遽拽主丈去。
襄州道俗迎奉之。
是年七月十五日。
无疾而逝。
春秋七十三。
宋高僧传·卷第十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通。
姓何氏。
庐江人。
其为童也持重寡辞。
见佛形像必对礼叹咏不舍。
因父宦于泉州南安。
便求舍丱披缁诵经。
合格敕度之。
当天宝初载也。
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
通往焉。
一师于临川南康龚公山。
亦影随而去。
然誓游方吴越之间。
台明山谷靡不登陟。
迨乎回锡江西泐潭山门。
励心僧务不惮勤苦。
贞元二年往南岳见石头禅师。
犹采缕加朱蓝之色也。
四年大寂禅师垂欲归化。
昌言曰。
夫玉石润山秀利益汝道业。
遇可居之。
通闻此言。
且同隐谶。
殊不详练。
其年秋与伏牛山自在禅师同游京洛。
回至唐州西。
有山峰孤林密四绝人烟实有尘外之趣。
乃问乡人。
云此山是紫玉山。
通方忆大寂之悬记。
我合居是峰也。
乃陟崔嵬见山脊有石方正其色紫玉莹然。
叹曰号紫玉者合其称也。
先师之言非虚记也。
挂锡解囊。
参学之徒雾集。
始则诛茅构舍。
刺史李道古作意为建禅宫焉。
元和八年弟子金藏出参礼百丈山海禅师。
回见通。
通愀然作色。
汝其来矣。
此山有主也。
曳杖径去襄州。
道俗皆迎至七月十五日无疾而终。
春秋八十三。
一云故相国于頔最所归心尚书李翱礼重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 【介绍】: 唐道士。
本名杨仁力。
少习医药,言多诞妄。
宪宗元和中,因李道古、皇甫镈之荐征入禁中。
言天台多灵药,愿为长吏以求。
十三年,授台州刺史,赐金紫。
泌驱民采药,岁余一无所得,举家入山谷。
有司捕送京师,仍待诏翰林。
宪宗服泌药,日益烦燥,遂为宦官所杀。
穆宗即位,以泌付京兆府杖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0 本名杨仁力,一作杨仁昼。少习医术,言多诞妄。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宰相皇甫镈荐之,诏居兴唐观炼药。自称能致灵药于天台山,十一月诏权知台州刺史。岁余无所得,遂举家逃入山中。浙东观察使捕送京师,复使待诏翰林。十五年正月宪宗服其药躁怒,为宦官所弑。穆宗即位,下诏处死。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