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商隐

相关人物:共 100 位
共 100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
曾寄居江陵。
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
曾为崔铉幕僚。
被荐入朝,任校书郎。
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
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
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
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梦之,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
尝寄居荆州(今属湖北)。
宣宗大中进士。
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
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
其二子因作恶,被刑杀。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一、《北梦琐言》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卷九等。
李商隐以诗交,诗风亦旖旎工丽。
又与赵光远、孙棨唱和。
以赋鸳鸯(《和友人鸳鸯之什》)著称,时号崔鸳鸯。
全唐诗》存诗15首,断句1。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
唐诗汇评
崔珏,生卒年不详,字梦之,清河(今属河北)人,寄家荆州(今湖北江陵)。
大中中,登进士第。
佐崔铉扬州幕,铉荐之于朝,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为淇县令,官至侍御。
李商隐善,珏游西川,商隐有诗送。
商隐卒,珏亦为诗哭之。
其诗以《和友人鸳鸯之什》较著,世称“崔鸳鸯”。
有《崔珏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崔珏佐大魏幕,与副车袁充常侍不叶,公俱荐之于朝。崔拜芸阁雠校,纵舟江浒……公从容为客请(诗)一篇。珏方怀怫郁,因以发泄所蓄。诗曰:“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公大惭恚。
唐音癸签
崔侍御珏与李义山善,《岳麓》长歌、《鸳鸯》近体,分有义山馀艳,岂亦三十六体之一耶?
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此公诗甚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汶阳人,字蕴灵。体貌魁梧,善饮酒,尚气节,好论古今事。工诗,尤长七律。屡举进士,宣宗八年方及第,时发已白。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有《刘沧诗》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北)人。沧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论古今之事,令人终日不厌。屡举进士不第,宣宗大中八年(854)方登进士第,时已白发。调华原县尉,迁龙门县令。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一九、《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卷八。沧善七律,诗作拗峭,诚为晚唐律体之变。其诗多怀古之作,《长洲怀古》、《咸阳怀古》等诗颇为人所称道。范晞文谓其“序怀感之意,得讽兴之体”(《对床夜语》卷二)。辛文房亦称其“诗极清丽,句法绝同赵嘏、许浑”(《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四》、《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均著录《刘沧诗》1卷。《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刘沧,生卒年不详,字蕴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初,屡应进士举不第,曾漫游齐鲁、吴越、荆楚、巴蜀等地。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华原尉,时已白发苍苍。后官龙门令。工七律,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有《刘沧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郡斋读书志
(刘沧)诗颇清丽,句法绝类赵嘏。
对床夜语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
沧浪诗话
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刘沧、吕温亦胜诸人。
瀛奎律髓
刘蕴灵大中八年进士,其诗乃尚有大历以前风味。所以高于许浑者无他,浑太工而贪对偶,刘却自然顿挫耳。
唐才子传
(沧)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谈古今令人终日喜听。慷慨怀古,率见于篇……诗极清丽,句法绝同赵嘏、许浑,若出一综综然。
唐诗品汇
元和后律体屡变,其间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鸣所长,若李商隐之长于咏史,许浑、刘沧之长于怀古,此其著也。
……(许)用晦之《凌歊台》、《洛阳城》、《骊山》、《金陵》诸篇,与乎蕴灵之《长洲》、《咸阳》、《邺都》等作,至今古废兴,山河陈迹,凄凉感慨之意,读之可为一唱而三叹矣。
三子者,虽不足以鸣乎大雅之音,亦变风之得其正者矣。
《唐诗品》
刘沧一卷止七言律,音节促促,无远大语。唐至大中间,国体伤变,气候改色,人多商声,亦愁思之感也。
诗薮
唐七律……许浑、刘沧角猎俳偶,时作拗体,又一变也。
唐音癸签
刘沧诗长于怀古,悲而不壮,语带秋意,衰世之音也欤?
《诗源辨体》
刘沧集,七言律之外,惟五言律一篇。其诗气格声韵与于武陵五言相类,而意亦多露,亦晚唐一家,严沧浪云“刘沧亦胜诸人”是也。然以二集观,虽调多一律,却少斧凿痕。
《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龙门极有高调,且终卷无败群者,但精出处亦少。
高柄置之于“正变”,与义山、用晦并列,便是唐玄宗之重萧蒿。
《古欢堂杂著》
刘沧、许浑琢句之秀,拗字之工,亦称杰作。
《漫堂说诗》
七言律……中、晚之钱、刘、李义山、刘沧,亦悠扬婉丽,沨沨乎雅人之致。
《全唐刘氏诗》
刘沧、刘威独多七言律,崇尚景物,为后世写景者所宗。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高廷礼盛许刘沧,今观怀古诸篇,全不争工,起讫殆无一篇完善。
《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
(刘沧)诗品在许用晦下。
《石园诗话》
谓“刘沧七言律,音节促促,无远大语”,则非也……“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霜落雁声来紫寒,月明人梦在青楼”,语亦远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长乐人,字见素,一作大朴。隐嵩山。工诗,抒思尤艰,时称月锻年炼。僖宗乾符中,为黄巢所得,不从,被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9 字见素(一作太朴)。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旧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疑误。唐末避居福州,寄食乌石山僧寺。为人高傲纵逸,淡于名利,喜交山僧钓叟。福建观察使杨发、李诲先后欲召置幕中,均避而不往。僖宗乾符六年(879),黄巢邀其入伍,朴不从,被杀。生平事迹散见林嵩《周朴诗集序》、《新唐书·黄巢传》、《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卷九。朴性喜吟诗,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暮忘返。欧阳修谓其“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六一诗话》)。《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周朴诗》2卷,《宋史·艺文志七》记为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5首,断句9。
唐诗汇评
周朴(?-878),字见素,一云字太朴,桐庐(今属浙江)人。与方干、李频为诗友。后隐居福州(今福建闽侯)。杨发、李诲等为福建观察使,均曾召之,朴恐为征辟之牒所污,不赴。乾符五年,黄巢陷福州,求得之。朴不从,巢怒,斩之。中和中,朴友人僧柄浩得其遗诗一瓦首,属林嵩序之。有《周朴诗》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周朴字太朴,吴兴人。补诗一首并诗句二。

作品评论

林嵩《周朴诗集序》
(朴)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先生为诗思迟,盈月方得一联一句,得必惊人,未暇全篇,已布人口。
诗人主客图
清奇僻古主:孟郊。上入室二人:陈陶、周朴。
六一诗话
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如周朴者,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当时如此,而今不复传矣。余少时犹见其集,其句有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又云:“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诚佳句也。
唐诗纪事
朴性喜吟诗,尤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返,苟得一联一句,则忻然自快。尝野逢一负薪者,忽持之,且厉声曰:“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惊骇,掣臂弃薪而走,遇游徼卒,疑樵者为偷儿,执而讯之。朴徐往告卒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卒乃释之。其句云:“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唐音癸签
周朴从苦思中得猛句,陡目欲惊,其不合者亦多可憎,是贯休一流诗。
《老生常谈》
温飞卿七律,如《赠蜀将》、《马嵬》、《陈琳墓》、《五丈原》、《苏武庙》诸作,能与义山分驾,永宜楷式。
……方干、罗隐、郑谷、周朴辈,皆有可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81 【介绍】: 唐长洲人,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后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讲论不倦。与皮日休齐名,时称皮陆。有《甫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1? 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举进士,不第。
隐居松江甫里,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
懿宗咸通十年(869),崔璞以谏议大夫出为苏州刺史,陆以所业谒崔,得识皮日休,相与唱和。
后自编其唱和诗为《松陵唱和集》。
咸通后期至僖宗乾符中期,张抟为湖、苏州刺史,辟以自佐。
乾符六年(879)春卧病笠泽(松江之别名),隐居著书,自编其诗文为《笠泽丛书》。
约于中和初(881)疾卒。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
其诗近体受温李影响,皮日休云:“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松陵唱和集序》)。
古体则多承韩愈一路,以铺张奇崛为主。
沈德潜则以为其唱和诗“另开僻涩一体”(《唐诗别裁集》卷四)。
南宋叶茵尝合《笠泽丛书》、《松陵集》编成《甫里先生文集》,常见者有《四部丛刊》本20卷。
全唐诗》存诗1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10。
唐诗汇评
陆龟蒙(?-约881),字鲁望,自号甫里先生、天随子、江湖散人,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幼聪颖,善属文,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不第。从湖、苏二州刺史张搏游,引为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后以高士召,不至。与李蔚、卢携交厚,二人为相,召拜左拾遗,诏下,已卒。有《笠泽丛书》三卷、与皮日休唱和诗《松陵唱和集》十卷,今存;又《诗编》十卷、《赋》六卷,己佚。宋人辑有《甫里先生集》二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十四卷。
全唐文·卷八百
龟蒙字鲁望。苏州人。举进士一不中。从湖州刺史张搏游。为湖苏二郡佐。去居松江甫里。自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以高士召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下日卒。光化中。韦庄表赠右补阙。

作品评论

皮日休《松陵集序》
有进士陆龟蒙字鲁望者,以其业见造凡数编。
其才之变,真天地之气也。
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
陆龟蒙《甫里先生传》
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四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后已。
唐摭言
陆龟蒙,字鲁望,三关人也。幼而聪悟,文学之外,尤善谈笑,常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左。居于姑苏,藏书万馀卷,诗篇清丽,与皮日休为唱和之友。……吴子华奠文千馀言,略云:“大风吹海,海波沧涟;涵为子文,无隅无边。长松倚雪,枯枝半折,挺为子文,直上巅绝。风下霜时,寒钟自声,发为子文,铿锵杳清。武陵深阒,川长昼白,间为子文,渺芒岑寂。豕突鲸狂,其来莫当;云沈鸟没,其去倏忽。腻若凝脂,软于无骨。霏漠漠,澹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
诗林广记
冷斋序《鲁訔注杜工部诗》云:“陆龟蒙得杜诗之赡博,尚轩然自号一家,吓世喧俗。”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唐音癸签
陆鲁望江湖自放,诗兴宜饶,而墨彩反复黯钝者,当由多学为累,苦欲以赋料入诗耳。陶潜诗胸中若不著一字者。弘景识字多,吮毫弥拙矣。参三隐君得失,可证林吟功。
《诗源辨体》
陆龟蒙、皮日休唱和多次韵之作,七言律《鼓吹》所选仅得一二可观,其他多怪恶奇丑矣。
《唐诗品汇删•七言律》
陆龟蒙另具清逸之慨,开宋人通衢也。
《唐诗别裁》
龟蒙与皮日休倡和,另开僻涩一体,不能多采。
《贞一斋诗说》
七言律古今所尚……陆鲁望自出变态,觉苍翠逼人。
《唐诗笺注》
鲁望诗最多,时有佳句,而率笔亦甚,晚唐习气如此。
《唐七律隽》
鲁望行芳品洁,为吾邑诗人之最。其《松陵倡和集》多脍炙之句,但芜音累气亦所不免,实开宋人粗□一派,故甄汰颇严,不敢阿所好也。
养一斋诗话
陆鲁望古风律体,不散漫则凑帖,佳诗甚寥寥;每览其诗,仓卒惟恐不尽。然有二绝句可喜,皮袭美不能为也。“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且将丝䋏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江上有楼君莫上,落花随水正东流。”“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住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而人以皮、陆为晚唐高手,且谓皮、陆为唱和劲敌。
《通斋诗话》
陆甫里之风致,似较袭美为优。五言如“分野垦多蹇、连山卦少亭”、“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砚拔萍根洗,舟冲蓼穗撑”、“短床编翠竹,低几凭红柽”……七言如“清樽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繁弦似玉纷纷碎,佳使如鸿一一惊”、“登山凡著几纲屐,破浪欲乘千里船”……凡此诸联,澹冶之间,仍寓冲融之态,不似袭美一味幽奇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杜子美、韩退之,极力驰骋,排比为多,精意为文,时发深抱,然如祜树生秋,已无风采。夫其散漫渔樵,流连酒茗,天情自朗,故发语犹超。《五歌》、《二遗》,独深寄托,开后来之体。《自遣》二十咏,雅怀深致,妙有遗音。
《诗学渊源》
(龟蒙)诗与袭美同体,而琢削过之,盖效退之而未至者也。而近体或似温、李,而清丽则逊前人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隐圭。韦表微子。宣宗大中七年进士。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掌书记。懿宗咸通十年,自职方郎中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十二年,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为承旨学士。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僖宗乾符元年,出为鄂岳观察使,六年,任尚书左丞。与温庭筠等襄阳唱和诗编入《汉上题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隐圭,下杜(今陕西长安县南)人。
韦表微子。
宣宗大中七年(853)登进士第,初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掌书记,累官职方郎中。
懿宗咸通十年(869)充翰林学士,加户部郎中,迁中书舍人。
十二年又迁工部侍郎。
次年,加承旨学士,旋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僖宗乾符元年(874),出为鄂岳观察使。
六年,任尚书左丞。
事迹散见《旧唐书·韦表微传》附、《唐诗纪事》卷五八、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一二。
蟾工诗,与李商隐、罗隐等交往唱和。
其在山南东道幕时,又与元繇、段成式、温庭筠唱和,辑成《汉上题襟诗集》。
其诗尤以《岳麓道林寺》著名。
杨慎称此诗乃“效工部之体”,“佳句层出”(《升庵诗话》卷一〇)。
全唐诗》存诗10首、残句2联。
全唐文·卷八百五
蟾字隐圭。下杜人。大中中进士。徐商辟掌书记。咸通十四年官御史中丞。终上书左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3—909 【介绍】: 唐馀杭人,一说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谏,号江东生。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改今名。以诗文名于当世。不受朱温徵召。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辟为掌书记,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有《谗书》、《江东甲乙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3—910 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
排行十五。
举进士,十余年不第。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为衡阳主簿。
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
除服又往游京师,广明中遇黄巢攻陷长安,归隐于池州梅根浦。
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谏议召,不至。
依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掌书记。
昭宗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
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副使。
寓于萧山,十二月病卒。
生平见沈崧《罗给事墓志》(《罗氏宗谱》引),《吴越备史》卷一,《旧五代史》本传以及《五代史补》卷一、《唐诗纪事》卷六九、《唐才子传》卷九等。
今人汪德振有《罗昭谏年谱》。
隐善小品文,多讽世之作。
其《谗书》5卷颇享盛名。
诗与宗人罗虬、罗邺齐名,称江东三罗。
又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以诗往还。
诗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诗句脍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等,至今传为口语。
擅长咏史,各体中尤工七律。
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杜甫),近俪玉溪(李商隐),……迥非他人所及。
”(《北江诗话》卷六)七绝亦有特色。
书目记载有《江东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种。
今人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最为完备。
今人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11卷又1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4首,断句17。
唐诗汇评
罗隐(833-909),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本名横,大中、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遂改名隐。与宗人罗邺、罗虬齐名,时号“三罗”。咸通末,为湖南观察使于瑰掌书记,官衡阳主簿。又为淮南李蔚从事。广明中,避乱归乡里。光启三年,镇海节度使钱镠表为钱塘令,迁著作郎、节度掌书记,转司勋郎中,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卒。隐工诗文。咸通八年,曾自编其杂文为《谗书》,皆抗争愤激之言,词锋犀利,今存。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亦存。清人辑有《罗昭谏集》八卷。《全唐诗》编诗十一卷。
全唐诗补逸
罗隐字昭谏,馀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隐字昭谏。馀杭人。屡举不第。光启三年。吴越王钱镠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辟掌书记。天祐三年充判官。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迁发运使。是年卒。年八十馀。

作品评论

唐摭言
罗隐,梁开平中累征夕郎不起。罗衮以小天倅大秋姚公使两浙,衮以诗赠隐曰:“平日时风好涕流,《谗书》虽盛一名休。寰区叹屈瞻天问,夷貊闻诗过海求。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何当世祖从人望?早以公台命卓侯。”隐答曰:“昆仑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鸰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
北梦琐言
邺王罗绍威喜文学,好儒士,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旨,坏裂抵弃,自劈笺起草,下笔成文。又癖于七言诗。江头有罗隐,为钱镠客,绍威伸南阮之敬。隐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绍威大倾慕之,乃目其所为诗集曰《偷江东》。今邺中人士,多有讽诵。
鉴诫录
(罗)隐常献卷于郑相公畋。郑女妙于篇什,每读隐诗,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未尝不于父前三复,似慕其才。相国或一日因隐到宅,遂留从容,命女下帘窥之。女见隐为人迂差,永不复吟隐诗矣。
旧五代史本传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
《续唐三体诗》引《西清诗话》
人才高下,各有分限。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杰然出语自高。至罗隐诸人,向用偏伯之国,夸雕逞奇,虽欲高,而意未尝不卑。譬之秦武阳气慨全燕,见秦王则战掉失色;淮南王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天禀自然,不可强力至也。
唐才子传
(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多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唐诗品汇
(隐)工诗、长于咏物。
四友斋丛说
罗隐诗虽是晚唐,如“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亦自婉畅可讽。
《诗源辨体》
律诗由盛唐变至钱、刘,由钱、刘变至柳宗元、许浑、韦庄、郑谷、李山甫、罗隐,皆自一源流出;体虽渐降,而调实相承,故为正变。
《五朝诗善鸣集》
虽曰邺、隐齐名,毕竟隐雄于邺。
《载酒园诗话又编》
温、李俱善作骈语,故诗亦绮丽。隐之表启不减两生,诗独带粗豪气,绝句尤无韵度,酷类宋人,不知尔时何以名重至此!邺州罗绍威至自号其集为《偷江东》,青州王师范遣使赉礼市求其一篇,然犹武人。令狐滈登第,隐贺之,其父绹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郑畋女频诵其诗,窥其貌寝乃已。由今视之,亦何烦尔乎?
《载酒园诗话又编》
隐亦时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温丽。
《唐音审体》
昭谏生于有唐末造,其亡已入五代矣。今体诗气雄调响,罕与为匹。然唐人蕴藉婉约之风,至昭谏而尽;宋人浅露叫嚣之习,至昭谏而开。文章气运,于此可观世变。
戴京曾《罗昭冻集序》
罗昭谏诗,言中有响,《三百篇》后颇寓讽谏之意。或者以其语多平易而忽之,要之胜填词豪艳而无当于兴感者什佰矣。况其精邃自然处,正复不让唐之初、盛。
一瓢诗话
“三罗”其名,隐为最,虬次之,邺斯下矣。
一瓢诗话
罗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
北江诗话
七律至唐未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
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
次则韩致尧之沉丽,司空表圣之超脱,真有念念不忘君国之思。
孰云吟咏不以性情为主哉!
若吴子华之悲壮,韦端己之凄艳,则又其次也。
《雨村诗话》
五代自以韩偓、韦庄二家为升堂入室,然执牛耳者必推罗江东。其诗坚浑雄博,亦自老杜得来,而绝不似宋西江派之貌袭。世人称之者少,何也?皮、陆辈雕文刻镂,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
三唐诗品
专裁七律,是郑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伤乱情多,时见言旨,第词无蓄意,风格告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并州晋阳人,字茂业,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唐持子。师温庭筠,工七言诗。多通技艺,负才无所屈。僖宗乾符末,避乱汉南。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累表为节度副使,历晋、绛州刺史。光启末,重荣军乱,彦谦贬兴元参军事。节度使杨守亮表为判官,迁副使。官终阆、壁州刺史。有《鹿门先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3? 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才高负气。
应进士举,10余年不第(一说咸通末登进士第,疑误)。
僖宗广明元年(880)后,避乱汉南,专事著述。
中和时,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旋擢为河中节度副使。
二年(882),任晋州刺史,寻转绛州。
光启三年(887),重荣被杀,贬为兴元参军事。
后兴元节度使杨守亮署其为判官,迁节度副使。
历阆、壁二州刺史。
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汉中。
生平事迹见郑贻《鹿门诗集叙》、《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唐俭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九。
彦谦博学多才,少时诗学温庭筠、李商隐,颇纤丽。
后尚杜甫,诗风乃变为淳雅。
尤擅七言,文词壮丽。
用事精密,对偶工切,颇得宋代西昆诗人杨亿、刘筠之称赏。
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唐彦谦诗集》3卷,《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录《鹿门诗》1卷。
今存晨风阁丛书本《鹿门集》。
然其中混入元人诗40余首。
全唐诗》存诗2卷又1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唐彦谦,生卒年不详,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师温庭筠为诗。咸通中,应进士举,十馀年不第。或云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乾符末,避乱居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召为从事,历河中节度副使,晋、慈、绛三州刺史。光启末,重荣遇害,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二州刺史。有《唐彦谦诗集》(一名《鹿门先生集》)三卷。《全唐诗》编诗二卷。中羼入元人戴表元、许谦等诗数十首。

作品评论

郑贻《鹿门诗集序》
并山川英淑奇丽……古多豪士,事武功健马、垂光宇内,未有钩锦绣绝擅声词翰者。君出其中,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偏于逸歌长句,骏奔踔厉,往往而剧,李白、杜甫死,非君而谁哉?
旧唐书本传
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于辈流。尤善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相类。
后山诗话
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
《蔡宽夫诗话》
杨文公酷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今太白诸集犹兼行,独彦谦殆罕有知其姓名者,诗亦不多,格力极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不知文公何以取之?当是时以偶俪为工耳。
《洪驹父诗话》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浦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
石林诗话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
唐诗纪事
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
唐才子传
彦谦才高负气,毫发逆意,大怒叵禁。博学足艺,尤长于诗,亦其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伤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
升庵诗话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
如《奏捷西蜀题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
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
”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之意也。
馀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邓艾庙》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
”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庙》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
《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
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
”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
唐音癸签
唐彦谦诗律学温、李,“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何减“春蚕”、“蜡烛”情藻耶?又“盆稻”篇亦咏物之俊者。
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此君全法飞卿,时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
一瓢诗话
唐茂业有诗极似玉溪,想亦如李洞之师贾岛,故臭味不殊。
《唐诗观澜集》
唐彦谦诗秾丽如温、李,而骨力不如义山,神不如飞唧,然亦雕章间出。
石洲诗话
唐彦谦师温八叉,而颇得义山风致,但稍弱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韦苏州。而气浮伤骨,辞缛害体。律绝抽秘骋研,清拟杜、岑,艳如温、李,虽未成后者,亦备一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10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字端己。韦应物四世孙。少孤,家贫力学,能诗善词,为“花间派”词人。僖宗广明元年,应举长安,适值黄巢攻占长安,兵火交作,未能脱走,至中和二年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一时著名,人称“秦妇吟秀才”。昭宗乾宁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旋以左补阙宣谕两川,遂留蜀事王建。及建建前蜀称帝,开国制度,皆庄所定,累官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庄在成都,访得杜甫草堂旧址,乃建屋其上以居。有《浣花集》、《浣花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6—910,有生于847、857、860等说 字端己,谥文靖,后人因称韦端己、韦文靖。
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远祖韦待价,相武后,四世祖韦应物(夏承焘说)。
幼居樊川,侨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后移居虢州与洛北乡间。
晚年居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遗址,后人又称“韦浣花”。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曾长期流落江南。
应试多次,昭宗乾宁元年(894)始中进士。
释褐为校书郎。
三年后,谏议大夫李询奉诏使蜀,聘为判官随行。
光化三年(900),除左补阙,曾奏请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追赠进士及第或赠官。
天复元年(901)为西蜀王建掌书记,三年以蜀使朝贡京师。
天祐三年(906)任西蜀安抚副使,劝王建称帝,以功拜相。
武成三年(910)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
晚年崇佛,家供维摩居士。
生平事迹散见《十国春秋》本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一〇及《北梦琐言》、《蜀梼杌》等书,诗中亦有自叙。
今人有年谱数种,以夏承焘《韦庄年谱》为翔实。
韦庄为晚唐五代重要词人与诗人。
其词今存50余首,清艳绝伦,被称为“初日芙蓉春日柳”(周济《止庵论词杂著》),与温庭筠齐名,史称温韦,为花间派之代表词人。
其诗今存300余首,主要写诗人流离飘泊之经历与离别思乡之情绪,对黄巢起义前后之战乱有较真实之描写。
其中以《秦妇吟》最为有名,诗人因之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今人颜廷亮、赵以武辑有《秦妇吟研究汇录》。
韦庄诗风清丽飘逸,“体近雅正”(《唐音癸签》卷八),近体诗尤为后人称道。
其七律,明胡震亨称曰“条畅”,清贺裳赞曰“秾丽”。
七绝造诣尤高,于晚唐诗人中仅次于杜牧、李商隐
但也有人讥韦诗“浅薄”(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义乏闳深”(胡震亨语)。
全唐诗》录存韦庄诗6卷,《全唐诗外编》补收2首。
韦庄之作品,生前已由其弟韦蔼编成《浣花集》,今存者已非原编。
而经今人向迪琮校订之《韦庄集》最为完备。
注本有李谊《韦庄集校注》、聂安福《韦庄集笺注》。
又韦庄于光化三年编成《又玄集》3卷,为今存“唐人选唐诗”之重要选本。
唐诗汇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今陕西西安)杜陵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黄巢攻陷长安,庄作长诗《秦妇吟》,人称“秦妇吟秀才”。后浪迹河南、吴越、江西、荆湖等地。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任校书郎。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使蜀。还,任左补阙,光化三年,奏请追刚李货、贾岛等进士及第。天复元年,王建辟为掌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建留之,遂终身仕蜀。王建称帝,庄历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官终吏部侍郎、平章事。工诗,词名尤著。天复三年,庄弟蔼曾编其诗近千首为《浣花集》。今《浣花集》十卷,仅存诗二百馀首。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在成都曾居杜子美草堂故址,故名其集曰《浣花集》。词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词存55首,在《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中,王静安辑《浣花词》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庄字端己。见素之后。乾宁中登进士第。为判官。擢左补阙。蜀主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宣谕两川。遂留蜀掌书记。寻擢起居舍人。为安抚副使。蜀主开国。进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卒。谥文靖。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韦)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江西、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汇编唐诗十集》
仲言云:韦庄于晚唐中最超,其七绝有类盛唐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汝询曰:韦庄于晚唐中最超,律诗虽不甚雄,亦是可讽。
唐音癸签
韦端己体近雅正,惜出之太易,义乏闳深。
《诗源辨体》
韦庄律诗七言胜于五言……绝句在唐末诸人之上。
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韦相诗声调高亮,不用晚唐人细碎苦涩工夫,是此书律诗法也。
才调集补注
韦诗调响,与晚唐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韵平平说去,遒警动人。
石洲诗话
韦庄在晚唐之末,稍为官样,虽亦时形浅薄,自是风会使然,胜于“咸通十哲”多矣。
北江诗话
韦端己《秦中吟》诸乐府,学白乐天而未到。
《闻再幸梁洋》、《过扬州谒蒋帝庙》诸篇,学李义山、温方城而未到。
然亦唐末一巨手也。
《五七言今体诗钞》
西昆诸公之拟玉溪,但学其隶事耳,殊滞于句下,都成死语,其馀宋初诸贤,亦皆域于许浑、韦庄辈境内。
《东目馆诗见》
韦庄流丽中感慨顿挫,语关飞动。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元稹,有排比之能,无温丽之采。专为律体,时代所尚,章台清瑟,秀发遥音;七古开宕,犹存初体。
《诗学渊源》
(庄)诗典雅绮丽,风致嫣然,七绝则王建、李益之亚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23 【介绍】: 唐末京兆万年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宰相韦贻范遭母丧,李茂贞欲贻范还相,偓执不草麻。及帝自凤翔还,偓处决机密,甚合帝意,屡欲相之,皆固让。为朱温所恶,累贬邓州司马。后召还故官,偓不敢入朝,挈其族避闽,依王审知而卒。工诗,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金銮密记》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
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父韩瞻与李商隐联襟。
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
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
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
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偓固辞之。
朱温专权,恨偓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
后召复原官,偓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
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
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
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寄杨学士》等。
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
《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
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
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
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
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
唐诗汇评
韩偓(844-923?
),字致免,一云字致光。
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韩瞻之子,小字冬郎,十岁能诗,李商隐赠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
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佐河中暮。
召乞左拾遗。
乾宁末,以刑部员外郎为凤翔节度掌书记。
光化中,自司勋郎中兼侍御史知杂入翰林充学士,迁左译议大夫、中书舍人、兵户二部侍郎、学士承旨。
昭宗数欲以为相,皆辞让。
天复三年,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
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仅不敢归朝,入闽依王审知,卒。
有《韩偓诗》一卷、《香奁集》一卷、《金銮密记》五卷,今存《香奁集》。
后人辑有《韩轮林诗集》(或名《玉山樵人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人称香奁体。王静安辑《香奁词》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第进士。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左谏议大夫。宰相崔允判度支。表以自副。入翰林为学士。迁中书舍人。从昭宗幸凤翔。迁兵部侍郎。进承旨。朱全忠恶之。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挈其族南依王审知。卒。

作品评论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梦溪笔谈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馀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
彦周诗话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周紫芝《书韩承旨别集后》
渥(偓)为唐末宗社颠隮之际,窜身于戈戟森罗之中,虽扈从重围,犹复有作。当是之时,独能峥嵘于奸雄群小之间,自立议论,不至诡随,唐史臣称之,以谓有一韩渥尚不能容,况于贤者乎?则知渥非荏苒于闺房衽席之上者,特游戏于此耳。
薛季宣《香奁集叙》
偓为诗有情致,形容能出人意表……富才情,词致婉丽。
张侃《跋楝词》
偓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
对床夜语
韩偓在唐末粗有可取者,如“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五言如“鸟啼深不见,人语静先闻”,虽神气短缓,亦微有深致。其《秋夜忆家》绝句云:“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悲泣到天明。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凄楚可悲,亦善于词者。若“挟弹少年多害物,劝君莫近五陵飞”,又“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是直讪耳。诗人比兴扫地矣。
唐才子传
偓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又作《香奁集》一卷,词多侧艳新巧。
唐音癸签
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翰林及南窜后,顿趋浅率矣。
《诗源辨体》
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愚按:诗名《香奁》,奚必求骨?但韩诗浅俗者多,而艳丽者少,较之温、李,相去甚远。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韩致光香奁秀丽,别自情深。
《古欢堂集•论七言律诗》
温飞卿、韩致光辈,比事联词,波属云委,学之成一家言,胜于生硬干酸者远矣。
《唐诗笺注》
韩偓、韦庄,亦宗中唐,而砥柱晚唐。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性情既挚,风骨自遒。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变风变雅,圣人不废,又何必定以一格绳之乎!
纪昀《书韩致尧<香奁集>后》
《香奁》一集,词皆淫艳,可谓百劝而并无一讽矣。然而至今不废,比以五柳之闲情,则以人重也。著作之士,惟知文之能传人,而不知人之能传文,于此亦可深长思矣。……《香奁》之词,亦云亵矣。然但有悱恻眷恋之语,而无一决绝怨怼之言,是亦可以观其心术焉。
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致尧诗格不能出五代诸人上,有所寄托,亦多浅露。
然而当其合处,遂欲上躏玉溪、樊川,而下与江东相倚轧,则以忠义之气发乎情,而见乎词,遂能风骨内生,声光外溢,足以振其纤靡耳。
然则,诗之原本不从可识哉?
石洲诗话
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
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矣。
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植场也。
《七言律诗钞》
韩致光哀音怨乱,不害其为丹山雏凤。
《蛾木编》
晚唐有许用晦、曹尧宾、韩致尧、罗昭谏诸人,专为近体,古意寖哀。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去其香奁诸作,多出于爱君忧国,而气格顿近浑成。
《石园诗话》
韩致尧……富于才情,词旨靡丽。初喜为闺阁诗,后遭故远遁,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
《唐七律诗钞》
诗至晚唐,各体俱不振,独七律不乏名篇。韩致尧完节孤忠,苍凉激楚之音,洵属一时无两。
《东目馆诗见》
韩致尧身遭杌捏,激而去国,托之香奁,具有寄意。即论艳体,亦是高手。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李益、卢纶,而专思律体,柔姿婉骨,最工言情。末遭乱离,故忧爱词多,虽于诗格少衰,要自情芳可选。
《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晚唐唯韩致尧为一大家,其忠亮大节,亡国悲愤,具在篇章,盖能于杜公外自树一帜。
《诗境浅说》
致尧少年,喜为香奁诗。其后节操岳然,诗格亦归雅正。
《唐人绝句精华》
偓以香奁诗得名一时,《唐诗纪事》以为五代间和凝嫁名,葛立方《韵语阳秋》据《香奁集》中《无题》诗序证为偓作,许学夷《诗源辨体》又举出吴融集荷和偓《无题》三首,与《香奁集》中《无题》诗同韵,断定香奁非和嫁名。考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有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盖风气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朔人。初落第,十年后始登僖宗乾符三年进士第。昭宗乾宁间为御史中丞。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2首。
唐诗汇评
高蟾,生卒年不详,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出身寒素,寒举不第。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乾宁中,累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有《高蟾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北梦琐言
进士高蟾,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薛许州谓人曰:“倘见此公,欲赠其掌。”
唐诗纪事
郑谷尝赠蟾诗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后叶’,可能更羡谢玄晖。”盖蟾有《后宫词》云:“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
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族《唐百家诗选评》
高蟾工为绝句,然无甚高论矣。
唐才子传
蟾本寒士,遑遑于一名,十年始就。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风胸次磊块,诗酒能为消破耳。诗体则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亦一奇逢掖也。
四溟诗话
凡诗用“恩”字,不粗则俗,难于造句。
陈思王“恩纪旷不接”,……高蟾“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李义山“但保红颜莫保恩”,此皆句法新奇,变俗为雅,名家肖能吻合。
共 100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