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绅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字孔昭。张荐子。宪宗元和中举进士,状元及第,后应宏辞科第一,又为京兆解头,时号为“张三头”。历左右补阙。谄事宰相李逢吉,为之鹰犬,与李续之等有“八关十六子”之称。坐事贬汀州刺史,官终左司郎中。工诗。嗜茶,有《煎茶水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工部侍郎张荐子。
初为京兆解头,宪宗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为状头,十二年举博学宏词科为敕头,时号“张三头”。
穆宗长庆中以凶险敢言为宰相李逢吉所重用,合谋排挤朝士之不附李逢吉者,构陷李绅,遂使贬端州司马。
敬宗宝历二年(826)迁祠部员外郎,与李续之等号“八关十六子”。
文宗大和元年(827)贬汀州刺史。
武宗会昌二年(842)为江州刺史。
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卷六。
全唐诗》存诗17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3,序1首。
唐诗汇评
张又新,生半年不详,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西)人。元和九年(814)状元及第,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应辟为广陵从事,历补阙,迁祠部灵外郎。大和元年,贬汀州刺史。后回朝任刑部郎中,转中州刺史。会昌年间曾任江州刺史。有《煎茶水记》一卷及诗文行世。《全唐诗》存诗十七首。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荐子。元和中进士。历左右补阙。李逢吉用事。又新与李续刘栖楚附之。有八关十六子之目。逢吉罢相。领山南东道节度。表为行军司马。坐田伾犯赃●命。贬汀州刺史。李训用事。复召为刑部郎中。训死复贬。终左司郎中。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又新)善为诗,恃人多轥藉。其淫荡之行,率见于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义兴人,字子徵,一作子微。
年十八,父诫令作《秋河赋》,授笔即成。
李绅与元稹共荐之,自右补阙充翰林学士,加司封员外郎,知制诰。
后坐事,出为汀州刺史,改连州。
作有传奇《霍小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徵,一字子微,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历官右拾遗、右补阙。穆宗长庆元年(821)充翰林学士,二年加司封员外郎,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州刺史。敬宗宝历元年(825)改连州刺史,文宗大和二年(828)改袁州。入朝为中书舍人,卒于五年至开成元年(836)间。事迹散见《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唐诗纪事》卷四一、《咸淳毗陵志》卷一六、《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六。防工诗文,尤长于传奇,所撰《霍小玉传》为唐传奇名篇。《全唐诗》存诗1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句。
全唐文·卷七百十九
防字子微。义兴人。元和中官司封郎中知制诰。进翰林学士。出为汀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睦州桐庐人,一说杭州钱塘人。宪宗元和十四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文宗大和中试大理评事。工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道正,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家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宪宗元和十三年(818)下第。时辈多为诗以刺主司庾承宣,章孝标独赋《归燕诗》留献。庾得诗展吟,深恨遗才,次年复知贡举,擢章孝标及第。授校书郎。穆宗长庆中辞归杭州。文宗大和中以大理评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从事。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秩满归乡,卒于家。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下、《唐摭言》卷一三、《唐才子传》卷六等。诗学张籍,“殊有茜饰,七字尤爽朗”(《唐音癸签》卷七)。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瑰奇美丽主及门者之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8。
唐诗汇评
章孝标,生卒年不详,字道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元和十四年(819),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
长庆中归杭,投谒白居易。
长庆、宝历间,又至越州投词元稹。
大和中,为山南西道节度府从事,试大理评事。
会昌中游淮南,与节度使李绅交往唱酬。
孝标善诗,与白居易、元稹、李绅、杨巨源、无可、朱庆馀等人交往唱和。
有《章孝标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孝标。桐庐人。元和十四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及门十人:张陵、章孝标、雍陶、周拃、袁不约……。
云溪友议
前辈有章八元,后有章孝标,皆桐庐人,名虽远而位俱不达。
唐摭言
短李镇扬州,请章孝标赋《春雪》诗,命题于台盘上。孝标唯然,索笔一挥云:“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唐诗品》
孝标,钱塘人,与朱庆馀同时。其诗喜用浑成字,遂伤俗拙。《长安春夜》一首,田家情景,颇似中唐人语。
唐音癸签
章孝标殊有茜饰,七字尤爽朗。“云领浮名去,钟撞大梦醒”,何其伟也!
《中晚唐诗主客图》
孝标父子,俱以诗名。张洎称孝标为水部门人。水部名盛于元和中,孝标元和进士,必应亲受水部律格。今检其集,诸体凌乱,多他家窜入。聊抄数篇,以见其概,仍多率句,恐非庐山真面目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亳州谯人。
初隐居虢州华阳山。
穆宗长庆中,怨族叔李绅,遂依附宰相李逢吉,擢为拾遗。
与张又新等皆党附逢吉,时称“八关十六子”。
敬宗宝历元年,贬河南士曹参军。
文宗大和五年,任左补阙。
开成元年,出为岳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亳州谯(今安徽亳州)人,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
初隐居虢州华阳山。
穆宗长庆中,怨族叔李绅,依托宰相李逢吉,四年(824)被擢为拾遗。
与张又新等党附逢吉,号“八关十六子”。
敬宗宝历元年(825)贬河南士曹参军。
文宗大和五年(831)任左补阙,开成元年(836)官岳州刺史,卒。
事迹散见《旧唐书·李逢吉传》及《李绅传》、《崔造传》,《唐会要》卷五六,《资治通鉴》卷二四三。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扬州伶人。
能诗,善嘲谑。
武宗会昌初,宿老郑傪欢宴节度使李绅,子多唱口号讥之。
宣宗时,又为语戏节度使崔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赵万金。
扬州(今属江苏)伶人。
武宗会昌初,在宿老郑惨迎节度使李绅之宴会上,献口号以讥之。
宣宗时,又作语戏节度使崔铉。
事迹见《金华子》。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4—846 【介绍】: 即李炎。
唐朝皇帝。
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初名瀍,后改现名。
文宗疾大渐,宦官仇士良等矫诏废太子,立为皇太弟。
即位后,用李德裕、李绅等为相,远贬牛僧孺、李宗闵等。
又籍没士良家,平定泽、潞。
会昌五年,命毁佛寺,僧尼二十六万还俗。
然酷好神仙,以服金丹死。
在位六年,卒谥至道昭肃孝皇帝。
全唐文·卷七十六
帝讳炎。穆宗第五子。元和九年生。长庆元年三月封颍王。名瀍。开成五年正月立为皇太弟。其年即位。会昌二年四月。上尊号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五年正月。又上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六年三月改今名。在位六年。年三十三。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宁术,号凫乡。诸生。善填词。有《红豆树馆词》。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陶梁,字宁求,号凫乡,长洲人。嘉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红豆树馆诗稿》。
词学图录
陶梁(1772-1857) 字凫芗,一作凫乡或凫香。长洲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授编修。官至太常寺卿、内阁士学士、礼部侍郎。以病乞归,士论多归之。诗不多作,白而不浅。尤擅倚声。编有《国朝畿辅诗传》、《词综补遗》。有《红豆树馆集》,词在集中。
红豆树馆词·王昶序
红豆出南海,载南州异物记,益部方物略诸书。有藤种,有树种,初见于王摩诘诗,其实圆而红,然不能移植他处,故江浙间绝少。近时惟吴门惠学士半农家有之,以名其斋,而他处无闻焉。陶子凫乡居娄齐之间,家亦有此树。结实累累下垂,殊可爱玩,憩其下者,每流连往复,若不能去。盖红豆一名相思子,思发乎情,止乎礼义,乃不堕纤巧浮靡之习,得为风骚之苗裔。今凫乡娴雅歌,通诗古文,性情风格似魏晋间人。而尤以词擅名于时,所作前以石帚、玉田、碧山、蜕岩诸公为师,近则以竹垞、樊榭为规范。其幽洁妍靓,如水仙之数萼、冰梅之半树,用寄其清新婉约之思,信可为南宋以来词家之别子矣。凫乡博雅嗜古,从余游。余缉续词综,得其搜采之功居多。余少时于倚声一事颇曾致力,今衰老,久辍不作,而凫乡年力初壮,进而不已,行以著作擅长艺苑,集词学之大成。读红豆词者,其以此为骥之一毛、豹之一斑可也。昭阳大渊献寎月望日,青浦八十老人王昶序。
红豆树馆词·吴锡麒序
驻枫烟而听雁,舣葭水而寻渔。短彴遥通,高楼近接,琴横春荐,杂花乱飞,酒在秋山,缺月相候,此其境与词宜。金迷纸醉之娱,管语丝哇之奏。浦遗余佩,钗挂臣冠。满地蘼芜,夕阳如画,隔堤杨柳,红窗有人,此其情与词宜。若陶子凫乡者,家住中吴,烟波绕户,船来虎阜,罗绮生风。狎浪而订鸥盟,折花而招燕梦。东风白苧,最怜寒食之天,细雨黄梅,重认横塘之路。窟真容懒,语不嫌痴。芊绵而绿意生,宛转而红腔应。论其技则肱经三折,绎其思则肠转九回。情之引人,兴不能已,固如斯也。况复湖寻高士,庙访水仙,踵花鸟之前缘,蹑烟霞之古径。南渡之江山宛在,西泠之松柏依然。于是击钵于青豆之房,调弦于黄篾之舫。浅斟未已,逸调先铿。响落凉苔,声催落叶。流水均其采采,白雪振其霏霏。唱如小海而尤豪,人比中仙而更胜。又孰不思同旅语,并写灵襟。盖其居也如此,其游也如彼。以佳丽之地,作其謻台,以灵秀之区,为之骑驿。单衫小扇,则街子无猜,短笠大瓢,则芦人亦熟。和徵招而去,歌哨遍而来。为石门文字禅,为东泽绮语债。此红豆树馆词一编所以清而能婉,丽而不佻,得大雅之遗音,传南宋之正轨也乎。仆久违衡泌,屡溷风尘。乞食叩门,马如蛙钝,息交闭户,车类鸡栖。即欲裁寄小词,量填短拍。而故山有阻,旧雨不来,远趣莫招,孤吟易辍。兹幸遂循陔之愿,申伐木之欢。课桂隐于南湖,伫渔歌于西塞。馀情有触,结习未忘。则蚕抽未尽之丝,蝉曳将残之响,得是编而振发之,不啻迷津而逢宝筏,失路而得导师,其助予为不少也。嘉庆壬戌秋八月,钱唐吴锡麒撰。
红豆树馆词·李云章序
时物变态,山川殊状,人少壮老异形,目寓焉而不能留者,唯文词可以留之。昔人零篇断简偶传于世,虽数百年后、数千里外,观者辄如置身其中,与之周旋,而不胜流连嘅慕之致,以为笔墨之可以移我情矣。况在作者非深于情,而能若是哉。仆读红豆词而叹凫乡先生之情之至也。夫士方贫贱,恒郁郁无以自乐,一旦得志,律法填其膺,声色炫其外,酬应汩其神明。与之语平夙之交游、登览之胜迹,忽若梦寐,不复省忆者,往往有焉。君起寒素,结交老苍,驰骤坛坫,为江南名诸生。及入翰林,出任郡守、监司,为畿辅贤大夫而意趣无少异。俸馀则聚书画,政暇则延纳才士。每与座上客谈向时江湖之乐,徵文献,举佚事,津津然不以为疲。至亲故离合之感,俯仰陈迹,则凄然黯然莫能自已,盖居恒未尝一日而忘旧也。于是聚其旧时所著,加以近今之作,合为一编。大而父子兄弟夫妇之伦,君臣之遇合,师友之渊源,礼典政绩之敷贲,暨乎岩居川观、嬉春访秋,一觞一咏,罔不抒写性情,而芳菲恻怛之怀、绵邈庯峭之笔,白石白云合为一家。使读者展卷神往,如成连之琴、桓子野之歌,自不禁其情之与俱深也。仆与君甲子订交于人海中,兄事弟畜,意气相得。别而复聚,则升湛悬隔。然主客追陪,申之以婚姻,又十馀年于兹,而交情日益笃。以君待仆之情,知君用情之厚。词虽小技,而激发于孝友忠信之大节,无非至性所流,岂直词翰之工而已哉。道光癸巳孟夏,大兴李云章谨序。
红豆树馆词·吴长卿序
将使敦古欢于尘壒之表,延峻赏于冲漠之区。
握月担风,徐仆射聊资谈助,模山范水,宗处士惟事卧游。
虽复寓意丹青,希踪元素,而高风已邈,仅传竹柏之真,穆行无徵,虚忆萍蓬之迹。
讵知桂辛藜苦,旧境频迁,玦判璋分,新愁易积。
鸿印泥而莫定,驹过隙而难留。
设非追感抚尘,兴怀坠雨。
状唾月推烟之景,写牵云曳雪之情,几几乎迷五散于棋枰,索一吷于剑首矣。
凫乡观察系传栗里,家住苏台。
绚火凤之九苞,标石麟之独角。
彩笔则平分李峤,艳锦则早夺江淹。
义苑共羡其奇侅,艺海足资其荡涤。
方其蜚英横塾,撷秀回泉。
陈庚子之遗经,辩己亥之误字。
秋澄玉宇,桂子飘来,路接金台,槐花踏遍。
用是息尘鞅于梵刹,洽幽贽于礼堂。
已而放棹潞河,停骖梁苑。
南陔则艺兰发咏,西堂则梦草裁诗。
洵足庆焦氏之福兄,颂鲁侯之寿母。
无何云回鸾驭,风急鸰原。
菤葹心拔而弥伤,箖箊泪清而欲槁。
洎乎芝芙圆梦,鹣𪃸齐心。
玉作田腴,金将屋贮。
曹大家史编旧稿,浅印脂痕,卫夫人笔阵新图,浓留墨沈。
著姓交推于徐淑,深情尤甚于高柔。
此又茑萝莫喻其缠绵,蘅芷自成其馨逸已。
是时述庵少寇方筑平津之馆,辟涑水之园。
万壑涛声,曾陪讲席,九峰黛影,重访渔庄。
觅旧伴于短李迂辛,赏奇文于大邢小魏。
习刘孝标五十纸之课,搜李承休三万轴之储。
靡不雪纂露钞,劬于淬掌,琼纲玉格,朗若列眉。
重以谷人司成鸥鹭寻盟,岑苔合契。
致谢混改席之敬,修袁逢分坐之仪。
往往携屐探幽,支筇选胜。
偶拈逸调,同谱新声。
题花而香拂酒卮,伫月而凉侵琴荐。
宜乎张温无辈,推重于元晏弁言也。
至若瓜步潮生,蒜山月落。
唤秣陵桃叶之渡,认芜城皂荚之桥。
虎阜秋深,未消剑气,马塍春老,欲葬花魂。
缄情则转绿回黄,选恨则等莺期蝶。
又若千丝系缆,六柱移船。
借蓝尾而飞觞,眼才一瞥,就红牙而按曲,肠已九回。
虬漏沉沉,二分明月,蚖膏滟滟,四照琪花。
亦复逞咀兰嚼蕙之妍词,抒擘石研丹之幽怨。
夫禺山耀彩,五色相宣,若木舒华,千寻直上。
观察握画日之笔,步登云之梯。
玳筵乍启于樱厨,琳简近承夫蓬观。
于是鸾坡儤直,螭陛趋班。
纂有唐一代之钜文,传名山千古之绝学。
美矣茂矣。
长卿朅来东阁,得遂管窥,偶忆西泠,已成梗泛。
乏一邱一壑之位置,慕半村半郭之嬉游。
李公垂雅有同心,句传珂里,元次山请申后约,笑指杯湖。
时道光癸巳孟夏,钱塘吴长卿谨序。
红豆树馆词·王柏心跋
凫芗观察曩著红豆树馆词,梓行已久。后复有感旧纪恩之作,都为八卷,合而刊之,授柏心使论其大略。余考词之始兴,大抵流连风月,泛咏皋壤,感物而动,其绪无端,以凭虚为奇,以超旷灵澹为宗。至子瞻、幼安辈为之,泛滥于子史,驰骋议论,其体一变。然以发摅其壮气雄心而已,未有综贯生平,标举志行,若年经月纬,粲然可睹指者也。兹则体沿协律,义兼纪事,排比敷陈,开昔人未辟之町畦。其伦则君亲、昆弟、夫妇、师友,其事则遨游、羁旅、敷文、纬典,其情则忻愉悲戚,其境则壮老穷达。析之各有宗旨,合之互相首尾,又能分刌节度,穷极窈眇,有启涂拓宇之观,无宫凌羽替之疾,于此体为创见,而仍不失其正宗。盛矣哉。前此所未尝有也。昔者司马子长、杨子云、班孟坚皆有自叙,杜子美北征、昔游等篇亦檃括出处,览者资为援据。独填词家无之,世遂以为束于体格,无能恢廓,至有目诗馀为小道者。今读红豆树馆词,包含宏大,直举胸情,然后知此境正自无穷,人特未能穷其所至耳。集中他美,诸公论之详矣,余以为自有倚声以来,兼众长而扩其境之所未至者,独于兹集见之。遂举所见,识之简末。时道光癸卯夏五,监利王柏心谨跋。
维基
陶梁(1772年—1857年),字宁求、凫芗,号凫香,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左侍郎。嘉庆十三年(1808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授翰林院编修,任日讲起居注官。嘉庆十八年(1813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十九年(1814年),林清之变,天理教徒闯入紫禁城。陶梁正在文颖馆修书,其仆骆升听闻警讯,把陶梁藏在书橱之中,只身守护,身中数刀。次日,纷乱平定,陶梁出,将骆升救醒。仁宗回銮,听说此事,赞骆升为「义仆」,并赐金。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陶梁署直隶天津道。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担任永平府知府。次年,改正定府知府。道光四年(1824年)任清河道。道光五年(1825年)加盐运使衔。道光十年(1830年)任天津道。道光十二年(1832年)署永平府知府、任大名府知府、护大顺广道。次年,护大名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大顺广道。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湖北荆宜施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湖南粮储道、湖北汉黄德道。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甘肃按察使、山西按察使,署山西布政使。次年,任江西布政使、太常寺卿。咸丰二年(1852年)任内阁学士、加紫禁城骑马。咸丰三年(1853年)任朝考阅卷官,管理中书科事务、署吏部左侍郎。咸丰五年(1855年)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7—? 【介绍】: 唐河东人,一说河南人,字坦之。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十二年进士。久滞长安,补华阴尉。其诗多为五言,名篇有《咏田家》、《公子行》等。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7—884? 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出身贫寒。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后补华阴县尉。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北梦琐言》卷二。其诗多为五言,大率为关心民生与讽谕时世之作。名作有《咏田家》等。胡震亨谓当时“以五言古诗鸣者,曹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数家,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而此数家中,“夷中语尤关教化”(《唐音癸签》卷八)。《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聂夷中,生卒年不详,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官华阴县尉。有《聂夷中诗》二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咸通十二年,高湜,榜内孤平者,夷中、公乘亿、许棠。夷中尤贫苦,精古诗。
唐才子传
(夷中)性俭、盖奋身草泽,备尝辛楚,率多伤俗闵时之作,哀稼穑之艰难。适值险阻,进退维谷,才足而命屯,有志卒爽,含蓄讽刺,亦有谓马。古乐府尤得体,皆警省之辞,裨补政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国风》之义也。
唐音癸签
晚季以五言古诗鸣者,曹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数家。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初看殊难入,细玩亦各有意在。就中邺才颖较胜,夷中语尤关教化,驾、濆、谒三字亦多有惬心句堪击节,唯拯平平为似学究耳。李于鳞云:“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为初、盛言则过,以施此数子恰可。
载酒园诗话
聂夷中诗,有古直悲凉之气,但皆窃美于人。
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诗也,但改一“田”字,上加以“父耕原上田,子𣃁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又如“生在绮罗下”、“君泪濡罗巾”,本东野《征妇怨》,移其次篇后四语于前,前篇则删前四句,第改“绿罗”为“绮罗”,“千里”为“万里”,“罗巾常在手”为“今在手”,“今得随妾身”为“日得随路尘”,“如得风”为“如烟飞”。
至“欲别牵郎衣”,则直用无所更定。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王无功、储太祝。结思沉漉,但未苦吟。田野诸诗,托情讽喻,亦有古谣谚之风。取在晚唐,犹称作者。
共 18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