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善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昔吾有先正。共言明且清。
国家以宁。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礼记缁衣篇。计纪前集九。又《文选》二十四答何劭诗注作子思子诗。引正、清、宁、成四韵。○《诗纪》云。下三句见小雅节南山之篇。李善《文选》注引首四句作子思子诗。)
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⑴ ○礼记坊记篇。《诗纪前集》九。○《诗纪》云。盐铁论亦载此。盍旦作鳱旦。月令作鹖鴠。或作渴旦。
只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痾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李善本《文选》注云。蔑一作灭。○《文选》二十。三谢诗。《诗纪》四十七。又《类聚》二十九引越、发、月、歇四韵。《初学记》十作引越、发、月、歇四韵。草堂诗笺八崔驸诗注引别一韵。)
应诏燕曲水作诗 南朝宋 · 颜延之
四言诗
宋略曰: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赋诗。
道隐未形,治彰既乱。
帝迹悬衡,皇流共贯。
惟王创物,永锡洪算
仁固开周,义高登汉。(一章)

祚融世哲,业光列圣。
太上正位,天临海镜。
制以化裁,树之形性。
惠浸萌生,信及翔泳。(二章)

崇虚非徵,积实莫尚。
岂伊人和,寔灵所贶。
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航琛越水,辇赆逾嶂。(三章)

帝体丽明,仪辰作贰。
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德有润身,礼不愆器。
柔中渊映,芳猷兰秘(四章)

昔在文昭,今惟武穆。
于赫王宰,方旦居叔。
有睟睿蕃,爰履奠牧。
宁极和钧,屏京维服。(五章)

朏魄双交,月气参变。
开荣洒泽,舒虹烁电。
化际无间,皇情爰眷。
伊思镐饮,每惟洛宴。(六章)

郊饯有坛,君举有礼。
幕帷兰甸,画流高陛
分庭荐乐,析波浮醴。
豫同夏谚,事兼出济。(七章)

仰阅丰施,降惟微物。
三妨储隶,五尘朝黻。
途泰命屯,恩充报屈。
有悔可悛,滞瑕难拂李善本《文选》注云。一作弗。○《文选》二十。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四十六。又《类聚》四作诏宴曲水诗。引乱、贯、算、汉、圣、镜、贰、粹、器、电、宴、物、黻、屈、拂十五韵。《初学记》四引算、汉、电、宴、物、黻、屈、拂八韵。)(八章)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红萼野蕨渐紫苞。
嘤鸣李善本《文选》作鸣嘤。三谢诗同。)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⑴ ○《文选》二十五。三谢诗。《诗纪》四十八。又《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引幽居复郁陶一句。御鉴九百八十作古诗。引苞一韵。《说文》系传日部晤下作谢惠连诗。引一句。
鲁客事楚王,怀金袭丹素
既荷主人恩,又蒙令尹顾。
日晏罢朝归,舆马塞衢路。
宗党生光辉,宾仆倾慕
富贵人所欲,道得亦何惧。
南国有儒生,迷方沦误
伐木清李善本《文选》作青。)江湄,设罝毚兔
⑴ ○本集四。《文选》三十一。《诗纪》五十二。又《类聚》三十三引路、慕、惧三韵。《初学记》十八引素、顾、路、慕、惧五韵。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三作怀古诗。引误一韵。
扬州隋文选楼巷见于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等书,隋曹宪以文选学开之,唐李善等以注选继之,非昭明太子读书处也。予家在文选巷,嘉庆十年,先文选公始于隙地筑楼五楹,即名曰“隋文选楼”。楼之上奉曹宪及魏模、公孙罗、李善、魏景倩、李邕、许淹七栗主,左右藏书所,楼之下为西塾。庚戌暮春,偶步选楼下,因溯厥由来,漫赋此阕。
曹氏开先。
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
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
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
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

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
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
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
任罗贮。
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
⑴ 昔曹宪居此,聚徒教授,凡数百人。公卿多从之。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伯舅各骄纵,仁兄未摧抑。
事业在(一作若)杯盘,诗书甚徽纆
西州戎马地,贤豪事雄特
百万时可赢,十千良易借
寒食桐阴下,春风柳林侧。
藉草送远游(藉草:坐卧于草地之上。《文选·孙绰〈游天台上赋〉》:“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列筵酬博塞
萎蕤云幕翠,灿烂红茵赩
脍缕轻似丝,香醅腻如膱
将军频下城,佳人尽倾国
媚语娇不闻,纤腰软无力。
歌辞妙宛转,舞态能剜刻。
筝弦玉指调,粉汗红绡拭。
予时最年少,专务酒中职。
未能解(一作愧)生狞,偏矜任狂直。
曲庇桃根盏,横讲捎云式
乱布斗分朋,惟新间谗慝
耻作最先吐,羞言未朝食。
醉眼渐纷纷,酒声频餩餩
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飞觥:传杯。)
强起相维持,翻成两匍匐
边霜飒然降,战马鸣不息。
但喜秋光丽,谁忧塞云黑。
常随猎骑走,多在豪家匿。
夜饮天既明,朝歌日还昃
荒狂岁云久,名利心潜逼。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
闲因适农野,忽复爱稼穑(爱:卢本作“忧”。)
平生中圣人,翻然腐肠贼
亦从酒仙去,便被书魔惑。
脱迹壮士场,甘心竖儒域(21)
矜持翠筠管(22),敲断黄金勒(23)
屡益兰膏灯(24),犹研兔枝墨(25)
崎岖来掉荡,矫枉事沈默。
隐笑甚艰难,敛容还屴崱(屴崱:形容态度端正。)
与君始分散,勉我劳修饰。
岐路各营营,别离长恻恻。
行看二十载(行看:见卷3《遣兴十首》注。),万事纷(一作丝)何极。
相值或须臾(26),安能洞胸臆。
昨来陕郊(一作郏)会,悲欢两难克。
问我新相知,但报长相忆。
岂无新知者(知者:蜀本、卢本作“新知”。),不及小相得。
亦有生岁游(27),同年不同德。
为别讵几时,伊予坠沟洫。
大江鼓风浪,远道参荆棘。
往事返无期,前途浩难测。
一旦得自由,相求北山北(28)
⑴ (吴生小字何郎)。(可怜:可爱。《方言》卷一:“怜,爱也。汝颍之间曰怜。”)
⑵ 事业:才能。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唐末五代,权臣执政,公然交赂,科第差除各有等差,故当时语云:‘及第不必读书,做官何须事业?’”在:原作“若”,据蜀本、卢本改。杯盘:此代指饮酒事。
⑶ 徽纆:绳索。《易·坎》:“上六,系用徽纆。”陆德明释文:“刘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此比喻束缚。
⑷ 西州:指凤翔。凤翔府在长安之西,故云。
⑸ 借:蜀本、杨本作“惜”。何焯校:“宋板作惜者误。”
⑹ 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晋文公负其功臣介子推,介子推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介子推抱树焚死。后人悯其不幸,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遂相沿成俗。而其实禁火乃周代之旧制,介子推事为后人所附会。
⑺ 博塞:即六博、格五等博戏。《庄子·骈拇》:“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成玄英疏:“行五道而投琼(即骰子)曰博,不投琼曰塞。”
⑻ 赩:大赤色。《玉篇·色部》:“赩,大赤色。”
⑼ 鲙缕:细切之菜肴。鲙,《集韵·太韵》:“脍,《说文》:‘细切肉也。’或从鱼。”
⑽ (一作织)。(香醅:茶水上所结之薄膜。膱:原作“织”,与下文韵重,据卢校及文意改)
⑾ 倾国:倾倒一国之人,形容女性极其美丽。《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⑿ 桃根盏:酒杯名。桃根,晋王献之妾桃叶之妹。宋张敦颐《六朝事迹·桃叶渡》:“桃叶者,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
⒀ 捎云式:疑为李捎(一作梢)云所创立之酒令。李肇《国史补》卷下:“国朝麟德中,璧州刺史邓弘庆始创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梢云而大备,自上及下以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盖工于举场而盛于使幕。”
⒁ “乱布”二句:谓参与者分成不同小组,一比高低,为取胜而不断变化花样,暗耍手段。斗,比赛,争胜。分朋,分组。苏轼《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⒂ (爱墨切)。(餩餩:打嗝声。《广韵·去夬》:“餩,通食气也。”)
⒃ 昃:太阳偏西。《说文·日部》:“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⒄ 时辈:当时有名之人物。《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与卢毓同郡时辈,而情好不睦。”
⒅ 敕:告诫。《说文· 部》:“敕,诫也。”
⒆ 中(zhòng)圣人:醉酒之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⒇ 腐肠贼:腐蚀肠胃之贼,古人多指美酒佳肴。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21) 竖儒域:指科举考试。竖儒,即竖儒,对儒生之鄙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司马贞索隐:“竖者,僮仆之称。沛公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22) 翠筠管:竹管,此代指毛笔。翠筠,翠竹。毛笔之管用竹制成,故云。
(23) 黄金勒:用黄金制成之衔勒,形容极其珍贵。
(24) 兰膏灯:古代用泽兰子炼成油脂,用以点灯,故云。《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王逸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25) 兔枝墨:《玉台新咏考异》:“兔枝二字未详,吴氏注谓当作兔皮,所引《晁氏墨经》,支离不切,当阙所疑。”吴均《古意》诗:“泪研兔枝墨,笔染鹅毛素。”
(26) 值:遇。五代徐锴《说文系传·人部》:“值,一曰逢遇。”
(27) 生岁:出生之年份,此处谓年龄相同。
(28) 北山:即钟山。《文选·孔雉圭〈北山移文〉》吕向解题:“钟山在郡北,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今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此代指归隐之地。
桐花(810年) 中唐 · 元稹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可惜(一作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凤归丹穴岑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
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嵚岑
满院青苔地,一树莲花簪。
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
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安问宫徵角,先辨(一作辩)雅郑淫
宫弦春以君,君若春日临。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人安角声畅,人困斗不任。
羽以类万物,祆(一作祅)物神不歆。
徵以节百事,奉事罔不钦
五者苟不乱,天命乃可忱。
君若问孝理,弹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
君若不好谏,愿献触疏箴。
君若不罢猎,请听荒于禽。
君若侈台殿,雍门可沾襟
君若傲贤隽,鹿鸣有食芩
君闻祈招什,车马勿骎骎
君若欲败度,中有式如金
君闻薰风操,志气在愔愔
中有阜财,勿受来献琛
北里当绝听,祸莫大于淫。
南风苟不竞,无往遗之擒(21)
奸声不入耳,巧言宁孔壬(22)
枭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
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剑士农野丝人织纴
丹凤巢阿阁(“丹凤”句:阿阁,四面均有檐溜之楼阁。《文选·〈西北有高楼〉》:“阿阁三重阶”,李善注:“《尚书中候》曰:‘昔黄帝轩辕,凤凰巢阿阁。’《周书》曰:‘明堂咸有四阿。’然则阁有四阿,谓之阿阁。郑玄《周礼》注:‘四阿,若今四注者也。’”),文鱼游碧浔(23)
和气浃寰海,易若溉蹄涔(24)
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
非琴独能尔,事有谕因针(25)
感尔桐花意,闲怨杳难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为大琛(26)
⑴ 紫桐:桐树之一种。《本草·桐》集解:“颂曰:‘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糖煮以啖。’”
⑵ “舜没”句:《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
⑶ “凤归”句:《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炼食不食,故言梧桐而及凤凰。
⑷ 嵚岑:高峻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嵚岑埼礒兮,硱磳磈硊。”洪兴祖补注:“嵚岑,山高险也。”
⑸ “我愿”句:梧桐为制琴之良材。晋郭璞《梧桐赞》:“桐实嘉木,凤凰所栖。爰伐琴瑟,八音克谐。歌以永言,噰噰喈喈。”
⑹ 宫徵角:古代五音中之三个音,此泛指五音。
⑺ 雅郑:古代儒家以郑声为淫邪之音,以雅声为雅正之声。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⑻ “宫弦”以下十句:《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懑之音矣。”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驺忌子见齐威王鼓琴,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祅,通妖。《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怒,谓胜为祅言,缚以属吏。”胡三省注:“祅,与妖同。”歆,保祐。
⑼ 《梁山吟》:古乐曲名,传说曾子雪天思亲,乃作《梁山吟》以寄意焉。
⑽ 拊:轻轻敲击。《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蔡沈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和:以声相应。球琳:皆美玉名,此泛指美玉。《尚书·禹贡》:“(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球琳,皆玉名。”
⑾ “雍门”:汉刘向《说苑·善说》:战国齐人雍门子周善鼓琴,以悲声耸动人听。访孟尝君,先以言词,后“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曲成。孟尝君涕浪污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⑿ “《鹿鸣》”句:《诗·小雅》篇名,为君主宴群臣之什,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⒀ “君闻”二句:《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诗·逸诗·祈招》今仅存六句,馀已亡佚。骎骎,马疾驰貌。《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毛传:“骎骎,骤也。”
⒁ 败度:败坏法度。《尚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孔传:“言己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以召罪于其身。”
⒂ 式:准则,指言行所依据之法则。《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
⒃ 《薰风操》:相传舜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因以“薰风”指《南风歌》。见《孔子家语·辨乐》。
⒄ 愔愔: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⒅ “中有”句:《南风歌》之歌辞有“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语。阜财,积聚财物。
⒆ 琛:通琛,珍宝。《集韵·侵韵》:“琛,《尔雅》:‘宝也。’或从贝。”
⒇ 北里:古乐舞名。《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21) “南风”二句:《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师旷唯歌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22) 孔壬:大奸佞。《后汉书·郅恽传》:“昔虞舜辅尧,四罪咸服,谗言弗庸,孔壬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李贤注:“孔,甚也;壬,佞也。”
(23) 文鱼:有斑彩之鱼。《山海经·中山经》:“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郭璞注:“有斑彩也。”浔:水边。《说文·水部》:“浔,旁深也。”段玉裁注:“今人用此字,取义于‘旁’而已。”
(24) 蹄涔:《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
(25) 谕因针: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
(26) 琛:珍宝。《尔雅·释言》:“琛,宝也。”邢炳疏:“谓珍宝也。”。
大觜乌(810年) 中唐 · 元稹
阳乌有二类,觜白者名慈。
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饮啄颇廉俭,音响亦柔雌
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复疑。
得食先反(一作返)哺,一身常(一作长)苦羸。
缘知五常性,翻被众禽欺。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贪痴。
有力强如鹘(鹘:见本卷《兔丝》注。),有爪利如锥。
音响(一作声)甚㕭嗗(㕭嗗:恶鸟鸣声。),潜通妖怪词。
受日馀光庇,终天无死期。
翱翔富人屋,栖息屋前枝。
巫言此乌至,财产日丰宜
主人一心惑,诱引不知疲。
转见乌来集,自言家转孳。
白鹤门外养,花鹰架上维。
专听乌喜怒,信受若神龟
举家同此意,弹射不复施。
往往清池侧,却令鹓鹭随
群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
远近恣所往,贪残无不为。
巢禽攫雏卵,厩马啄疮痍。
渗沥脂膏尽,凤皇那得知。
主人一朝病,争向屋檐窥。
呦鷕呼群鵩(呦鷕:鸟鸣声。鵩:鸟名,似鸮。汉贾谊《鵩鸟赋》序:“鵩似鸮,不祥鸟也。”李善注引《巴蜀异物志》:“有鸟小如鸡,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名之曰鵩。不能远飞,行不出域。”),翩翻集怪鸱(鸱:即鸱鸮,参卷1《赛神》注。)
主人偏养者,啸聚最奔驰。
夜半仍惊噪,鸺鹠逐老狸。
主人病心怯,灯火夜深移。
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平明天出日,阴魅走参差。
乌来屋檐上,又惑主人儿。
儿即富家业,玩好方爱奇。
占募能言鸟,置者许高赀(置:购置。高赀:优厚之酬劳。)
陇树巢鹦鹉,言语好光仪。
美人倾心献,雕笼身自持。
求者临轩坐,置在白玉墀(白玉墀:白玉石铺就之台阶。)
先问鸟中苦(鸟:蜀本作“乌”。),便言乌若斯。
众乌齐搏铄(搏铄:搏击,即群起而攻之。),翠羽几离披
远掷千馀里,美人情亦衰。
举家惩此患,事乌踰昔时。
向言池上鹭,啄肉寝其皮。
夜漏天终晓,阴云风定吹。
况尔乌何者,数极不知危(数极:谓寿数已尽。)
会结弥天网,尽取一无遗。
常令阿阁上(阿阁:见卷1《桐花》注。),宛宛宿长离
⑴ 阳乌:鸟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阳乌》【集解】引陈藏器曰:“阳乌出建州,似鹳而殊小,身黑,颈长而白。”
⑵ 五常:古代五种伦理道德。《尚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颖达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⑶ “受日”句:古人以乌为阳鸟,故云。《春秋元命包》:“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
⑷ 神龟:古人以为龟长寿,能占卜,可通神明,故谓神龟。
⑸ 鹓鹭:鹓与鹭,鸟中品位之高者,常喻有才德之人。
⑹ 鸺鹠:鸱鸮之一种,羽棕褐色,有横斑,尾黑褐色,腿部白色,外形与鸱鸮似,古人以为不祥之鸟。《太平御览》卷二七引《庄子·秋水》:“鸺鹠夜撮蚤,察毫末;昼瞑目,不见山丘,言殊性也。”
⑺ “陇树”句:陇山绵延于陕甘交界地区,出产鹦鹉。三国祢衡《鹦鹉赋》:“命虞人于陇坻。”
⑻ 几: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差不多”、“几乎”。离披:衰残貌。
⑼ 况:蜀本、卢本作“咒”,似是。
⑽ 宛宛:盘旋屈曲貌。长离:凤凰之别称。《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李贤注:“长离,即凤也。”比喻有才德之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洛阳才 颍川政
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
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
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
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
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
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
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
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
棋翻小窟势,垆拨冻醪醅。
此兴予非薄,何时得奉陪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